愛好哪兒去了散文(通用1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種以記敘或抒情為主,取材廣泛、筆法靈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學樣式。你所見過的散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好哪兒去了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1
大眾生活水平一路向前,精彩度反而見退。個人的日常愛好似乎越來越單調,甚至未能留住其一,還有不少愛好幾乎快淡出了我們的記憶。
聽得最多的“我喜歡”。追劇、健身、K歌、美食等蠻接地氣的;相比之下,看書、繪畫、下棋、垂釣等就少了許多,畢竟格調高了。還有網游、泡吧、玩牌等,除此,好像很少了。
記得從前的大人小孩有玩不盡的好玩的。自做的沙袋、毽子,做的過程就歡喜;彈子、陀螺,拿手里就開心;跳皮筋的話,老太太也要來湊熱鬧;搭積木、捏橡皮泥、講故事,是大人和小孩的合作;騎牛、爬樹,讓人神往;在溪坑里玩水,每個細胞都能振奮起來;樹下朗讀、地上畫字,管它像什么;到了夏夜里,還能去追螢火蟲、聽蛙叫,真正使內心得到釋放;還有,靜坐、發呆也算愛好。如此等等,數都數不過來。我覺得有些現在能想起來就不可思議,如果真的要玩,我愿意。
我們的愛好都去哪兒了?
競賽。許多校內愛好活生生被從小學開始的一系列競賽給葬送了,本來喜歡玩的,卻被“達標”弄得心煩。結果當然能說明問題,可形式上的勝利永遠屬于小部分人。個別不甘的會去趕超,而絕大多數的選擇是就此解脫。“競爭推動進步”,并不適用于所有。也別把孩子的心看得有大人那么成熟。
體面。為了有體面的工作,要從小打基礎,學習是門檻,課外還要上課。工作后,要有體面的看相,賺錢填房貸車貸,弄得富貴夫妻也事事哀。普通工作者都早出晚歸,不加班也要照顧家里,或對精力透支來個回補。哪還有時間來那些小興趣?
如今遍地偽愛好。有人專看新聞、紀錄片。是因為以經政史等為談話主題顯得有檔次,對于事業的判斷也有幫助。有人鋼琴幾級、國畫幾級、跆拳道幾段,有人擅長舞蹈、奧數、小語種等,可惜不是興趣使然,而是作為特長給人看的。學不喜歡的東西總是事倍功半。還有兩個:掙錢和炫耀。將工作和生活合成一體是多么可悲。如果說前者是為環境所迫,那么后者就是人的心理在這個環境里扭曲的過程。
普遍的白領階層,工作不僅枯燥,而且折騰得身心俱疲。國人對愛好的胸襟比較狹窄,怕玩物喪志。其實玩物也能養志,有些愛好專門調養身心;玩物也能尚志,在純粹的喜歡之外,還別有斬獲,有些愛好可以和事業聯合起來,那是任何人都夢寐以求的。只是在一個讀書只為讀書以及找體面多金的工作,連品茶、練字都算不正經的時代,多少人能有玩水玩蟲玩風箏的勇氣?
不同的人玩起來,會呈現不同的效果。實際上很多進步起源于大師對某一愛好的投入。奉化人黃岳淵先后做過清廷和民國的官員,后來厭倦了官場中的爾虞我詐,年近三十時,他棄政歸田,轉而研究自己所鐘愛的園藝,并建了黃家花園,是當時名流的雅聚之所。黃老曾舉辦菊展數十次,屢獲中外金銀獎牌、盾杯,被推崇為園藝界的權威,其間也任過一些花會會長、常務理事的職務,也算是個官吧。他和兒子德鄰合著的《花經》,更被奉為園藝的經典。
愛好,只要自己做著喜歡,又不會妨礙自身和別人。有一夜,已經萬籟俱寂,我見鄰居大哥出門去。次日,隨口問起他干什么去了。他說,去郊區走夜路了。一個人?有點嚇人吧,走夜路干什么?那種感覺非常好。是吧,這就夠了。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2
愛好是一個人的興趣所在,沒有興趣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激不起半點漣漪。愛好是積極的生活態度、愿意嘗試的勇氣和一顆堅持的決心。每個人與生俱來便會有很多的愛好,比如:看書、唱歌、跳舞、跑步、畫畫、寫字等等。在繁華浮躁的都市里,每天的工作都會讓我們感到身心疲憊,但有了自己的愛好,便不會覺得那么的倦怠和孤單,更不會讓枯燥的生活乏味。
有的時候,因為有愛好,會讓你覺得一切苦痛都是可以忍受的。愛好往往會讓人變得更有魅力而特別。愛好可以讓我們的生活絢麗多彩。愛好會給我們的情感和精神帶來很大的滿足感。肯·羅賓遜曾經說過:“情感的滿足與精神的成就感能為個人帶來極大的快樂,而且這種快樂與我們所從事的創造物質財富的工作所帶來的快樂不相下。”
我們都知道“大衣哥”朱之文的故事,他的愛好和堅持,最終成就了他人生中的輝煌。因為愛好,我們會發現更多生命中的美好;因為愛好,我們更加熱愛生活;也因為愛好,我們發現,自己在人群中也可以光彩照人。我們都是普通人,不可能像托爾斯泰和愛因斯坦一樣,天賦異稟,并且多才多藝。但是每個人都會有愛好,只要我們一直保持著對愛好的熱情,堅持自己良好的愛好,讓愛好,最終成為你的驕傲。
保持一顆持續學習的心態,讓自己的心,片刻遠離塵世的喧囂和浮躁。時間就是海綿里的水,擠一擠就有了,如果是一條長路,那么我們的青春,已經看到了路的盡頭,在剩下的路程里,在我們追逐食物和愛情的同時,請也給自已一點時間,做點自己有興趣和喜歡的事,讓愛好裝點我們的生活。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3
“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好奇心是提高和產生興趣愛好的源泉。
愛好從某種角度來講,與一個人的性格特點是分不開的,是息息相關的。我的愛好很廣泛,但對最主要且付諸行動的只有三個特別愛好。我的第一個性格愛好——寫作,由于我的性格內向,孤僻,沉默寡言,整天埋頭于書的海洋里,博覽群書,舞文弄墨,吟詩作對,琴棋書畫,樣樣嗜好如命。我不善于用語言來表達我的思想,我的意圖,我的心聲,這就使我熱衷于寫作,只有用文字才能寫出我的心聲,寄托我的感情,詮釋我的生命,寫出我的藝術風格,這又使我對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當心血來潮,總想寫詩,寫出我的遐思,我的志向,我的明天。
如我自己寫的一首《問天》:“誰人聽吾聲,血命鑒書生。此等豪情風,試問天知誠?”我已經對寫作和詩的追求到了如癡如醉的境界,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要帶著“文房四寶”,隨時寫出我的心聲,從某種意義上講,它能夠提高我的文字根基,文學修養,藝術素質。我的第二個性格愛好——收藏,由于我的性格孤僻,寂籟,與人難以相處。只有收藏才能夠充實我內心的空虛,有紀念保存價值和意義的珍藏品,總愛收集。這與我的性格分不開的,我已經收集了各種各樣的報紙、雜志、書籍、試卷及有紀念價值的東西,它能夠增強我的文化藝術素養,拓展視野,充實我的知識,著名的科普學家葉永烈先生說過:“強烈的收集欲往往是促人成材的催化劑。”收藏是一種藝術風格,這使我熱衷于收藏,報紙是我收藏的至愛。
我的第三個性格愛好——養花,這也與我的性格特點息息相應,它能夠陶冶我的情操和思想,綠化美麗的環境。養花——使人心曠神怡,賞心悅目,修身養性,我種了鳳仙花、雞冠花、仙人掌、菊花等,我喜歡桃花源式的創作和生活,使我迷戀,向往,陶醉,它給我以后的文學創作,一定會帶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和藝術氛圍。寫作、收藏、養花——是我的特別愛好,我一定會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的堅持下去。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4
攝影愛好者就是照相,把看到自以為很美的景色,凝固在美好的記憶里,過去不知有多少美好的景色,美麗的人生都因為沒有攝影機而永遠不存在了,但是在當時的條件下,更多的人學會繪畫藝術,把曾經的美景美人記載了下來,這種技巧是當時最先進的技藝了。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人們發明了照相機,過去是膠片,是黑白,到成為彩色的膠片,隨后不幾年功夫,彩色膠片都落后了,有隘于生活的快速發展,什么都沒有了,一個儲存卡就替代了過去的一切,一下子就提高了人們對攝影技術的濃厚興趣,和更多的人愛上了攝影這讓藝術。
隨著攝影機的普遍化,技術容易掌握化,舊時的堂前燕,飛入到了平常百姓家,照相機高中低檔人們都能買得起了,愛好攝影的人一多,隨之有很多愛好者,就成立了攝影協會,學會,各種攝影愛好的組織應允而生,攝影愛愛好者的技術也相應提高,在提高技術的基礎上,各有各的體會,各有各的心得,看來不就是一個攝影,也引發出了一串串的人生哲理,從攝影的角度反映人生理解人生,升華人生,明白人生。
有了攝影機,就有了反映人生的工具,就有了相應的難度和技巧,要通過攝影反映自己的人生,反映自己的追求,就得走出世界,尋找能反映人生的精華點,光線,角度,時間,認識,構思,距離,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事,要真正的反映出生活真實,還要孜孜不倦的追求,還要勤奮的努力。
生活處處有真情,但不是處處有攝相機反映出來,當有照相機的時候,不一定有很美的景色,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太多了,不一定人都能反映出來,有些美好的人生瞬間,只存在幾分鐘,讓你來不急取照相機,只是一會功夫就失去了機遇。
現在的攝影愛好者多了,只要有攝相機,就是愛好者,要參加個什么組織就是專業人士了,如果在報紙刊物上發個照片就是攝影專家了,不管專家,專業,愛好,都是照相的,只是名詞上有一個變化,實際的內容就是照相。
照相真是還有很多的巧門,技術機遇,時間性,掌握不好,同樣一個景點,就照不出特點,照不出個性,照不出樂趣,同樣是快門一按,有人就出好效果,有人就按出一個平面圖,這一個按卻是有很多技術含量的。同樣是一按,有人的快門都按了十萬次了,才按出效果來,有人才按了上百次,怎么能按出感覺呢?不要看這只是一按,這里面有功夫有時間,有千萬次的等待,還有很多的風雨雪的考驗。
隨著社會的發展,攝影真是一門藝術,一種生活的門路,一種美好名聲的塑造方法,同樣是攝影,有人就把生活反映的很美,把人照的特別好看,把人照好,就是對人生形象的肯定,人就會付出資財換取你的辛苦,這就是收獲。
隨著社會的快節奏發展,攝影愛好者有點成績的人,辦攝影講座,辦攝影作品展覽,這也是擴大自己的人生影響,和對生活經驗的傳播,通過講座和攝影展覽,給廣大的攝影愛好者提示,那一種作法是正確的,那一種作法是不可行的,是走不通的。給你提示了很多不走彎路的方法。
攝影愛好者,進入了這一行,就得思考,就得研究,就得探索,就得不斷的學習,就得不斷的借鑒,就得不斷的和同行切磋,取得經驗,添充自己的人生空白。
我在思考照相時,也在追求,想啊想,要照好相,也要天時,地理,人生,缺一不行,都照不好相片,就拿照梅花來說吧,要把梅花的精彩神韻反映出來。必須待到梅開的寒冬日子,必須有好的技術,必須有反映生活的攝相機,當這三項都具備了,冬天可能還很遙遠,但必須等待,到了冬天的日子,雪也很白,景也很美,梅花在那里,是不是開放了,當雪有了梅開了,你有相機嗎?有了相機,那種環境下,有梅有雪,光線是不是很好,光線很好,你站的角度是不是最佳位置,當一切都萬事具備的時候,那樹梅花長的是不是很有藝術價值。這一切都決定了你的攝相的成功和失敗,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卻有著復雜的關系,當你成功的時候,一切的到來都恰到好處,給你暢開方便之門,當你不能成功時,梅花樹有的是,梅卻不到開的時候,梅花開了,這個季節你卻不得到場,也可能你到場了,有雪,梅開景美,你的相機沒有了電,你就完成不了自己的夙愿。
攝影愛好,要把這項工作干好干精,真是很不容易,可能自己的技藝也好,照片也是一流,但是要變成財富,周圍沒有投資的人,對愛好者也是一種打擊,愛好這種事業很不容易,愛好開始時,是一種樂趣,是一種對生活的追求,但是隨著不斷的對生活的認識,愛好者的相機需要更換,需要上檔次,需要添置更多的輔助工具,攝影的愛好,要不斷上臺階,其中的奧妙,也有很多的哲學。生活的發展變化多樣,攝影成了一種怡情的事業,它也是一種高尚的文化藝術,當你走進生活,男女都背個照相機,很有精神,也許是專業的人員,也許是業余的愛好者,為了生活的美好,為了留住美好的瞬間,通過一按的效果,去反映自己人生的追求和愛好,攝影很有意思,把自己見過的走過的都拍攝下來,展示給大家,一下子就提高自己的人生風采。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5
當人們從一件感興趣的事物變成喜歡,喜歡從而升為愛好,愛好進一步變成特長,特長再更進一步從此成為藝術。
這是一個漫長,且充滿快樂與挫折的過程。這是一個癡迷乃至瘋魔的心境。這是一個成長的路途。
你相信天賦嗎,相信有的人本身就具有一種天資才能嗎?
我相信。
人們是由不同的個體遺傳環境因素組成的,這種成長條件的培育熏陶之下,便會生出一種本能的天賦。好比,你會看到,同窗的人,天生擅長數理,天生擅長畫畫,天生就對音符聲音敏感,天生體能矯健。
比如,孩童時候的你未曾經過學習教導,便會比照著生活中的事物,腦海中幻想的事物,在紙上畫著天馬行空的城堡王國。你擅長觀察、模仿、具有耐心、細心的本質,對顏色的組合搭配調繪具有敏感特異的思路,這一切就像是與生俱來的本領。通過他人的點撥,你馬上領悟到下一筆應該如何描繪,聽到顏色的組合,你會冥想著在碟子上創造出另一種顏色,通過老師與同窗的人眼光,你會發現,畫畫就像是你的天賦技能一樣。
當然,即使這是人們本身賦予的天生才能,亦離不開人們而后的自身努力。就如北宋文學家王安石《傷仲永》的故事:方仲永幼時天資聰穎,不過五歲之齡便能無師自通立題作詩,從而被鄉鄰同舍譽為神童之子,卻可嘆以其父貪圖財利不使其學,致使仲永之才泯然于眾人甚可悲矣!
神童之才,泯于眾人。就如你本身就比同窗之人更富有天資才能,而你卻甘于偏隅一地,不思進取且驕傲自大,最后你的將來必然一定會被你的狂妄所打敗,最終慢慢的泯滅埋葬了自己本身的才能。
天賦之所以被稱之為天賦,是因為它本身就具有可發掘,可創造,可毀滅,可消失的特性。它就是一根長在你腦海中的嬌嫩新芽,需要細心的去灌溉、滋潤、施肥,才會逐日茁壯成長直至參天大樹。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是我的母親在我幼時一直念叨的話兒,我的心中一直深深的銘記著“謙虛”二字,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汲取著這個世界里的美好新鮮事物,學習其長處,正視自身短處,直到長成一個我自己都喜歡的人。
回眸環目眾生之中,于是我開始明白,人群生命體又多了一種后天才能。是一種通過后天的不斷努力刻苦學習而獲得的成功。
比如,你的父親帶著你看了一場國際民樂演出。紅幕流光臺之上,你見到了演出者們奏著笛子、中阮、柳琴、古箏、二胡聲色和鳴,你為他們的表演而震撼,為他們的聲音所傾倒。于是,你的心中開始向往、開始期盼,自己也可以彈奏出一樣動人的弦音,而這,就開始被稱作為人們的“興趣”。
有了“興趣”,才會慢慢開始變成“喜歡”。于是,你的興趣開始踏上了旅程。你選擇了一種叫柳琴的樂器,你開始去接觸聲樂,去了解它的歷史、它的演變由來、它的構造、它的聲音。學習它的彈挑輪奏、它的音階曲調,而在這其中,你將懷著一顆好奇欣喜、快樂沮喪、難過與失敗的心,去不斷努力、練習,不斷挑戰新曲子、新的難度乃至沉迷不休,最后,你邁過了興趣和喜歡的大門,它變成了“愛好”。
那么愛好和特長之間的距離是多長呢,特長和藝術之間又是一個多么遙遠的國度呢?無人知。
人,是學無止境的。從愛好變成特長,或許是一個更艱苦的過程,從特長變成藝術,或許是一個永遠不可達到的彼端。可是,這又何妨,你已經喜歡上它了,只要你的心能夠懷著這份喜愛,繼續堅持努力下去,你的夢就依舊存在你心里,永恒。
因為,并不是你成就了愛好,而是愛好成就了你啊,你學會畫畫,你學會柳琴,學會寫詩唱歌,它們融入了你的生活,融入了你的感官,使你的心境、見野、氣質都得到一種提升,它們讓你變得更加美麗,它們讓你變得更加熱愛生活。
學會一種愛好,有何不好呢?人生本就匆匆,只不過想之我想,做之我想做之事,只不過想要在這一趟紅塵人煙里不悔亦不終,拼命綻放吧,我的夢之花。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6
如果一個人僅憑你的一次行為就認定你是怎樣的人,那你不需要解釋,如果你自認為不是他所定義的那樣膚淺,繼續做你有意義的事,為自己而悅,別人可以左右你的突然情緒,但是,你是你自己情緒永久的主人。
到底怎樣的人才能算一個真正的文字愛好者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
不可否認,很多真正的大家,是安靜地在做自己,不需要任何表面華麗的修飾的。他們安靜地寫著自己的文字,不去想著要去哪個郵箱投稿,不去想著拿嘔心瀝血的文字去換金錢為實物的稿費,也不會去拜托哪個文友去點贊這些。這樣的人,很多人說這才是真正的文字愛好者,不為名,不為利,只是單純的熱愛文字。
這樣的文人,也許文章質量很好,但關注度應該不高吧!應該,他們也不在乎關注度這個東西,也不會去關注別人,不會去為別人的文章送去一份鼓勵,因為,他們只想自娛自樂,只沉浸在自己的文字海洋里。
其實,互相關注,互相點贊,遠沒有你想象的那樣復雜,關于稿費,也沒有你想象的那樣俗不可耐。如果一個人能安靜地寫文字,又能去關心文友,這樣的人,豈不更成功呢?
你為別人的文章點個贊,送去的是一份鼓勵,這鼓勵如精神糧食一般,有望梅止渴的特效。你給別人多一個笑臉,同樣,別人也會回復你一個笑臉,正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那般。此刻別人對你的互粉,也想給你多一份支持,不是你以為的,有人是因為為了關注度,而去關注別人,而讓別人關注自己。
其實有時候,多點推廣度,有何不可呢?讓別人多知道你,多點文友,可以多點尋找志同道合的友人的機會,可以形成互幫互助的體系,一起為彼此的文章探討、出出主意。“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一交換,我們就有了兩個思想”。
一個從來不注重形式上的人,只因為他有一次希望文友可以支持他的這篇文章,你就懷疑他對文字的虔誠度,不恰當。可又有多少人,沒有機會深交,只因一次什么所見所聞,就全盤否定了一個人。
繼續用漫不經心地心態走著,當一個真正的文學愛好者,一直擁有上進心,有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相結合,豈不更好?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7
女孩這樣說;"將心中的秘密告訴文學,將希望與失落交給文學,將命運與人生鑄進文學,將眼淚與孤獨扔給文學。蕩著搖晃的小舟,在歡樂中癡迷,沉醉不知來時路,拾起晶瑩的淚珠,在苦難中前行,為伊消得人憔悴。每一次付出都是我對你無盡的思念,每一次憔悴都是我對你無悔的付出。”
是的,女孩愛文學,她的愛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種境界,一種超凡脫俗的境界。
飄在風中
春天的風和煦清爽,女孩說,它夾雜著一種氣息,于是,她親吻著春風,感受著這種超然的生靈之氣,傾訴著自己的心聲。
夏天的風舒暢熱情,女孩說,它彌漫著濃郁的花香,于是,她浸潤著花香,吸取大自然的精華,敞開了自己的心扉。
秋天的風清爽怡人,女孩說,她攜帶著縷縷果香,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財富。于是,她聆聽著秋風之聲,慢慢成熟,渲染著自己的思維。
冬天的風凜冽刺骨,可女孩說,它蘊含著一種意志,一種與白雪斗爭、與嚴寒抗爭的意志。于是,她懂得了文學之路的坎坷,也領悟了“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的內涵。
女孩愛風,她要牽著風的衣襟,與風共舞,旋出自己的文學之路。
釀在雨中
雨有一種神奇,它能彌漫成一種情調,浸潤成一種氛圍,銘刻成一種記憶,它就像文學。
女孩愛雨,愛看雨絲舞霓裳,愛聽雨點奏管弦。
春雨是天使,用千萬條銀絲拂醒群山,綠了楊柳,紅了桃園,女孩的文學之路開始萌芽。
夏雨粗狂豪爽,一陣傾盆大雨來去匆匆,留下一道美麗的彩虹,女孩的文學之樹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
秋雨纏綿多情,淅淅瀝瀝,總也舍不得離去。驀然回首,女孩發現,文學之樹已結下了無數枝小小的青果。
冬雨晶瑩剔透,它總是藏在雪花中,一落到手中,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女孩深知文學的脆弱,她想借助來年春雨的溫柔、夏雨的豪爽、秋雨的多情,去追尋冬雨那飄逝的蹤影。
女孩對文學,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沉思,太多的回味。女孩說,她把文學拉成兩條鐵軌,一條通向過去,一條通向未來。過去的,她要在月明星稀的夜晚,用心去感受它遙遠的震撼;未來的,她要披荊斬棘,一路向前。
……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8
我面前是一瓶高度酒、兩個酒杯和幾本散落的書。
寫作之前,我喜歡喝一點高度酒,不要多,一小杯就可以了,然后看一會兒書,再之后就開始我認為的“寫作”了,我不去刻意圍繞什么命題,去刻意追求什么寫法,心中有話,一吐而快,求的是一個愉悅的抒寫過程。
對于我的寫作,我最初這樣定義:權當娛樂。
其根據是我生活在貧困的鄉下,鄉下的條件限制,無法有太多好的娛樂活動,再說我生來就對文學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在這個不談文學的地方,我顯得另類,讓人不解,讓人譏笑。
有好友問我:“你到底在追求什么?”
“快樂與提高!”
這份快樂只有我獨自品嘗,這份提高卻有相識或不相識編輯老師和文友的鼓勵和肯定。一篇文章得以發表,一個新手被肯定,凝聚了編輯老師的心血,作者卻從中得到升華,得到寫作帶給的喜和樂,得到文友之間那份純潔的友誼。
文學只是精神,它不可能給生活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套用一個文友的話:文學當不了飯吃。特別像和我一樣的文學愛好者,別把文學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
我給自己一個定位:你成不了大家,更別去奢求,有生之年能寫出幾篇像樣的文章、能繼續保持對文學偏愛的激情就足夠了。
做到這一點我就可以說:“我成功了!”
因為我沒有進行過系統文學創作的學習,不懂作文作法ABC,我更多擁有的只是對生活委曲求全的無奈,柴米油鹽醬醋茶交響曲的協奏;為之謀生的工作崗位職責;還有眾多看不見、道不明思緒的糾結。
在這些情景下,我養成了邊喝酒邊寫作的習慣,收獲了一種愉悅抒寫的暢快,在文學味很淡的鄉下,在追求更好生活的間隙,仍然做著文學之夢。
文學的路之艱超出我的想象,要說確切體會,用一句“喜好本無罪,就像醇酒,傷人又讓人沉醉。”概括就可以了。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誰說的我忘了,但感觸很深。
我要說:“愛好文學,我無悔!”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9
送走孩子,打開電腦,在輕柔的音樂里點燃一支煙,悠長的思緒穿過一個個擴散的煙圈,在午后的慵懶里尋找著自己的歸宿。窗外,碧空如洗,遠處,樓宇堆砌,草樹靜默。身后,青翠的杜鵑花和虎皮蘭靜靜的陪伴著自己,宛若嬌羞而矜持的侍女。
不知道何時起,自己喜歡上了文字,生活的忙碌以致多年疏遠了它們,不經意的邂逅,終究還是觸動了心底那份久違的喜歡。
在所有文學題材里,自己最喜歡的依舊是散文,許是因它寬松的形式或是恬淡平靜的格調,亦或是因它流露出的生活里的真摯情感。相對于其他題材,散文缺少了鋒利和棱角,無論記事、抒情還是議論,其內容無不是對生活最真實最生動的體現,其文字氛圍的美恰似悠悠茶香,讓人飲之清淡,卻回味無窮。
說散文,很容易想到愛好散文的人,俗話說“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想必愛好散文的人也有著與眾不同的特質了。
私下以為,愛好散文的人多數內心豐富、感情細膩。散文的靈魂在于其具有真情實感,這些決定了喜歡它的必須豐富善感,其平實委婉的手法也決定了喜歡它的必須是思維綿密感情細膩之人。
愛上散文的人多數內心純凈平和、情趣高雅。實際上,這樣的特點也是所有愛好文字的人的共性,只是,愛好散文的人,相比那些喜歡戲劇、小說、詩詞的人要平和委婉得多。除了散文之外,其他文學體裁表現的多為內容的繁雜和情節的起伏跌宕。不溫不火、娓娓道來的散文更容易讓讀者如飲甘泉,如品佳釀,也只有內心純凈恬淡且性情雅致的人才會對散文情有獨鐘。
愛好散文的人多數浪漫理想,甚至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這些人天生敏感而挑剔,富有個性。雖然散文所散發的浪漫主義情調不及詩詞強烈,但是其特有的真摯與溫馨很容易激起讀者心底的波瀾。愛好散文的人有自己的行為原則,也許他們在物質上并不富有,但是,相對其他人,他們需要的更多是精神的需求,物質欲望在這些人眼里永遠是次要的。因為有理想,因為一生追求完美,所以這些必然會加劇內心的痛苦,也正是這些痛苦,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這些人的經歷,磨練了這些人的意志,影響了他們的人生觀及世界觀,增強了他們看待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愛好散文的人多是忙碌的,也是孤獨的。相比于那些整天奔命于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中人,說忙碌,是因散文多數短小精煉,更適合生活節奏較快的高品位讀者欣賞。說孤獨,是說那些愛好文字的人更喜歡在忙碌一天之后,獨自靜臥一隅,煮一壺咖啡或是沏一杯香茗,或是點一支香煙,看一本書,或是聽一首輕柔的旋律,在氤氳的香音里靜靜的品讀著生活,感悟著世界。這樣的“孤獨”不是無聊,更不是寂寞,相反,是一種人生境界的精彩與升華。/
愛好散文的人是最懂得生活經營生活的人。浪漫的理想主義不經意提高了他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尤其是精神生活。豐富細膩的情感世界使他們能夠真誠的去對待親情、愛情和友情;平和寧靜的內心世界能夠使他們在虛擬和現實之間做出理智選擇:他們能夠將痛苦深深埋在心底,而從真善美的角度出發,以感恩的姿態面對人生的得與失、榮與辱。
我喜歡真實、平和及富有生活哲理的散文精品,無論其懷古傷幽還是現實冷暖,它們都已經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歲月匆匆,繁華舞盡,在某一個花香鳥鳴的清晨,或陽光微熏的午后,亦或是月色撩人的夜晚,輕輕翻開溢滿清香的書卷,步入文字的阡陌,自己總會聽到那風吹過,花開花落的聲音- -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10
很多人因為熱愛美食而創業,不過很少有人像弗雷澤·多爾蒂一樣玩美食玩到極致。
來自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的弗雷澤在14歲時,從奶奶那里得到了一張制作果醬的祖傳秘方。剛開始,熱愛果醬的弗雷澤只是在家中的廚房自己做果醬吃。由于得到家人稱贊,弗雷澤試著把果醬拿到宴會和集市上出一售,沒想到反響強烈,一發不可收。
小小年紀的弗雷澤甚至開始研究市場。為了避免和已占銷一售份額40%的其他草莓醬供一應商正面競爭,他花了四個月研制出用果汁來代替甜味劑的方法,他的“超級果醬”連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食用。弗雷澤還針對特定人群,特別是年輕人開發另類產品。
之后有了十多種口味的“超級果醬”走出弗雷澤自家的廚房,出現在英國韋特羅斯超市的{84家連鎖店的貨架上。不到20歲的弗雷澤目前個人資產已超過100萬美元。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11
一直以來我有很多的愛好,尤其是在讀書的時候,除了那自然課上說的電外,沒有一課,我是不喜歡的,自然也不是不喜歡,只是老師沒教自己看不懂罷了。不過,聽別人說的時候也是很羨慕的。不過電線始終不是女孩容易弄明的東西。
在校時我最喜歡數學、音樂和乒乓球。就連書法啊什么的,我都一直希望能學。那時不管我學什么?別人都說我有天份。我根本不明白那是什么?
失學后,我就只堅持著音樂了,不過,我還是很喜歡胡亂涂鴉的,在工作之余我就會亂涂,盡管畫不出了想要的`那種效果,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這樣。工友都笑我就像小孩。事實這樣是能調整心情的。尤其是畫了些好笑的畫面時,當你心情不好時,你拿來看看,你會覺得很開心,自己也會有這么幼稚的時候。
不開心的時候,我多數都是唱歌發泄的,每當我唱歌別人都會當我是很開心,因為,多數人都只有開心的時候才會唱歌。而我會說:“不開心也可以唱歌的,可以讓自己發泄。”很多平時并不開朗的人和我在一起時,也會變得開朗了很多。也許,是我的歌聲感染了她們也許,是我的態度感染了。反正就不再是一張苦瓜臉了。有時,想想自己也覺得開心,想不到自己能帶給人開心。
聽聽收音機了,知道的事也多了起來,突然覺得不應該放棄了自己所有的愛好。不管怎樣都不該放棄。該放棄的也許就是那些看似重要,卻是無關重要的事吧。至少,我這樣跟自己說。不過,沒有人認同。我已不想看著別人來活了,路是由自己走出來的,為什么要讓別人來說呢?只要是自己喜歡的,能讓自己開心就好了,做人不是開心才最重要嗎?為什么要被那么多世俗的事礙著呢?
別人不喜歡畫畫,那自己就要放棄嗎?別人不喜歡唱歌自己也放棄嗎?她能做自己喜歡的事,那自己為什么要在乎她喜不喜歡呢?沒有這個必要吧。我愛上了寫作,別人都說這個沒有用。這不是在城市,真的只有城市人喜歡這些才可以的嗎?寫作真的沒有用嗎?那我就不能當興趣嗎?為什么人們只看眼前而不想長遠呢?
我不想跟人爭辯什么?我只是愛我所愛。在我真的沒有寫作的欲望了,那我再找工作,只要我能養活自己也就夠了,我不想和人攀比,也不想去聽那些人說誰又買了什么了?在那人還沒有成功前,誰也不會重視的,只有在人成功后,再說別人的命就是正。
誰會想別人是怎樣成功的?誰會想在自己東家長西家短的時候,別人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誰會想還在自已擠在一起的時候,別人在用怎樣的毅力克服著困難。只想著,別人就是命正。
這段時間在家,聽到的就是誰又怎樣命好或是誰又賭輸了多少?贏了多少?要不就在抱怨子女沒有錢給家里。但沒有想過子女的日子又是怎樣過的?不懂事的子女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有錢的時候,誰都是上帝,一旦知道沒有錢了,那什么都是假的了,盡管,我在家很少出去,不過,每天都有很多人都會到我家的。聊的就是錢,有時真忍不住想說幾句。不過,我還是唱自己的歌好了。對這些人見怪不怪了。我不也管她們如何冷嘲熱諷,我就做我喜歡的事吧,聽我的音樂、寫我想到的故事。也尋找著啟蒙老師。我相信錢很有用,但買不到愛好。那又為什么要讓它綁著自己呢?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12
結婚后的第二年,大兒子出生了,那時我正在單位上班,每天起早貪黑,就給大兒子起名叫“職業”。后來下崗分流,我開了一家小飯店,養家糊口,二兒子又出生了,我就給他起名叫“副業”。等熬過了中年,歲數一大把,有空侍弄花草,偏偏三兒子又降生了,我就給他起名叫“愛好。”
有一次,臨出遠門之前,我給三個兒子交代任務,大兒子上山砍柴,拿到集市去賣;二兒子眼神好,派出滿地撿錢;三兒子尚小,去河邊放鴨。回來后,我問婆姨:“孩子們表現咋樣?”
婆姨說:“職業掙錢不多,副業一點錢也沒撿著,愛好嘛,整天趕著鴨子,到處嘎嘎亂叫。”
言歸正傳。我家的婆姨,懶得出奇,因為姓氏的緣故,對豬的生活頂禮膜拜。家務活我一人包攬,洗衣、做飯、掃灰塵……最拿手的,就是洗盤子洗碗。結果,我落下一個毛病,看到圓的東西就想刷。后來知道,這就叫“慣性。”
“慣性”貫穿我的整個生活,比如我從小養成了閱讀習慣,不管紙上印的是什么,拿過來就想讀一讀。人活著,總要找點事干。古人云:“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讀得不過癮,也想寫兩個字。
可是,詩歌我卻不會寫,眼里沒有色彩斑斕的世界,心中自然沒有詩化的意境。散文更是笨拙,形散神也散。對話連篇的劇本,至今不敢嘗試。也許我的啟蒙文體是小說,所以我偏偏愛上寫小說,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不會寫的文體形式,免不了找一個借口,以保持心理的平衡。一本教材的導論,很合我的胃口,其中有對詩歌、劇本,以及小說的介紹。雖有以偏概全之嫌,失于公允,有些滑稽,但能窺見小說特有的優勢。暫且引用一段,但愿不屬于剽竊——
詩歌與戲劇是人類早期社會形成的文體。它們在今天雖沒有失去生命里,然而我們仍不能不悲哀地承認,它們被接受的局限性和有限性。人們常常稱贊詩歌的音樂美,但往往忽略了它的夸飾性,用保羅德曼的話來說是偽飾性。而且詩對節奏、韻腳的尋求總不免給人以匠作之感。這根崇尚自然、崇尚真實的現代人的審美心理頗多距離。詩只能面向主體的心靈世界,所有其他日常生活景觀或外在世界的進程都不能成為它表現的中心。
戲劇的表現形式較之詩歌舒展。但從頭到尾的對白又使它顯得過于簡單、呆板和僵硬。即使給它注入一點抒情敘述風格,也改變不了它整體的建構格局。面對現代復雜的生活及人們的挑剔的眼光,就是莎士比亞活到今天也會感到尷尬。因為觀眾多要對他的人物動作及語言喝倒彩,覺得它們不是行為、不是日常說話本身,而是裝腔作勢的表演、是詩朗誦。戲劇在揭示心理世界方面比詩歌還弱,而且由于受舞臺時間的限制,其涵蓋生活的細致程度、廣度和歷史長度都顯得窘困……
書本的教條主義,大可不必當真。其實,我資質愚鈍,毫無天賦,寫小說,完全是自娛自樂。在書寫的過程中,有一種釋放的快感。小說不拘一格的表現形式,令我情有獨鐘。它能把漫長的歷史濃縮,寫成輝煌的巨作(《戰爭與和平》),也能抓住某個瞬間,成就永恒(《伊凡杰維索尼奇的一天》),如果你愿意,盡可以描摹細微,對雞毛蒜皮的小事,揮毫潑墨(《奧勃洛摩夫》);也可以把感知的觸角,伸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復活》)。誠如書中舉例,無論聰明人、奴才,還是傻瓜、英雄都可以成為它的表現對象。最無意義的事,最無聊的人,也能寫成驚心動魄的文字。
小說,是一片自由的天地,任由思想東奔西跑。小說,是一個魔方,形式與內容,可以拆下零件,搭建文字迷宮。卡夫卡把人寫成了大甲蟲,又把人塞進了地洞里,樹立了小說陌生化與新奇化的美學追求。意識流巨著《尤利西斯》,整整一章無標點,任由主人公的意識上天入地,恨不得讓讀者缺氧窒息。至于“荒誕”、“怪誕”、“黑色幽默”以及現代派的種種技法,更讓人如墜云里,蒙頭轉向。
說了那么多別人的廢話,下面聊一下我寫小說的體會。既然是屬于業余愛好,我大可不必像專業人士那樣,“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只要覺得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寧可什么修飾,什么技巧也不用。完全按自然流程記敘,是我最常用的手法。有時候,也賣弄一點小技巧。不過,實話實說,不為嘩眾取寵,而是掩飾自己傳統文化的缺失。在吸引眼球的同時,小丑的內心是很自卑的。
我寫小說,主要取材于現實。不寫歷史題材,主要基于兩點考慮,一是,我的知識積淀不夠,站在歷史巨人的肩上指指點點,非但淺薄,也容易露怯。二是,我偏執地認為,一個時期的事,最好由一個時期的人來寫。富有歷史的真實感和責任感。即便最優秀的作家,寫歷史也是靠文化的傳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我寫小說,只寫身邊的事,身邊的人。
占據我小說的主導思想,就是人間的脈脈溫情。也許,這跟我個人的生活經歷有關,我曾在散文《書寫溫情》中提到:“什么最珍貴?什么才值得用文字來紀念?不是虛無縹緲的幻想,不是無病呻吟的慨嘆,而是一句輕輕的問候,或者是絮絮叨叨的問寒問暖。我身體一直不是很好,這么多年,家人對我不離不棄,傾注那么多關愛,還有朋友們的鼓勵和幫助。走過了年少無知,我才懂得去珍惜。我愛我的家人,我愛我的朋友,我愛這人世間的脈脈溫情。假如我還有一點點激情,假如我還有一點點寫作的欲望和沖動,我一定會認真書寫人間的溫情,把最美的文字和最好的祝愿獻給善良的人們!”
小說歸根結蒂是塑造人物形象,如果世界上沒有人,那么這個世界對我還有什么意義?通過人物塑造,傳遞出某種思想,彰顯某種精神,或是鞭撻某種丑陋,這才是我寫小說的真正目的。
“你憑什么寫小說?”朋友問。
我說:“憑我的愛好。業余的。”
“小說就是瞎編,愛咋編就咋編。”朋友一語道破。
我說:“言之有理。”
朋友急扯白臉:“那還羅嗦什么?湊字數,也沒人給你稿費。”
我說:“誰叫我是鴨子嘴,到處呱呱亂叫?”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 篇13
如果一個人,沒有一點生活的愛好,整天“兩點一線”,吃飯、睡覺、上班,那么,他的生活將 是無聊和乏味的。
我慶幸自己愛上了文字、運動、剪報、集郵、收藏等。
“爬格子”是我多年的愛好,無論是酷暑難耐的盛夏,還是滴水成冰的嚴冬,都壓抑不住我的寫作激情,教學的閃光點,得意之處,失意之時,還有我的學生等等,都是我的最好寫作素材。業余之時禁不住拿起手中拙劣的筆,寫下自己的所見所感,現在已發表文章200余篇,這也許就是一種樂趣吧!寫作,也讓我對生活更加自信。
我對剪報是情有獨鐘,我的剪報有20多本了,大多是我近10年剪集的。能夠進入我剪報的文章,有那些讓我蕩氣回腸,優美雋永的精品佳作,有短小精悍、言之有物的小論文,教育教學的方法,教育敘事,教學反思,一些名師的思考等,透過厚厚的剪報,我了解了更多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熟悉了不少教育家思想深邃、文筆洗練的哲人偉人,領悟了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每到空閑時,我便會坐在書桌旁,找來一大堆看過的報紙,我東翻翻,西找找,遇到喜歡的或有意義的文章,我就會毫不猶豫拿來剪刀,“喀嚓、喀嚓”地把它剪下來,粘到我的剪報里。在我收集的這些剪報里……每到空閑的時候,我便會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出來,讀了一遍又一遍,真是百讀不厭,其樂無窮。我把感情沉入剪報,我償到了甘甜,將一顆誠摯的心,融入到剪報,于是平平淡淡的生活不再蒼白乏味,忙忙碌碌的工作不在幸苦報怨,感受平凡生活的樂趣。
集郵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快樂。一張張或大或小、五顏六色的郵票,被我分門別類地整理好,置于郵冊的各個角落,課余飯后,隨意翻一翻,品一品,覺得像咀嚼巧克力一般有味。集郵讓我知道了世界上有哪些奇觀和美麗的景象,還讓我了解了歷史和中外名人,集郵不但可以增長見識,還可以陶冶性情。
在我的收藏夾里,沒有古董、名人字畫,大多藏品都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其中有一件特別珍貴的收藏品,那就是我父親當選第一屆縣人民代表的代表“當選證書”。這是父親收藏了50多年的珍品,父親知道我喜歡收藏,就把這件珍品送給我了。我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我的收藏夾中。這不是一件普通的收藏品,這張“當選證書”記錄了父親在那個特定年代里的積極向上、執著追求、永不放棄的精神。我時常打開收藏夾,每當看到這張人民代表“當選證書”時,一種精神在激勵在我,一種聲音在呼喚著我,收藏變成了鼓勵和鞭策,讓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奮發上進!
打乒乓球是一項文明運動,既鍛煉身體、娛樂我們的心情,又豐富了我們的業余文化生活。認識了很多的球友,我們能一邊打球切磋球技,一邊談論家事、國事、天下事,增長的我的知識,增進了我們的友誼陶冶我的性情。
游泳,是我最喜歡的健身運動項目,我游泳也沒專門學過,也從來不管什么蛙泳、仰泳,喜歡在水中隨心所欲地游,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是自由泳,這也可能與我的性格有關吧,我做事不喜歡受條條框框的約束。小的時候,曾經無數次地救小伙伴,也教了無數的“學生”。參加過游泳比賽,游過好幾個水庫,從此岸游到彼岸。每年夏天,我都要游幾次。我認為,游泳,不僅能給人帶來心理上的愉悅,還能增強體質,提高協調性,可以放松自己,起到調劑精神的作用,減少和降低工作和生活帶來的煩惱和壓力,更能陶冶高雅生活情趣。游泳還能夠幫助人及時排除和克服煩惱,能很好地陶冶生活情趣,提高人的品位,鍛煉人的耐力,體現優秀的意志品質。
我們的生活,因為有豐富多彩的活動而變得斑斕多姿。生活中,應該有豐富的業余愛好,應該具備積極向上的生活狀態,才能產生積極的情緒,從而振奮人的精神,催人進取;
工作之余,伴隨著這些愛好,使的我心情充滿陽光,生活有了新鮮的活力。有了愛好,人生就會 多一個親密而浪漫的伴侶,陪伴你走過一個個繽紛的四季。生活是自己的,不必去爭什么,做一個有生活愛好的人,過一種有趣味的生活,你會擁有豐盈而滿足的人生。
【愛好哪兒去了散文】相關文章:
時間哪兒去了的散文12-18
時間哪兒去了散文12-18
雄鷹,哪兒去了經典散文03-09
黃昏哪兒去了散文04-14
我哪兒去了散文欣賞04-05
愛好去哪兒了隨筆散文12-01
時間哪兒去了03-21
鼻子哪兒去了09-03
南瓜哪兒去了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