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散文的主要特點
寫景散文的主要特點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而神不散”,這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點。寫景散文的“形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 時間跨度大
散文取材十分廣泛自由,不受時間限制,前可以遠涉古代,后可跨及未來,又可覆蓋今天。聯想極豐富,文筆揮灑自如,極有感染力。如《荷塘月色》,朱自清先生由當下的荷塘聯想到六朝時江南采蓮的舊俗,還引用梁元帝《采蓮賦》和《西洲曲》以印證。《故都的秋》也上溯到了中國的文人學士對秋的感悟,就如歐陽修的《秋聲》、蘇東坡的《赤壁賦》,都寫出了中國“秋士”眼中秋的深味。
寫散文時可以根據散文的這一特點,擴大時間跨度,多充實一些有關事件,多組鏡頭,來增加散文的內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識性強。
② 空間轉換廣
天南海北,空間宇宙,無不可以包容其中。空間跨度大,但寫得層次分明,詳略得當。把復雜的人和事放在每個空間里,有的隨意點染,有的潑墨描繪,錯落有致,色彩斑斕。如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從平面鋪展的廣度看,是從臺北的長街短巷“凄凄切切”的“風里雨里”,“走入霏霏”,“想入非非”,想到“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的江南,想到江南的杏花春雨;想到那叫赤縣神州的那片土地,“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還想到了美國的丹佛山,落基山。那落基山的勝景“在石,在雪”,在紅的土,白的云。“不
過要領略‘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境界,仍須回中國”。文中的空間可謂真正地跨越了千山萬水。
③ 景物意象牽涉多
寫景散文重在寫景,它所繪景象往往是由多個意象構成一幅幅畫面,營造出一定的藝術氛圍。以《故都的秋》為例,“清晨靜觀圖”中出場的意象有“一椽破屋”“一碗濃茶”“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青天”“馴鴿的飛聲”“槐樹”“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破壁腰”“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
④ 表達方式活
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
“神不散”主要是從散文的立意方面說的。
散文的取材,可謂“雜亂”有章。散文雖思路開闊,包容量大,但它們都是緊緊圍繞作者的意圖而不“越軌”。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明確而集中,無論內容多么廣泛,表現手法多么靈活,無不為更好地表達主題服務。
為了做到神不散,作者在選材上保持材料與中心思想的內在聯系,在結構上借助一定的“線索”把材料貫穿成一個有機整體。秦牧說寫散文最不能丟的是“思想的紅線”。即用一個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亂的一大堆材料,貫穿成文。若把這一個個事件喻作“珍珠”,真可叫做“紅線穿珠”了。
寫景散文中常見的線索有:
①以承載有某一情感或象征意義的事物為線索;
②以作品中的“我”的.活動作線索,寫的都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侃侃而談,自由暢達;寫出自己的想象。
③以時間或空間為線索;
④以感情的發展為線索。
2、意境深邃,注重表現作者的生活體驗感受,抒情性強,情感真摯。
作者借助想象與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而虛地依次寫來,可以融情于景、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實現物我的統一,展現出更深遠的思想,使讀者領會更深的道理。
如魯迅先生的《秋夜》中,有這樣一個片斷:“我記得有一種開過極細小的粉紅花,現在還開著,但是更極細小了,她在冷的夜氣中,瑟縮地做夢,夢見春的到來,夢見秋的到來,夢見瘦的詩人將眼淚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訴她秋雖然來,冬雖然來,而此后接著還是春,
胡蝶亂飛,蜜蜂都唱起春詞來了。她于是一笑,雖然顏色凍得紅慘慘地,仍然瑟縮著。”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冷寂深邃的意境,在細小的粉紅花上,打上了自我情感的烙印,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寄托了自己與黑暗勢力抗爭,在艱難中頑強求索的精神。
3、語言優美凝練,富于文采。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辟的見解、深邃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所謂“優美”,就是指散文的語言清新明麗,生動活潑,富于音樂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聲,如娓娓而談,情真意切。所謂“凝練”,是說散文的語言簡潔質樸,自然流暢,寥寥數語就可以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勾勒出動人的場景,顯示出深遠的意境。散文力求寫景如在眼前,寫情沁人心脾。
【寫景散文的主要特點】相關文章:
散文的主要特點誰知道?05-10
芒種節氣的主要特點06-03
夏至節氣的主要特點06-12
紫毫筆的主要特點07-31
誰有寫景的散文?04-19
中考寫景散文06-01
秋雨的寫景散文04-18
刻舟求劍寫景散文04-18
寫景散文大全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