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散文:耄耋老人兒時的春節記憶
“人家過年咱過年,人家吃肉咱不饞,有朝一日過好了,天天十五月月年。”如今,81歲的老人江淑梅還能想起這首打油詩,孩提時代每到年關,她總能聽大人們念叨起這首詩。一晃幾十年過去了,老人現在真正享受到了“天天十五月月年”的好生活,但兒時的春節記憶卻永遠地印在了她的腦海中。
江淑梅老人是土生土長的山陽人,1935年出生的她,經歷了解放前的`困難時期,兒時春節的記憶也跟那個時代有關。“那時候,窮苦人家過年不貼春聯,也不掛燈籠,只有財東家才有。”老人說。那時,除夕后半夜,財東家開始放鞭炮了,村里的窮人就手提一個小小的棒槌燈籠去附近的廟里燒香,乞求過上好光景。
老人小時候家里十分艱難。5歲時父親去世,母親一人支撐一個家。即使這樣,老人的母親每年都會為孩子準備新衣服,把粗布煮綠做成褲子,用草灰將白布染灰做成上衣,年年如此。“當年我家對面就是一個財東,家里很是有錢,那家的姑娘過年時穿著細料布衣服,頭戴一個綢子帽子,粉色邊,旁邊還有一個花,十分漂亮。”老人眉宇間露出淡淡的笑容,看得出她對那個帽子印象很深刻,是當時人們都羨慕的物件。
江淑梅老人還記得那時去親戚家拜年,母親會提前準備4把掛面,1包點心,1斤糖。想起那時母親給她發5角錢壓歲錢的心情,老人激動不已。“一領到壓歲錢就高興的呀,到處跑著玩。”老人笑著說。
兒時雖然條件艱苦,但過年對于江淑梅老人而言還是非常有樂趣的。大年初一,吃過母親包的蘿卜絲豆腐餃子,她就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去玩了。“那時沒有電,也沒有電視,孩子們就在一起做游戲,那些樂子現在的孩子都幾乎不玩了。”
那時村里人多,孩子也多,過年是極其熱鬧的。每年村里的老戲臺上都會有人唱戲,他們所唱的當時叫“二黃戲”,雖然孩子們不怎么聽得懂,但是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孩子在中間跑來跑去,也是樂在其中。看“耍燈”也是老人的興趣之一,耍燈的都是村里的小伙子,他們用紅布把頭一包,用線將兩頭一扎,老人經常跟在他們后面大半天。除此之外,村里在過年時“玩船”“耍獅子”“打花鼓”……那個時候,窮人和富人差別變小了,因為所有人都在享受著過年樂趣。“那時根本想不到能過上現在的好日子,平時就跟過年一樣,所以我們更要珍惜啊。”老人意味深長地說著。
【優秀散文:耄耋老人兒時的春節記憶】相關文章:
優秀散文《尋找兒時記憶》05-22
散文欣賞兒時記憶04-09
兒時的記憶隨筆散文05-02
若隱若現的兒時記憶散文05-14
耄耋老人祝壽對聯05-27
隨筆散文:兒時春天的記憶05-02
兒時坐電車記憶散文01-08
記憶中兒時的味道散文05-24
截河魚,兒時記憶散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