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流動的詩歌 優秀散文
20XX年9月24日。周六。靈寶市豫靈鎮底董村。贠家大院。
之前曾聽說過此處,也看到過有關它的文章。那時候就想,或許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自己也會帶著些許盼望和好奇,走進這個古老而有著神秘色彩的老宅。
但當今天,真的踏上行程,和作家協會主席李亞民老師以及部分骨干會員奔赴目的地,將心里那個時隱時現或濃或淡的愿望,一步一步變為現實,說實話,還真是有一點恍惚的感覺。
冒著秋日微雨,我們一路前行。邊走邊問。按照指引,車子準確到達大院兒所在的村子。事先得知消息接應我們的,是該村的黨支部書記。一個豪爽,質樸,熱情的中年漢子。在他的帶領下,我們一起走進了想象中的贠家大院。
謎底,在腳步踏入院子的那一刻,緩緩地,揭開朦朧的面紗。
典型的四合院。這個曾在無數人的印象里,文字里,鏡頭里,或華麗或冷寂,或厚重或廖遠,或空闊或驚嘆,或回想或追憶等等展開豐富想象翅膀的生動鮮活的千姿百態里,此時,此刻,正與我們毫無懸念,毫無阻隔地面對面。
目光所及之處,與一屋一物,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一階一樓,一壁一檐,一窗一梁,一心一意地,無聲地對視,無言地交流。心里一點一點,如山澗的一汪清泉,汩汩地,跳躍著,泛出一波一波的水來。
一塊一塊青石鋪的地板,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滄桑,依然平整潔凈。一個個長長的石條做的臺階,依然完整如初,紋理畢現。
看來現今居住在此的主人,雖然看起來生活較為簡樸,但勤勞而閑適。全然不見當下快節奏生活帶來的急迫和浮躁。似乎與這個古老的建筑相得益彰。
這戶人家,幾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年長的老人起初坐在里屋的沙發上,見我們進來,似乎習以為常。只是在我們將走時,拄著拐杖的他站在過道的廳堂里看著我們,不言不語。老伴兒在屋外低頭收拾著東西,也不答話。一個孫媳婦模樣的年輕女子,在偏房的廚房里自顧自地忙碌著,我們來或者走,似乎都與她無關。
不禁覺得,我們和他們之間,似乎----
隔著久遠的年代。
也許是他們,也許是我們,好像在這一個相同的時刻,剎那間穿越了時光,相遇在這一處。
其實,對他們而言,也許是慕名而來的人見得多了,所以不足為奇了,寒暄因而已變得煩擾。
其實,對我們而言,也許是前來探訪的對象,是帶著歷史塵煙,靜默而立的古老建筑,是那一段段定格的歲月和凝固的時光,與此無關的人和事,倒變得可有可無。
總之,他們忙他們的,我們看我們的,彼此相安,互不叨擾。
段書記告訴我們說,房子要是長時間沒人居住的話,反而更容易倒塌。這或許就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互動與呼應吧!環境與人的相互依存關系,還就真的如此奇妙。
如此說來,從文物保護的角度而言,在這里居住的人們,對于這座珍貴的古建筑院落,也算是有著積極重要的貢獻呢!
從這個院子里出來,我們跟著段書記到了隔壁的一個院子里。相比之下,門明顯窄小了很多。我們結伴序列而入。據說這里是原主人的后花園。如今,當年的繁花似錦,香飄滿園,也只能靠想象了。現存相鄰兩面的房屋,一處稍好點兒的住著一戶人家,另一處已經廢棄。窗戶上的木格子,有些已經不完全掉落,懸在那里,有隨時落地的可能。屋檐和梁上的雕刻清晰可辨。聽到我們說話,一個聲音從屋里傳來:這個房子幾百年了。我在這里已經住了60年了!
我們循聲而去,看到古色古香的木格子窗戶里,一個老婆婆正坐在床上跟我們說話。遠看,約摸八九十歲的樣子,聽聲音,身體還蠻硬朗。禮貌地打過招呼,我們穿過院子,繼續前行。
過一圓形的拱門,進入下一個院子。說是書房。房子因年久失修,部分已經倒塌。回望,看到圓形拱門上,門楣處是四個磚雕的古體大字:與物為春。筆畫雄渾,圓潤,端莊,大氣。忍不住逗留與此,久久凝視這四個大字,不免感慨。
與物為春出自《莊子德充符》篇。莊子說:與人為善,與物為春。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 是充滿生機的季節。古人認為:對人對物,都要對對方和善,給對方以春天般的溫暖。事實上是道家與世無爭的一種表現,也是君子在了解萬物運轉之道后,對什么都可以坦然面對的表現。體現了莊子人與環境相和諧的思想。
那么,由此我們可以想見,出生于書香世家,學養深厚,為官清廉的清朝太原名宦贠佩蘭,一生經歷了乾隆、嘉慶、道光三帝的他,當年在建這座宅子時,把這四個字篆刻在后花園的門楣上,其深刻的用意不必多言。我想,無論是對公,他創辦晉泉書院,主持重新修撰《太原縣志》;還是于私,他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其良好的家傳祖訓和厚德品行,都給后世子孫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并以此傳承千秋,延綿萬代。
再往前,院子里此門與另一個大門中間的空地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生機勃勃的狼尾巴草。使得古院落更顯得落寞和蒼涼。段書記獨自一人,用雙手撥開面前一株株高過人頭的狼尾巴草,用雙腳趟出一條路來。過來吧。我已經把大門給你們打開了。一回頭,看到段書記朝我們喊的方向,兩扇大門,像是張開的雙臂,以有朋自遠方來的姿態,迎向我們。頓時,一股暖流漫過心底。
我們沿著這條新辟的小路,穿行在高大的狼尾巴草叢里,往大門而去。
老宅的幽深,隨著腳步的移動,漸次強烈。只覺得眼前這個大門,一下子打開了時光隧道,神奇地連通著過去,現在,以及未來。這個,原來才是正門。我們剛剛,是從后門而入,穿行至此。
大門外,門口兩側是一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獅子。雌雄兩只獅子形態各異,活靈活現。而在門的正對面處,還有一堵高大的青磚砌成的照壁。兩旁是兩個高聳的水泥電線桿。看起來與整個院落的建筑風格極不協調。
段書記解釋說,的確,這原來不是電線桿,而是后來我們為了防止文物丟失,幾經輾轉,特意栽上去的。雖然不科學,但當時我們也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不過現在好了,自從20XX年這里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后,維護就由文物專家們負責了。及時搶救和保護這些著名的清代古宅,也就有了經濟和技術保障。我們暗自為此慶幸。
我們順著段書記手指的方向望去,并湊近一看,果然,電線桿下面的石頭底座,是一對石雕。線條立體,豐滿。正面是一卷書帛,上面纏繞著的飄帶,似在風中舞動,美不勝收。當然除此外在美之外,更是書香之家的標志,有著耕讀傳家的深刻寓意。
四合院建筑,是中國古老傳統文化的象征。四是指東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通常是三進院甚至是四進院或者五進院。而贠家大院,是清代典型的四進院。四合院從建筑風格和使用功能上看,彼此獨立,卻又相互連通。四合院布局嚴謹,建筑雅致,精巧,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和諧與圓融的建筑思想,以及封建社會嚴格的等級制度和井然有序的管理模式。而設計獨特,造型精美的磚雕,木雕和石雕的大量使用,則使四合院除了實用價值以外,同時具有較高的文化和藝術價值。
站在門口,從正門處再次向院子里眺望,目光穿過悠長的院子,越過院子里重重大門層層阻隔的上空,遙想當年的繁華與喧鬧,榮耀與排場,似乎開始變得深邃起來。腳下踩著的,是歷經數百年的塵土,以及后世人們前來拜訪時留下的重疊或是交錯的腳印,頓覺雙腳之下,行走之間,也分明帶有歷史的分量和厚度。隨即,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青色的磚瓦,素凈,莊重,古樸,精巧而雅致,充滿了濃郁的書卷氣,風韻十足。鏤空的木格子門窗,雕梁畫棟,溫暖中透著玲瓏,閃爍著含蓄,盡顯儒雅之態。不同花紋的裝飾,有著不同的寓意,文化意味悠遠深長。這些融合多種中國元素的建筑理念,是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生存智慧,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細微滲透,具體體現和集中反映。
這是當時社會狀態的生動表情。有清正廉潔的人生信條,有高風亮節的大家風范,有四季平安的美好祝愿,有官家的氣派與威嚴,有等級和秩序的遵守與標簽,是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這個宏大主題最形象和細微的呈現與表達。
那種講究, 一絲不茍,精益求精和對美的極致追求,是凝固的歷史,無聲的訴說,默默的堅守。
贠家大院,在我眼里,在我心里。是一副副靜止的畫面,也是一首首流動的詩歌。
【流動的詩歌 優秀散文】相關文章:
大班散文欣賞《流動畫》說課稿07-12
詩歌散文,席慕容情感散文詩歌08-12
散文詩歌欣賞10-31
高一的詩歌散文08-04
高一詩歌散文08-04
谷雨節氣的散文詩歌10-23
歌頌祖國的散文詩歌09-08
清晨散文詩歌匯總10-12
人間鬧劇散文詩歌06-25
愛情甜蜜散文詩歌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