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花與育人散文
曾在《讀者》雜志上看到過這樣一篇文章,題目叫《澆花》,一位母親每天開心地為她的雙色杜鵑澆花,而她的孩子也仿效著她的樣子提著噴壺來澆花。一天,孩子又來澆花,卻突然哭了起來,媽媽問他為什么哭,他說花不見了。媽媽跑過來看,發現杜鵑開得好好的。但是孩子卻說,那是你的花,我的花不見了!媽媽這才明白,孩子所指的花其實是剛被她拔掉的長在花盆里的雜草。媽媽從垃圾筒里翻出那些雜草,仔細觀瞧,發現雜草里果然如孩子所說“它已經開了兩朵花了”。那花太小了,也太丑了,媽媽不管它叫花,而孩子每天辛勤澆灌的卻恰恰是那不起眼的花啊!
讀后此文,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又會聯想到什么呢?許許多多的教師在某種程度上,不就是那個澆花的母親嗎?誰不喜歡那一朵朵嬌艷美麗的雙色杜鵑,看著都是一種美好的享受。然而,一個班級中,盛開的并不都是雙色杜鵑,不起眼的`小草小花總是存在的。我們的目光有沒有俯下去,發現他們的存在呢?也為他們澆澆水,施施肥,駐足欣賞一會兒呢。
當前教育確實存在不少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對成績處在弱勢的孩子給予精神層面上的關照,尤其是對于這些智力潛能處于弱勢的學生,有些老師背后就叫他們“弱智”,更不屑去管教他們,眼光從來不會停駐在他們身上,難得給他們一句表揚鼓勵的話,甚至言辭有時還帶些冷酷、帶些刻薄。
久而久之,學生的精神世界被徹底摧垮,變得自卑敏感,他們不敢與老師交談,也不容易融合到班集體里去,往往在班上顯得特別孤立,像被流放到荒島的孤獨的小羊。在如此環境里成長的孩子,身心怎么會健康呢?
孩子的智力因素是有差異,但是除卻成績優劣之外,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應該可以通過環境來塑造的。
我曾聽說某個班上有一個孤僻而又好動的學生,他對待小動物非常殘忍,他告訴別人處死一只螞蟻的經過:先把小螞蟻的頭掐下來,然后把螞蟻的腳一只只掰下來,最后還把它們放進火里去燒。聽完真是令人發指。像這個學生,在學校就是老師們眼角都不愿掃視一下的類型,正是因為被老師同學的忽視,逐漸使孩子的性格由孤僻走向怪癖,甚至形成了一種虐待性心理。
對于某些智力、性格上有點差異的學生,老師們尤其要給他們多一份溫暖和關愛,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人際氛圍,即使他們在成績上成不了優秀學生,但也要給他們塑造一個健全的精神人格。然而,我們的教育,往往缺乏對孩子精神層面的關照,不屑或不愿去打造一個在精神上頂天立地的人。
讓每一株小草都能得到陽光的普照,雨露的滋潤,也能開出自己的小花。這就是我們教育者的神圣職責。
【澆花與育人散文】相關文章:
養花如育人的散文03-31
教書更要育人散文01-12
澆花08-02
澆花08-11
澆花02-06
澆花01-14
澆花12-28
澆花07-25
澆花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