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一到,離中國傳統的春節就越來越近了,濃濃的年味,在空氣里蔓延開來。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2017臘八散文隨筆,歡迎大家閱讀!
【2017臘八散文隨筆1】
繼昨晚一場淅淅瀝瀝的凍雨過后,早晨的天空里竟然零零散散地飄起雪花來。這雪花兒時而密集上一陣兒時而又休息上一會兒,時間一久,街角路邊業已積攢起些許雪花的印跡來,像空曠的田野里一小塊兒一小塊兒枯萎著的蒿草,令整個荒原也煞是寂寥。
今天是臘八節,氣溫也隨著周邊冷空氣的不斷侵襲徒然下降了好幾度,讓近似“小陽春”的溫暖天氣暫告一段,重回到寒風凜冽的冬天來。倒是手機里朋友們發將過來的一條條祝福的話語,像涌起的一股股地熱流,才令這個寒冷的冬日重新升騰起一絲絲的溫暖了。
臘八節是在一年當中最為寒冷的季節,也是春節前一個重要的節日。
關于臘八節的由來,據史料記載,臘八這天人們不但舉行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活動,還有借用巫術擊鼓驅除瘟疫的習俗,這一天又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得道日,信奉佛教的朋友們大多也認同這一說法,久而久之臘八節便在民間傳播開來,成為家家必過的重要的節日了。
而臘八節喝臘八粥的習俗,小時候從母親那里聽到過只言片語,說是某個窮人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苦于家中無米可炊,便將老鼠藏匿在洞里過冬的糧食都挖掘出來,恰逢這天臘八,窮人將這些僅有的一點雜七雜八的糧食煮了一碗粥才勉強度過這個寒冷的日子,以后便不知詳情了。且加之我親眼目睹過,我國很多地方的確存在著臘八節煮臘八粥臘八粥的現象,不得不令我也篤信無疑了。
據說臘八節喝臘八粥最早從宋代開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清朝最為盛行的時候,宮廷里的皇帝、皇后、皇子都要向身邊的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賞賜臘八粥,并向寺廟里僧侶喇嘛們贈送米果,就連老百姓也湊在這一天煮臘八粥用來祭祀祖先了。
我等小輩卻沒有這等恩賜來的口福,只知道小時候生活雖然艱苦,但每年的臘八節煮臘八粥的習慣母親卻是從未忘卻的。臘八節煮臘八粥對于北方農村的家庭并不算很難的事兒,至少大棗、花生、紅豆、綠豆以及黍子米等食材各家的田里都有種植,即便像蓮子、核桃、杏仁、桂圓和栗子這些稀罕物,母親也往往到左鄰右舍或是村東村西地顛簸上一番兒,盡量把做臘八粥所需的食材能齊全些。據說熬粥也很講究,但少不更事的我卻未在意這些,但見誘人的臘八粥端上飯桌便狼吞虎咽地直至吃到干干凈凈作罷,哪還顧及父母親忙于生計的辛苦和無奈呢。
除卻臘八節有煮臘八粥的習俗,我國北方的某些地方還有臘八節腌臘八蒜的習慣 。蒜要選上等的大蒜,醋要選優質的米醋,這樣腌出的臘八蒜不但色澤鮮亮,而且蒜瓣吃起來清脆不辛辣,還是年節里食用水餃所需的上好蘸料呢。
當然,其他的地區還有其他的習俗,比如安徽有制作的臘八豆腐,陜西制作的臘八面,無不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臘八節習俗形式和內容。
如今,隨著互聯網+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心儀的東西都能在各家網站淘得到,即便是年輕人不熱衷于親自熬煮一碗兒臘八粥,男人們不擅于腌制一瓶色澤鮮亮的臘八蒜,卻同樣能感受到這節日里的熱烈氣氛,不也是件快樂的事情嗎。
【2017臘八散文隨筆2】
過冬至,凍鼻子;過臘八,凍下巴。臘八的到來,意味著一年中最冷時刻的來臨,但也意味著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所以,我們還是在凜冽的寒風中,歡喜雀躍,掰著指頭數著,離過年再有幾天。
臘八也是和農業之類的祭祀有關的節日,也意味著辭舊迎新之際的交替,所以,它雖然不是春節一樣的大節,我們記憶中也沒有什么祭祀的儀式,但這一天還是留在人們的記憶中,誰都會早早就操心臘八的到來,并且以傳統的方式慶祝臘八節的。最有名的就是要喝“臘八粥”了,這在前幾天就要做好準備的,只是到了臘八這天,煮粥喝,以不同于以往的簡單方式完成節日的紀念。早在幾天前,母親就取幾碗扁豆,用簸箕顛簸,把草末、灰土、沙子之類的雜物揀干凈了,泡在清水中。要是自己家里沒有扁豆,就要拿麥子、豌豆之類的到別人家換不然,臘八粥的主要原料就缺了。
到了臘八這天,吃過午飯,大冬天一般沒有活干,一家人圍在熱屋子里,鍋里倒進水、扁豆,適量撒點鹽和食用堿,條件好一些的時候還可以放幾把大米,臘八粥就熬開了。我們在屋里呆不住,總是去外面玩耍,每隔一段時間,都要跑回來看看粥熬好了沒有。母親總是說要到晚飯時間。有時玩得忘乎所以,也就忘了爐子上面的粥鍋了。到晚飯時間,濃郁的清香早就在外面彌漫,并且家家戶戶彌散出來的都是同樣的香氣,所以整個村子都只剩下這種清香在擴散、發酵。鉆進屋子,一大鍋粥早就熬好,灰褐色的粥中看不見一粒囫圇的扁豆,上面還飄著蔥花、蔥沫、油花之類的,原來母親早就用清油熗過了,不用嘗就知道奇香無比的了。大伙兒總是開玩笑說:清油熗驢糞蛋,都是香的。看見清油作為那時的奢侈品,偶爾一次享受,就是最幸福的了。急急忙忙找來碗,舀上滿滿一碗,幾乎要溢出,吸溜一口,綿軟沙甜、清香爽滑的味道,從舌尖奔流而下,直到腸胃,然后在毛孔中滲透開來,渾身早就汗津津的了,舒暢無比。要是條件更好一些的時候,還要在里面放點羊雜碎或者羊肉丁,那就是神仙也品嘗不到的了。只是可惜一年中臘八只有一次,甚至扁豆也沒有,尤其對我們來說,有限的土地幾乎不允許種植扁豆的。不過這一天可以開懷暢飲,有時候一口氣能喝下五六碗臘八粥,直喝得彎不下腰去。只能提上棒棒棍棍,漫山遍野你追我趕,幫助消化吧。哪怕凜冽的寒風刀子一樣,也削不走美美地打一個飽嗝的痛快。
有時候也吃扁豆面條,做法和臘八粥相似,只是鍋里撒兩三把扁豆,熬好以后,只能算是湯,要比粥清得多,然后下上搟好切好的面條,煮熟了,熗上蔥花或者蔥沫,吃起來別有風味。也許是平日里吃慣了里面放上土豆、酸菜的面條,這扁豆面條,既有臘八粥的綿軟,也有面條的滑爽,再加上鹽堿的咸澀,竟然自有其獨特的口感。
喝了臘八粥,神清氣爽,倍感精神,雖然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但心里一直熱乎乎的,最冷之后,就是解凍,溫暖的春天的腳步也就躍躍欲試了,就開始盼望臘月二十三小年的到來,緊接著除夕、大年初一,美好的日子就會接踵而至。雖然清貧,但希望總是在后面,一年中大大小小的節日,把人們的憧憬串聯在一起,把喜悅串聯在一起,就像暗淡的日子鏈上,熠熠生輝的珍珠一樣,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2017臘八散文隨筆3】
農歷臘月初八日是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家鄉的臘八習俗則有自己獨特的方式。
家鄉坐落在祖國西部,千里岷山東麓,秦嶺以南,大巴山中的隴南山區。對其美麗的山水風光,豐富的資源,淳樸的民風,作者曾在《金靈山水記》和《家鄉印象》兩篇文章中已有描述,此處不再細表。
且說臘月八,如果不是讀一些文字,也無從知道其掌故傳說,這就更不說生活在大山中的鄉親們了。雖說曾祖父是家族中的一屆學士,只可惜在民國的軍閥混戰時期,也沒有教授的環境和條件。在那樣的山村,經歷了多少年的變革,我們從小隨父輩的教導,以山村的現有條件和特有的方式度過一年之中的每個節日,和其他節日一樣,臘月八有其本身的內涵。
臘月八實際上是佛教中的一個節日。人們知道,在一年中,佛教最大的節日有兩個:一是四月初八——佛誕辰日;一是七月十五——自恣日。這兩天也叫“佛歡喜日”。
佛教中還有一個重要節日為“盂蘭盆會”,稱“盂蘭盆節”,是漢地佛教最大的節日之一。據《佛說盂蘭盆經》講,目犍連(佛學中的神通第一)的生母死后淪為餓鬼,目犍連盡自己的神通不能救其母。佛告訴他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自恣僧,以此功德,七世父母和現世父母在厄難中者可得解脫。中國南朝梁武帝正式創立盂蘭盆會,盛于唐時。到宋代發生變化,由孝親進一步發展為祭鬼,也就是薦亡度鬼,為死者“冥間”的幸福施舍錢財并祭祀。如今,已經演化成的“中元會”成為一些人的斂財之道。
另外的重要節日是佛成道日和佛出家。二月初八為佛出家日,臘月初八為佛成道日,其紀念儀式要簡單些,成道日又稱成道節,俗稱臘八。
傳說釋迦牟尼成佛前,曾苦修多年,餓的氣息奄奄,這時遇見一個牧女并送給他乳糜,吃完后體力恢復,繼續修行,終于成道于十二月初八。
大凡人們都知道,佛教的故鄉在印度,其創始人悉達多.喬達摩(siddharthagautama),他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5年,略早于中國春秋時期的孔丘(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悉達多.喬達摩是古印度迦比羅衛國(在今尼泊爾南部與印度毗鄰處)的王子。釋迦牟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思是釋迦族的“圣人”。迦吡羅衛國是釋迦族建立的城國,是公元前六世紀——公元前五世紀古印度存在的許多小國之一。釋迦牟尼出生于軍事貴族種姓“成凈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在生下釋迦牟尼7天后去世,釋迦牟尼由姨母帶大。他幼時受婆羅門教育,學習字書,吠陀(婆羅門的經典),并且練習武藝。17歲時娶表妹耶輸陀羅為妃,他們生了一個兒子,名叫落后羅。他在29(一說19歲)歲時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種苦惱,又對當時的婆羅門教不滿,于是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據說他讀修苦行的6年間,每天吃“一米一麻”,變得骨瘦如柴。同時他認識到折磨自己的肉體并不能擺脫煩惱,永遠安樂。于是放棄苦行重新進食,所以才吃了母女送給他的乳糜。然后在伽耶(菩提伽耶)畢缽羅樹下靜坐思維,七天七夜“悟道成佛”。
家鄉的臘月八給人的信息已完全脫離了這種佛教的思想,這個大眾化的節日,最基本的是一個家庭伴隨著社會發展和進步的節日,完全和一個家庭的經濟基礎、文化底蘊,社會威望息息相關,實際上臘月八只是一個家庭的節日。
家鄉的臘八節,最鮮明的特色就數早起、挑水、拾柴、積肥。為什么呢?一日之計在于晨。早起床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家鄉人是見不慣睡懶覺不起床的人的,這種人常常被人瞧不起。臘月八早起做什么呢?清掃庭院,整理環境,打掃衛生,不僅這天是這樣,要求常年如此,早起的人自然有個好身體,身體好自然延年益壽,有位已經圓寂的老僧做過這樣的解釋:“人一定要被太陽起得早,這樣,自然界的陽氣就會托著你的身體,既輕松又舒服,一天精力充沛,否則,陽氣會壓得你身體疲憊,無精打采”,挑水也是這天的一項重要活動,清早挑第一桶水,意味在一切經濟活動中能賺取第一痛金,最為美麗的說法是水中有油,誰若不相信可以從挑回家的水中看到飄在水面的油花,那么,你每天做出的飯菜都會可口香醇,這里包含著生活中的甜蜜、幸福和美好逐多意義!
拾柴,這不僅僅是普通意義中的撿回可以取暖、做飯、和燒炕的普通燃料,柴即財也,它代表著金錢和財富。這天能拾回柴將意味著一年之中財源滾滾,一本萬利,生意興隆,五谷豐登,牛羊滿圈,幸福綿長。
作為農人,積肥是最基本最有意義的活動,這里有兩層意思:一是說清早積肥,外出時容易碰都金銀錢財,這和周公解夢中夢見草肥會來財是一致的;另一層意思是指這天所積的肥對莊家的生長有特大的肥效,有利于來年的豐收。更為重要的一點是臘八肯積肥,在來年的端午節前后容易撿到野雞蛋。因為在端午節能煮食野雞蛋不僅是一件美事,也是對一個人勞動態度和品質的證明和檢驗。多少年來,這種方法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農村青少年健康成長。因為勞動是美好的,勞動使人類站了起來,勞動促進了人類的進化,也促進了社會的發展。熱愛勞動,熱愛生活是人們最樸實的哲學思想。這也是淳樸的老百姓教育下一代的最樸素的方法。
清晨的活動還有在山泉水邊砸搶冰泥,也就是冰疙瘩。冬天的泉水是溫熱的,從泉眼中流出的水落在石地上飛濺成水花,落在四周的水珠凍結成美麗的雕塑,動物山水,造型豐富,極具童趣,每在陽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艷麗奪目。將冰塊搬弄回家分放在房前屋后的各種果樹根部和其分叉處,給干枯了一冬的果樹補充足夠的水分,也給冬天里的自然增添幾分風景。這也預示著春天開滿枝頭的團團花簇和秋天綴滿枝頭的累累果實。
當天的大眾飯食普遍以粥為主,在現實當中,只按各自的生活條件來決定,當然“八寶粥”算尚等節食了,這不但能紀念佛成道的日子,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過去,當運輸業還不發達,當地許多地方不產大米(好在家鄉還種植水稻),能蒸食一回大米飯也算很奢侈了;如果按其自然,用玉米面在沸水中攪制成的馓飯(一名餃團),可以說是大眾化的節食了。臘八粥的飯食并不滿足于人的饑飽,而是對天地萬物的一種感恩:將當日做的臘八飯獻天神貢土司喂給所有的果樹,這里將祈望在來年能得到好的收成,特別說明的一點也是給空中飛翔的小鳥和雀兒提供食物尋找一個美麗的借口;臘八飯也是人們心目中無形的保險劑和粘合劑,盛過臘八飯的鍋碗瓢盆等生活器物無有破損,可以確保來年的吉利。在我的家鄉,尤為臘月和正月,也就是年頭和年尾,長者不打罵小孩,即使和誰有矛盾也要借節日之機消除積怨,任何人不準說不吉利的言辭,不準損壞東西。說錯話做事是這時的最大忌諱。因為從當天起,就全面大辦年事了,殺豬宰羊,備菜置酒,給孩子換新衣、買爆竹等,完全進入度春節過大年的節日氣氛之中了。
臘月八,是一面時令的標志,它告訴人們這不但是一年的結束,也是一年的開始。如今的臘月八,除了少量的保留著傳統的美好習俗,更重要的是饑餐大魚大肉,渴飲玉液瓊漿;善良的人們只圖平平安安的過日子,那些利欲熏心的商販們借節令之際大肆操作商品,抬高物價,他們讓國內的每平方土地升至3萬元,讓國內的茅臺酒漲到1338元(其實在國際市場最高價格只有80美元),擾亂價格秩序;別有用心的人,兜上高檔煙酒和銀行卡一并塞到貪官的手中,污染社會會風氣,損壞執政黨的形象。臘月八這一天,一些披著文化知識美麗外衣的“老師”打著寒假補課的幌子,為了自己的發財夢,公然剝奪學生僅有的寒假(因為,平時的雙休日全在補課,已經是孩子們身心疲憊了),變相掏學生本來沒多少錢的錢包。補課是假,斂財是真。有人說老師畢竟不是強盜,至少把手沒有伸進學生的包內去掏,也沒有在路上和校園里去搶學生。這話說得不無道理。更有甚者,一些豬狗不如禽獸般的老師,喪心病狂的以補課為掩護誘奸學生,奸淫幼女,天理難容。
臘月八原本善良的日子,不得不打上時代的烙印,其中包含著人間的真善美,也夾雜著假惡丑。在悉達多.喬達摩成道的紀念日里,善待歷史,善待人生,這才是節日的寄托,是佛的境界!
更多相關文章:
3.2017臘八節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