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的生日,節日是一個社會和一個時代文化的標志,節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核心價值觀的縮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6關于我們的節日清明征文1,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關于我們的節日清明征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這種意味,而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蘇,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民諺常說:“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
這種敦促春耕的節氣,是怎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的呢?應該說這與此前兩天(或一天)的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其實,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跡。原始社會,我們的先民們鉆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煙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并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對此,唐代詩人韓的《寒食》詩有生動描寫:“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節期間禁止生火做飯,就需準備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備禁火期間食用,相沿成習,遂成寒食風俗。寒食節期間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餅,上附紅棗并捏成燕子形狀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麥芽糖調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黃色近似今日點心的環餅;有用糯米與雀麥草汁舂合而成,以棗泥或豆沙為餡料的蒸食——青白團子。此外,鴨蛋、棗糕、杏仁粥、凍豬肉、凍魚肉,也是寒食節常用的食品。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除了禁火冷食,還有后來成為清明節主要內容的祭掃墳墓。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墳丘標志,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后來在挖墓坑時還筑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托。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于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韋應物有詩句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白居易也有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朝廷鑒于民間寒食、清明并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一起放假。這項規定距今已經1200多年,說明從那時起清明開始具有某種國家法定節日的色彩。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于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現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蕩秋千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清明節后來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歷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晉代陸機有詩寫到:“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游黃河。”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
大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游樂的活動。由于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順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吧。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于踏青游樂僅僅在清明舉行一次,誠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匯了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于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并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一個官方認定。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及離世親人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并伴以踏青、植樹等活動,節日體現飲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關愛自然的意義。杜牧的《七絕·清明》詩,勾畫出了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春雨、牧童、酒家,詩人匆匆的步履牽引著清明節的詩情。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則把人們帶入另一番節日盛景,如林的店鋪、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態各異的車馬轎舟,一片忙碌、一派繁華盡在畫卷中。今天的清明節,依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著重要的位置。紀念先人,慎終追遠;緬懷先烈,展望未來,共創幸福美好未來,是我們過節的主題。
【2016關于我們的節日清明征文2】
對于清明這個節日,我一直深有感觸。可惜的是,這些年不是在外地讀書就是當初沒逢上清明成為法定假日。所以長這么大,對于清明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小時候的鑼鼓嗩吶之中。
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清明時節的天氣的,家里這個時候應該是細雨紛紛了吧,這幾天全國都降溫了,連不常見雨的濟南,也應景的在這個春天籠罩一篇朦朧的水霧。農歷二月時節,正是萬物復蘇,生意盎然。山間田野,到處可見淺淺的綠色,從那冬日的暮靄沉沉中爭相成長。柳條兒該抽新枝啦,拂照著田間黑黝黝的土地,一塊塊被翻轉了過來,由山間泉水滋潤著,好為播種做準備。哞哞的水牛,悠閑的吃著新草,被關了整個冬天,也終于可以自在的享受清怡的春風,蓄養好精神,辛勤耕作。最燦爛的,是那大片大片白的梨花粉紅的桃花以及黃燦燦的油菜花爭相奪艷,不比牡丹的高貴,不比蓮花清雅,不比梅花傲雪,它們,是真正屬于這個季節的,是真正屬于鄉村的精靈。早在正月末冬雪還為融化時,它們悄然綻放,攜著嫩綠的葉子,宣告著春天的來臨,宣告著新一輪希望的降生。很小時候去上學,看見暮色中那潔白的花朵,總想著歡呼,慶賀終于將要脫下厚重的棉襖,換上輕盈的春裝,再待些日子,便可以去小溪邊嬉戲玩鬧了。
清明是這個時節里最重要的節日,也是獨屬于我們的節日。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遺忘了回鄉祭祖,這流傳了幾千年的血脈傳承,卻不是線代化可以輕易斬斷的。我們村里三姓人家居多,分別是謝、陳、付姓,同一個性大多是共著一個祖先,所以在打工潮流還沒席卷的時候,清明是非常熱鬧的一個節日,除了自己家的掃墓外,還有同宗的掃墓。這時候嫁出去的女兒都要回來,但是是不能去墳上的,女孩子們按理也不能去,但是我們這些小孩卻可以去。那時候大大小小幾十上百號人去掃墓,最前頭的拿著祭奠的東西,有刀頭,燒紙,米酒,還有清明特有的糍粑,后面一些的就是輩分比較大的人,然后再是青壯年和我們這些小孩。前輩的人基本都會一些樂器,比如敲鑼打鼓,吹號角嗩吶之類的,很成曲調,因為以前,有什么紅白事基本上都要奏樂的。而我們小孩就拿著一根根竹竿,揚著花花綠綠紅旗,興奮的跟在后頭。那時候感覺不到有多么的悲痛,畢竟祖宗們離我們太久遠了,也只是每年在墳頭掛冥紙的時候,會聽到老人叨念,這是哪哪祖宗,有過什么傳奇故事,不喜歡女孩只喜歡男孩之類。
掃墓,又叫掛青,以前鄉村多事土葬,所以掃墓第一件事,就是講墳上的雜草除掉。墳上有個位置,大概是下葬的肚臍眼的位置,會在上邊插一根新砍的小樹,要有許多枝椏,然后在上面掛滿長條的燒紙。老人們就在墳頭禱告,說是有哪些人來給祖宗掃墓啦,哪家又有小娃娃出生啦,哪家有誰考上大學啦之類的,請求祖宗保佑,有人在邊上放鞭炮。當所有這些都完了之后,就每個人挨著去“唱呀”(土話)。我們那邊是不流行磕頭的,很少很少跪拜,大多的祭祀都是雙手合十,鞠躬敬禮的。然后老人們就會把祭祀過的糍粑給我們吃,說是吃了會得祖宗保佑。在那樣的氛圍下,無關乎鬼神,無關乎保佑,每個人都會很肅穆,因為這便是根,這便是血脈,這便是傳承!小女孩們好美麗,在上山途中便忍不住想要去摘花,這個時節的映山紅,便是清明最好的代名詞。無論清明是冬寒還是春暖,總會有山茶花隨著綻放。我們會把映山紅好大枝大枝的插在墓碑前,老人們并不喜歡,但感念這是一片孝心,也不多說什么,剩下的就拿回家插瓶,可以活好幾天,有些甚至可以再長出花骨朵開花。
如今的清明,能在家好好去上墳的,都是老一輩了。幸好有這個法定假日,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至少越來越多的人記住了清明,期待著清明,這個我們老祖宗的節日,獨屬于我們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