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例子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到的關于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征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征文1】
崇德向善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有之意。實踐證明,用榜樣力量構建道德新高地,不斷促進公民道德素質的提升,既能打造城市的內在美,又能提升城市的美譽度。不難看到道德楷模無一例外都是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人。
崇德向善是陽光雨露,照耀滋潤著美德的生成。友善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潤滑劑,心與心溝通的橋梁,也是一種愛的儲蓄;它讓你和你身邊的人感情更純真,也讓這個世界、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可是偏偏有人不懂得崇德向善,遇事只顧自己方便,不顧及他人感受,譬如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夜間施工擾民,機動車在無紅綠燈路口與行人搶行,夜間開車打大燈,雨天不減速,濺行人一身泥水等等。
友善無處不在。如果我們沒有友善, 世界將會變得自私黑暗。友善就要與人為善,就是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這一點有時名人也會忽視。作家余秋雨在寫《追尋德國》的時候,他去德國社區租房子。房東是一位德國老人,他和老人先簽了5天暫住合約。第5天到了,余秋雨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玻璃杯。他很緊張,可是當他打電話告訴老人的時候,老人說:“不要緊,你又不是故意的,這個玻璃杯很便宜。 ”老人說一會過來簽合同。余秋雨也沒閑著,把碎玻璃和其它垃圾一股腦掃入垃圾袋里,放在了房間外面。
過了一會,老人來了,老人先問:“那玻璃杯碎片呢?”余秋雨趕緊說:“我打掃完放在門外了。”老人出門打開垃圾袋看完之后,臉色陰沉地進了屋,說:“你走吧,我不再租給你房子了! ”余秋雨詫異地問:“是不是因為我打碎你最喜愛的玻璃杯,惹你不高興了? ”
老人擺了擺手說:“不是,是因為你心中沒有別人! ”這時就看老人拿了一支筆和一個垃圾袋,帶上笤帚和鑷子,走到外面,把余秋雨裝好的垃圾倒出來,重新分類。老人挑得很仔細,過了好久,把所有玻璃杯碎片裝入一個垃圾袋里,在上面用筆寫上:“里面是玻璃杯碎片,請注意! ”然后把其它垃圾裝入另一垃圾袋里,寫上:“安全”。
余秋雨在旁邊看著,從頭到尾除了敬佩,就是自責。此后若干年,余秋雨不斷提起這件事,每次都是感嘆連連。就因為心里沒裝著別人,讓余秋雨不但失去了租房機會,也失去了中國人起碼的自尊和人格。
這就是說崇德向善要從小處著手。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日常生活中平平淡淡的瑣碎小事,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折射出的卻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道德水準和價值追求。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要在落實小事上下功夫。要有“核心價值觀就在我身邊”的意識。
崇德向善要有古人“不矜小節,終累大德”的警醒。要有崇德向善從小事、小節抓起的意識。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我們每時每刻的言行舉止,都在為這個大家庭的價值觀解讀。如果每個人都能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凡舉都為他人著想,整個社會就會更加文明、和諧。
崇德向善要落實,要見實效。細和小,說的是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切入點,而崇德向善的價值只有通過落實才能真正體現出來。這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勞永逸,必須發揚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深入持久地抓好落實。
一種價值觀作用的發揮,與它融入日常生活的程度是成正比的。崇德向善的價值觀只有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才能讓人們更好地遵循、感知、踐行它,進而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
縱觀那些“道德楷模”的上榜人物,他們都是我們身邊最平凡的一員,讓崇德向善成為個人日常生活的常態。他們用愛心、責任心,讓愛的暖流洋溢在每一件事情上。一次次踐行道德的義舉、傳遞道德的力量,讓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稱謂:中國好人。他們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們就像一縷陽光,讓人感到溫暖、讓人心靈向善,他們的行為不僅僅是一份善行,一份溫暖,更是一種價值,一個坐標。
涓涓細流匯聚成海,點點星光輝映蒼穹。打開中華民族濃墨重彩的歷史畫卷,一道善行義舉筑起的榜樣長城正伴隨著共和國前行的步伐,向現代的中國延展。他們就像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們的夜空,又仿如一個個道德坐標激勵著人們向善向好的人生追求。
面對善行義舉筑起的榜樣力量,讓我們感動著。面對“感動”,我們更要將“感動”化為自身的行動, “勿以善小而不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平凡小事做起,從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也讓身邊的人為我感動,為我自豪!
【關于奮發向上崇德向善征文2】
文明禮貌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愉快和諧,也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良好的文明習慣要從小抓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雷鋒的《雷鋒日記》 相信每個人不會不熟悉這句話。雷鋒精神像春風一樣拂過了同學們的心靈,播下了樂于奉獻、樂于助人、爭做文明使者的種子。
樂于助人本來就應該是一個小學生應具有的優良品質。所以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例如: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及抱小孩的阿姨、腿腳不方便的人或殘疾人讓座;身邊的同學沒帶文具或教科書,我們應該主動借給他或共同使用……如果身邊的一些人需要幫助的話,要盡我們最大的能力去幫助他們。
其實,做到講文明、講禮儀并不難。其中一部分同學身體力行,已經成了我們學校一道明禮的獨特風景線。在此,希望所有的同學都能以一顆明禮的心對待身邊所有的人,以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約束我們的言行,做一個明禮知恥崇德向善的好學生。
人心向善,感動常青,冰心老人說,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路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使采花拂葉的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揮,不覺得凄涼。 十年,可以讓一個孩子在陽光中成長起來,亦可以將一個人的青絲變成白發。能讓一棵小樹的嫩芽蓬勃成傲人的青蔥,亦可以將凋零的落紅柔化成一年一年滋養生命的。
人心都是向善的;朝著美好,向著希望。如向日葵一樣總是將臉深深地浸入陽光,永恒地向往和追求著愛。 感動地同樣長青,兩個頻繁地出現在媒體和文章中的字,卻一天天地闡述著新的內涵,并給予這個社會以新生的力量。 愿人人都能把持住愛的溫度,珍惜和體悟到善良的存在,真情就細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