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望禮泉舊帝陵散文
陜西咸陽市的禮泉縣是個很有歷史的地方,漢唐時便是帝都遠郊。這里好山好水,文化底蘊豐厚。一個半山的村子俗稱 “胡都村”,一條田間不起眼的土路叫“御路”,山下的一所中學曾名“昭陵初中”,連叫得出名字的食物,都有可追溯很遠的故事。禮泉埋著兩個皇帝,一個是唐太宗李世民,一個是唐肅宗李亨。埋著唐太宗的昭陵七八年前去過。這次,去建陵。
早上9點多開車去葬著唐肅宗李亨的建陵。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安史之亂起,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負責平叛。唐玄宗西逃,李亨在馬嵬坡與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次年在靈武即位,史稱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先后收復京城長安、東都洛陽,使唐朝危而復興。李亨在位7年,在宮廷政變中驚憂而死,終年51歲。
一個多小時,隨導航儀的引導到達一處有一段有一段現代城墻的建筑群,走近便發現走錯了,不是建陵。此處是當年唐舉行盛大祭祀活動紀念唐肅宗的武將山,唐人在武將山下修建氣勢恢宏的廟宇,每年皇戚貴族、方圓百里的百姓都來此地燒香膜拜。金碧輝煌的古廟宇已無影蹤,現在武將山的建筑,都是在原址上重建的,以旅游休閑為目的,“建陵”只是吸引游客的一個名號,導航儀被糊弄了。
又重新導航,詢問,翻山越溝,11點多到達建陵附近的建陵文物保護館。我們以建陵文物保護館為終點,沒有繼續爬山,聽說到建陵還要爬一陣子山,太遠了。
文保館里有三個人和一條長腿黑狗。我們一進門這條黑狗就圍著我們帶著的小母狗codi轉,一直不離左右。我心驚膽戰,把codi緊緊抱在懷里不敢放手。這個公狗長年在山里,太寂寞了。
三人中五十歲左右的是館長,兩個七十多歲的老者,其中一位老人是建陵的守護人,個子矮小,臉被西北高山的風吹得黑里透紅,每月國家發給他二百元守陵工資。他的爺爺父親兒子都是守陵人。館長見我們的車是廣東牌照知道我們遠道而來,破例打開監控室讓我們觀看建陵全景。建陵是一個以高山為陵以大山溝為甬道,沿途石人石馬肅立護衛的恢宏帝王陵墓建筑,建陵的石刻群是唐朝保存的`最完整,雕鑿最細膩的石刻。那些高大的石人,有的斷頭,有的躺臥,有的半身埋土,有的仍莊嚴威武地挺立著。如果不看監控,很難看完全面貌,所及太大太廣。
從監控室出來,守陵老人領我們爬上文保館大門旁邊一個十幾米高的土丘看實景,給我們做詳細講解。一條很深很長的大溝,從山頂直到視力無法看清的山腳,溝這面到那面直線距離大約四五百米,溝對面每隔兩百多米就有一座或石人或石馬,溝這面相對的位置也是相同的布局,石人石馬多在百姓田間地頭。一面的石人都是拿笏的文官,另一面的石人全是持劍的武將。大山溝兩邊的石人石馬文官武將遙遙相望,肅穆靜立,從山下列隊直至山頂建陵,千百年間默默為唐肅宗守陵。
走下小丘,我們走向距我們最近的三十多米處的一座石馬。石馬為站立造形,外形完整基本沒有受到損壞,微微低頭站立在溝崖邊,承受上千年陽光風雨曝曬霜凍,渾身斑駁始終堅守使命。建陵還在高遠處無法看到,但我透過石馬能夠想見到建陵的威勢與奢華。
二十多年前去過南京中山陵,深為陵墓踞伏一座高山的氣勢所震撼。今天看到的建陵,由高山綿延至山梁深溝,深入百姓的田間生活,帶給我更深的印象更大的震撼。皇帝生前統攝天下,死后廣占國土,在風水雄奇處建造高大巍峨的墓地,都想世世代代帝王偉業永享長繼。于是,在一代代朝代改換之后,后人有了憑吊歷史的去處,有了感嘆世事無常的緣由,也因此有了安于平凡的淡泊超脫。
【卻望禮泉舊帝陵散文】相關文章:
歲月舊曾諳的散文02-21
紅塵有淚愛卻無悔散文欣賞01-29
《和晉陵陸丞相早春游望》唐詩鑒賞06-30
《舊五代史》 卷一百三(漢書)隱帝紀下07-20
《舊五代史》 卷十(梁書)末帝紀下07-19
《舊五代史》 卷九(梁書)末帝紀中07-19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教案「優秀篇」05-17
我在人群,望海散文02-18
《舊五代史》 卷一百二十(周書)恭帝紀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