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何起的散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散文吧?狹義上的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并行的一種文學體裁。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情不知何起的散文,歡迎大家分享。
喜歡上《越人歌》是從看電影《夜宴》開始的。一直不喜歡周迅沙啞的嗓音,總覺得這沙沙的嗓音和她精致小巧的容貌很不相稱。但是卻很喜歡她唱的《越人歌》,覺得周迅唱的很好,唱出了青女的無望和寂寞。越聽越有味道,于是開始探尋《越人歌》里的故事:鄂君子皙泛舟江中,搖槳的越女對他一見傾心,用越語唱了一首歌,當時楚越雖是鄰國,但語言不通,鄂君請人用楚語將歌譯出,于是有了這首纏綿悱惻、動人心魄的情詩: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隨著俗事漸多、塵霜漸重,內心日趨堅硬,再也不似年少時感情泛濫,常常會因一個故事一部影片而哭得稀里嘩啦、肝腸寸斷。落淚,變成了偶爾的.沖動。卻一不小心被《越人歌》觸動,沾染了滿心的落寞。“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道盡了一個癡情女子無盡的寂寞。心儀一個人,卻不能表白,只能站在角落里遠遠的看著,是一種怎樣的焦渴與無奈。就如馮小剛所說,這兩句唱出了人與人之間最深的寂寞。讓人不由得想起泰戈爾那首有名的的詩——《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愛到癡迷卻不能說我愛你;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愛你,而是想你痛徹心脾,卻只能深埋心底……”唏噓感嘆之余,一個問題躍入腦海:不知越女情從何起?是因為傾慕鄂君至高無上的地位,還是因為仰慕鄂君飄逸絕世錦袖飄揚?或許越女什么也不因為,愛戀就像那瓦礫中破土而出的小小筍尖,掙脫了碎石羈絆、一下子就那么隨性而發了,如《牡丹亭》里杜麗娘一般“情不知何起,一往而深”。清歌、流水、浮舟,低垂著臉龐的越女將一片癡心揉進粼粼的碧波中,將淡淡的憂傷遺失在細碎的漣漪里,她的情,由心而生,無緣而起,一邊洶涌,一邊無望,如飛蛾追逐心中的光芒。這世間有太多的情不知何起,女子如此,男子亦然。《華山畿》里記載著這樣一個哀婉的故事:南朝宋少帝時,南徐的一個讀書人經過華山畿,偶見一女子,一見傾心,相思成疾,纏綿病死,遺言葬在他初遇女子的地方。如此的至情至性,飛蛾撲火般的奮不顧身,用生命祭奠自己一個人的愛情盛宴。“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死生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元好問的一個感慨問住了我們所有人。
情不知何起,也不必問何起,就像那個80后的女孩所言:男女的相愛,是兩個人之間萌動了一場禪機,沒有預料的開始,沒有準確的結束,緣生緣滅只在一念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