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先生散文
上官先生是德高望重的老書法家。大凡略通一點文墨的人,沒有不知道先生其人其字的。因為他的魏書和草書寫得別具一格,罕有人能窺其項背。
知道先生的名字,那還是七十年代。我和一位鄰家哥到縣城他岳父家去,堂屋的兩幅字畫吸引了我。畫是已故老畫家董天德先生作的山水,對聯便是上官先生的手筆。其詞曰:莫謂漁鹽無大隱,于今豪杰半歸商。雖然這樣的內容在當時是逆歷史潮流的,但是我喜歡。而且,通過鄰家哥的介紹,從此我就再也沒有忘記過先生的名字和這幅聯語。
光陰如白駒過隙,轉眼就到了八十年代。大約是83年春季吧,我在張店鄉政府做油漆活。其中還有幾塊牌子,是我油漆好后,鄉里請了一位寫家,我見字寫得不錯,問旁人,才知是上官先生。當時有人拿紙讓先生寫字,我也弄了一張,求先生留個墨寶。先生并不推辭,大筆一揮,頃刻而成:“撐腸文字五千卷,試手清涼第一篇。”詞是我想的一付古對。那時沒有宣紙,就寫在水彩紙上。滄桑歲月,幾經碾轉,今已不復存矣!
八十年代后期,我來到縣城,和文化界人士接觸多了。久而久之,便和先生也有了一些往還。只是忙于生計,見面的機會不是很多。
我愛詩,先生也擅吟詠。我們的交流往往系情于此。我看過先生的一些作品,多為記游詩。以真情實感和親歷記述山川風物之美和名勝古跡的歷史滄桑。
先生八十歲的時候,聽說書畫界人士要為先生祝壽。我曾對鄉賢——也是大書法家的露牧先生說,屆時喊我一聲。可他沒有叫我(就是叫我又到哪里找去!)。我又因天天忙于事務,也沒記準具體日子。過后想起這事,一問才知壽辰已經過了。
我曾斷斷續續給先生寫過幾首詩。因羞于筆墨丑拙,沒有形之于書法。只是在去年把它們都發在《中華題贈詩聯寶典》第二部上。其中三首是這樣寫的:
贈上官化隆先生
一
吾愛先生陋室居,墨香書味溢柴扉。
客來共品泥壺淡,人去春暖鶴發晞。
振腕胸中騰虎豹,詠懷筆下賞芳菲。
琪花瑤草隨心種,小院風光坐忘機。
二
金風颯颯好秋天,籬外灼灼夢自安。
才賀琴臺來雁陣,又攜菊酒過前川。
霜根久慣經風雨,泥路何辭遇險難。
黃發老童閑不住,揮毫潑墨又一年。
三
盤獻雙桃祝壽翁,寬懷健體笑春風。
揮毫詠志頻年樂,著績梯航敘友情。
松柏千霜高愈勁,詩書百煉老彌工。
期頤此去知不遠,人瑞國光看大星。
書寄來后,我給先生送了一份復印件。又不揣冒昧、不自量力,把這三首小詩以丑書的.格式寫在一張二尺大小的宣紙上,直到現在還在他的桌子后墻上貼著。
先生博聞強識,思路敏捷,家學淵源,古文底子很好,可惜髫年失怙。五十年代又因莫須有的歷史罪名,被流放到青海,在昆侖山下當時那蠻荒之地受了說不盡的饑寒凍餒。但也因此磨練了他的意志,使他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能笑對厄運,直面人生,隨遇而安。
如今,先生雖已86歲高齡,卻依然身體硬朗,老而彌堅,老有所為。上午在家寫字,下午騎自行車游玩訪友,生活很有規律。我曾多次到過他的府上,窄門小徑,古宅老屋,給人一種很厚重的文化氛圍。院子里琪花瑤草種了不少,都是隨意擱置,不事雕琢,任其自由生長。無論任何人來到這里,都會感受到一種詩的氛圍和清謐寧靜的大美涵蘊其中。
曹孟德有詩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此喻之先生,可謂切當。
【上官先生散文】相關文章:
上官體07-01
龔先生舊居修繕的散文05-01
上官體對唐詩的影響07-01
朱金華散文:雜家雷家炳先生05-16
宋之問與上官婉兒的故事07-05
上官儀《入朝洛堤步月》古詩賞析06-14
《入朝洛堤步月》上官儀唐詩原文鑒賞07-11
藤野先生教案10-10
《藤野先生》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