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的黎里古鎮散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你知道怎么才能寫好散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色生香的黎里古鎮散文,歡迎大家分享。
最近我接到蘆墟文化站楊敬偉老師的民企征文約稿函,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當然非常高興參與。記得第一次參加民企征文是在2007年盛氏杯,獲小獎,很是鼓勵。想當年,好幾位作協姐妹就在那次頒獎時初識的,回憶甜蜜。
時過境遷,一恍已有6年。連續參加幾次,雖都未有結果,重在參與。民企題材說不大,也很大,涉及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說我家鄉黎里吧,自去年開發保護啟動起,可以說是如火如荼,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黎里古鎮成了大家的聚焦點和香餑餑,一下子火起來了。老百姓見面不是招呼“你吃了嗎?”,而是“你家要拆遷嗎?、“你家店搬哪里啦?”。
我在柳亞子紀念館工作,每星期都會輪到值班,在窗口迎接游客。服務臺除日常的登記接待下,其中一項就是接受咨詢。他們時不時會提問黎里古鎮有什么風味小吃,特產之類的?當然,我會回答,黎里有鼎鼎大名的辣腳、套腸、多肉餛飩、油墩、老虎豆……不勝枚舉。保證你空手而來,滿載而歸,帶走的是書香、花香和味香。
對于黎里辣腳,我是十分鐘愛的。三日兩朝會去光顧,啃啃好滋味,實在是吃不過癮、吃不厭。好得我的親戚也開了家熟食店,至今已有十七載春秋,和她的寶貝女兒同齡。花季少女初長成,亭亭玉立。
親戚姓包,名育峰,店名“包記熟食店”,很簡單。店家就選在他自家門口,位置黎里古鎮鎮東,東風橋堍下,古橋“梅蘭橋”對面,方位東臨黎川八景之一“中立晚眺”(中立閣,俗稱“八角亭”)附近,一個極好的風水寶地,天時地利人和,他如魚得水。
十多年前,小包是一名軸承廠車工,臟、累、差,工作環境十分惡劣。那時,他家剛添了一個寶寶,當了爸爸,人也不年輕了,肩上的擔子卻不輕。為長遠考慮,平時喜歡燒菜露一手的他,想不如當個廚師吧。那時黎里剛流行辣腳,于是向人打聽認識了顧師傅,準備拜師學藝。
至今,他師傅見我們常笑稱,那時見小包長得白凈,人又單薄,帶一副眼睛看上去很斯文,懷疑他能行不?就對他不客氣說,你試試看吧,你們這些街上人,能吃得起苦,做得這種累活、粗活嗎?
如他師傅所說,這活看上去很家常,卻也不簡單呵。每天得起早去菜場選食材。供貨商都是固定的幾個,大家互惠互利,彼此很關照。他挑十幾只鮮活壯實的山黃雞,他們幫助殺好清理好,他取來燒白斬雞,決不用冰凍雞燒制。雞腳則選腳桿子短的。有的商人為贏利,專選長的,這樣稱起來份量重。還有的經商者為討好顧客,吸引他們的眼球,把雞腳浸在一種漂白水里漂白。他說自己的雞腳沒他們的“漂亮”,但是實惠。除此之外,他還有幾個拿手菜,那就是牛肉和醬鴨和他獨家的秘制燒雞。
牛肉,他選不注水的,燒制后,肉質緊致,有嚼頭,牛筋卻很酥。我一直贊他刀工了得,切得每片均等且薄而不連刀塊,有賣相。再淋上自己秘制的醬汁,那個鮮美噴香,可以說是無法形容。剛才提到的燒雞,那是黎里古鎮獨一無二的。我全家因喜歡他燒的菜,時常會去買,因而見過他的燒制過程。
首選將雞浸入配方過的醬油內入味,漓干后,放入油鍋內炸,到外脆里嫩后撈起。再在鍋內放鴨湯,投入配制好的含中草藥香料,連同鴨子一起煮。沒多久,濃香四溢,肉質鮮嫩、營養十足的燒雞就新鮮出爐了,爭搶一空。
他這店家雖在風水寶地,但畢竟是偏鎮東,人流量不多,少有人知。做的都是附近的漁業大隊顧客和其他熟客。如我家,就是他的忠實粉絲,路最遠也會去捧場。
蘇州作家吳鳳珍是我的朋友,形象地說他家住在冷落地段。但酒香不怕巷子深,他從幾塊錢的小生意做起。舉個例子,你可以稱二只辣腳,人家不屑一顧的細生意。他同樣熱情周到地服務好顧客,堅持不短斤缺兩,不新鮮不買等經營之道,穩步向前。
吳老師有次品嘗我帶去的辣腳、醬鴨,連聲稱贊小包會經營,耐得住寂寞,守本分,在這樣的現實社會生存不容易。臨走前再三囑咐我帶話給小包,希望他把家鄉的特產推介到蘇州飲食界,上酒店、上賓館飯桌或更廣闊的天地。
吳老師是蘇州知名作家和美食家,如陸文夫一樣,她的《蘇州的燜肉面》、《蘇州的蟹肉黃》等作品,我是回味再三的。對市井的風土人情刻畫得是入木三分的,這是她的風格。吳老師笑稱,真想為小包寫篇文章,不過她笑言一寫便成廣告了,那我當然是不愿意見到的。
小包聽了吳老師對他的鼓勵,信心滿滿。不過前個階段,他住的風水寶地,給政府相中去。為統一規劃,需拆遷搬走。他雖有百般的不舍,已經營十幾年的生意,站穩了腳根,而讓他搬走。不過,配合古鎮開發是大事,也是關系到他們長遠的生計,老百姓肯定要全力支持的。
小包坦然地放下擔子,重新找尋到了他另一副擔子挑起,挑戰自我,應聘公司做一名電腦工程師。今年一個夏天下來,他黑瘦了,黎里到北厙擠公車,早出晚歸的來回跑。這就是一個老百姓的故事,一個民企人的平凡事,每天都得演繹他真實的自己。
美食始終是小包心中的情結。他和我們說,盼望古鎮早點開發建設好。他不要拆遷分配的新房子,只想回到原來的家,在家門口沿街買賣他的美食,我想他離理想不會遠的。
“八角風鈴水碧天,吳山極目綠桑田。重陽登閣憑欄處,歷歷先賢到小船。”我的一位詩友對“中立晚眺”遺跡的描述。到那時,敞開著的古鎮東大門會迎來一批又一批游客魚貫而入在每一個角落。他的生意也一定會紅紅火火,亦如整個的黎里古鎮活色生香一樣沸騰。
去年,我寫《睡蓮》文曾提到,黎里是一個風水極好的地方,相傳當年博通經史、精象緯學的劉伯溫,他曾建議皇上朱元璋在鎮西的龍頭建一座禊湖道院,鎮東的.龍尾建一座八角亭(即“中立閣”),這樣方能鎮住古鎮的龍頭和龍尾,以正朝綱。
在黎里古鎮西南邊,“接渡聞鶯瑪瑙庵,鶯湖平水禊湖灘。游人身染春草露,舟載書生扇墨翰。”是詩友對另一黎川八景之一“瑪瑙春游”的感賦。那邊,有這樣一位青年,也喜舞文弄墨,吟誦不絕。
他就是剛剛當選為分湖詩社理事的俞正超,一個有為青年。他在活色生香黎里古鎮里,同樣做得是風生水起。
2007年,學工商管理專業的小俞從南京正德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到他父親經營的紡織公司實習半年后,即赴“日出萬綢”的盛澤門市部工作2年。積累到了一定工作的經驗,學會在商場里周旋應對。父親看他是一棵子承父業的好苗子,為擴大業務范圍,也給他鍛煉的機會,父親和朋友合伙在北厙選一塊地,全權交兒子管理,做老本行紡織一塊,真正是學以致用。
這幾年小俞在商場摸打滾爬奮斗,卻始終未忘記編織他的文學夢。學生時代他喜歡《三國演義》《說唐》《說岳》等歷史書籍,且特別鐘愛古詩詞。唐宋大詩人杜甫、李商隱、蘇軾都是他膜拜的人物。前幾天,他和我閑聊,說2003年讀大學的時候他學會了填詞,兩年后開始進行詩的創作。小俞的作品是驚人的,已積幾百首之多,讓人驚嘆這位文藝青年的勤奮。
生活不可能只是風花雪月,父子兩代人因年齡的差距,思想觀念還是有些不同。父親做20多年的紡織業了,感覺這是他的主業。兒子可不這么想,想嘗試著涉及別的行業。他父親說別的小投資利潤不夠大,與其分散,不如集中放在一個點上投資收成。
我就問他對別的行業有什么想法?他坦誠地說最關注餐飲業。感覺黎里還是有市場的,特別是自去年古鎮開發保護起。因工作繁忙,有時他都找不到一個中式快餐。贊平望統統美食的老板會做生意,量足味美價格便宜。看來小俞骨子里還是喜歡美食。他曾計劃接受培訓,加盟連鎖店自創事業。小俞畢竟是一個年輕人,正處憧憬未來,寄托夢想的好年華。喜歡挑戰自我,來實現他的人生價值。
可喜的是,小俞生活在一個充滿活力和靈氣的地方“瑪瑙春游”風景區,在一個春日他吟出:牛斗湖中瑪瑙庵,舟車要道鎮西南。嬌鶯啼曉開嵐靄,曲徑迷芳隱竹楠。春過渡頭描勝景,人疑天上覽瑤壇。章亭香閣清幽處,小憩行途作美談。如此勝地,黎里古鎮隨處可見。如此美景,同樣給人以靈感和創造力。活色生香的黎里古鎮可不是徒有虛名啊!我相信你已經聞到了一陣陣地沁香,正從黎里古鎮飄來,讓人為之而迷戀!
【活色生香的黎里古鎮散文】相關文章:
圍墻里的狗散文02-17
櫥窗里的鐵皮玩偶散文02-20
網絡里的別樣愉悅散文02-04
融入秋的情境里散文03-02
黎的偏旁怎么讀?06-29
映山紅里杜鵑啼散文02-21
情迷賽里木散文02-08
家游錦里溝散文02-07
在回憶里感謝你散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