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走訪貧困戶,掌握真實的群眾情況,切實關心民生,對工作人員工作開展極有意義。以下是走訪貧困戶民情日記,歡迎閱讀與參考。
走訪貧困戶民情日記【1篇】
這幾天,對村里部分貧困人群進行了走訪。通過走訪,看到農(nóng)村貧困人口生活之窘迫,日子之艱難,用觸目驚心不為過。反思其貧困原因,有的是受災致貧,有的是因病致貧,還有意外致貧等諸多因素。雖然貧困人口不能完全代表農(nóng)村的現(xiàn)狀,但他們是農(nóng)村的一個部分,是最需要黨和政府關懷的群體,同時也是應該我們花更多力氣去思考如何改變他們的群體。
譚XX一家
譚XX一家原五口人,自己及愛人均年過四十,三位小孩尚未成年,其中愛人與長女智障,次女現(xiàn)八歲上小學,兒子四歲。故譚家生計全落在譚XX一人肩上,而譚XX數(shù)年前勞動時摔跤致使右腿骨折,因無錢上醫(yī)院,在床上躺了數(shù)月自愈,但骨頭生長錯位,已部分喪失勞動力。2010年4月份,譚XX的愛人因病逝世,加劇了其勞動負擔,雖家有二畝土地,但維持生計亦比較艱辛。
譚XX目前享受農(nóng)村低保政策,農(nóng)忙時村干部也時常幫助,屬于開發(fā)難度較大的貧困戶。
這些貧困人群,只是廣大落后山區(qū)當中的一個縮影,不管是意外致貧、因病致貧、意外災害致貧、學生供養(yǎng)致貧,還是其它原因的貧因,我看到的是各有不同的心聲。對于無勞動力、有心無力改變現(xiàn)狀的貧困者,除了最低生活保障,他們希望更多的社會福利機構、社會保障機制能夠把觸角觸及到這些角落;對于有一定勞動力的貧困者,他們更多是希望有政策的支持,或者在政策的執(zhí)行過程中更有效率、政府言而有信。
走訪貧困戶民情日記【2篇】
因為工作是兩方兼顧,時常是在機關工作著,心理也牽掛著駐村工作。雖然兩方兼顧,難免不能集中精力,但是也有同時兼顧的好處。在機關工作可以隨時了解上級相關信息和政策,以便及時協(xié)調(diào)給予傾斜和幫助。再來到南王村,我們就不滿足于在辦公室了解情況了,而是走到田間地頭,走一走、看一看,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也好有個視覺印象。我們邊走邊看,邊看邊聊,看到了上次王主任介紹的砂石料廠,加油站和養(yǎng)豬場,還有農(nóng)民在自己家門口種植的蘑菇大棚。有的農(nóng)民還高興給我們說把自己的地讓出一塊給我們,讓我們自己種植,自己吃,我們哈哈一笑,欣然接受了。還毫不客氣地說,等我們種好,邀請大家去我們那里吃飯。雖然現(xiàn)在說著好像還是很久遠的事情,但是我想很快就能變成現(xiàn)實。
在和部分農(nóng)民的交談中,我才切身體會到,農(nóng)村很淳樸,農(nóng)民很厚道。我想,在這片土地上,我們不能只是一個過客,而是真的得像他們說的那樣,留下來,為這里的土地施肥、灌溉,付出勞動和汗水,才能等著收獲果實和喜悅。
我們今天還了解了南王村的貧困人口情況。南王村領取低保金的共16人,其中女性5人,年級最大的王于氏已經(jīng)90歲了。我們到王于氏家進行了走訪,老人雖然已經(jīng)90歲,但耳不聾,眼不花,思路還很清晰,表達能力也很強。老人自述因為冬天太冷,在床上躺了5個月,這幾天天暖和了剛剛下床,因為有些不適應,有些頭暈。老人說年輕時沒錢,落下了盆腔炎的毛病,最近又有些想犯。得想辦法給老人救助些藥物。
走訪貧困戶民情日記【3篇】
精準扶貧、不落一人。要堅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進一步摸清貧困底數(shù),把貧困原因搞清楚、分析透,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qū)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滴灌,不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
我所屬單位住房公積XX辦事處今年幫扶XX村,既然是扶貧就要了解他們的情況,為什么貧困?拿什么來脫貧?怎么幫扶?不進村入戶了解那都只是紙上談兵。為了更好的了解情況,制定有效可行的幫扶計劃,8月27日我與單位主任科員殷XX乘班車來到幫扶村XX村,決定去最偏遠的貧困戶曾XX家。我沒有什么下鄉(xiāng)經(jīng)驗,站在山腳下昂頭朝著叢山峻嶺--我們的目的地望去,心里滿懷忐忑,崎嶇的機耕路只能靠小“麻木”車進入,(“麻木”是XX有名的代步交通工具,只能坐下兩三人,農(nóng)民家庭條件好的基本家里都會有一輛,進城購物、運送生產(chǎn)資料等)。坐上麻木車,司機特意裝了兩袋沙土,她說山路不好走,前面有一段路面有太深的坑過不了,拉點沙填一下,在那蜿蜒崎嶇的小路上顛簸著慢慢的向目的地駛去,看著“公路”兩邊陡峭山崖和深不見底的溝壑,心里咚咚直跳。因為用力抓著麻木擋板以防自己簸下來,下車時緊張的心里一松懈,頓時感覺自己渾身都癱軟了。面對此情此景不由得感嘆生活在這上面的農(nóng)戶是多么的不容易!
來到貧困戶曾XX家,映入眼簾的是陳舊破爛的木房。屋前的空地上曬著剛采回的黃豆,堂屋里沒有像其它人家那樣倒了水泥地板,就是一個黃泥巴屋。屋里雜物很多,原始的火坑,老式的黑白電視,沒有一樣像樣的家具。曾XX全家三口人,老伴五十多歲,兒子快三十多歲了還沒有成家立業(yè)。我們詳細的詢問了他們的經(jīng)濟收入,農(nóng)作物的生長,什么原因致貧等一系列情況。曾XX說,以前這里人戶多,到現(xiàn)在低山發(fā)展的快,加上高山交通不便,好多都已搬遷,有的舉家出去打工了。我們不想搬遷,我在這里有500多畝的山林,5畝多耕地,兩畝多茶園,怎么舍得扔下。我明年還準備發(fā)展幾畝茶葉的,這上面主要的就是交通不便,種的農(nóng)作物要變成錢就要上坡下嶺往集鎮(zhèn)背,來回三四個小時。其實我們這里生產(chǎn)資料豐富,我們多想政府能幫我們把公路修好!那樣出去打工的農(nóng)民也會樂意回家創(chuàng)業(yè),帶動村里的經(jīng)濟發(fā)展。經(jīng)過了解溝通,結合泉峪村情和他家的條件,我們和曾XX夫妻兩人商量著制定了幫扶計劃,初步確定了三條措施:一是按照他家山林面積地理優(yōu)勢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種植,在現(xiàn)有的8只山羊基礎上再增加30只種羊,同時今冬明春再發(fā)展密植茶5畝;二是結合鄉(xiāng)里危房改造項目,幫助其翻修房屋3間;三是扶貧搬遷,通過政府、村委爭取幫扶資金,改善其居住環(huán)境。殷主任鼓勵他說:“從今以后,咱們就是親戚,要常聯(lián)系,有困難就打電話,我們盡最大努力幫助你們。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氣,相信經(jīng)過幾年努力,你們定會過上好日子的。發(fā)展養(yǎng)殖、種植,技術上需要幫助的我們盡最大的努力幫你們爭取幫扶,也會向上級部門反應情況爭取把公路擴寬”。
從曾XX家往下走來到三組黃XX家,簡陋的兩層平頂房,家里只有他老婆和80歲的老父親在家。他們家屬于低保戶,兩口子都是殘疾,住在兒子家,聽說兒子很勤快,出去打工十幾年回來修了這棟房子,一年回來不到一兩次,現(xiàn)在三十好幾了還沒有成家。黃XX老婆又聾又啞根本無法交流,老父親看見我們到家里來非常的熱情,估計是怕自己家里凌亂,步履蹣跚的把我們帶到隔壁的叔叔家給我們一人倒了一杯水。他坐下說現(xiàn)在的政策好啊,我兒兩口子都是殘疾,田里的活做不了,吃飯都快不能自理了,你們看我那兒媳一天除了幫忙看家什么都不會做,能解決溫飽已經(jīng)很不錯了,談不上什么生活質量,今年多虧政府給我們幫扶了3000多塊?粗矍暗睦蠣敔斠咽菨M臉皺紋,白發(fā)蒼蒼 ,心里涌現(xiàn)出一股心酸:本應頤養(yǎng)天年享享清福了這般年紀卻還要為子女操心。離開時,我們對老人表示一定會想辦法幫扶他。
后面陸續(xù)走訪了幾戶貧困戶,從山上回到住處已是下午六點,和殷主任一人炒了份雞蛋飯,也許是太餓了吃了個精光,到住處洗了個澡,躺在床上想著白天走訪的貧困戶,心中泛起無限的感慨:山里人貧困,那種貧困的狀況絕非你坐在辦公室里能夠想象,不親臨現(xiàn)場你怎能感覺到山里人那種淳樸、厚道,那種淳樸會讓在商場、職場激烈競爭中的越來越世故的城里人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