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學習的研修日志(通用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日志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志了。你所見過的日志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學習的研修日志(通用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信息技術學習的研修日志1
這次能參加全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培訓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通過這近一個月的培訓學習,聽了很多專家的講座、培訓老師的指導、參與了同學之間的各種討論與交流,我研修必修課程,同時也積極完成了老師推薦給我的選修課程,讓我學到了很多大學時候和自己一人沒辦法學到的知識,讓我們的知識得到補充與更新,真的是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因為學校教學資源有限,教學環境和學生條件不足,以致使用多媒體教學有一定的困難,但是我還是努力嘗試,只是效果沒有預期的好。通過此次培訓認識到了自己之前教學中的一些不足,為自己以后的教學提供了很多新的方法,對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有很大幫助。
一、通過培訓,讓我又一次很好的學習了白板及其應用,以及微課,excel,等。讓我深刻的了解到白板在教學中的好處,雖然我對白板還不是很熟練,但我還會繼續學習,爭取更好。讓我更進一步學習了信息技術整合在課程中的應用與好處。
二、這樣的培訓,讓我們在家里在學校就能學習,就能與各地知名專家對話,就能與各處同學交流,隨時隨地都能為自己的知識庫補充新鮮的血液,達到更好的“新陳代謝”,這就是國培的好處,就是我們信息技術的應用,國培拓寬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智慧。通過國培,我們的思想和眼光不再局限于小世界,能夠想得更多看得更遠!那么這些方法與知識我們就可以加以轉換傳遞給我們的學生,讓我們師生更好的適應信息時代的生活。
三、這次培訓告訴了我們,我們應該取長補短,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把我們學到的新知識、新理論、新方法、新思想、新技術應用到我們的教學當中去,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我們要勇于創新,打破傳統!
總之,每天的研修,讓我對自己有了一個更新的認識,發現了自己的優點與不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不斷研修,好好應用資源,爭取把最好的最優的傳授給學生,讓我和學生共同進步!
信息技術學習的研修日志2
通過這學期的網上研修學習,使我進一步了解了信息技術這一門科目。在各個工作領域中,每個職業都離不開信息技術。隨著計算機、多媒體、現代通訊網絡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教育領域,在教育領域中引起了一場深刻的變化。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對于轉變信息教育觀念,促進教育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對于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基礎教育的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會學生學習,對于知識更新快,實踐性強的信息技術課來說,是最佳的教學策略。根據教學實踐,我認為信息技術課學法指導應著重這幾方面:
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學習的動力主要來自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學習主動性就高,學習效果也就會更好。要激發學生興趣,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對信息技術課的期望,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根據學 習內容精心設計好課堂任務,比如在畫圖軟件的學習中,可以展示優秀作品,學生自行設計作品;在網絡應用上,讓學生上網體驗;在程序設計上編些小程序解決數 學問題等等,這樣讓學生有成就感,自然就有興趣學習。
作為教師應提高自身的素質,不斷充實自己現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新課程的實施,素質教育的發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進,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們自己應該不斷充電,不斷用新的知識來武裝自己從而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輕松解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才能不斷向學生介紹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發學生躍躍欲試的心理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心服口服從而輕松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巧妙設計教學任務,采用任務驅動式的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師應該認真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圍繞相應的知識點多搜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從而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務,將每一個任務都設計的明確、合理、科學將所要傳授的各個知識點蘊含于各個任務中,將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讓學生完成了相應的任務后,從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識。讓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學習,從而讓學生擁有學習真正主動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任務”從而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讓他們嘗到學習的樂趣滿足他們的成就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課程改革中,教師不能再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模式。讓學生從被動地接受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地獲取知識。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鼓勵學生創新思維,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鉆研,讓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設計一些問題,要把握好教學進程的坡度,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分析學生的基礎和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讓學生試著自己去解決,在自身實踐中體會和提高。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關注全體學生,而不是個別學生,教師也要做到少講,讓學生自學,做到精講多練,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結構,充分體現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是指導者、促進者的多重身份。
把枯燥的理論上得輕松風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實例,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知識類型多種多樣,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時,往往喜歡上機操作課,而不喜歡上理論課。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盡量將枯燥的東西講解的生動形象一點,教師在講解時,可用風趣的語言,貼近的比喻,引用身邊的事件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認可。比如我在上“信息無處不在”這塊內容時,通過舉例:校園的鈴聲告訴我們上課、下課的信息,走過食堂時傳來的飯菜香傳遞給了我們可以吃飯的信息,通過這幾個身邊的小事情,學生踴躍發言,讓學生輕松地掌握了信息的概念及信息的載體,也讓學生可以舉一反三。用好的比喻,貼近生活的例子,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教師可以把理論課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歡樂。
信息技術學習的研修日志3
教育心理學指出:增強興趣、激發動機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有興趣,學生才會聚精會神地學,才能持久地熱愛所學的學科,化平淡為熱烈,變枯燥為有趣。
提到信息技術課,恐怕很多信息技術教師都有一個感觸:學生愛上信息技術課,但不愛學信息技術知識,愛上課的原因多數是因為可以趁老師不注意玩一玩游戲,游戲也就因此成了信息技術教師的一個勁敵。信息技術課與其它課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下面就結合我實習的經驗,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游戲入門,自覺學習。
小學生對游戲特別感興趣,而計算機正具有能玩游戲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可以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
例如學習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師一開始直接講解手指的擺放要求和指法要點,學生不但學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學,更加不能強迫其練習了。我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機器貓打字》,比賽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打老鼠”等游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對又快。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學得就很認真。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們再玩這個游戲時就感到輕松自如了。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二、直觀教學,加深記憶。
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應根據其特點,針對一些計算機術語、理論性概念作有針對性講解,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關健而且形象具體,然后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操作來驗證所學的知識,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輔導,在通過屏幕監視器或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如我在給三年級的同學介紹鍵盤時,我提問“空格鍵、換檔鍵和Backspace鍵有什么特征?”讓學生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空格鍵上沒有任何一個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輸入空格。同樣抓住換檔鍵上有向上的箭頭,其主要作用是來輸入上檔字母。還抓住Backspace鍵有向左的箭頭,其作用是刪除光標前面的字母,相當于咱們平時用橡皮擦寫錯的字。用這樣的方法,變抽象為直觀,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記憶。
三、自主學習,不斷創新。
電腦知識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我們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其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腦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手段之一。
教師應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探索,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能夠突破教學難點,自己導出結論。此時,老師的課堂應問題鮮明,要言不繁,促進創造,使學生達到主動思考、積極議論、熱情創新的狀態,進而實現掌握知識要點的目標。 總之,要上好小學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必須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信息技術學習的研修日志4
通過最近的網上研修學習,我聆聽到了教育專家的精彩講座,領略了他們先進的教育理論;在教學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和本班的教師們一起討論,豁然開朗的感覺很好。通過這次培訓,我的收獲與反思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我要教好語文。
此次培訓中,我最喜歡的一堂課是李達武老師的國學經典與語文教學,雖然她面對的是教師,但是她的教學風格卻是罕見,一路的歡聲與笑語,見到李老師的笑容,學習的倦容也會褪去,我想,要是我的學生能夠聽到這么好的課,他們也就不會課上講小話,打鬧嬉戲,開小差了,確實挺失敗的,自己都覺得枯燥乏味,怎么能央求他們認真聽,他們即使坐著聽了,那么乏味的東西怎么能夠記住呢?想一想,更多的時候,我們都在抱怨學生不專心,太笨,然而該反思的是自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所以說更多的責任是自己,需要更好的指導學生,能讓他們自主學習。
其次,適當使用多媒體教學。對于現代化的教育,對于我們年輕人都想省時省力,因此必不可少的便是多媒體的使用,用到最多的便是PPT,可是又有幾個會自己制作呢,往往更多的時候都是百度下載,其實不止是PPT,很多很多的東西都是百度,現代化的我們都缺乏一個思考的大腦,我們都在用著我們的雙手敲擊,再去打印,懶得連抄都不想了。作為鄉村教師,老師是受害者,學生又何嘗不是受害者呢?作家雨果說,“多建一所學校,就少建一座監獄。”無獨有偶,馬克·吐溫也說,“你每關閉一所學校,你就必須開設一座監獄。”
兩人的指向明確無誤,讓適齡孩子讀書,接受完整的教育,他們才能學有所成,起碼有可能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公民,而不至于走入歧途。最后,適當給自己”充電“。縱觀很多優秀教師,他們本身不是優秀的,好比是一個童的成功,是靠后天的努力而來,我們不能對學生求全責備,中學生整處于叛逆期,對于他們的學習更多是努力鉆研,悉心指導。自己也要適時的治療懶病,不能什么都靠百度,復制粘貼,教學的東西還是得研究琢磨,摸索出更好、更快的方法,既快捷又有效,盡量做到花費越少收獲越多。以上就是我培訓以來的收獲與反思,教師的職責任重道遠,我希望能肩負重任,認真負責到最后。
信息技術學習的研修日志5
通過本次信息技術的學習,讓我對過去的教育教學產生了許多的感慨,通過學習,本人了解到自己過去在教育教學中許多不足,提高了對信息技術教學認識。現主要從教學方式方面總結如下: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由過去的管理者、主導者、為現在的組織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由施予者轉變成引導者,從講授走向學生中間,參與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體會共同成長的快樂。面對飛速發展的科技知識,在今天教育信息化的平臺上,教師的絕對權威已不復存在,因而教師作為終身學習的首當其沖者具有非凡的意義,在今天自然地成為教師的行為。
二、教學策略的轉變,研究適應學習方式轉變的教學設計的改變,構建符合現代學習方式轉變,開發、利用現代各種教學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平臺,探索、平時作業形式的改變,為學生提供實踐場、體驗場,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快樂。學生的作業從昨天的復習知識、鞏固加深這一學習的延伸階段變成產生疑問、探求解答這一貫穿學習全過程的活動。
三、教學方式的轉變,重情景、重民主、重過程、重引導、重體驗。要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營造輕松愉快、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學生學得生趣盎然、主動積極,創造力得到了培養。還課堂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探索地方,這是現在教師們追求的一個境界,即使一個細節也不放過。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感悟、表達:可以用詞語描述;可以用動作表演;可以用實物演示等等。這種教學設計,拓展了學生思維,真正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
四、教學呈現方式的轉變,注重信息技術與其它各學科的整合,為學生學習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信息高速公路,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注重了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和提高,進行培訓,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基于信息技術的網上學習已經成為眾多教師探索的課題,因此可以創造了豐富多樣的課型。常識課堂的開心詞典等都是生動有效的形式。
信息技術學習的研修日志6
現代遠程教育為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合作、創新的平臺,我積極利用遠程網絡資源,刻苦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因此,我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把遠程教育研修作為提升自身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學習方式。
1、學習的目的要有實效。
我幾乎每天都安排了一定的學習時間和內容,把學習、作業、交流、討論互相穿插,保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獲取最大的學習效益。我用課余時間和雙休日完成了多項選修課程的學習,在網上向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名師學習,就自己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困惑向網上發帖量達到多次,有效解決了問題。在學習中,我還做了大量的學習筆記,注重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能夠根據網上提供的一些案例發表自己的見解,探索更有效的方式與途徑。
2、積累與運用。
學習的過程是一次知識積累與運用、創造的過程,因此要會學、善用。遠程教育資源庫中提供了大量的課堂實錄和專家點評,我每次看后,總要有一個思考,即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及典型的案例帶進自己的課堂,有針對性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縮短同發達地區學校教學上的差距。通過實踐對理論、經驗的檢驗,尋找這些方式方法上的不同點、相同點與銜接點,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方法,提升自身的課堂教學藝術。遠程教育資源是十分豐富的,我經常把這些優勢資源變成自己學校的有效資源,把資源庫中的動畫、圖片、各種有用的資料下載下來,做成課件,運用于課堂,有效的彌補了本地教學資源的不足與缺乏。資源庫中的資源不一定都是現成的,很符合本地教學使用,而需要一定的整合。我刻苦鉆研計算機知識,結合教材所需,將一些抽象的教材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具體化、形象化,并創設出身臨其境的教學情景,開闊學生的視野,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把一個個教學重點、難點進行實質性的突破。
3、共享資源,互幫互學。
遠程教育學習是一個互動平臺,需要大家共同參與,促進廣大教師共同提高。我在參加遠程教育學習中積極領先,模范帶頭,同年級組教師積極開展學習活動,把網上所學的優秀案例、課件同教師們共同分享,共同探討,把自己的學習體會經常同教師們交流,把自己撰寫的案例、運用所學經驗所上的課積極向老師們征求意見,積極修正,取長補短,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教學風格,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信息技術學習的研修日志7
學習了信息技術課程培訓,使我認識到,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認知規律,用自己的智慧創造著課程,把“干癟”的教材豐盈起來,把抽象的教材生動起來,統一的教材鮮活起來,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去體驗,讓他們體驗自己的成功喜悅,這樣不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以問題為紐帶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我在教學生畫顯示器時,這樣問:“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一種顯示器,在你的心目中的顯示器又是該怎樣的呢?”現在你可以用畫圖中已經會用的工具來設計屬于你自己的未來顯示器。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索意識有了明顯的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首要任務是找準切入點,讓學生盡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實現這一點不僅需要在課前的教學設計中精心策劃教學策略,還需要在課堂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機智的調整、施用教學策略。所以教師應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只有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教學才能有創新,才能給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傳遞愛與自信,以自己的真情滋潤著學生的心。大多數信息技術課在計算機教室上。這就要讓學生盡早、盡快親自動手實踐去主動探究。教師課上必須精講,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而精講對教學的切入點要求更高,既要起到引入的作用又要節約時間。學生只有擁有放松的情緒、愉悅的心情,才有勇氣去迎接學習的挑戰。教師要以平等友好的心態,微笑溫和的話語與學生交流,尊重、理解每個學生的權利、價值觀和感覺,保全學生的面子,杜絕直接的批評、奚落、嘲弄、諷刺,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安全感。
信息技術學習的研修日志8
初中信息技術是一門融知識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體的學科,它對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個性、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等方面都起著至關重要作用。但是基于學生處于一種朦朧的狀態,目前學生中卻普遍存在“喜歡玩電腦游戲,不喜歡電腦知識課”的現象,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常會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對聊天或游戲很感興趣,但對上課或完成作業不感興趣。這種現象除了與部分教師教學方法不當和沒有學習壓力有關外,還與信息技術課程評價方法不當有關。信息技術本身具有極強的操作性、“可自學性”,學生的學習進度往往在多個方面表現出極大的差異性。在信息技術課上,有人用幾分鐘就完成作業,有人一節課也完成不了,因此不能用同一標準去衡量,而是要多增強所謂“后進生”的自信心。
新課程和學生評價改革,給教師提供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機遇,教師只有抓住機遇,加強自身學習,才能在教育教學的實踐活動中有所收獲。
一是評價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發揮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強調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發現、探究與質疑,以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是評價要堅持評教與評學,側重評學。“評教”是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評學”是建立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的評價體系。課堂教學是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實現具體發展目標的過程。課堂教學評價要以評學為重點,以此來促進教師轉變觀念,改進教學,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信息技術課教學同其它中小學課程教學相比,信息技術課更具有實踐性、參與性、創造性和合作性。因此,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評價具有評價主體的多元性、評價內容的豐富性和靈活性以及評價手段、方法的多樣性。在實際的教學中,圍繞教學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筆者從答辯評價、操作評價、“檔案”評價等三個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與實踐。
答辯評價要求學生把信息技術教學中所完成的任務寫成答辯卡,可以是幾個學生為一小組,由信息技術教師和學生組織答辯。這種評價方式,不僅重視學生解決問題的結論,而且重視得出結論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別人,同時鼓勵學生之間的合作,允許學生通過分工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操作評價對于信息技術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信息技術課教學評價更應突出信息技術的特征,教學中可通過不同層次的信息技術操作,評價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針對學生參加信息技術課的表現、體驗及取得的活動成果所進行的評價,是對學生參與活動的水平和質量的檢驗,為此可以給每個學生建立信息技術課“檔案”,在這個特別的檔案袋中,記錄有學生信息技術成果,上信息技術課時對學生的觀察所作的記錄,學生的自我評價等等。定期展示檔案袋內容,為學生的成長提供契機,培養學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習慣。
評價是一種藝術,評價是一種手段,但評價不是目的。面向學生的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能把信息技術的學習當作他們的樂趣,為學生營造適合他們興趣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自主發展,讓教學評價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下熠熠生輝
【信息技術學習的研修日志(通用8篇)】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研修日志(通用15篇)11-17
小學信息技術個人研修日志(通用8篇)12-27
信息技術研修日志合集15篇11-16
校本研修日志(通用6篇)11-03
語文研修日志(通用5篇)10-23
語文研修日志(通用6篇)10-22
體育研修日志(通用6篇)10-22
教師研修的日志10-22
小學英語的研修日志(通用6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