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名句[熱門]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對一些經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相信還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的名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言文的名句1
NO.1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NO.2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NO.3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NO.4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NO.5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NO.6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NO.7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NO.8 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
NO.9 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NO.10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NO.1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NO.12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NO.13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NO.14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NO.15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NO.16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NO.17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NO.18 君子憂道不憂貧。
NO.19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NO.20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NO.21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NO.22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NO.2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NO.24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NO.25 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NO.26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
NO.27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小已。
NO.28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NO.29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NO.30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NO.31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NO.32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NO.3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NO.34 盡信書,不如無書。
NO.35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NO.36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NO.37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NO.38 天生我材必有用。
NO.39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NO.40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NO.41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NO.42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NO.43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NO.44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NO.45 滿招損,謙受益。
NO.4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NO.47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發憤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NO.48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NO.49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NO.50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NO.51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NO.52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NO.53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NO.5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NO.55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NO.56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NO.57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NO.58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NO.59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NO.60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NO.61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NO.62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NO.6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NO.64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與之俱黑。
NO.65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文言文的名句2
NO1、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NO2、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NO3、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NO4、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NO5、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NO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NO7、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NO8、學不可以已。——《荀子》
NO9、差之毫厘,繆以千里。——陸九淵
NO10、報國之心,死而后已。——蘇軾
NO1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NO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NO13、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NO14、好學而不貳。——《左傳》
NO15、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NO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
NO1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NO18、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NO1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NO2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NO21、學而不化,非學也。——楊萬里
NO22、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NO2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
NO24、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NO25、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NO26、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NO27、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呂坤《呻吟語·卷上》
NO28、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NO29、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NO30、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NO31、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舊唐書
NO3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NO33、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NO34、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NO35、君子憂道不憂貧。
NO3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NO3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NO38、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NO39、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NO4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NO41、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尚書》
NO4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NO43、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劉禹錫
NO44、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顧炎武
NO4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NO46、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NO47、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NO48、讀書本意在元元。——陸游
NO4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NO50、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王安石
NO5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NO52、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晏子春秋》
NO5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NO54、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岑參《關人赴安西》
NO5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NO56、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語
NO57、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NO58、知恥近乎勇。——《中庸》
NO59、位卑未敢忘國。——陸游《病起書懷》
NO6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NO61、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國。——武則天
NO6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NO63、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
NO64、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NO65、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NO66、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NO67、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NO68、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NO6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NO70、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NO71、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陳蕃語
NO7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NO73、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NO74、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誠表》
NO75、當仁,不讓于師。——《論語》
NO76、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羅梅坡
NO7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NO7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NO79、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NO80、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NO8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
NO82、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
NO8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NO8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NO85、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NO86、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文言文的名句3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學了以后要不斷地復習、實習,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和我一
起商討學問),不也快樂嗎?雖然人家對我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的弟子)有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最基礎的工作。基礎樹立了
,道就會產生。一個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花言巧語,裝著一副偽善的樣子,這種人,'仁德’是不會多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實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否復習了呢?”
5、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弟子們在家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出外要敬愛自己的兄長。寡言少語,說話誠實可信。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
6、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說:“我老師他老人家是靠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來取得人們信賴的。”
7、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的弟子)有子說:“禮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當為可貴。”
8、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吃飯時不要求飽足,居住時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謹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人了。”
9、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不要愁別人不理解自己,愁的應該是自己不了解別人。”
10、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用道德來治理國政,你就會像天上的北極星一樣,在一定的位置上,許多星辰都來拱衛著你。”
11、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
政》)
【翻譯】孔子說:“用政法來教育人民,用刑罰來對待人民,人民只能暫時免于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如果用道德來引導他們,使用禮教來整頓他們,人民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知道怎樣是正確的行為。”
1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不斷地溫習舊知識,在這個基礎上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就可以當老師了。”
13、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問怎樣才能做個君子時)孔子說:“對于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說出來(這就能夠算是一個君子了)。”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從比而不周。”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講的是團結協調,而不是勾勾搭搭。而那種沒有道德的小人,卻是勾勾搭搭,不講團結,不顧大局。”
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只是讀書,不去思考,也不能實用,那學習起來就會迷惘。如果只是苦思冥想,而不去讀書充實自己,你就思不下去,疑而不定。”
16、子曰:“……知之為之知,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對弟子仲由)說:“……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17、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論語·為政》)
【翻譯】(魯國當政的季康子向孔子問起執政如何讓人民服從時)孔子說:“你對待人民的事情嚴肅認真,他們對待你也會恭敬起來。你孝順父母,慈愛幼小,他們也就會對你盡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不好的人,他們也就會互相勸勉了。”
18、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不講信譽,就不知對他怎么辦了(對這個人就不可交往)。”
19、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遇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出面,就是懦弱。”
20、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富裕與貴顯,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它,一個君子不會接受的。貧窮和**,是人人所厭惡的;如果用不正當的手段拋棄它,一個君子也不會干的。”
21、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一切均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去處理問題,就會招來很多人的怨恨。”
22、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我老師他老人家的道,只是忠和恕罷了。”
23、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人主要講的是大義,一個缺道德的.小人主要講的是利。”
24、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看見賢人,應該想想怎樣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應該自己反省反省(有沒有他那樣的毛病)。”
2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時時記在心里,一方面因為他們高壽而歡喜,另一方面又因為他們壽高而有所恐懼。”
26、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言語要謹慎,工作要勤勞敏捷。”
27、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太孤單,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作伴。”
28、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論語·公冶長》)
【翻譯】(孔子的弟子宰予犯了錯誤)孔子說:“以前我聽到別人說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今天我對別人說的話,不但要聽,還要考察他的行為,才能相信。”
29、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向孔子問孔文子為什么稱“文”時)孔子說:“(孔文子)聰慧靈敏,愛好學習,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年齡輕的虛心求教……”
30、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公冶長》)
【翻譯】孔子(在向弟子顏回、子路說起自己的志向時)說:“(我要使)老人活得安逸,朋友們信任我,年輕人懷念我。”
31、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貢關于仁的問題時)說:“所謂仁,是說自己站得住,也讓別人站得住。自己事事行得通,也讓別人事事行得通。”
3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把所見所聞的)默默地記在心里,努力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厭倦
……”
33、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的培養目標在于道,根據在于德,處理人際關系依靠仁,還要游憩于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中。”
34、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教導弟子時)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要急于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又說不出的時候,不要急于去啟發他。如果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必再教下去了。”
3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
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不去要,不理采)。”
3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為我所取法的人。我選取他們的優點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而改正自己。”
3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翻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一個讀書人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肩負重任,路程遙遠。”
38、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沒有這四種毛病:不憑空猜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唯我獨是。
3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40、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說:“嚴肅而又符合原則的話,能夠不接受嗎?改正錯誤才是可貴的。”
41、子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說:“一個國家的**,可以喪失元帥,(但是)一個男子漢,卻不能強迫放棄自己的主張。”
4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說:“聰明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經常樂觀,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43、唯酒無量,不及亂。 (《論語·鄉黨》)
【翻譯】(許多事情都有個標準、尺度)只有喝酒沒有標準,沒有限度。(一個人酒量有大有小)但不要達到亂(醉)的程度。
44、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貢的問題時)說:“(做事情)過了頭和達不到都不好。”
4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問仁時)說:“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或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加給別人。”
46、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司馬牛問什么是君子時)說:“捫心自問,沒有什么覺得慚愧的,又有什么憂愁和恐懼呢?”
47、子夏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與孔子另一弟子司馬牛談話時)說:“四海之內的人,都是兄弟啊!”
48、(子)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問食、兵、信三項哪項重要時,孔子)回答說:“自古以來誰都免不了死亡,如果人民對于當政者失去信心,這個國家便站不起來了。”
49、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張問政時)說:“在位的時候不要疲倦怠惰,執行政令時要保持忠心。”
5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那些道德水平低下的小人,則與此相反。”
51、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
【翻譯】(魯國當權的季康子向孔子問政時)孔子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帶頭端正,誰還敢不端正呢?”
52、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君子用文章學問來聚會朋友,用朋友來幫助自己提高仁德。”
53、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問政時)說:“(一個當政者,應該)給下面的工作人員帶頭,不計較人家的小錯誤,提拔優秀人才。”
54、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在與弟子子路議論衛國政事時)說:“名義地位不當,說話就不順理;說話不順理成章,事情就辦不成……”
5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說:“一個當政者自身行為正當,即使不發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行為不正當,縱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會信從你。”
56、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莒父縣當地方官后,向老師請教為政之道時)孔子說:“不要貪圖快,不要貪小利。(有時候,你不踏實工作)只圖快捷,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辦不成大事。”
57、(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問怎樣才可以稱之為“士”時,孔子)回答說:“言語一定信實,行為一定堅決……”
5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說:“君子用自己的正確意見來糾正別人的錯誤意見,使一些事情做得恰到好處,卻不肯隨聲附和。小人只是盲從附和,卻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見。”
59、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說:“君子安詳舒泰,卻不驕傲凌人;小人驕傲凌人,卻不安詳舒泰。”
60、(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論語·憲問》)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路問什么是完美無缺的人時,孔子)回答:“……看見利益首先想想該不該得,遇到危險便肯付出生命,經過長久窮困的日子都不忘記平日的諾言,也就可以說是個完美無缺的人。”
文言文的名句4
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凈,這樣的友誼才能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往就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5、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6、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7、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所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8、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11、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后漢書》
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1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養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14、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警世通言》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1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19、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2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24、見侮而不斗,辱也。——《公孫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2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2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27、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28、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2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3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3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3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33、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34、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35、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36、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37、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38、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3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40、三思而后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41、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到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4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譯:對任何一件事情,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44、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4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去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6、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于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7、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8、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在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了。
49、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去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50、學不可以已。——《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文言文的名句5
NO.1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NO.2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NO.3 丹青不知老將至,貧賤于我如浮云。
NO.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NO.5 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
NO.6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NO.7 事不三思總有敗,人能百忍自無憂。
NO.8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NO.9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NO.10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NO.11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
NO.12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NO.13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NO.14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NO.1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NO.16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NO.17 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NO.18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NO.19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NO.20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NO.21 是可忍,孰不可忍。
NO.22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NO.23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NO.24 扶危周急固為美事。能不自夸,則其德厚矣!
NO.25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NO.26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NO.27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NO.28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NO.29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NO.30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NO.3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NO.32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NO.33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NO.34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NO.3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NO.36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NO.3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NO.38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NO.39 滿招損,謙受益。
NO.40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NO.41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NO.4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NO.43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NO.44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NO.45 人生偉業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NO.46 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NO.47 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
NO.48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NO.49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NO.50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
NO.51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NO.52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NO.53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NO.54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NO.55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NO.56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NO.57 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NO.58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NO.59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NO.60 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
NO.61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NO.62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NO.63 操千曲爾后曉聲,觀千劍爾后識器。
NO.64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NO.65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NO.66 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NO.67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NO.68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NO.6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NO.70 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NO.71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NO.72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NO.73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NO.74 生于優患,死于安樂。
NO.75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NO.76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NO.77 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
NO.78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NO.79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NO.8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NO.81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NO.8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NO.83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NO.84 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NO.85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NO.86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NO.87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NO.88 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成其深!
NO.8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NO.90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NO.91 盡信書,不如無書。
NO.9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NO.93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NO.94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NO.95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NO.96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NO.97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NO.9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NO.99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NO.100 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文言文的名句6
No.1 志不強者智不達。
No.2 見義不為,非勇也。
No.3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No.4 有志者事竟成。
No.5 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
No.6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No.7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No.8 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No.9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No.10 民無信不立。
No.11 臨難毋茍免。
No.12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No.13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No.14 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
No.15 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
No.16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
No.17 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
No.18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No.19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
No.20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No.21 謹于言而慎于行。
No.22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No.23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No.24 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
No.25 見義不為,無勇也。
No.26 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
No.27 惟有道者能備患于未形也。
No.28 臨患不忘國,忠也。
No.29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No.30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No.31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No.32 君子強學而力行。
No.3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No.34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No.35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No.36 義以生利,利以豐民。
No.37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No.38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No.39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No.40 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No.41 孝在于質實,不在于飾貌。
No.42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No.43 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
No.44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No.45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No.46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No.47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No.48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No.49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No.50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No.51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No.52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No.53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No.54 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
No.55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No.56 朝聞道,夕死可矣。
No.57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No.58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No.59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No.60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No.61 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諸。
No.62 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
No.63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No.64 善言古者必有節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
No.65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No.66 公生明,偏生暗。
No.67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No.6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No.69 實事求是。
No.70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No.71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No.72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No.73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No.74 夫婦和而后家道成。
No.75 單者易折,眾則難摧。
No.76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No.77 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
No.78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No.79 五刑不如一恥。
No.80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No.81 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No.82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No.83 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No.8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No.85 知恥近乎勇。
No.86 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
No.87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No.88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
No.89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
No.90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
No.91 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No.92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No.93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No.94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No.95 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No.96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No.97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No.98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No.99 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No.100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文言文的名句7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譯:這(雖然)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譯:說說笑笑的都是博學的人,往來來往往的沒有無學問的人。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譯: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5、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譯:(它)從淤泥里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里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
7、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莖)中間通透外部筆直,不生枝蔓,不長枝節;
8、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譯:它筆直地潔凈地立在那里,只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9、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對蓮花的喜愛,同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牡丹的喜愛,人該是很多了。
《核舟記》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全都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態。
2.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王叔遠曾經贈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應當是蘇軾游赤壁(的情景)。
3.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
船從頭到尾長大約八分多一點,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么高。中間高起而寬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
4.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打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
6.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各自隱藏在卷子下面的衣褶里。
7.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
佛印極像彌勒菩薩,敞開胸襟露出兩乳,抬頭仰望,神態表情和蘇東坡、黃魯直不相類似。
8、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起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佛印平放著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并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念珠靠著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9、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那個人的眼睛正看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10.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
(字跡)細小得像蚊子腳,一勾一畫清楚明白,它的顏色是黑的。
11.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然不滿一寸。原來是挑選桃核中又長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藝也真神奇啊。
《大道之行也》(全文翻譯)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能干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因此人們不單以自己的父母為親人,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對于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愿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這樣一來,奸邪之謀就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三峽》句子翻譯:
1、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在三峽的七百里當中,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在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沿江上下的行船都被阻擋斷,不能通航。
4、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有時皇帝的命令必須急速傳達,這時候只要清早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間相距一千二百余里,即使騎著快馬,駕著疾風,也不認為快.
5、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兩岸各種景物的影子。
6、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常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有無窮的樂趣。
7、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常常有猿猴在高處拉長聲音叫,叫聲連接不斷,凄涼怪異,叫聲在空蕩蕩的山谷里傳蕩,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
《短文兩篇》
3、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
高聳的山峰聳入云端,清澈的溪流能看見水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
4、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
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3、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的藻、荇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觀潮》
1.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
錢塘江的海潮是天下間最壯觀的。
2.煙消波靜,則一舸無跡,僅有“敵船”為火所焚,隨波而逝。
煙霧消散,波濤平靜,就一條船的蹤影也沒有了,只有“敵方”的戰船被火燒毀,隨著波浪漂去.
3.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翻騰著身子變幻種種姿態,而旗尾一點兒也不沾濕,憑借這種表演來顯示他們高超的技能.
4.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穹常時。
滿眼都是華麗的服飾。車馬堵塞了道路,吃的用的各種東西都比平時加倍的高,
《湖心亭看雪》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湖上)冰花一片彌漫,天與云與山與水,天上和地下全白了。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文言文的名句8
1.《論語十則》中,闡述學習與思考辯證關系的句子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論語十則》中,論述好學精神和教學態度的兩句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3.《論語十則》中闡述關于對待事物應保持正確態度的語句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4.《論語十則》中闡述關于學習態度的語句是:
(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5.《論語十則》中,闡述關于學習方法的語句是:
(1)學而時習之;
(2)溫故知新;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默而識之。
6.《論語十則》中,表現個人修養的語句是:人不知而不慍。
7.《論語十則》中,孔子評論孔文子的兩句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8.《論語十則》中,論述學習的三個層次的語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論語十則》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們常用來說明時間很快就過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10.《桃花源記》中,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甚異之。
11.《桃花源記》中,描寫桃源周邊草美花繁的語句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12.《桃花源記》中,點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避秦時亂。
13.《桃花源記》中,展現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語句(或:突出桃源人和平相處、幸福生活的語句)是: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14.成語“無人問津”出自《桃花源記》,文中的原句是:南陽劉子冀,高尚士也。聞之,欣然歸往。
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5.《桃花源記》中,突出桃源自然環境美好的語句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16.《桃花源記》中,突出桃源社會生活平靜的語句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17.出自《桃花源記》的四個成語是:豁然開朗、怡然自樂、世外桃源、無人問津。
18.《桃花源記》中,表現“村中人”熱情待客的語句是: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19.《桃花源記》中,表現“村中人”都來關心漁人的語句是:村中聞有此人,咸來聞訊。
20.《桃花源記》中,寫“村中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的語句是:與外人間隔。
31.《愛蓮說》中,借蓮的形象來寫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賞的句子是(或:贊美蓮花品質的名句):出淤泥于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32.《愛蓮說》中,借蓮形象寫君子心胸豁達,通曉事理,行為方正,德名遠播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33.《愛蓮說》中,借蓮的形象寫君子志潔行廉,儀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34.《愛蓮說》中,高度概括蓮的可貴品質的句子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35.《愛蓮說》中,感慨真的隱士少,而趨炎附勢、追逐富貴多的兩句是: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36.《陋室銘》中,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銘》中,寫居室環境清新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陋室銘》中,虛實結合寫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陋室銘》中,寫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脫俗的句子是: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陋室銘》中,作者以古代名賢自況的句子(或:表明自己雖然身居陋室,卻同古代名賢一樣安貧樂道,具有遠大抱負,引用了兩個典故)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陋室銘》中,起畫龍點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37.《三峽》中,描寫三峽夏季的特點的語句的是:沿溯阻絕。
《三峽》中,描寫三峽春冬特點的語句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三峽》中,描寫秋季的特點的語句的是:林寒澗肅。
《三峽》中,描寫三峽總的特點的語句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三峽》中,用夸張的手法反映三峽水流之急之疾的語句是: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38.《記承天寺夜游》中,描寫夜游看到的景色的語句是(或:為讀者勾畫出一幅動人的夜景圖的語句):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39.《記承天寺夜游》中,最能突出庭院景色的語句是:積水空明。
40.《小石潭記》中,寫潭邊茂盛的植物的語句是: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小石潭記》中,寫潭中游魚的語句是: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
《小石潭記》中,側面寫出潭水清澈的語句是: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小石潭記》中,借景生情,寄寓自己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的語句是: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
《小石潭記》中形容溪身形狀的語句是:斗折蛇行。
《小石潭記》中,形容岸勢峭拔多姿的語句是:犬牙差互。
42.《馬說》中,點明千里馬被埋沒(或:表明造成千里馬“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的原因;或:點明“相馬者”的弊病的語句)的原因的語句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馬說》中,作者借有關伯樂與千里馬的傳說將愚妄淺薄的封建統治者比作“食馬者”;將人材比作“千里馬”;而以伯樂自喻指的是:能識別人材的封建統治者。
《馬說》中,點明千里馬終生命運的語句是: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馬說》中,寫出“食馬者”平庸淺薄(或: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馬說》中,點明全文主旨的語句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44.《醉翁亭記》中,描寫“山間之四時”景色的語句是: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
《醉翁亭記》中,常用來表示意不在此,而在別的地方的語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醉翁亭記》中,描寫山間朝暮景色的語句是: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醉翁亭記》中,描寫滁人出游的語句是: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醉翁亭記》中,描寫太守宴的語句是: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醉翁亭記》中,描寫眾賓歡樂的語句是: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醉翁亭記》中,描寫太守醉的語句是: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45.
《孟子二章》中的中心論點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二章》中,用排比句列舉了歷史上六位多磨難的著名人物依次是:舜、傅說、膠鬲、管夷吾、孫叔敖、百里奚。
《孟子二章》中,為論證“困境能造就人材”這一道理,相關的語句是: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6.《岳陽樓記》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的語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岳陽樓記》中,描寫洞庭湖廣闊浩渺氣勢的語句是(或:從空間寫洞庭湖景色的語句):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岳陽樓記》中,從時間上寫盡湖山景色的語句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岳陽樓記》中,表達作者遠大政治抱負的警句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岳陽樓記》中與“進亦憂,退亦憂”相照應的語句(或:表明作者以天下為已任的語句)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岳陽樓記》中,作者寫“遷客騷人”登樓之“喜”的語句(或:與“喜”相照應的語句)是: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岳陽樓記》中,贊揚滕子京政績的語句是: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岳陽樓記》中,寫出作“岳陽樓記”緣由的語句是: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記》中,與“前人之述備矣”相照應的語句是: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岳陽樓記》中,與“悲”相照應的語句是: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岳陽樓記》中,動靜結合描寫湖光山色的'語句是:浮光躍金,靜影沉壁。
《岳陽樓記》中,景物描寫中最能體現“悲、喜”二字的語句分別是:虎嘯猿啼,漁歌互答。
47.《魚我所欲也》中的中心論點是:舍生而取義。
《魚我所欲也》中的“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概括成一個成語是:嗟來之食。
《魚我所欲也》點明“舍生”的原因的語句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48.《出師表》中,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出師表》中,諸葛亮向劉禪提出的三條建議是:開張圣聽(廣開言路);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賞罰分明);親賢臣,遠小人(親賢遠佞)。
《出師表》中,表達諸葛亮最終政治愿望的語句(或:體現全文主旨的語句)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出師表》中,揭示后漢滅亡原因的語句是:親小人,遠賢臣。
《出師表》中,諸葛亮從正反兩方面分析兩漢興衰原因的語句是: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出師表》中,寫到“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其中“大事”所指是(用一個典故作答):白帝城托孤。
《出師表》中,表現諸葛亮把北上伐魏、統一中原視為自己報恩是最好方式,最能表現這種極深的感恩圖報感情的語句是: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出師表》情真意切,是諸葛亮耿耿忠心的寫照,陸游曾稱贊它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出師表》中,表現諸葛亮對后主殷切希望的語句是: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49.《曹劌論戰》中,曹劌認為可以取信于民的措施的語句是(或:“忠之屬也”具體指的是;或:曹劌認為此次作戰的先決條件是):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曹劌論戰》中,點明曹劌入見魯莊公原因的語句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曹劌論戰》中,曹劌與魯莊公對話,強調作戰取得勝利,必須取信于民的政治觀點。
《曹劌論戰》中,說明有利于反攻時機的語句是:彼竭我盈。
《曹劌論戰》中,說明有利于追擊時機的語句是:轍亂旗靡。
《曹劌論戰》中,表現曹劌積極參與精神的詞語是:請見。
50.《送東陽馬生序》中,全文的中心是(或:寫作此文的目的):勉勵后學。
《送東陽馬生序》中,從內容看,“馬生”應叫君則,與作者的關系是鄉人子。
《送東陽馬生序》中,點明作者寫作此文的原因的語句是: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
文言文的名句9
NO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論語·子張》
NO2、實事求是。——《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NO3、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于義》
NO4、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列傳》
NO5、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龔自珍《明良論二》
NO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NO7、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NO8、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NO9、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
NO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NO11、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NO12、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朱熹《四書<孟子集注>》
NO13、有功則賞,有罪則刑。——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NO14、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NO15、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NO16、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治家格言》
NO1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
NO18、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NO19、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NO20、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NO21、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NO22、輕諾必寡信。——《老子》
NO23、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NO2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NO25、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NO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戰國策·趙策》
NO27、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
NO28、前車覆,后車誡。——《漢書·賈誼傳》
NO2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NO30、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NO3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NO32、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NO33、差若毫厘,謬以千里。——《禮記·經解》
NO34、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進學解》:
NO3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系辭上》
NO36、君子強學而力行。——楊雄《法言·修身》
NO37、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NO38、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賈誼《新書·審微》
NO39、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荀子·非相》
NO40、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NO4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NO42、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NO43、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NO44、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NO45、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
NO46、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NO4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漢書·班超列傳》
NO4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
NO49、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NO50、改過不吝。——《尚書·仲虺(huǐ)之誥》
NO5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NO5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NO53、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NO54、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NO55、先義而后利者榮,先利而后義者辱。——《荀子·榮辱》
NO5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NO57、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用眾》
NO5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NO59、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國策·魏策》
NO60、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NO61、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NO62、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NO63、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NO64、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NO6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NO66、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NO67、謹于言而慎于行。——《禮記·緇衣》
NO68、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論語集注>》
NO69、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
NO70、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NO71、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NO7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NO73、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NO74、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
NO7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NO76、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NO77、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NO7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NO79、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禮記·曲禮上》
NO80、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NO8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NO82、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
NO83、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NO84、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NO8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文言文的名句10
NO.1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
NO.2 甜酸苦竦宜嘗遍,是非好惡總由人。出死入生寧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曾國藩》
NO.3 高飛之鳥,死于美食;深泉之魚,死于芳餌。——《馮夢龍》
NO.4 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已入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湯顯祖》
NO.5 蒼蠅不叮無縫蛋,謠言不找謹慎人。——《增廣賢文》
NO.6 人怕三見面,樹怕一墨線。——《增廣賢文》
NO.7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馮夢龍》
NO.8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增廣賢文》
NO.9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蘇軾》
NO.10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曹雪芹》
NO.11 以財交者,則盡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戰國策》
NO.12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廣賢文》
NO.13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NO.14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
NO.15 太平之世無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無所尊,所尊貴者工之創新器而已。——《康有為》
NO.16 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增廣賢文》
NO.17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
NO.18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
NO.19 有子之人貧不久,無兒無女富不長。——《增廣賢文》
NO.20 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論語》
NO.21 今日所說之話,明日勿因小利害而變。——《曾國藩》
NO.22 莫道無情何必爾,自緣我輩正鐘情。——《唐寅》
NO.23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煅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洪應明》
NO.24 聽言當以理觀。一聞在輒以為據,往往多失。——《曾國藩》
NO.25 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羅貫中》
NO.26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
NO.27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諸葛亮》
NO.28 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黃宗羲》
NO.29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亂而取之,實而備之,怒而撓之。——《孫子兵法》
NO.30 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朱熹》
NO.31 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屈原《楚辭》
NO.32 治病須分內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神威罕及惟關將,圣手能醫說華佗。——《羅貫中》
NO.33 故勝者不失其所守,不勝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辯可為也。——《司馬光》
NO.34 凡天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之貴,眾斷之貴獨。——《曾國藩》
NO.35 大夢將寤,猶事雕蟲。——《張岱》
NO.36 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朱熹》
NO.37 老來多忘事,唯不忘相思。——《白居易》
NO.38 悲哉夢仙人,一夢誤一生。——《白居易》
NO.39 不知賢,害霸;知賢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復以小人參之,害霸。——《馮夢龍》
NO.40 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道德經》
NO.41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禮記》
NO.42 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曾國藩》
NO.43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諸葛亮》
NO.44 虛心順理,學者當守此四字。——《朱熹》
NO.45 種麻得麻,種豆得豆。——《增廣賢文》
NO.46 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
NO.47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曹操》
NO.48 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洪應明》
NO.49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蘇軾》
NO.50 君子雖不玩物喪志,亦常以借境調心。——《洪應明》
NO.51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增廣賢文》
NO.52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NO.53 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杜甫》
NO.54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羅貫中》
NO.55 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怨,便凄凄慘慘無人念。——《湯顯祖》
NO.56 有錢難買子孫賢,女兒不請上門客。——《增廣賢文》
NO.57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道德經》
NO.58 亦豈效區區書生,數黃論黑,舞文弄墨而已乎?——《羅貫中》
NO.59 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月影斜。——《增廣賢文》
NO.60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孫子兵法》
NO.61 服金石酷烈之藥,必致損命。即坐功服氣,往往損人,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氣和平,卻疾多壽。——《曾國藩》
NO.62 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用意不如平心。——《曾國藩》
NO.63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杜甫》
NO.64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
NO.65 靠山吃山,種田吃田。——《增廣賢文》
NO.66 欲路上事,毋樂其便而姑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萬仞。——《洪應明》
NO.67 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幾與草木同腐乎?——《羅貫中》
NO.68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NO.69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論語》
NO.70 見人不正,雖貴不敬也;見人有污,雖尊不下也。——《史記》
NO.71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為之計。——《曾國藩》
NO.72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死相公者。”——《張岱》
NO.73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NO.74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增廣賢文》
NO.75 慎始如終,則無敗事。——《道德經》
NO.76 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易經》
NO.77 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NO.78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論語》
NO.79 吾自出茅廬,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汝蠻邦之人,何為不服?——《諸葛亮》
NO.80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婚不嫁惹出笑話。——《增廣賢文》
文言文的名句11
1.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風碩人)
2.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衛風碩人)
3.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4.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5.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6.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小雅)
7.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小雅)
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9.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10.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11.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2.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13.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14.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15.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文言文的名句12
1、 衣莫若新,人莫若故。(來源于——晏子春秋)
2、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來源于——孫昭遠)
3、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來源于——歐陽修)
4、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來源于——秦觀)
5、 有志者,事竟成。(來源于——后漢書)
6、 與善人居,如入蘭芷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來源于——劉向)
7、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來源于——《禮記》)
8、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來源于——左傳)
9、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來源于——王之渙)
10、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來源于——論語)
11、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來源于——陸游)
12、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來源于——元稹)
13、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來源于——晏子春秋)
14、 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來源于——《禮記》)
15、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來源于——《禮記》)
16、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來源于——孫子兵法)
17、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來源于——蘇洵)
18、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來源于——陸游)
19、 至長反短,至短反長。(來源于——呂氏春秋)
文言文的名句13
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持續進取,持續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7、見侮而不斗,辱也。——《公孫龍子》
(譯: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9、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所以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10、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12、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1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
2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2、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4、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6、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8、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30、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32、三思而后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34、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6、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38、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凈,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42、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44、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46、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8、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50、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5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53、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后漢書》
(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
55、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57、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59、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警世通言》
(譯:即使你是一個強者,不過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6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63、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所以而得益。)
65、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1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使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很多事情如果不親自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68、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能夠比別人早成材。)
7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2、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7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增強自我修養,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7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78、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8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理應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82、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于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8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86、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88、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90、學不能夠已。——《荀子》
(譯:學習是不能夠停止的。)
92、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復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理解,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94、溫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論語》(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持續地學習,溫
95、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升,這樣的人就能夠成為老師了。)
9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98、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后悔、嘆息。)
100、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
102、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10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愿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105、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有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10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109、當仁,不讓于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后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111、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1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的人。)
117、差之毫厘,繆以千里。——陸九淵
(譯:做任何事情,開始一定要認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絲一毫,結果會發現相差很遠。)
119、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
(譯:美好的青春年華過去了就不會再來,一天不可能有兩個早晨,要珍惜時光啊!)
121、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譯:文章講的內容或題材都很好,可表達不適當,那么欣賞的人就不會很多,難以傳播千古。)
123、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顧炎武
(譯:學習時不要在淵博浩翰的知識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為學到一點點知識而驕傲自滿。)
125、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譯:國家的興旺、衰敗,每一個人都負有很大的責任)。 8、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譯: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煉,使人更堅強。相反,時常滿足于享受,會使人不求上進而逐漸落后)。 9、位卑未敢忘國。——陸游《病起書懷》
(譯: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任。)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文天祥《過零丁洋》(譯:自古以來,誰都難免會死的,那就把一片愛國的赤膽忠心留在史冊上吧!)
129、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譯:為國家分憂時,比別人先,比別人急;享受幸福,快樂時,卻讓別人先,自己居后。)
130、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譯:活著的時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當英雄。)13、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晏子春秋》
(譯:對于國家有利的事就要熱心地去做,對國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惡它,遠離它。)
132、讀書本意在元元。——[宋]陸游)
(譯:讀書的目的應該是掌握了知識后為社會和大眾服務,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升官發財。)
13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16、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知道什么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17、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18、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譯:君子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19、人皆能夠為堯舜。——《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能夠成為堯舜那樣的大圣人。)2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140、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譯:讀書必須反復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2、學而不化,非學也。——楊萬里
(譯:學習知識但不能靈活使用,不能稱為學習。)3、好學而不貳。——《左傳》
(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144、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譯:學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146、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尚書》
(譯: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墻壁站著,什么東西也看不見。)
148、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150、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譯:學問的淵博在于學習時不知道厭倦,而學習不知厭倦在于有堅定的目標。)
152、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譯:學習知識不能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這和不學習沒什么區別;學到了道理卻不能使用,這仍等于沒有學到道理。)
154、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譯:歷很多忠臣義士,在國家有難時,他們的節操就顯現出來,一個個名垂史冊。)
156、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譯: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為他們感到心痛啊!他們生我育我,花費了多少辛勤的勞動啊!)
158、報國之心,死而后已。——[宋]蘇軾
(譯:報效祖國的志向到死都不會變。)
160、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三國]曹植《求自誠表》
(譯:憂慮國家大事忘記小家庭,為拯救國家危難而捐軀獻身,這都是忠臣的志向。)
162、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漢]陳蕃語
(譯:有志氣的人活在世上,理應敢于跟各種不利于國家的行為作斗爭,哪能只滿足于處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164、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唐]岑參《關人赴安西》
(譯:從小就想著報效祖國,而不是想著要封侯當官。)
166、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明]呂坤《呻吟語·卷上》
(譯:對國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險也不躲避。)
168、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語
(譯:祖國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黃金還要寶貴,是絕不能讓給外人的。)
170、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國。——武則天
(譯:如果想建立個人幸福的小家,必須先讓國定安定,繁榮起來。)
172、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譯: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當作回家一樣。)
174、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譯:風聲、雨聲、瑯瑯讀書聲,都進入我們的耳朵,所以,作為一個讀書人,家事、國事,天下的事情,各種事情都應該關心,不能僅僅死讀書。)
176、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譯:廣泛閱讀,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記住;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能夠很自如恰當地選擇使用。)
文言文的名句14
No1、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團。
No2、美人結長想,對此心凄然。
No3、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No4、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No5、而我愛夫子,淹留未忍歸。
No6、天與短因緣,聚散常容易。
No7、顧謂戚夫人,彼翁羽翼成。
No8、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
No9、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
No10、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
No11、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
No12、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No13、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
No14、恨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No15、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No16、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安排處。
No17、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
No18、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No19、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No20、勸君頻入醉鄉來,此是無愁無恨處。
No21、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No22、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No23、十年生死倆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No24、鴛鴦自是多情甚,雨雨風風一處棲。
No25、宜有詞仙,擁素云黃鶴,與君游戲。
No26、情人眼里出西施。色不迷人人自迷。
No27、西園何限相思樹,辛苦梅花候海棠。
No28、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No29、光景不勝閨閣恨,行行坐坐黛眉攢。
No30、只因會盡人間事,惹得閑愁滿肚皮。
No31、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No32、相思不作勤書禮,別后吾言在訂頑。
No33、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入夢來。
No34、念佳人、音塵別后,對此應解相思。
No35、休言半紙無多重,萬斛離愁盡耐擔。
No36、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No37、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
No38、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No39、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No40、瘦影自憐秋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No41、直緣感君恩愛一回顧,使我雙淚長珊珊。
No42、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
No43、蒼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No44、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
No45、早是殘紅枝上少,飛絮無情,更把人相惱。
No46、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
No47、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No48、憶從前,一點東風,風隔著垂簾,眉兒愁苦。
No49、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No50、眾里尋她千百度,木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No51、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No52、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No53、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幕幕。
No54、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No55、失去某人,最糟糕的莫過于,他近在身旁,卻猶如遠在天邊。
No56、鷲嶺峰前闌獨倚。愁眉蹙損愁腸碎。紅粉佳人傷別袂。情何已。
No57、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No58、尋好夢,夢難成。況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簾前雨,隔窗兒滴到明。
No59、只為他放棄一座城池、在天光大亮的時候、奔赴一場或生或死的'未知。
No60、一夜白頭萬事非,對花對酒斷腸歸。滿地空余梨花雪,鴛鴦何時知雙飛。
文言文的名句15
一、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為學一首示子侄)
翻譯:天下的事情有困難和容易之分嗎?只要努力去做了,困難的事情也會變得容易;如果不努力,容易的事情也會變得困難。
這一句是為學一首示子侄中的經典名句,表達了“事在人為”的'道理。無論面對何種困難和挑戰,只要我們積極面對、付諸行動,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取得成功。
二、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翻譯:君子看重的是道義,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這句話出自論語·里仁,強調了道義和利益的重要性。作為一個君子,應該以道義為重,追求正道;而不能像小人一樣,只看重自己的利益。
三、生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翻譯:生命就像流水一樣,不分晝夜不停地流淌。
這句話出自論語·子罕,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不斷學習和進步,讓生命更加充實和有意義。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
翻譯:自己不喜歡的,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這句話是孔子的名言之一,表達了“換位思考”的思想。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應該學會尊重別人,不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別人。只有這樣,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社會和諧。
【文言文的名句】相關文章:
文言文名句04-03
文言文的名句06-08
文言文名句490句11-15
[名句經典語錄詩句]文言文名句經典語錄03-30
高考文言文名句(精選440句)05-24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07-13
文言文名句[通用15篇]05-15
文言文名句經典語錄(精選310句)04-19
課外文言文名句460句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