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句
《荀子》名句1
1、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禮論》
2、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智;坎井之龜,不足與語東海之樂。——荀子
3、外重物而不內憂者,無之有也。行離理而不外危者,無之有也;外危而不內恐者,無之有也。——荀子
4、夫兩貴之不能相事,兩賤之不能相使,是天數也。——荀子
5、凝士以禮,凝民以政。禮修而士服,政平而民安。士服民安,夫是之謂大凝。——荀子
6、道雖學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
7、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荀子
8、君舟民水,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荀子
9、君子無爵而貴,無祿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窮處而榮,獨居而樂。——荀子
10、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非十二子》——荀子名言
11、長幼有序。——《君子篇》——荀子名言
12、人之生也,不能無群。——荀子
13、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荀子
14、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荀子
15、人不能不樂,樂則不能無形,形而不為道,則不能無亂。先王惡其亂也,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荀子名言名句
16、為之無益於成也,求之無益於得也,憂戚之無益於幾也,則廣焉能棄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頃干之胸中。——荀子名言名句
17、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使有貧富貴賤之等,足以相兼臨者,是養天下之本也。《書》曰:“維齊非齊。”此之謂也。——荀子名言名句
18、有狗彘之勇者,有賈盜之勇者,有小人之勇者,有士君子之勇者。——《不茍》
19、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勸學》——荀子名言
20、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則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盡矣。——荀子名言名句
21、小人能,則倨傲僻違以驕溢人;不能,則妒嫉怨誹以傾覆人。——《不茍》
22、驕泄者,人之殃也;恭儉者,摒五兵也。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故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不茍》
23、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荀子
24、務本節用財無極。——《成相篇》——荀子名言
25、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茍》
《荀子》名句2
1、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2、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5、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王制》
6、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
7、公生明,偏生暗。
8、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9、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10、人之于文學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11、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12、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13、良醫之門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長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荀子·成相》
16、怒不過奪,喜不過予。——《荀子·修身》
17、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
18、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19、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20、學無止境。
21、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
23、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26、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荀子·勸學篇》
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9、居必擇鄉,游必就士。——《荀子·勸學》
30、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荀子·榮辱》
31、怠慢忘身,禍災乃作。——《荀子·勸學》
32、以治氣養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33、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34、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35、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36、是謂是,非謂非,曰直。
37、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議兵》
38、惡之者眾則危。——《荀子·正論》
39、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荀子·大略》
40、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荀子·修身》
41、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荀子·富國》
42、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43、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勸學》
44、務本節用財無極。——《荀子·成相篇》 —— 荀子
45、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荀子·不茍》
46、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榮辱》
47、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荀子·富國》
48、亂則國危,治則國安。——《荀子·王霸》
49、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荀子·儒效》
50、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52、禮者,人道之極也。 —— 荀子名言
53、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54、君戒專欲,臣戒專利。
55、酒亂其神也。
56、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57、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58、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59、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 荀子名言
60、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61、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62、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63、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后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后深。故圣者眾之所積也。 —— 荀子經典語錄
64、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
65、公生明,偏生暗。
66、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
67、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6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禮論》
69、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70、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荀子
71、思索以通之。
72、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臣不至。
73、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74、圣可積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荀子·性惡》
75、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 —— 荀子名言
76、凡斗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77、篤志而體,君子也。
78、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79、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
80、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信。
81、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不讓,然后為德。聞之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不妄;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82、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83、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 —— 荀子名言
84、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
85、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荀子·勸學》
86、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87、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
88、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荀子
《荀子》名句3
荀子勸學名句翻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解釋:行程千里,都是從一步一步開始; 無邊江河,都是一個個小溪小河匯聚而成。
意思是做事要從一點一滴中做起, 才可能有所成就。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句話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樣算是美,這樣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樣算是善,這樣就有了不善。”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這句話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贏得愛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是,要統治人民,就先用言辭表達對人民的謙虛;要領導人民,就必須將自己的利益放在人民的利益之后。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與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譯文】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它把烤彎煨成車輪,(那么)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干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制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曾經整天發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臂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兒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會達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鍵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八只腳,兩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沒有蛇、蟮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荀子》名句4
1、萬物同宇而異體,無宜而有用為人,數也。——荀子
2、圣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出自:《荀子·不茍》圣人固然是無所不曉,但是不是真誠也不能感化萬民。——《荀子·不茍》
3、罪至重而刑至輕,庸人不知惡矣,亂莫大焉。——荀子
4、樸愨者常安利,蕩悍者常危害。——荀子
5、一物失稱,亂之端也。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稱功,罰不稱罪,不詳莫大焉。——荀子
6、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荀子
7、坎井之蛙不可與語東海之樂。——荀子
8、知之為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以自誣,外不以自欺。——荀子
9、賤禮義而貴勇力,貧則為盜,富則為賊。——荀子
10、流丸止于甌叟,流言止于智者。——荀子
11、以善先人者,謂之教。——(戰國)荀子
12、明主有私人以金玉珠石,無私人以官職事業。——荀子
13、君子隆師而親友。——《荀子修身》
14、馬駭輿,則君子不安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荀子
15、垂事養譽,不可;以遂功而忘民,亦不可。皆奸道也。——荀子
16、德必稱位,位必稱祿,祿必稱用。——荀子
17、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勸學》——荀子名言
18、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19、道雖學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
20、好女之色,惡者之孽也。公正之士,眾人之痤也。循乎道之人,污邪之賊也。——荀子
21、唯明主為能愛其所愛,暗主則必危其所愛。——荀子
22、愛民者強,水愛民者弱。——荀子
23、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榮辱》——荀子名言
24、天下者,大具也,不可以小人有也,不可以小道得也,不可以小力持也。——荀子
25、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荀子名言
26、君子贈人之言,庶人贈人以財。——荀子
27、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28、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兩者無一焉而亡。——荀子
29、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荀子
30、家富而愈儉。——《荀子·儒效》
31、惡之者眾則危。——《正論》——荀子名言
32、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荀子名言
33、為之無益於成也,求之無益於得也,憂戚之無益於幾也,則廣焉能棄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頃干之胸中。——荀子名言名句
34、仁者愛人,義者循理,然則又何以兵為?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過者化,若時雨之降,莫不說喜。——荀子
35、良醫之門多病人。——《法行》——荀子名言
36、老子有見于詘,無見于伸。——荀子
37、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信。
38、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39、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荀子
40、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荀子
41、淺不足與測深,愚不足與謀智;坎井之龜,不足與語東海之樂。——荀子
42、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謹為之文。樂中平則民和而不流,樂肅莊則民齊而不亂。——荀子名言名句
43、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茍》
44、肉腐出蟲,魚枯生蠹。——荀子名言
45、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修身》——荀子名言
46、志意修則驕富貴,道義重則輕王公。——荀子
47、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化性起偽。——荀子
48、道存則國存,道亡則國亡。——荀子
49、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荀子
50、卿相輔佐,人主之基仗也。——荀子
51、篤志而體,君子也。——《荀子》
52、學不可以已,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
53、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出自:《荀子·勸學》聲音即使再小也不會聽不到,行為即使再隱蔽也不會不表現出來。——《荀子·勸學》
54、選賢良,舉篤敬,興孝弟,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荀子名言名句
55、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則異矣。——荀子
56、義之所在,不傾于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57、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終始一也。——荀子名言名句
5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禮論》
59、聚斂者,召寇、肥敵、亡國、危身之道也。——荀子
60、有兼聽之明,而無奮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德之色。——荀子名言
61、君子寬而不僈,廉而不劌,辨而不爭,察而不激,直立而不勝,堅強而不暴。柔從而不流,恭敬謹慎而容,夫是謂至文。——荀子
62、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則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盡矣。——荀子名言名句
《荀子》名句5
1學不可以已。
《勸學》篇開篇就說“學不可以已”,開宗明義:學習是不能夠停止的,意思是說學習應該持之以恒。《勸學》的主旨在于勸勉人努力學習,并在文中使用大量比喻來說明努力學習的重要性。在這句話之后,荀子就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的比喻,來說明學習的無止境。
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木材經過加工以后就能變直,刀劍在礪上磨過就會變得鋒利,君子學習淵博的知識,并且能經常注意考察自己,那么他就會變得聰明,而行動上也不會犯錯誤。荀子用木與刀劍為例,來說明人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檢驗自己。與這個意思相近的,是《論語》中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是說要經常檢查自己。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親臨深澗,就不知道地有多厚。這與開頭所說的“學不可以已”是一致的。學無止境,只有看到前人豐厚的知識成果,方才知道自己的淺薄與不足。因此要不斷學習。
4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這句話意思是:我曾經整天苦思冥想,但還不如學習一會兒收獲大;我曾經踮起腳跟遠看,但還不如登高之后看得寬廣。也就是說,當我們遇到困難或問題時,應該把這當作學習的契機,有思考但不是閉門造車;要善于主動尋找已有的知識經驗來豐富自己、并向更高處攀登。牛頓有一句話流傳甚廣——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一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與此相似。
5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在這句話之前,荀子舉了幾個例子:南方有一種叫蒙鳩的鳥,以羽毛為巢,用毛發編織,系在蘆葦上,大風一來蘆桿就折斷了,巢也掉了。這不是鳥巢做得不好,而是因為依托的地方不合適。西方有一種名叫射干的草,它的莖長四寸,生長在高山上,面對著百丈深淵。不是它莖長,而是它生長的地方使它這樣。接下來荀子又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白芷如果浸到臭水里大家就不會佩戴它了。于是荀子得出一個結論:君子定居時一定要謹慎地選擇好地方,外出要和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交往,以此防止受邪惡人的影響,而接近于正道。一定要注意外部環境對人的影響。
6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這句話意思是:沒有刻苦鉆研精神的人,在學習上就不會有顯著的成績;不能埋頭苦干的人,在事業上就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荀子在此前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比如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都是在強調要堅持不懈、鍥而不舍。
7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君子為學,聽在耳里,記在心上,體現在儀表舉止上,表現在一舉一動間。即使是極細小的一言一行,都可以作為別人學習的榜樣。
8學莫便乎近其人。
這句話是說學習的途徑沒有比接近良師益友、積極向良師益友學習更省事的'了。在荀子看來,效仿良師益友,聆聽君子的學說,能使我們養成崇高的品格,獲得全面的知識,而通達世事了。
9學也者,固學一之也。
學習,本來就應該一心一意,就是要學到完全徹底。這與開頭所說的“學不可以已”也是一致的。學習本來就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見成效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過程。同時這個積累的過程需要專心致志、一心一意,需要明確的目標和堅持到底的毅力。
10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
這句話意思是說,君子知道學識不全面、不純粹是不足以稱為完美的,因此他們反復學習以達到前后聯系,用心思考以達到融會貫通,效法良師益友努力地去實行,除掉有害的東西,培養有益的學識。可見在荀子看來,學習不僅僅是指書本的學習,還包括了道德的修養,是內外兼修的。
《荀子》名句6
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2、業精于勤,荒于嬉.—— 韓 愈《進學解》
3、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5、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勸學》
7、志當存高遠.—— 諸葛亮《誡外生書》
8、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曹 植《贈白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 列傳》
10、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1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 甫《望岳》
1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13、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14、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誠廉》
16、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后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1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 軾《晁錯論》
19、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 原《離騷》
20、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 陸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曹 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2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羅大經《鶴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格言聯璧處事》
25、恢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諸葛亮《出師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約,而敗于奢靡.—— 陸 游
27、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訓俗遺規》
29、堅志而勇為,謂之剛.剛,生人之德也.——《練兵實紀剛復害》
3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 植《白馬篇》
3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顧炎武
32、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 陳恭尹《射虎射石頭》
33、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鮑 照《代出自薊北門行》
34、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呂 坤《呻吟語應務》
36、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漁夫》
《荀子》名句7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勸學》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無禍。——《勸學》
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勸學》[8]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勸學》
肉腐生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勸學》
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勸學》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勸學》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勸學》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勸學》
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勸學》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勸學》
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勸學》
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勸學》
《荀子》名句8
1. 亂則國危,治則國安。——《荀子·王霸》
2. 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荀子·儒效》
3.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4.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
5. 禮者,人道之極也。
6. 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7. 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8. 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9. 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后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后深。故圣者眾之所積也。 —— 荀子經典語錄
10. 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
11.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2. 夫師以身為正儀,而貴自安者也。
13.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14.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禮論》
15.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荀子》名句9
1、學不可以已。
出自《荀子·勸學》。【譯文】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2、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出自《荀子·榮辱》。【譯文】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埋怨別人,懂得命運的人不埋怨老天。
3、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出自《荀子·修身》。【譯文】以是為是、以非為非的叫做睿智,以是為非、以非為是的叫做愚蠢。
4、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以言,深于矛戟。
出自《荀子·榮辱》。【譯文】對別人說善意的話,比給他穿件衣服還溫暖。用惡語傷人,比矛戟刺得還深。
5、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樂言之。
出自《荀子·非相》。【譯文】君子對于正確的學說,心里喜歡它,行動上遵循它,樂意宣傳它。
6、少事長,賤事貴,不肖事賢,是天下之通義也。
出自《荀子·仲尼》。【譯文】年輕的侍奉年長的,卑賤的侍奉高貴的,不賢的侍奉賢能的,這是天下的普遍原則。
7、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
出自《荀子·非相》。【譯文】人之所以成為人,并不只是因為有兩只腳而身上沒有毛,而是因為有辨別事物的能力。
8、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淚訣我者,吾賊也。
出自《荀子·修身》。【譯文】能正確指責我的人,就是我的老師。能恰當的贊同我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談奉承我的人,就是我的敵人。
9、良農不為水早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
出自《荀子·修身》。【譯文】優秀的農夫不因為遭到水災早災就不耕種,優秀的`商人不因為虧損而不做買賣,有志操和學問的人不因為貧窮困厄而停止對道的追求。
10、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黯,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出自《荀子·勸學》。【譯文】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靠近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厚;沒有聽到先王的遺言,就不知道學問的淵博。
《荀子》名句10
1、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2、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3、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4、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
5、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6、人之于文學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7、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8、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
9、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10、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
11、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12、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13、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14、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5、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
16、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17、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
18、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19、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20、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
21、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22、以治氣養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23、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2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2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
27、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荀子》名句11
1、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弟子規》【譯文】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
2、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現能《弟子規》【譯文】稱呼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貴潔 不貴華 上循份 下稱家《弟子規》【譯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潔,不必講究昂貴、名牌、華麗。穿著應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場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經濟狀況,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 忙多錯 勿畏難 勿輕略《弟子規》【譯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張張,因為忙中容易出錯,不要畏苦怕難而猶豫退縮,也不可以草率,隨便應付了事。
5、用人物 須明求 倘不問 即為偷 《弟子規》【譯文】借用別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講明,請求允許。如果沒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竊的行為。
6、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輕眥《弟子規》【譯文】當你有能力可以服務眾人的時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慮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別人有能力,不能輕視,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 皆須愛 天同覆 地同載《弟子規》【譯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種、宗教信仰,皆須相親相愛。同是天地所生萬物滋長的,應該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維持這個共生共榮的生命共同體。
8、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弟子規》
9、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茍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昔孟母 擇鄰初 子不學 斷機杼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選自《三字經》
10、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禮儀 選自《三字經》二年級: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譯文】孔子說:“學習并且不斷溫習與實習,不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為師學習的人;我選擇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學習,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過來。”
3、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譯文】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交諂媚逢迎的人,結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人的人,結交善于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4、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戰國策》【譯文】走失了羊,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失誤要后及時補救。
5、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譯文】指在一個陷阱的環境里,不要過于與對手爭強好勝,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敵人。
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譯文】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會得到好處。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譯文】尊敬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同時也尊敬別人的父母和老人;愛護自己的幼小兒女,同時也愛護別人的幼小兒女。
8、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孟子》【譯文】沒有圓規和直尺,就做不出真正“圓”或“方”的形狀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則。9、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荀子》【譯文】不停地刻,金塊和石頭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難也能克服。10、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荀子》【譯文】青,從藍草中取得,顏色卻比藍更深,比喻后生晚輩通過學習和積累,學習超過前輩。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莊子》【譯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譯文】短:不足,長:有余。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1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后漢書》【譯文】真誠之心所到的地方,就算是堅如金石的東西,也要被打開。
1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譯文】少壯年華時不努力學習,待到年老時就只能悲傷了。勸勉世人要珍惜光陰,有所作為。
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譯文】靠著朱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16、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譯文】從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見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7、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出處:《禮記》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見,聽什么也聽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專注。
18、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清《增廣賢文》 意思:路途遙遠,才可以知道馬的力氣的大小;經歷的事情多了,時間長了,才可識別人心的善惡好歹。
19、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寅,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意思:一年中最關鍵的時間是春天,一天中最關鍵的時間是在黎明;一個家庭最寶貴的東西是和睦,一個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東西是勤奮。 要善于把握關鍵時間,抓住關鍵的東西,好好把握,好好珍惜,才能成功。明·呂坤《呻吟語·應務》
【譯】 天天行路,不怕路途有千萬理之遙;常常做事情,不怕有千萬件事之多。
【記】 不干,永遠也不會成功。要實現自己的目標,離不開艱辛地勞動,成功和失敗都是長期一步一步積累的結果。
《荀子》名句12
1、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以治氣養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4、思索以通之。
5、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
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
7、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后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后深。故圣者眾之所積也。
8、良農不為水旱不耕。
9、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10、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11、凡流言、流說、流事、流謀、流譽、流訴,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12、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13、凡斗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14、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15、不誘干譽,不恐于誹。
16、怒不過奪,喜不過予。
17、亂則國危,治則國安。
18、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19、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圣人然后分也。
20、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21、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22、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23、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24、務本節用財無極。
25、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
26、人之于文學也,猶玉之于琢磨也。
27、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28、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
29、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30、刑稱罪則治,不稱罪則亂。
31、有兼聽之明,而無奮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德之色。
32、知賢之謂明,輔賢之謂能。勉之強之,其福必長。
33、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34、君子養心莫善于誠。
35、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
36、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37、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
38、習俗移志,安久移質。
39、學無止境。
40、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41、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42、名聲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43、君子之學也,人乎耳。箸乎心。
44、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45、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知者。
46、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
47、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48、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49、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50、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
51、騰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
52、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53、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
54、知而好問,然后能才。
55、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56、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無益于理者廢之。
57、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58、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59、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臣不至。
60、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61、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6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6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64、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65、居必擇鄉,游必就士。
66、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67、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68、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
69、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70、圣可積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
71、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72、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
73、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
7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75、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
76、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
77、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78、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79、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
80、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
8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82、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83、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84、是謂是,非謂非,曰直。
85、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86、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87、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88、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89、禍之所由生也,生自纖纖也。
9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91、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92、學不可以已。
93、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94、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95、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96、青,取之于藍,而勝于藍。
97、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98、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99、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于鐘鼓琴瑟。
《荀子》名句13
《荀子》是戰國后期儒家學派最重要的著作。荀子,名況,戰國后期趙國人,時人尊稱為荀卿,漢時避漢宣帝劉詢諱稱為孫卿。荀子是一位儒學大師,在吸收法家學說的同時發展了儒家思想。孟子創“性善”論,強調養性;荀子主“性惡”論,強調后天的.學習,他還提出了人定勝天,反對宿命論,萬物都循著自然規律運行變化等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荀子》一書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數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寫。他的文章擅長說理,組織嚴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強議論的氣勢,語言富贍警煉,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勸學》出自里邊,一起來看看精選的這十句: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學無止境,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正是出于此,這里面有很強的哲理,也是激勵我們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動力,加油吧,人生,加油吧,年輕人!)
大巧在所不為,大智在所不慮。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唯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
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荀子的思想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在對待學習和做人上,鍥而不舍,學無止境,永遠不要說放棄,慢慢領悟吧,慢慢長大成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未來是年輕一代的。
《荀子》名句14
1.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荀子·成相》
2. 怒不過奪,喜不過予。——《荀子·修身》
3. 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
4.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5.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6. 亂則國危,治則國安。——《荀子·王霸》
7. 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8.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
9.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10. 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
11.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12.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荀子·勸學篇》
13. 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14.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15. 居必擇鄉,游必就士。——《荀子·勸學》
16. 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荀子·榮辱》
17. 怠慢忘身,禍災乃作。——《荀子·勸學》
18. 以治氣養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19. 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20. 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荀子》名句15
1、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后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后深。故圣者眾之所積也。——荀子
2、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荀子
3、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荀子
4、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5、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污。——荀子
6、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荀子
7、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荀子
8、贈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荀子
9、人之于文學也,猶玉之于琢磨也。——荀子
10、人只是一無所知的動物,沒有教誨——荀子
1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12、自強像榮譽一樣,是一個無灘的島——荀子
13、學無止境。——荀子
14、酒亂其神也——荀子
15、亂則國危,治則國安。——荀子
16、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
17、怠慢忘身,禍災乃作。——荀子
18、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荀子
19、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士君子不為貧窮怠乎道。——荀子
20、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荀子
21、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荀子
22、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荀子
23、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荀子
24、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荀子
25、居必擇鄉,游必就士。——荀子
26、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荀子
27、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荀子
28、君子養心,莫善于誠——荀子
29、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荀子
30、君子博學而日三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31、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荀子
32、禮者,斷長續短,損有余,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33、自是者不章,自建者不立——荀子
34、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斗怒,害也。——荀子
35、田野荒而倉廩實,百姓虛而府庫滿,夫是之謂國蹶。——荀子
36、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
37、以近知遠,一以知萬,以微知明——荀子
3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載人,不能治人——荀子
39、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荀子
40、良醫之門多病人。——荀子
41、惡之者眾則危。——荀子
42、怒不過奪,喜不過予。——荀子
43、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則流清,源濁則流濁。——荀子
44、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45、以治氣養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荀子
46、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47、是謂是,非謂非,曰直。——荀子
48、君戒專欲,臣戒專利。——荀子
49、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荀子
50、凡斗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荀子
【《荀子》名句】相關文章:
荀子的名言名句02-01
荀子名言名句03-06
關于荀子的名言名句05-27
荀子的名言名句190句06-15
荀子的名言03-08
荀子名言警句04-08
勸學古詩大全荀子09-09
荀子勸學課文原文07-31
先秦詩人荀子的儒學地位09-03
關于荀子勸學原文及翻譯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