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
在日常的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多種文體。文言文的類型有哪些,你見過的文言文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1
1.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5. 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6. 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7. 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8.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論語述而)
9.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11.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12.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1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14.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1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16. 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17.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18.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1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20.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2
1.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風碩人)
2.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衛風碩人)
3.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4.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5.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6.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小雅)
7.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小雅)
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9.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10.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11.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2.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13.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14.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15.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3
NO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出自:(《禮記》)
NO2、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出自:(《韓非子》)
NO3、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出自:(《老子》)
NO4、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出自:(《湯賦》)
NO5、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出自:(《宋·蘇詢》)
NO6、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出自:(《宋史》)
NO7、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出自:(《管子》)
NO8、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出自:(《曷冠子·天則》)
NO9、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出自:(《新唐書》)
NO10、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出自:(孔子)
NO1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出自:(《荀子》)
NO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出自:(《楚辭》)
NO13、兼聽則明,倔信則暗。 出自:(《漢·王符》)
NO1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出自:(《左傳》)
NO15、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出自:(《孫子》)
NO16、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出自:(《孟子》)
NO17、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出自:(《宋·朱熹》)
NO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出自:(《戰國策》)
NO19、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出自:(《后漢書》)
NO2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自:(《后漢書》)
NO2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出自:(《宋·釋道原》)
NO22、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出自:(《北齊書》)
NO23、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出自:(《后漢書》)
NO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出自:(老子)
NO25、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出自:(曹操)
NO2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出自:(《詩經》)
NO27、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出自:(《晏子春秋》)
NO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出自:(《詩經》)
NO29、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出自:(《國語》)
NO30、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出自:(曹操)
NO31、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出自:(《運命論》)
NO32、精騖八極,心游萬仞。 出自:(《文賦》)
NO33、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出自:(《詩經》)
NO34、勞于讀書,逸于作文。 出自:(元·程端禮)
NO35、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出自:(《三國志》)
NO36、不愧于天,不畏于人。 出自:(《詩經》)
NO37、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出自:(《誠子書》)
NO38、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出自:(《老子》)
NO39、山積而高,澤積而長。 出自:(劉禹錫)
NO40、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出自:(《畫旨》)
NO41、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出自:(《論語》)
NO42、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出自:(《元曲選》)
NO43、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出自:(古語)
NO4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出自:(《長歌行》)
NO45、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出自:(古語)
NO4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出自:(曹操)
NO47、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出自:(曹操)
NO48、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出自:(《大戴禮記》)
NO49、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出自:(《南陽蕭繹》)
NO5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出自:(《三國志》)
NO51、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出自:(《孔子家語》)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4
1.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3. 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4.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5. 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6. 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左傳)
7.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8.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9. 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1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1.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1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3. 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14.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5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學了以后要不斷地復習、實習,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和我一
起商討學問),不也快樂嗎?雖然人家對我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2、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的弟子)有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專心致力于最基礎的工作。基礎樹立了
,道就會產生。一個人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花言巧語,裝著一副偽善的樣子,這種人,'仁德’是不會多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實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否復習了呢?”
5、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弟子們在家要孝順自己的父母,出外要敬愛自己的兄長。寡言少語,說話誠實可信。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
6、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說:“我老師他老人家是靠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來取得人們信賴的。”
7、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的弟子)有子說:“禮的作用,以遇事都做得恰當為可貴。”
8、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吃飯時不要求飽足,居住時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謹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人了。”
9、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學而》)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不要愁別人不理解自己,愁的應該是自己不了解別人。”
10、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用道德來治理國政,你就會像天上的北極星一樣,在一定的位置上,許多星辰都來拱衛著你。”
11、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
政》)
【翻譯】孔子說:“用政法來教育人民,用刑罰來對待人民,人民只能暫時免于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如果用道德來引導他們,使用禮教來整頓他們,人民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知道怎樣是正確的行為。”
12、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不斷地溫習舊知識,在這個基礎上能有新體會、新發現。這樣,就可以當老師了。”
13、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問怎樣才能做個君子時)孔子說:“對于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說出來(這就能夠算是一個君子了)。”
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從比而不周。”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講的是團結協調,而不是勾勾搭搭。而那種沒有道德的小人,卻是勾勾搭搭,不講團結,不顧大局。”
1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只是讀書,不去思考,也不能實用,那學習起來就會迷惘。如果只是苦思冥想,而不去讀書充實自己,你就思不下去,疑而不定。”
16、子曰:“……知之為之知,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對弟子仲由)說:“……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17、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論語·為政》)
【翻譯】(魯國當政的季康子向孔子問起執政如何讓人民服從時)孔子說:“你對待人民的事情嚴肅認真,他們對待你也會恭敬起來。你孝順父母,慈愛幼小,他們也就會對你盡心竭力了。你提拔好人,教育能力不好的人,他們也就會互相勸勉了。”
18、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不講信譽,就不知對他怎么辦了(對這個人就不可交往)。”
19、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 (《論語·為政》)
【翻譯】孔子說:“遇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不敢出面,就是懦弱。”
20、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富裕與貴顯,是人人所盼望的;如果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它,一個君子不會接受的。貧窮和卑微,是人人所厭惡的;如果用不正當的手段拋棄它,一個君子也不會干的。”
21、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一切均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去處理問題,就會招來很多人的怨恨。”
22、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我老師他老人家的道,只是忠和恕罷了。”
23、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人主要講的是大義,一個缺道德的小人主要講的是利。”
24、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看見賢人,應該想想怎樣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應該自己反省反省(有沒有他那樣的毛病)。”
2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對父母的年齡不能不時時記在心里,一方面因為他們高壽而歡喜,另一方面又因為他們壽高而有所恐懼。”
26、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言語要謹慎,工作要勤勞敏捷。”
27、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里仁》)
【翻譯】孔子說:“有道德的人不會太孤單,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作伴。”
28、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論語·公冶長》)
【翻譯】(孔子的弟子宰予犯了錯誤)孔子說:“以前我聽到別人說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今天我對別人說的話,不但要聽,還要考察他的行為,才能相信。”
29、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向孔子問孔文子為什么稱“文”時)孔子說:“(孔文子)聰慧靈敏,愛好學習,肯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年齡輕的虛心求教……”
30、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公冶長》)
【翻譯】孔子(在向弟子顏回、子路說起自己的志向時)說:“(我要使)老人活得安逸,朋友們信任我,年輕人懷念我。”
31、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貢關于仁的問題時)說:“所謂仁,是說自己站得住,也讓別人站得住。自己事事行得通,也讓別人事事行得通。”
3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把所見所聞的)默默地記在心里,努力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厭倦
……”
33、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的培養目標在于道,根據在于德,處理人際關系依靠仁,還要游憩于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中。”
34、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教導弟子時)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要急于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卻又說不出的時候,不要急于去啟發他。如果教給他東方,他卻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必再教下去了。”
35、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的手段得
來的富貴,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不去要,不理采)。”
3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翻譯】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為我所取法的人。我選取他們的優點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而改正自己。”
3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翻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一個讀書人不可以不剛強而有毅力,因為他肩負重任,路程遙遠。”
38、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沒有這四種毛病:不憑空猜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唯我獨是。
3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消逝的時光像河水一樣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40、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說:“嚴肅而又符合原則的話,能夠不接受嗎?改正錯誤才是可貴的。”
41、子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說:“一個國家的軍隊,可以喪失元帥,(但是)一個男子漢,卻不能強迫放棄自己的主張。”
4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翻譯】孔子說:“聰明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經常樂觀,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43、唯酒無量,不及亂。 (《論語·鄉黨》)
【翻譯】(許多事情都有個標準、尺度)只有喝酒沒有標準,沒有限度。(一個人酒量有大有小)但不要達到亂(醉)的程度。
44、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子貢的問題時)說:“(做事情)過了頭和達不到都不好。”
4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問仁時)說:“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或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加給別人。”
46、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司馬牛問什么是君子時)說:“捫心自問,沒有什么覺得慚愧的,又有什么憂愁和恐懼呢?”
47、子夏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與孔子另一弟子司馬牛談話時)說:“四海之內的人,都是兄弟啊!”
48、(子)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問食、兵、信三項哪項重要時,孔子)回答說:“自古以來誰都免不了死亡,如果人民對于當政者失去信心,這個國家便站不起來了。”
49、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張問政時)說:“在位的時候不要疲倦怠惰,執行政令時要保持忠心。”
5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說:“一個有道德的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那些道德水平低下的小人,則與此相反。”
51、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
【翻譯】(魯國當權的季康子向孔子問政時)孔子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帶頭端正,誰還敢不端正呢?”
52、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論語·顏淵》)
【翻譯】(孔子的弟子)曾子說:“君子用文章學問來聚會朋友,用朋友來幫助自己提高仁德。”
53、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問政時)說:“(一個當政者,應該)給下面的工作人員帶頭,不計較人家的小錯誤,提拔優秀人才。”
54、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在與弟子子路議論衛國政事時)說:“名義地位不當,說話就不順理;說話不順理成章,事情就辦不成……”
5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說:“一個當政者自身行為正當,即使不發布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行為不正當,縱然三令五申,百姓也不會信從你。”
56、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夏在莒父縣當地方官后,向老師請教為政之道時)孔子說:“不要貪圖快,不要貪小利。(有時候,你不踏實工作)只圖快捷,反而達不到目的;貪圖小利,辦不成大事。”
57、(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貢問怎樣才可以稱之為“士”時,孔子)回答說:“言語一定信實,行為一定堅決……”
5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說:“君子用自己的正確意見來糾正別人的錯誤意見,使一些事情做得恰到好處,卻不肯隨聲附和。小人只是盲從附和,卻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見。”
59、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論語·子路》)
【翻譯】孔子說:“君子安詳舒泰,卻不驕傲凌人;小人驕傲凌人,卻不安詳舒泰。”
60、(子)曰:“……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論語·憲問》)
【翻譯】(孔子的弟子子路問什么是完美無缺的人時,孔子)回答:“……看見利益首先想想該不該得,遇到危險便肯付出生命,經過長久窮困的日子都不忘記平日的諾言,也就可以說是個完美無缺的人。”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6
1、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2、百學須先立志。――朱熹
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
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6、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7、去留無意,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記》
8、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9、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系辭上》
1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11、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左傳》
12、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1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1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5、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6、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8、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19、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20、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張籍》
2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2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4、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2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荀子·勸學》
2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27、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唐·王勃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2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3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31、老當益壯,寧知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3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33、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3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35、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3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37、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3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40、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試《后赤壁賦》
4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42、天意伶幽草,人間重晚情。——李商隱
4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
4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下》
45、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4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
4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雜詩》
48、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史記·項羽本記》
49、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0、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竹枝詞》
5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于。——李商隱《無題》
52、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誰北則為枳。——《晏子春秋》
5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54、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55、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56、亡羊補牢,猶未遲也。——《戰國策·楚策》
5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58、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調張籍》
5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60、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
61、志當存高遠。——諸葛亮
6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枚乘《上書諫吳王》
63、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適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64、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杜甫《茅屋為秋鳳所破歌》
65、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6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67、生于優患,死于安樂。——《孟子·告于下》
68、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原道》
69、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管子·權修》
7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71、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72、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7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74、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75、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77、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呂氏春秋·盡數》
7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湛奧》
79、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
8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8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8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83、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8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8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86、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春江晚景》
87、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記》
88、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蘇試《水調歌頭》
8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90、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李頻《渡漢江》
91、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92、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秦韜玉《貧女》
93、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94、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95、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7
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文: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文: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譯文: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譯文: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凈,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5、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文: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6、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文: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7、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文: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8、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文: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9、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文: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文: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11、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齲——《后漢書》
(譯文: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獲,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獲。)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漢]司馬遷
(譯文: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1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譯文: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14、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夸。——《警世通言》
(譯文: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夸耀自己。)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文: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1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文:自滿于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并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7、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文: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并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
(譯文: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19、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譯文: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2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譯文: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峰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譯文: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譯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譯文: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
24、見侮而不斗,辱也。——《公孫龍子》
(譯文:當正義遭到侮辱、欺凌卻不挺身而出,是一種恥辱的表現。)
2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文: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2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文: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27、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語》
(譯文: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28、言必信 ,行必果。——《論語》
(譯文: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干下去。)
29、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文: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30、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文: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3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文: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3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文: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33、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文: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后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34、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文: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35、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文:不該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干,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36、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文: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37、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文: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38、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文:君子致力于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3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文: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40、三思而后行。——《論語》
(譯文: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后才去做。)
41、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文: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4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文: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并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4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譯文: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于一些微小的。卻有益于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44、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文: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4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 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6、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譯文: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于奮發努力,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7、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譯文: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8、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文: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49、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譯文: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50、學不可以已。——《荀子》
(譯文: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譯文: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復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5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譯文: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5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譯文: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5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譯文: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后悔、嘆息。)
55、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文:干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于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文: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愿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5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文: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5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譯文: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59、當仁,不讓于師。——《論語》
(譯文: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后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60、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譯文:君子不會夸夸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61、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文:同心協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62、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文: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63、差之毫厘,繆以千里。——陸九淵
(譯文:做任何事情,開始一定要認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絲一毫,結果會發現相差很遠。)
6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
(譯文:美好的青春年華過去了就不會再來,一天不可能有兩個早晨,要珍惜時光啊!)
65、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譯文:文章講的內容或題材都很好,可表達不適當,那么欣賞的人就不會很多,難以傳播千古。)
66、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顧炎武
(譯文:學習時不要在淵博浩翰的知識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為學到一點點知識而驕傲自滿。)
67、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譯文:國家的興旺、衰敗,每一個人都負有很大的責任)。
68、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譯文: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煉,使人更堅強。相反,時常滿足于享受,會使人不求上進而逐漸落后)。
69、位卑未敢忘國。——陸游《病起書懷》
(譯文:雖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從沒忘掉憂國憂民的責任。)
7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譯文:自古以來,誰都難免會死的,那就把一片愛國的赤膽忠心留在史冊上吧!)
7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譯文:為國家分憂時,比別人先,比別人急;享受幸福,快樂時,卻讓別人先,自己居后。)
72、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譯文:活著的時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當英雄。)
73、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晏子春秋》
(譯文:對于國家有利的事就要熱心地去做,對國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惡它,遠離它。)
74、讀書本意在元元。——[宋]陸游)
(譯文:讀書的目的應該是掌握了知識后為社會和大眾服務,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升官發財。)
7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文: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76、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文:知道什么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77、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文: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78、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譯文: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79、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譯文: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圣人。)
8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譯文: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81、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譯文:讀書必須反復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
82、學而不化,非學也——楊萬里
(譯文:學習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不能稱為學習)
83、好學而不罰——《左傳》
(譯文: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84、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譯文:學習知識時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85、人而不學,其猶正墻面而立。——《尚書》
(譯文:人如果不學習,就像面對墻壁站著,什么東西也看不見。)
86、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譯文: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87、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譯文:學問的淵博在于學習時不知道厭倦,而學習不知厭倦在于有堅定的目標。)
88、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譯文:學習知識不能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這和不學習沒什么區別;學到了道理卻不能運用,這仍等于沒有學到道理。)
89、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譯文:歷史上許多忠臣義士,在國家有難時,他們的節操就顯現出來,一個個名垂史冊。)
90、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譯文: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為他們感到心痛啊!他們生我育我,花費了多少辛勤的勞動啊!)
91、報國之心,死而后已。——[宋]蘇軾
(譯文:報效祖國的志向到死都不會變。)
92、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三國]曹植《求自誠表》
(譯文:憂慮國家大事忘記小家庭,為拯救國家危難而捐軀獻身,這都是忠臣的志向。)
93、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漢]陳蕃語
(譯文:有志氣的人活在世上,應當敢于跟各種不利于國家的行為作斗爭,哪能只滿足于處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4、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唐]岑參《關人赴安西》
(譯文:從小就想著報效祖國,而不是想著要封侯當官。)
95、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明]呂坤《呻吟語·卷上》
(譯文:對國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險也不躲避。)
96、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語
(譯文:祖國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黃金還要寶貴,是絕不能讓給外人的。)
97、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國。——武則天
(譯文:如果想建立個人幸福的小家,必須先讓國定安定,繁榮起來。)
9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譯文: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當作回家一樣。)
99、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譯文:風聲、雨聲、瑯瑯讀書聲,都進入我們的耳朵,所以,作為一個讀書人,家事、國事,天下的事情,各種事情都應該關心,不能只是死讀書。)
100、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譯文:廣泛閱讀,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記住;積累了大量的知識材料,到需要用時便可以很自如恰當地選擇運用。)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8
1.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3. 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4.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5. 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6. 外舉不棄仇,內舉不失親。 (左傳)
7.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8.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9. 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10.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1.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12.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13. 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14.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1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9
NO.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NO.2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明·湯顯祖《牡丹亭》
NO.3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范曄《后漢書·黃瓊傳》
NO.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NO.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論詩》
NO.6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NO.7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NO.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NO.9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宋·宋祁《玉樓春》
NO.10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班固《漢書》
NO.1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蘇試《后赤壁賦》
NO.1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唐·杜甫《蜀相》
NO.13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NO.14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韜玉《貧女》
NO.15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NO.16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NO.1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NO.18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
NO.1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韓愈《原道》
NO.20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NO.2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NO.2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NO.2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NO.24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唐·杜甫《曲江》
NO.2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NO.26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NO.27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雜記》
NO.2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NO.29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家則無徒。——班固《漢書·東方朔傳》
NO.30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唐·杜牧〈江南村絕句》
NO.3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NO.32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宋·辛棄疾《南鄉子》
NO.33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元·高明《琵琶記》
NO.34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NO.35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呂氏春秋·盡數》
NO.36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新五代史·晉書》
NO.37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唐·張繼《楓橋夜泊》
NO.38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NO.39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NO.40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宋·陸游《書憤》
NO.41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梅堯臣《雪梅》
NO.4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
NO.43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洪林《西湖》
NO.44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宋玉《對楚王問》
NO.45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
NO.46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
NO.47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誰北則為枳。——《晏子春秋》
NO.48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宋·蘇試《水調歌頭》
NO.4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NO.50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NO.51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唐·盧延讓《苦吟》
NO.52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史記·項羽本記》
NO.53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NO.54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史記·太史公自序》
NO.55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過故人莊》
NO.56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NO.57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NO.5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NO.5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兩》
NO.60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待。——陳壽《三國志·吳書》
NO.61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唐·許渾《咸陽城東樓》
NO.62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下》
NO.63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NO.64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劉禹錫《陋室銘》
NO.65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曄《后漢書·班超傳》
NO.66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史記·項羽本記》
NO.67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NO.68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宋·姜夔《揚州慢》
NO.69是可忍,孰不可忍。——《論語·八佾》
NO.70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NO.7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NO.72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唐·祖君彥《為李密檄洛州文》
NO.7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湛奧》
NO.74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NO.75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詩經·大雅·蕩》
NO.76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無名氏《爭報恩》
NO.77人世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NO.78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唐·元稹《離思》
NO.79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NO.80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NO.8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晉·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NO.82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陶淵明《移居》
NO.83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NO.84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NO.85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NO.8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NO.87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枚乘《上書諫吳王》
NO.88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劉禹錫《竹枝詞》
NO.89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弟舍》
NO.90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10
1.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風碩人)
2.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衛風碩人)
3.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鄘風相鼠)
4.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大序)
5.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6.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小雅)
7.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小雅)
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9.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大雅蕩)
10.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11.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2. 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13.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14.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15. 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11
1.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5. 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6. 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7. 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8.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論語述而)
9.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11.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12.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13.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14.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1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16. 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17.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18.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1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20.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相關文章: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07-25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大全03-29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分享07-16
高考必背文言文名句07-16
初中必背文言文名句11-29
高中必背名篇名句11-20
高中語文必背的名句段落11-20
高中語文默寫必背名句05-02
高中必背文言文及其翻譯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