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朱熹的學習名句
1、 心大則百物皆通,心小則百物皆病。 ——朱熹
2、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觀書有感》
3、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朱熹 《勸學詩》
4、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朱熹
5、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 ——朱熹 《四書集注》
6、 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 《近思錄》
7、 內無妄思,外無妄動。 ——朱熹 《朱子語類》
8、 自古圣賢,皆以心地為本。 ——朱熹 《朱子全書》
9、 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 ——朱熹
10、 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朱熹
11、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朱熹
12、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 ——朱熹 《春日》
13、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觀書有感》
14、 一心可以興邦,一心可以喪邦,只在公私之間爾 ——朱熹
15、 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賢地位。 ——朱熹 《范純仁語》
16、 存天理,滅人欲 ——朱熹
17、 蹉跎莫譴韶光老。 ——朱熹 《四時讀書樂》
18、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19、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
20、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惻隱之心,人之生道也。 ——朱熹 《近思錄》
21、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 ——朱熹
22、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朱熹
23、 無一事而不學,無一時而不學,無一處而不學,成功之路也 ——朱熹
24、 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 ——朱熹
25、 心統性情者也。 ——朱熹 《近思錄》
26、 "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朱熹 《四書集注》"
27、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謂遠矣。 ——朱熹 《朱子全書》
28、 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而是要多讀遍數,自然上口,永遠不忘。 ——朱熹
29、 書不記,熟讀可記;義不精,細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無著力處。 ——朱熹
30、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31、 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朱熹
32、 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則以石為玉而又炫之也。 ——朱熹
33、 書冊埋首何日了,不如拋卻去尋春 ——朱熹
34、 立志不堅,終不濟事。 ——朱熹
35、 大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 ——朱熹
36、 圣人之所以為圣也,只是好學下問 ——朱熹
37、 慎勿談人之過,切勿矜己之長。 ——朱熹
38、 十年浮海一身輕, 歸對梨渦卻有情。 世上無如人欲險, 幾人到此誤平生。 ——朱熹
39、 世路無如人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 ——朱熹
40、 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 ——朱熹
41、 唯能不為,是以可以有為,無所不為者,安能有所為耶 ——朱熹
42、 禮即理也。 ——朱熹
43、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朱熹
44、 謙固美名,過謙者,宜防其詐。 ——朱熹
45、 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于身為心,其實一也。 ——朱熹 《近思錄》
46、 學者須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只是志不立。 ——朱熹
47、 虛心順理,學者當守此四字。 ——朱熹
48、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 ——朱熹
49、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 ——朱熹
50、 有所不為,為無不果。有所不學,學無不成 ——朱熹
51、 為學讀書,須是耐煩。 ——朱熹
52、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朱熹
53、 圣人所說底話,光明正大 ——朱熹
54、 鳥畏死,故鳴哀;人窮反本,故言善。 ——朱熹 《論語集注》
55、 須知三絕韋編者,不是尋行數墨人。 ——朱熹 《朱文公集》
56、 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朱熹
57、 自修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朱熹
58、 讀而未曉則思,思而未曉則讀。 ——朱熹
59、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朱熹
60、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謅媚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 ——朱熹
61、 人之進學在于思,思則能知是與非。 ——朱熹
62、 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 ——朱熹 《朱子家訓》
63、 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64、 百學須先立志。 ——朱熹
65、 為學,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 ——朱熹
66、 天下事,壞于懶于私 ——朱熹
67、 守正直而佩仁義 ——朱熹
68、 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信 ——朱熹
69、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朱熹
70、 當務之急,不求難知;力行所知,不憚所難為 ——朱熹
71、 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朱熹 《宋名臣言行錄》
72、 志者詩之本也 ——朱熹
73、 仁者,以天下為已責也 ——朱熹
74、 不能感人,皆誠之不至。 ——朱熹
75、 朋友,以義合者。 ——朱熹
76、 不以小惡掩大善,不以眾短棄一長 ——朱熹
77、 涵養、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朱熹
78、 心平則氣自和。 ——朱熹
79、 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 ——朱熹
80、 師嚴道尊,教乃可施 ——朱熹
81、 嘉賞未嘗喜,抑挫未嘗懼。 ——朱熹
82、 憂在內者本也,憂在外者開也 ——朱熹
83、 責己厚,故身益修;責人薄,故人易從。 ——朱熹
84、 我們的性格即我們的自身 ——朱熹
85、 讀而不曉就思,思而不曉就讀。 ——朱熹
86、 月盈則虧,日中則昃 ——朱熹
87、 四書五經之所以能獲得這樣至高無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從各個方面提出了封建社會人們安身立命、治國齊家、交往相處的法則。 論語的'”仁者愛人“宣揚的是忠恕;周易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提倡的是堅韌;詩經 教會人們感受和抒發;尚書 教會人們開拓和創新 禮記 是人際關系的準繩;春秋 是治理國家的法寶 ——朱熹 《四書五經》
88、 年份:南宋光宗紹熙年間,一代大儒朱熹將儒家經典 禮記 中的 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匯集一起刊刻,合稱 四書。再加上 先秦的 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 ——朱熹 《四書五經》
89、 “鄰,猶親也。德不孤立,必以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 ——朱熹 《論語集注》
90、 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爭訟,訟則終 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勢力而凌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 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 ,急則可相依。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安知非我 之不是,須平心遭暗想。 ——朱熹
91、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 ——朱熹 《觀書有感》
92、 志大量小無勛業可為 ——朱熹
93、 俱收并蓄,待用無遺 ——朱熹
94、 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 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 日月逝矣,歲不我延。 嗚呼老矣,是誰之愆? ——朱熹 《勸學文》
95、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
96、 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 ——朱熹
97、 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朱熹
98、 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說的是做到至誠,那么就可以做到見微知著,可前知禍福。 ——朱熹 《四書五經》
99、 "大學著重闡述了提高個人修養、培養道德素養與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重要關系。 秦漢儒學 偏重 為政治民 小學教人掌握文字知識,而大學教人如何為人 大學 誠意篇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修身在正其心 ——朱熹 《四書五經》"
100、 一啜夜窗寒,跏趺謝衾枕。 ——朱熹 《茶坂》
101、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 修身是齊家的前提條件,只有自身具有良好而高尚的道德品質,人才會有地位,才會受到眾多家庭成員甚至社會成員的尊重與愛戴,所以身不修何以治家? ——朱熹 《四書五經》
102、 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先于讀書。 ——朱熹
103、 讀書之法無它,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 ——朱熹
【有關朱熹的學習名句】相關文章:
有關學習的名句36句03-05
有關學習的名句39條03-05
有關學習的名句匯編30句03-12
朱熹家訓全文01-15
有關學習的名句錦集44條07-26
學習的名句匯總04-27
朱熹是哪個朝代的詩人07-08
學習的名句49句04-17
學習的名句65條02-28
學習的名句68條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