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春節的神話故事
春節的神話傳說有許多,在中國已經流傳了幾千年。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春節的神話故事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有關春節的神話故事
熬年守歲
守歲,指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
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稱為“年”。它生性兇殘,不僅食飛禽走獸,甚至還吃大活人。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出沒時間都在天黑以后。這一夜被稱作“年關”。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人們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到這天晚上,每家都提前做好飯,熄火凈灶,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門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年”獸的傳說
一年除夕,桃花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可鄉親們正為“年”獸來臨而恐慌,哪里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并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不信,仍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由他去了。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
第二天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余光。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這風俗越傳越廣。
萬年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但苦于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設計出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后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云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后,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他,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后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于是把萬年留下,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后,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桃符傳說
關于桃符有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東海度朔山風景秀麗,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樹巨大無比,枝繁葉茂,結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這樹上的桃子能變成神仙。
一個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紅發綠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壘二兄弟用桃枝打敗鬼怪,并用草繩捆著喂了看山的老虎。從此,兩兄弟的大名令鬼怪為之懼怕,他們死后變為專門懲治惡鬼的神仙。后世人們用一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兩神仙像掛在自家門兩側,以驅鬼祛邪,這種桃木板被稱作“桃符”。
隨著時代的變化,桃符本身也在變化,發展到“題桃符”,即將字數相等、結構對稱、意思相應的短詩題寫在桃符上,這就是春聯的前身。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于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于門旁鎮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后,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由于中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過年放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的傳說。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聲除舊迎新。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據《神異經》說,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主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深山中有一種動物名叫“山臊”,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人們為了對付這種動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暴烈聲使其遠遁的辦法。
唐代時,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里,點燃后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氣,制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后火藥出現,人們將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藥編程串做成“編炮”(既鞭炮)。
燃放爆竹已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人們除了辭舊迎新在春節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諸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婚嫁、建房、開業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
倒貼“福”字的傳說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向往和祝愿,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
一“福”字。于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璋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于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祭灶王
灶王又被叫做“灶神”、“灶君”、“灶君老爺”、“老灶爺”、“火神”等。
是神話傳說中主管飲食之神。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一年的善惡。
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
送灶神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
百姓供上紅燭、糖瓜,以隆重的禮節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門神
上古時期,度朔山上有一棵桃木,枝繁葉茂,盤庚錯節,樹冠盤曲覆蓋達三千余里。
在樹枝東北門有扇鬼門,是世上萬鬼出入的必經之門。
神荼、郁壘二神居其左右,見到害人作惡的鬼,就用葦索捆起來,讓老虎吃掉。
因此,漢代人,每到除夕,為了防止作惡害人的惡鬼進家,便用桃木梗制成神荼、郁壘二神的形象,立在門上。
同時在門上懸掛葦索,供神荼、郁壘兩個門神作縛鬼喂虎之用,稱之為“懸葦”。
于是便產生了中國門神的雛形。
這一習俗流傳至魏晉南北朝以后,人們認為刻木為人形太麻煩,于是削成一塊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人的名字。把這塊桃木板掛在門上,稱之為“仙本”或“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
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
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春節的神話故事】相關文章:
有關春節的神話故事02-14
過年的來歷神話故事03-26
關于過年的神話故事01-21
經典神話故事精選09-15
神話故事的成語07-20
精選神話故事參考08-31
神話故事:昆侖09-01
黃河的神話故事09-18
龍女的神話故事04-27
阿凡提的神話故事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