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黃故事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信口雌黃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信口雌黃故事1
【信口雌黃的故事】
魏晉時期的上層社會盛行清談之風,西晉大臣王衍就是個很有名的清談家。他從小就口齒伶俐,曾在文學名家山濤府上做客。大家都對他清秀的外表和文雅的舉止加以稱贊,但山濤卻感嘆道:“日后耽誤天下的,就是這種人啊!”
王衍成年后,擔任元城縣令時很少辦公事,經常約人在一起沒完沒了地閑聊。他喜歡老莊學說,每天談的多半是老子、莊子的玄理,還常常用老子、莊子的學說解釋儒家經義。清談時手里拿著鹿尾拂塵,滿嘴都是空虛的怪話。他講話時輕聲慢語,時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質疑,他也滿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隨口更改。于是當時人說他是“口中雌黃”。
王衍做事也是這樣。他先是看太子很有前途,就把女兒嫁給太子為妃。后來太子被別人陷害,他怕牽連到自己,又立刻上書請求與太子脫離關系。太子的冤案真相大白后,他被判終身禁錮。在這之后的“八王之亂”中,王衍被兩位很有權勢的王爺看中,任他為尚書令。他只顧著擴大自己的勢力,而不管天下百姓。
當西晉滅亡時,他還隨口說:“我一向不干預朝政,罪不在我。”不過,王衍還是難逃一死,最終被敵軍活埋在瓦礫堆里。
《顏氏家訓》中也有“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之論。
【信口雌黃的意思】古時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涂了重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雌黃,雞冠石,黃赤色。
【信口雌黃造句】這個盜竊犯交待犯罪事實時躲躲閃閃,信口雌黃。
【信口雌黃的道理】其實,“雌黃”原本是一種礦物,其化學成分為三硫化二砷,其晶體多呈檸檬黃色,可用來制成顏料或做褪色劑,而古代時寫字用的紙多為黃色,古人在抄書或校書時一旦遇有錯字誤書處,便可用雌黃將錯誤處涂掉,然后改寫。后來,人們進一步將用雌黃涂改、修正錯誤字句的動作亦稱為“雌黃”,并將其義引申為評論和修改別人的詩文。而將“信口”與“雌黃”聯系在一起的正是故事中的這位王衍先生。令人好笑的是,他是做為一個形容不顧事實,隨口亂說的典范,這種“典范”還是不做為好吧!
【近義】胡說八道、信口開河
【反義】言之鑿鑿
信口雌黃故事2
成語名稱:信口雌黃
成語拼音:xìn kǒu cí huáng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說話隨便。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信口:隨便開口;雌黃:雞冠石,黃赤色。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
成語來源:晉·孫盛《晉陽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成語造句:巴金《最后的時刻》:“他們胡說什么‘老右派’、‘黑大炮’,‘不會打仗’,這真是一派胡言,信口雌黃。”
信口雌黃的成語故事
王衍是東晉人,有名的清談家。他喜歡老莊學說,每天談的多半是老莊玄理。但是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質疑,他也滿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隨口更改。于是當時人說他是“口中雌黃”。《顏氏家訓》中也有“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之論。
信字開頭的成語
信口雌黃
包含有信字的成語
信口雌黃 韓信將兵 兼聽則明 人而無信 言必信,
信口雌黃故事3
【拼音】xìn kǒu cí huáng
【成語故事】晉朝清談家王衍擔任元城縣令時很少辦公事,經常約人在一起沒完沒了地閑聊。他最喜歡老子和莊子的玄理,清談時手里拿著鹿尾拂塵,侃侃而談,經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有人質疑時,他隨口更改,隨心所欲。人們說他是“口中雌黃”
【典故】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輒更易之,時號口中雌黃。
晉·孫盛《晉陽秋》
【釋義】信:任憑,聽任;雌黃:即雞冠石,黃色礦物,用作顏料。古人用黃紙寫字,寫錯了,用雌黃涂抹后改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說話隨便
【相近詞】胡說八道、胡言亂語、信口開河
【反義詞】信而有征、言之鑿鑿、守口如瓶
【示例】如果孫俊英按事實講也沒有什么,但是她加油添醋,信口雌黃,憑空捏造,極盡誣蔑挑撥之能事。
馮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
【成語造句】
◎ 老徐話音未落,其它工人已經紛紛回到座位上坐下了,他們的表情看上去有點窘迫,大概后悔不該輕信一個小青年的信口雌黃,他們坐在那兒,好像從來沒有站起來過,一個女工說,這種天氣,怎么會槍斃人呢,子彈會受潮的`。
信口雌黃故事4
1、信口雌黃的成語故事
魏晉時期的上層社會盛行清談之風,西晉大臣王衍就是個很有名的清談家。他從小就口齒伶俐,曾在文學名家山濤府上做客。大家都對他清秀的外表和文雅的舉止加以稱贊,但山濤卻感嘆道:“日后耽誤天下的,就是這種人啊!”
王衍成年后,擔任元城縣令時很少辦公事,經常約人在一起沒完沒了地閑聊。他喜歡老莊學說,每天談的多半是老子、莊子的玄理,還常常用老子、莊子的學說解釋儒家經義。清談時手里拿著鹿尾拂塵,滿嘴都是空虛的怪話。他講話時輕聲慢語,時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質疑,他也滿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隨口更改。于是當時人說他是“口中雌黃”。
王衍做事也是這樣。他先是看太子很有前途,就把女兒嫁給太子為妃。后來太子被別人陷害,他怕牽連到自己,又立刻上書請求與太子脫離關系。太子的冤案真相大白后,他被判終身禁錮。在這之后的“八王之亂”中,王衍被兩位很有權勢的王爺看中,任他為尚書令。他只顧著擴大自己的勢力,而不管天下百姓。
當西晉滅亡時,他還隨口說:“我一向不干預朝政,罪不在我。”不過,王衍還是難逃一死,最終被敵軍活埋在瓦礫堆里。
2、信口雌黃的材料
【注音】 xìn kǒu cí huáng
【出處】南北朝·劉孝標《廣絕交論》:“雌黃出其唇吻。”
【解釋】信:任憑,聽任;雌黃:即雞冠石,黃色礦物,用作顏料。古人用黃紙寫字,寫錯了,用雌黃涂抹后改寫。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說話隨便
【近義詞】胡說八道、胡言亂語、信口開河
【反義詞】信而有征、言之鑿鑿
【年代】古代
【例句】這個盜竊犯交待犯罪事實時躲躲閃閃,~。
3、信口雌黃的點評
其實,“雌黃”原本是一種礦物,其化學成分為三硫化二砷,其晶體多呈檸檬黃色,可用來制成顏料或做褪色劑,而古代的寫字用的紙多為黃色,古人在抄書或校書時一旦遇有錯字誤書處,便可用雌黃將錯誤處涂掉,然后改寫。后來,人們進一步將用雌黃涂改、修正錯誤字句的動作亦稱為“雌黃”,并將其義引申為評論和修改別人的詩文。而將“信口”與“雌黃”聯系在一起的正是故事中的這位王衍先生。令人好笑的是,他是做為一個形容不顧事實,隨口亂說的典范,這種“典范”還是不做為好吧!
信口雌黃故事5
成語信口雌黃出處:這個成語故事出自《晉書·王衍傳》。
信口雌黃這個成語故事出自《晉書·王衍傳》。
晉人王衍,字夷甫,臨沂人,是一個有名的清談家。起初,他當元城縣令,每天很少辦公事,就是沒完沒了地閑聊,發議論,不過工作上倒也沒有出過什么岔子。后來,他幾經升官,被任為“太子舍人”,尚書郎等高職,還擔任過宰相,淸談的興趣也更加高了。他喜愛老子和莊子的學說,每天談的多半是老,莊的玄理。談的時候,手執玉柄麋尾,輕聲慢語,從容不迫,好像滿肚子都是學問的樣子。當時清談之風正盛,王衍竟受到—部分人的欽敬,成為清談家的首領之一
其實,每當他夸夸其談,講他那套玄妙空虛的理論時,常常是前后矛盾,漏洞百出,聽的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疑問時,他也毫不在乎,往往不假思索,隨口更改,厚著臉皮,繼續不慌不忙的談論下去。當時人們因此稱他“口中雌黃”。“雌黃”是—種礦物名,黃色,可作顏料。古時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涂抹后重寫。后以比喻不問事實,輕下論斷
信口雌黃故事6
估計大家對“信口雌黃”這個詞不陌生,看到不合事實,隨意或妄自的評論,一句”信口雌黃“,言簡意賅,卻準確犀利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不過,這一說法的緣由就就鮮為人知了。它源于《晉書·王衍傳》。一提到魏晉時期,人們總會想到魏晉風度,在那個戰亂的時代——鼎立的魏蜀吳三國間的硝煙尚未消失殆盡,多國的戰亂又緊跟其后,在經世和玄談之間,很多學者往往選擇后者,造就了大批的名士,東晉王衍就是其中一位。
年少氣盛之時,王衍喜歡連橫合縱的游說之術,然而在各國紛爭造成的尖銳矛盾的時勢下,這位名士漸漸不再談論世事,只是吟詠詩賦,每天談論老莊的學說以避世,然而,一人之力,又怎么避得開?最終他沒逃過死在石勒的鐵騎之下的命運,當然這是后話。
這位有名的清談家,最喜歡清談玄說,每天都在談。但是經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即使當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或者提出質疑時,他也滿不在乎,常常不假思索便隨口更改。于是當時人說他是“口中雌黃”。這就是這則成語的來源。
那為什么形容一個人胡說八道,會提到雌黃這兩種礦物呢?
雌黃,也稱雞冠石,是一種黃色的礦物,常常用作顏料。古時候的人習慣用黃紙寫字,寫錯了的時候就會用雌黃涂抹蓋住有誤之處,然后再改正。與此對應——信口雌黃有”隨意更改不正確或者不恰當的言論“之意。這就解釋得通了。
除了”涂改液“的功能,雌黃還有藥用功能:不但可以研磨成粉末狀,用以外敷,還可以內服,制作成藥丸或者散服。雌黃一般用來對付疥癬,惡瘡,如果遇到蛇蟲咬傷,也能拿雌黃來應付傷口。
和”陰陽“一樣,”雌雄“也是難分難舍的一對,說到雌黃,就不得不提一下雄黃。據記載,雌黃常與雄黃共生,因為被稱為“鴛鴦礦物”。要知道,它們兩者一旦結合,可以提取出一種劇毒——砒霜。和雌黃一樣,雄黃也是一種礦物質,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在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就發現雄黃和雌黃的功效并加以利用。最早的記載當屬《淮南萬畢術》,“夜燒雌黃,水蟲成列”,大意就是點燃雌黃燒起來之后冒出的煙可以使蟲子致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一點,讓古人覺得雌黃、雄黃可以辟邪、預防瘟疫。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從前在長江流域流行著“五月五”端午節,有”雄黃燒酒過端午”的習俗。大家都期冀這一做法可以驅災保平安,成為勞動人民對美好事物的一種憧憬。
另外,在《白蛇傳》中,將白娘子逼出原形的也是雄黃酒,由此看來,雄黃酒被大家賦予了另一延展功能——驅妖辟邪。看到這里,大家不免想一睹雄黃面目了,這么多功效,這到底是什么樣的一種“神物”?其實一點都不神秘,牛黃解毒片,這個我們大部分人都用過來治療內火過盛的黃色小藥片中就有雄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雄黃有毒性,即使服用其治病的時候也要注意,換一種說法,吃雄黃就是吃砒霜,所以服用含有雄黃、雌黃的制劑必須要嚴格遵照醫囑,不可過量。就像民間端午節時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者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一般都沒有飲用純雄黃酒的。所以,大家要注意,在臨床使用含有雄黃的制劑時要嚴格掌握適應癥、按照說明書的劑量、療程服用,切不可濫用、久用、超量用。
【信口雌黃故事】相關文章:
兒童故事睡前故事01-20
不要讓故事只是故事的勵志故事06-06
故事粽子童話故事11-05
童話故事睡前故事01-25
亞麻的故事睡前故事12-02
狐貍拜年故事睡前故事11-21
故事大全幼兒睡前故事11-16
勵志故事:大魚的故事05-18
名人創業故事小故事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