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故事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時常會因某些事或人產生新的想法,順其自然的,我們就可以寫一篇關于感悟的文章。不過,你知道怎樣記錄感悟會更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生感悟故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生感悟故事1
有位驢友,他每年的生活基本上是這樣的:上半年打工,下半年“流浪”,或者是一年工作,一年“流浪”。越來越多知道他底細的老板不愿聘用他,父母埋怨他,兄弟姐妹規勸他,朋友試圖說服他,都三十四歲了,還從來沒有一個女人喜歡他。
沒有人知道他活得很好,自由自在,充分享受生活的每一天。他的快樂是脫離“主流社會”的快樂,是率性而為、不虧待自己的快樂。
大家看他,覺得可悲;而他看大家,覺得可憐。
他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雖然你內心偶爾會有這樣的夢想。
因為你總是在想,從這個“主流社會”掙脫出來后果太可怕了。該上學的時候你不上學,該工作的時候不工作,該結婚的時候不結婚,該買房子的時候不買房子……一個人一旦被“邊緣化”,就會浮躁、痛苦、抑郁,于是千方百計、削尖腦袋擠進“主流社會”。
在我們這個社會里,“按部就班”被認為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你只要做到“按部就班”,你就是主流的。所以,如果你沒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如果你拿著工資不存銀行,不為將來養老、買房、治病考慮,而是去旅游玩樂,你就是“社會閑散人員”和“享樂主義者”。一旦有作奸犯科的事件發生,你就是重點懷疑對象。
這已是一種所向披靡的價值標準。這個“主流社會”時刻在逼著你“正常”起來,必須要按照“人生的操作規程”一步一步地來,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你是不能隨意調換的。
其實一個人一出生就已被生活的現實給綁架了,你是無法逃避的,你的所有親人都期望你成為一位“劍客”,浴血奮戰,殺出一條血路來。
如果你脫離這樣的生活綁架,選擇了逃避,那你就成了逃兵,是可恥的。
但是,假如美好的生活是一個高地,為什么要求人人都從正面攻上去,不能從這個高地的后面、側面攻上去?甚至可以一邊慢慢攀登著,一邊欣賞著身邊的`風景,同樣可以到達高地。
這其實是一種人生智慧。人生畢竟不是兵團作戰,沒有要求你一切行動聽指揮,你可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所做的,如果感到痛苦,那就是錯了;你所做的,如果感到是快樂的,那你就是對的。
倫敦奧運會上,有位名叫蘭斯·布魯克斯的美國鐵餅運動員,28歲的他并不是一位專業運動員,而是一位臨時工,參賽前他在為別人修路。在美國的日子,他有時是保鏢,有時是吧臺服務生,有時又是加油站工作人員……他在大學里學的是環境科學,后來又希望當個籃球運動員,但每一次他都淺嘗輒止。
這樣一個喜歡“折騰”的人,代表國家來參加奧運會了。蘭斯·布魯克斯沒想過要成為專業的鐵餅運動員,他只不過覺得自己鐵餅擲得遠,可以享受奧運比賽的快樂,而又有人同意讓他來,所以就到倫敦來了。我們的運動員,比賽失利就會痛哭流涕,頓足捶胸,愧對祖國人民。這只是一場體育比賽,體育是美好的,也是陽光的,更是快樂的,比到后來竟然成為“愧對江東父老”了,那還是體育嗎?
真的,我們許多人都忘了自己為什么出發了,已不知道生命其實是應該有快樂的,是不應該被“綁架”著向前走的。
人生感悟故事2
一個故事,一首歌;一首歌,一個故事。
在思路萬千的起筆處,我悄然的唱了一首歌,這是周杰倫的歌曲,我會唱。
真受不了自己的多情,于是……
久未轉晴的天空
照常留著你的笑臉
哭過,卻無奈掩埋歉疚
鷂子在陰天擱淺
惦記還在等候救濟
我拉著線,復習你給的嬌柔
暴曬在一旁的`孤單
笑我給不起許愿
怎樣會怎樣會,你竟諒解了我
我只能永遠讀著對白
讀到我給你的傷害
我諒解不了我
就請你當作我已不在
我睜開雙眼看著空缺
遺忘你對我的等待
讀完了依靠
我很快就來到
人生感悟故事3
懶馬的下場
農夫養了兩匹馬,一匹勤快、一匹懶。
一天,農夫要把糧食運到糧店去賣,用那兩匹馬拉,懶馬走一會就停下來,農夫以為懶馬沒力氣,就把糧食搬到勤勞的馬車上,懶馬說:“你看你,使那那么大的力氣,你越努力,他越折磨你,看我多舒服。”勤勞的`馬沒理他。農夫把勤勞的馬拴在家里,懶馬很高興,以為主人帶他出去,他沒想到主人帶他去屠宰場。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幸運只偏愛那些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人,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工作和學習中干出成績。如果懶懶散散,一味地投機取巧,始終吃虧的也只會是自己。
蒲公英、黃豆莢與農夫
一粒蒲公英種子乘著降落傘忽忽悠悠地飄在空中,突然它發現腳下有一塊黑油油的泥土——那是一塊農民才播下種子的豆田。蒲公英饞得心里直癢癢,它瞅準了機會一下降落了下來,剛好掉進了豆田的泥縫里。它非常滿意自己選中的這塊土地,只要遇到及時的雨水和充足的陽光,不久它就會長成一個風姿態約卓的蒲公英小姐。它長長地吁了一口氣,把身子往泥土里使勁拱了拱,準備好好地睡上一覺,解解多天來旅途的疲勞。
等到蒲公英一覺醒來的時侯,它已經從一粒種子變成了一株蒲公英小苗。它扭頭朝四周看了看,發現在自己的身邊不知什么時侯從泥土里拱出了許多頭上頂著豆瓣的小伙伴來,它迫不及待地同它們打起了招呼,它很快得知了這些小伙伴們的名字叫豆苗。
蒲公英很快成了豆苗們的好朋友,尤其是它周游各地的.見聞更是引來豆苗們的一片嘖嘖贊嘆之聲。蒲公英也毫不吝嗇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講出來與大家分享。大家在它的奇聞趣談中快活地享受著陽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潤,吮吸著大地的養料。一個個長得婷婷玉立,嬌艷動人。
這天,一位頭戴草帽、肩扛鋤頭的家夫來到了豆田,他站在田埂上,看到滿田綠油油的豆苗開心得哼起了小調。可豆苗們知道,農夫是要給它們除草、松土。這對它們來說當然是一件大好事,既松了土保持了土壤的濕度和養份,又除去了那些與它們爭奪養料的對手。但豆苗們也明白,它們的好朋友——蒲公英卻即將面臨滅頂之災。
就在農夫下田開始鋤地時,豆苗們用自己的綠葉將蒲公英圍了起來,它們希望能幫助好朋友逃過這致命的一劫。可是豆苗們沒有想到農夫今天的心情特別好,干活也十分仔細,他扒開豆葉發現了這棵隱藏在綠葉中的異類,毫不留情地鋤斷了它賴以生存的根。蒲公英心不甘情不愿地倒在了地上。
農夫干完活后滿意地走了,他知道今年一定又是個好年成。不久這片綠油油的豆苗就會開花,結出他希望的豆莢,最后長成一顆顆飽滿、滾圓的黃豆來。
農夫一走,豆苗們都關切地呼喚著躺在地上的蒲公英,看著剛才還在談笑風生如今已是奄奄一息的好朋友,豆苗們從心里怨恨起農夫來。它們拼命地張開葉子為蒲公英遮擋住烈日,以免它被太陽曬枯。整片豆田籠罩在一片悲涼的氣氛中。大家都忘記了吸收水份和養料,忘記了自身的生長與存在。
然而豆苗們的努力終究沒能挽救住蒲公英的生命,它漸漸地變成了一根枯黃了的干草。豆苗們傷心極了,一個個低下了原本高昂著的、向上伸展著的頭,斂起舒張著的葉片,既是悼念它們的好朋友,也是對農夫的報復。
該是結豆莢的時侯了,農夫嘴里哼著快樂的小調又來到了豆田邊,可是眼前的情景著實讓他大吃一驚,一株株豆苗無精打彩地站立在田里,每株上只有稀稀幾個干癟的豆莢隨著微風在不停地擺動。農夫像一個泄了氣的皮球一樣,一屁股坐在田埂上。他用力地撓著并不發癢的頭皮嘴里夢囈般地反復念叨:“不對呀!這是怎么回事呢?”
獵人捕鳥
有一個獵人,在湖沼旁張網捕鳥。
沒過多久,網中就飛進了很多大鳥,獵人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趕快收網預備把鳥抓出來,沒想到鳥的力氣很大,反而帶著網一起飛走了,獵人只好跟在網后面拼命追。
一個農夫看到了,笑著對獵人說:“不要白費力氣了,無論你的速度有多快,也不可能追上那些會飛的'大鳥。”
但是獵人并沒有放棄,他用一種堅定的語氣說道:“不,你根本不知道,如果網里只有一只鳥,我就真追不上它,但現在網子里有很多鳥,我一定能追到。”
果然,到了黃昏,網里的那些鳥兒都想回自己的窩,有的要回湖邊,有的要回森林,有的要回草原,結果,由于各自的方向不對,那一大群鳥跟著網一起落地,被獵人活捉了。
感悟:在一個團隊中,如果大家心不齊,就辦不好任何事情。
兄弟同心
一位老人不久將離開人世,他把3個兒子召喚到病榻前說:“親愛的孩子,你們試試能 否把這捆箭折斷,我還要給你們講講它們捆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
長子拿起這捆箭,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也沒折斷:“把它交給力氣大的人才行。”他把箭 交給了老二。二兒子接著使勁折,也是白費力氣。小兒子想來試試也只是徒勞,一捆箭一根 也沒折斷,還是老樣子。
“沒有力氣的人,”父親說,“你們瞧瞧,看看你們父親的力氣如何?”3個兒子以為 父親在說笑,都笑而不答,但他們都誤解了。老人拆開這捆箭,毫不費勁地一一折斷。 “你們看,”他接著說,“這就是團結一致的力量。孩子們,你們要團結,用手足情意把你 們擰成一股繩。這樣,任何人、任何困難都打不垮你們。”這是他在患病期間說話說得最多 的一次。
說完后,老人感到自己就要撒手歸西了,對孩子們說:“孩子們,記住我的話,你們要 始終團結,在臨終前我要得到你們的誓言。”3個兒子一個個都哭成了淚人,他們向父親保 證會照他的話去做。父親滿意地閉上了雙眼。
三兄弟清理父親的遺物時,發現父親留下了一筆豐厚的財產,但留下的麻煩也不少,有 個債主要扣押財產,另一個鄰居又因為土地要和他們打官司。
開始時,三兄弟還能協商處理,問題很快解決了。然而這兄弟之情是如此短暫,雖有共 同的血統,但各自的'利益促使他們分離。欲望、嫉妒和法律問題困擾著三兄弟,他們爭吵著 分家,法官不得不在許多事情上對他們一一課以處罰。
債主和鄰居重新翻案,一個說錯判要重新起訴,另一個則由于前次訴訟不合手續又提出 申訴。不團結的兄弟們內部分歧更大了,互相使壞,最后他們丟失了全部的家產。當想起捆 在一起又被拆散的箭和父親的教誨時,他們都后悔莫及。
感悟:團結一致,力量無窮,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家和才能萬事興,內耗就會走向 衰敗;家庭如此,國家亦如此。
遺失的斧頭
農夫甲和農夫乙忙完了田里的工作,一起回家。他們走在路上,農夫甲忽然發現地上有 一把斧頭,就跑過去撿起那把斧頭。他看了看斧頭,覺得還很新,就想帶回家占為己有。農 夫乙看到這把斧頭就說:“我們發現了一把斧頭。”
農夫甲認為這把斧頭是他發現的,應該歸他所有,就對農夫乙說:“你剛才說錯了,你 不應該說‘我們發現’。因為這是我先看見的,所以你應該改口說‘你發現了一把斧頭’才 對。”
他們兩個繼續往前走,農夫甲的手上仍然拿著那把撿到的斧頭。過了一會兒,遺失這把 斧頭的人走了過來,遠遠地看見農夫甲的手上拿著他的斧頭,就匆匆忙忙地追上來,眼看對 方就要追上來了。這時候農夫甲很緊張地看農夫乙一眼,然后說:“怎么辦?這下子我們就 要被他捉到了。”
農夫乙聽他這么一說,知道農夫甲想把責任歸咎到兩個人的身上。于是農夫乙就很嚴肅 地對農夫甲說:“你說錯了,剛才你說斧頭是你發現的.,現在人家追來了,你就應該說‘我 快被他捉到了’,而不是說‘我們快被他捉到了’。”
人生感悟:只想占便宜的人,不會得到別人的幫肋。朋友之間,一旦不愿讓對方分享你的 成就,就不能要求對方幫你分攤痛苦,這就是所謂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下金蛋的雞
有一對貧窮的夫婦,依靠自己家的一塊田地維持生計,每年收割的莊稼只能勉強過活。
但值得欣慰的是,他們家還養著一只母雞,每天可以生一個雞蛋。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有一天,這只雞生下了一個金蛋。農夫把雞蛋拿到市場上去賣,得到了一筆現金,數量多得嚇了他一跳。竟然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這么一大筆錢,農夫喜滋滋的。
農夫回到家里,盯著下金蛋的雞看,不明白自己為什么這么幸運,他心想,以后再也不用辛辛苦苦耕種了,需要什么東西,不管是豆子、蔬菜還是肉類,都能用金蛋換的錢在市場上買回來。
母雞一天下一個金蛋,夫婦倆發了大財,買下了肥沃的田地,又蓋起了漂亮的大房子,請了許多仆人,日子過得舒服極了。
但是他們非常貪心,對這一切并不滿足。有一天躺在床上,妻子說:“既然母雞每天可以下一個金蛋,那它的`肚子里一定有很多很多的金蛋,說不定就是一個金庫……”
丈夫緊接著說:“對,我們干脆把雞殺了,從肚子里把所有的金蛋都拿出來!”
于是,他迅速地爬起來,拿了一把刀把那只下金蛋的雞殺了。但是剖開雞腹之后,發現和普通的雞并沒有什么兩樣,根本沒有什么金蛋,也不是什么金庫!農夫非常懊悔親手毀了自己的致富寶貝,但為時已晚。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財富,卻把原有的利益也失去了。
對貪得無厭的人來說這是多么好的教訓。許多人想一夜暴富,結果卻變成了窮光蛋。人們應該珍惜現在擁有的東西,切不可貪得無厭,殺雞取卵。
殺雞取卵的結果是一無所有。
人生感悟故事4
生活充滿不期而遇的經歷。有時現實跟我們的期待完全是兩碼事。
期待很美好,給人以目標和快樂,使人有所憧憬,但你得明白:生活并不盡在你的掌控之中。
有些期待很美好,而有些則無益。
如果你總要求別人做到完美,那你必然一直失望,因為人們永遠也不可能達到你的期望。
對人有很高的期望其實也無可厚非,但請記住:就算對方沒能做到,他們也盡力了。
所以請多加體諒,不要苛求完美。停止預料別人糟糕透頂
反之,如果你總覺得別人會栽跟頭,那等于是在扼殺他們成功的'機會。
你應該多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指導他們。這樣他們才能成長并征服困難。
如果總是挑簡單的事做,那你永遠成不了大器。
生活會在始料不及時考驗你,所以你必須挑戰困難、保持堅強。
世上任何值得擁有的東西都需要付諸努力、勤奮和自律。倘若自甘平庸,那你就會變得庸碌無為。
人都依戀習慣,喜歡萬事固定不變、舒服穩妥。
雖然改變也行,但卻耗費時間。
要是你期望別人有所改變,那就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吧。
你的力量只在于改變自己,而非其他任何人;一旦意識到這點,生活會變得舒心很多。
人生感悟故事5
小時候,她家住在偏僻的大山深處,離她就讀的小學有十幾里路程。
每天天不亮,她就和村里的小同伴摸著黑上學去了。
天黑,山路崎嶇難行,但這對她來說還不算什么,最讓她恐懼的是上學路上必經的那條鐵索橋。走在橋上,鐵索晃晃悠悠,橋下的山谷里,河水咆哮著轟隆隆流過,那水聲聽上去讓人心驚膽戰。她緊緊地抓著鐵索,一步步捱過去,心“撲通撲通”跳個不停。
她的同學因為害怕過橋,大多都棄學了。他們勸她不如放棄讀書,遠離鐵索橋的恐怖,每天自由自在地上山放羊、下地干活,該有多好。
她年紀雖小,但心里一直有個夢想,那就是將來能讀大學,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這小小的夢想,給她增添了許多力量,支撐她度過了艱難的求學時光。
在夢想的鼓舞下,她讀完了小學、中學,終于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大學,從山村來到城市,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
時光匆匆,大學畢業后,她在一家園林公司做綠化技術員,生活得平靜幸福。沒承想厄運突然來到她身邊,在一次上班路上,她出了車禍,傷愈后左胳膊落下了殘疾。
那段時間,她痛苦到極點,想到自己風華正茂,卻像鳥兒忽然被剪去了翅膀,中斷了飛翔的能力。她悲觀失望,心灰意冷,每天只是在傷心和嘆息中打發著日子,沒有了以往那種意氣風發的勁頭。
在百無聊賴的日子里,有次朋友約她去郊區游玩,她無意間發現河灘上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尤其是一種被人稱作太陽石的奇石,煞是好看。那灰白色的石面上,一輪赭紅色的圓,就像一輪冉冉升起的紅日。那天,她走遍河灘,揀了幾枚太陽石,還意外獲得了一枚搖起來可以聽見水聲的響水石。回到家,看著自己的收獲,她的內心很有成就感。她已好長時間沒有這樣輕松愉快了。
從那以后,她喜歡上了收集奇石。收藏世上美麗的石頭,成了她的夢想。
這個夢想,讓她的生活變得豐盈起來。從此,她不再成天黯然傷悲,只要有時間,就和奇石愛好者去郊區的山間河灘尋覓奇石。市郊跑遍了,他們的足跡又遍布周圍縣市。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她家的地下室堆滿了她揀來的奇石,客廳的工藝品架上也琳瑯滿目,簡直是一個小型的奇石展,每一個來到她家的人都贊不絕口。
收藏奇石給她帶來了美好的改變,心胸和視野開闊了,快樂又重回到她的生活里。
后來她的夢想又一次發生改變。在離她家不遠的地方有家福利院,有次她把孩子小時候的玩具、課外讀物和衣物打包送了過去。這些再普通不過的東西,沒想到給福利院的孩子們帶來了許多快樂。他們挑著自己喜歡的.玩具,翻看著那些童話書,個個像尋到寶貝一樣,愛不釋手。
這次偶然的福利院之行,給了她深深的觸動。她只是付出一些小小的善,沒想到有這么好的效果。這世上還有什么比讓孩子幸福快樂更有意義的事呢?
她就這樣漸漸走上了一條慈善之路,她希望自己能幫助到更多的人。有幾次為了籌集慈善捐款,她甚至賣了許多珍藏的奇石。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她幫助別人,傳遞快樂的同時,自己的內心也得到成長,對生活又有了一種深刻的感悟。如今的她每年都要參加慈善活動,她夢想依靠自己的努力,種下一棵善的樹,給他人帶來幸福的陰涼。
人生是一次漫長的旅程,是夢想給了她不斷成長的力量。她慶幸在自己的天空里,一直有朵夢想的云,那云給她指明前行的方向,伴她成長。
人生感悟故事6
李斌自小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公家在安徽大別山區,牛是當地重要的生產資料。外公是四里八鄉販牛的好手,最拿手的是一摸牛的牙齒就知道牛的精準年齡。“外公要知道貨源,在牛不太好的狀態下用低價買過來,之后回家養好了再賣出去,還得包裝一下,中間還有庫存。”少年李斌是外公的勞動力,負責“包裝”——找到最肥沃的草場,帶著牛去吃個飽,再一頭不落地趕回來。
二十幾年前的放牛娃如今成為易車公司董事長兼CEO。2010年11月17日,易車(BITA)在紐交所上市,市值5億美元,是中國第一家到海外上市的汽車互聯網公司。37歲的李斌持股18.94%。“身價比較低。”他說道。
在不需要販牛的季節,外公還賣酒藥。從江蘇買來酒藥,回來后再分銷給村里農戶,中間還有一級代理、二級代理。李斌則幫忙收錢記賬。“我外公是典型的農村商人。他非常進取,不單是生意好,家里莊稼種得也很好。”
外公給了李斌最為樸素的商業啟蒙。“收入成本利潤、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要不賺短期的錢,要不賺未來的錢。好的生意是今天能賺錢明天也賺錢,明天比今天賺更多的錢,用最少的錢賺最多的錢。”
顯然,這是小人物的勵志故事。大部分人選擇忽略這類人的商業路徑,也因在中國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但多數人忘記了追問另一個問題:生長于新經濟起步期的李斌,毫無家庭背景,為何能跟著中國經濟一起成長?易車網為什么能跟著中國汽車產業一起成長?為何能實現中美夢?只是李斌所說的命好?“你正好在那個時候、在那個地點、你做的事情基本是對的,就可以了。”他說。
這一切,只緣于巧合
易車的存在是一個小奇跡。2000年左右正值互聯網泡沫破滅期。易車的前身,易車電子商務公司也快撐不下去了。大股東是一家國有汽車企業的經銷商,股份占了6成多。一看互聯網泡沫破了,決定撂挑子。“就干耗著?”這不是李斌想的人生。
2001年底最后一次董事會,李斌忍不住了。“當時,公司還剩下600萬元。我說,算了,你們把錢都拿走吧。虧掉的400萬,算我欠你們的債,由我慢慢還。”雖然擁有了整個公司的股權,可這也意味著2002年李斌將一分錢也沒有。“我們8個人半年沒發工資。我上大學的時候都是出門打車,一下子從天上到地下。那時候從北京方莊坐公共汽車到一個沒有電梯的居民樓里上班,我口袋里就裝著當天能夠吃飯的錢,十幾塊錢、二十塊錢。很慘。”李斌回憶,“只能硬扛。”
在互聯網發展低谷期創業需要一股子瘋勁兒。他的一位朋友說,李斌向來如此。小學5年級后,李斌不用天天放牛了,開始了學校住宿生活。考入縣高中后,他一度迷上了游戲廳里的街機。到考試時,他臨時抱佛腳,順利地進入北京大學,專業為社會學。由于對街機的好奇,高中時期,李就在學校的AppleII機上編寫BASIC程序。
“初進北大,我幸運地成為班里的副班長。我當時的念頭是從政。我玩了命地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帶著同學們爬長城、集體勞動、到天安門看升旗。沒多久,我就累病了,住了一個多月院。出來后發現沒我天下了。我仔細思考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確定了要自己創業,并且想好從學計算機開始。”
拉長李斌的個人成長史,如果沒有外公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時代的李斌可能是一位計算機工程師——他通過了國家計算機系統分析師的考試。在當時的北大,李斌是拿到這個證書的唯一文科生。
命運似乎早已安排好,李斌在北大打過50多份工后,成為連續創業者。
“第一份工作是推銷辦公用品,拿提成。當時新世紀飯店這一面都是我的地盤,當時這是北京西邊最牛的地兒,蘋果公司就在這兒。寫字樓的大門沒有預約根本進不了。不過,我知道有一個后門,然后可以從飯店大堂二樓繞過去,躲開門衛。我做過蘋果公司的生意,賣傳真紙、復印紙、各種各樣的文具。”
現在,易車的幾處辦公室都在新世紀飯店附近。
不同的是,大學時期的李斌感覺自己很牛,感覺自己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可不嘛,上大學時,他不僅學社會學,還輔修了法律專業,考過了計算機系統分析員,賺了不少的錢。他辦了自己的公司,名為南極科技,業務是在美國租幾臺服務器,在國內幫人注冊域名、租空間。他的公司創立時有4名系統分析員,算是計算機世界里頂尖人才,那時這類人在中國不到200名。現在,年少輕狂的李斌不見了,成為一個很務實的企業管理者。
1997年,李斌參與創辦科文書業信息技術公司,擔任總經理。1998年底離開科文書業后,李斌想復制e-Bay的模式,做一個拍賣網站。他跟北大的一位師兄商量這事,可這位師兄把他甩開跟別人干了。
李斌有點兒傷心。此后的一年中,李斌一邊經營南極科技,一邊看互聯網風起云涌,2000年初,他感覺再參與互聯網創業就沒機會了,決定到一家香港人投資的互聯網公司當CEO。“我得把南極科技那些雜七雜八的.事處理一下,其中有一塊業務是做汽車配件管理軟件的。我想交給北大的另一位師兄。他做過汽車行業咨詢,對汽車行業比較了解。他說,咱們還不如合辦一個汽車網站呢?我被打動了,1997年的時候,我就給一本雜志寫過文章介紹微軟的Carpoint網站,2000年在美國也有一家汽車網站成為上市公司。我認為汽車一定會越來也普及,汽車網站會很有前景。我當即就決定與他一起創辦一個汽車網站。”
易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很快就成立了。他們在中國大飯店開新聞發布會,李斌還提出了一個口號:電子商務就是服務。
采訪當天,李斌穿著休閑西服,深色牛仔褲。他不是名牌控。開的車是一輛二手奧迪。易車網上市后,他打算買一輛10萬元左右的兩廂車。北京一限號,購車計劃被擱置了。
大股東撤出易車電子商務后,為了生存,他重操舊業,帶著幾個人編程序。(勵志)一家汽車公司的經銷商管理軟件的項目讓他賺了200萬。
然后,2003年初,易車開始給一汽馬自達做網絡營銷服務,建網站,去站投廣告。“那時候,我只能什么掙錢干什么。”李斌回憶道。這期間,李斌創建新意互動,現在已經是國內領先的網絡營銷服務公司。
2004年是易車發展的一個分水嶺。之前,易車嚴重地偏離了當初的設計軌道。
之后,李斌重新發布了易車的定位。易車網用于新車導購,新意互動主要做汽車互聯網營銷服務,加上后來的優卡網,是二手車交易服務平臺。這三塊業務是易車三大核心業務。那一年,李斌不僅知道了易車是誰,還知道互聯網是什么。
“其實,討論互聯網是什么已經沒有意義了。它已經成為空氣、水一樣的東西,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凡客,你不能把它定義成B2C的網站,它是一個服裝品牌,互聯網是它的銷售通路。回到垂直類的網站,我們也是滿足消費者很具體的一個一個的需求。買車需要專業的資訊,就像找工作需要專業的平臺,買房需要專門的平臺一樣。
垂直網站有三個發展趨勢:第一,爭奪有價值的用戶。中國一年有1800萬人買車,我把這1800萬人找到,這是最為重要的。這是我2004年開始非常專注地做汽車報價和經銷商服務的原因。現在衡量騰訊,是用每個騰訊用戶貢獻多少錢來做衡量指標的。有價值的用戶,現在評估互聯網都在用這個做標準。
第二,平臺化。我2004年想明白了一件事是,易車的資訊與服務不一定要到易車網上才能獲得,這是未來的趨勢。你到新浪汽車頻道查詢在北京買什么車用的是我的購車數據庫,騰訊、網易用的是我的購車數據庫。開心網有易車網的產品汽車通,iPhone4上有我的汽車通。我為什么一定把自己當成一個網站呢?(創業 柳傳志。“柳傳志非常務實。”他說。聯想投資有個CEO俱樂部,李斌每年都參加。“有人問他(柳傳志)問題,他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他會非常真誠地、耐心地聽人家說。他在能夠坦誠的范圍之內已經做到最大可能的坦誠。”
2006年到2009年,易車先后進行四輪融資,聯想投資投了易車網三回。
李斌把和投資者合作比喻成男女談戀愛,大家都舒服,彼此看著順眼,投脾氣。他每次融資都不是找出價最高的投資者,聽說誰有很深的背景也繞著走。
李斌不是急性子,也很少發脾氣。他的蘋果手機里有一個股票列表,一部分是互聯網公司,還有一些與汽車相關的公司。最近,他看到易車股價跌到9美元,也沒怎么著急。
李斌可能是對的,投資者只要記住中國、汽車和互聯網,然后想到易車網,那么人們很快就會忘記股價的起起伏伏。
人生感悟故事7
“只要一直認真下去,不管有多少人曾經嘲笑過你的認真、你的無趣,終有一天,他們會為你的認真而拍手稱贊。”
這段話,讓我想起一位高中同學。
上高中時,一到廣播體操時間,整個操場上都彌漫著慵懶的氣息,幾乎沒人愿意認真去做。大部分人都是“差不多式”前傾和半蹲,只有我的前桌,他的“走心式”九十度鞠躬和完全深蹲格外搶眼,每個動作看起來都像是從標準流程中刻畫下來的一樣。
當時,所有人都覺得他特別傻。于是,做廣播體操從一件極其無聊的事變成了觀摩“奇葩”表演的趣事。
出于好奇,我問他:“你喜歡做廣播體操嗎?”他回答:“不喜歡。”我詫異,又問:“不喜歡,你還做得那么賣力?你看別人,都是應付了事。”他說:“花同樣的時間,為什么不做好一點,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對自己喜歡的事做到認真,或許很容易,對于不喜歡的事甚至是分外無聊的事,也能夠認真對待,則是一種生活能力,更映射出一個人的生活態度。
對于學業,他同樣認真。大學畢業,他被保送到北京大學讀研深造,后來到國外參加科研項目交流。現在,年紀輕輕,就在研究領域有所建樹。在時間的'復利下,認真讓他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了我們這些同齡人。
認真生活的人一定對生活抱有崇高的敬意,因此生活也一定不會辜負他。你只管認真,終有一天,你會變成他人的望塵莫及。
知乎上有人提問:為什么現在“認真”變成了一件很見不得人的事?其中有個高贊回答。
科溫頓關于成就動機的自我價值理論中說:
人面對一件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往往具有兩種動機:一種是追求成功的動機,即追求成功帶來的自豪和滿足感等積極情緒;一種是避免失敗的動機,即避免失敗帶來的挫敗和不如他人等負面情緒。
現實社會中,人們渴望成功,卻也害怕失敗。大家都太脆弱,經不起失敗的打擊,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裝作“不認真”的樣子,那么一旦失敗,大家無法把失敗歸功于他能力差、智商低,而一旦成功,大家反而覺得他是天才。這種“隱晦努力”的策略充分保護了“不認真”之人的自我價值感。
由此看來,那些選擇“不認真”的人,是預先為失敗尋找一個堂而皇之的借口,以此躲避失敗帶來的挫敗感。
可實際上,如果一個人長時間把“不認真”當成思想和行為的指引,就會漸漸喪失生活的動力,從而使生活質量大打折扣,也失去了體驗更好生活的機會。
生活不容易,親情、友情、愛情、事業,沒有哪一項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搞定的,除了生活熱情,更需要我們認真對待。著名劇作家廖一梅在圖文集《像我這樣笨拙地生活》中寫道:“保持幽默感,保持尊嚴,認真對待自己,認真對待他人,對結果不存奢望。”
像傻瓜一樣去奔跑,像從未受傷一樣認真付出,這個世界從來不會虧待任何一個認真的人。
人生感悟故事8
老公聽我打電話給人支招,“你先別想太多,好好賺錢,等自己有能力之后再決定如何選擇。”他很費解:“你現在怎么不講人生大道理,光鉆到錢眼里去了?”
我理直氣壯:“鉆到錢眼里就對了,因為大部分人生困局都可以用賺錢來解決。”
比如電話里這位,她現在與老公的矛盾焦點就在收入低,生活捉襟見肘,處處受限制,所以誰看誰都不順眼,就像鞋里的沙子多了,怎么能不磨腳。現在有一個跳槽的機會,就應該趕緊抓住,先把經濟搞上去,然后再談及如何彌補夫妻關系。
電視劇《我愛我家》里和平作為大鼓藝人的后代,小門小戶的姑娘,嫁到賈家這樣的高干家庭中,骨子中始終帶著一股“怯氣”。她哄老頭高興,養著不事生產的小叔,替代母職拉扯年幼的小姑,不僅是出于中國勞動婦女的傳統美德,還是因為嫁到這個家庭中,自己是高攀了,所以一定要好好表現。
對于自己的位置,她心里頭可是明鏡似的,在“假死”那一集,她算是徹底地發泄了一下心頭的怨氣:“我替你們家養老的,生小的,縫新的,補舊的,熬稀的,煮干的,我容易嗎我?可你們家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連圓圓都算上,有一個真正看得起我的沒有?嫌母們娘家窮,沒文化,小市民,就跟母們圖你們家什么似的,是不是?”
位置尷尬,生活也得過,不過和平也有春天,在她混到各路大腕明星走穴,每天都能掙到100塊錢的日子里,她可算是徹底地抖起來了。只見她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搖著團扇優哉游哉起床,讓局級干部——公公傅明給她記電話,小保姆幫她擋粉絲,每天晚上都得按照她的時間表開飯,氣焰之囂張,簡直和老舍寫《四世同堂》里的“大赤包”升職那段有一拼了,“她的氣派之大已使女兒不敢叫媽,丈夫不敢叫太太,而都須叫所長。”
為什么能從“奴隸”到將軍呢?只因為每一個月能給家里多交五百塊錢伙食費,還能有演出紀念品孝敬給公公,小叔子也能從她那里得到做生意的打車錢,小保姆做飯也撒得起味精了,女兒圓圓也吃得起高檔夜宵了,她雖然沒有成為大腕,但也徹底扭轉了工薪階層家庭需要算計著花錢的落后局面。于是就成了家里的功臣,眾人捧著的對象。
當然后來是她自己作死,看別人賺錢眼熱,非要自己挑頭走穴,才虧得一塌糊涂,才又掉回到原來的地位上。如果不是好高騖遠,而是繼續這樣細水長流地賺下去,焉知和平不能升級成為家里位高權重的人物,享受和公公傅明老人那樣一言九鼎的待遇。
戲里的和平,戲外的宋丹丹,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宋丹丹與英達離婚后,生活回到了一無所有的原點,在美國散心了一段時間后,她從已經再婚的英達手中要回了兒子的監護權,母子倆相依為命。較從前與英達一起拼搏奮斗的婚姻生活相比,她后來的日子清苦很多,幾次相親失敗,沒戲拍,沒錢賺,她幾乎變成了一個怨婦,“白天,我以淚洗面,晚上抱著枕頭說話,逢人就哭訴自己的悲慘境遇。”
人生低谷之中,她甚至一度想過“出賣隱私”寫書賺錢:“那時,倪萍、黃宏、蔡明都出書了,跟我說很賺錢。”她開始動筆寫了幾萬字,就是自己和英達在一起生活那十年的經歷,但后來卻停筆了。為什么?因為她戀愛了,“掉進了幸福的蜜罐”,事業也煥發了第二春,大把票子嘩啦啦的流淌過來,有愛有錢的人才沒時間倒苦水呢。
20xx年,這本名為《幸福深處》的自傳還是得到了出版,只是完全沒有了當時的那種心態,筆下關于那段婚姻的記憶更加客觀,幸福的歸于幸福,不幸的兩個人承擔,她甚至大方承認,自己和英達婚姻的結束,是雙方都有了婚外情。
你說有錢對一個女人來說是多么重要,沒錢,特別容易變成怨婦,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一旦埋頭賺錢,靠著自己的努力賺得盆滿缽滿,實現了自立,很多怨氣都煙消云散了。就算是還想要哭泣,也是坐在自己的房里哭,不擔心被房東攆走,哭餓了,還能讓保姆煮碗面。
前幾天還有人問,自己未婚有兩個孩子,孩子的爸爸找不到了,現在孩子的奶奶帶孩子,自己不知道怎么辦?能怎么辦,我回答:努力賺錢,先把足夠養育兩個孩子的錢賺出來,才有資格談選擇。對于這樣糟糕的人生困境,在通向自由和幸福的路上,總得先過金錢這一關。
再舉一個和平的例子,有一集賈志國分到了房子,回家興奮地翻箱倒柜把屋子弄亂,就怕老爸舍不得他倆走,后來拼盡全力得罪了老爸,換得了獨立的自由,房子到手卻傻眼了,原來是與別人合住,根本放不下一家三口。又只好腆著臉求老爸收留,想盡各種辦法奉承老頭。這里外受罪,還不是因為自己沒錢嘛,如果有錢,買高樓,誰還愿意擠在三世同堂的小房子里干憋氣,忍受別人的`安排和命運的調戲。
生活是精神的,也是物質的。人在窮苦中,常常變得粗糙和憤怒,不僅僅是因為沒錢會處處受限,還是因為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會得不到滿足,這對自信和自尊都是種摧毀。有一本書叫《窮人缺什么》,中心思想就是窮人缺的是思維、志向和精神,總是缺錢,就會變成那種“只有小算計,而無大志向,眼光盯著瑣屑的日常生計,激情消耗在太具體的事情上,雞毛蒜皮,婆婆媽媽,得小惠而大喜”的人。
賺錢,當然我說的是合法賺錢,最能考驗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需要的是頭腦和體力的雙重配合。人越會賺錢,往往就越聰明,心胸也越寬容。充足的物質能漿養人,要做一個體面的人,適度的物質累積是前提。誰有經濟權,誰就更有話語權,這也是生活的普遍規律。
誰說金錢買不來幸福,賺錢的過程是幸福,花錢的過程也是幸福。大部分人生困局都可以用金錢來破解,只是太多人還不懂得善用金錢的力量。
人生感悟故事9
傷心,是一種最堪咀嚼的滋味。
如果不經過這份傷的疼痛——度日如年般地經過,不可能玩味其他人生的欣喜。
傷心沒有可能一次攤還,它是被迫的分期付款。
即使人有本錢,在這件事上,也沒有辦法快速結賬。
有時候,我們要對自己殘忍一點,不必過分縱容自己的哀憐。
大悲,而后生存,勝于不死不活的.跟那些小哀小怨討價還價。
有些人的怨嘆是一種習慣,不要認真幫他們解決,這份不快樂,往往就是那些人日常生活中的享受。
有時候我們因為受到了委屈而悲傷,卻不肯明白,這種心情,實在是自找的。
挫敗使人痛苦,卻很少有人利用挫敗的經驗修補自己的生命。就是這份苦痛,就白白地付出了。
小聰明人,往往不能快樂。
大智慧人,經常笑口常開。
傷心最大的建設性,在于明白,那顆心還在老地方,造化弄人,人靠自我的造化弄天。
人生感悟故事10
小草偷偷的鉆出大地,新奇的張望著世間的一切,桃花的妖艷,蘭花的樸實,梨花的清新,杏花的芳香,柳樹的曼妙,楊樹的威猛,松柏的高潔……所 有的是令小草那么蠢蠢欲動,她破土而出,努力成長著,風雨無阻,有一天她找到了生命中的那一滴甘露。那棵白楊的高大挺拔,威武,不可一世,令 她如此著迷,于是她無法自拔,甘愿化作一滴露珠,攀附在他的枝干上,雖然很短暫,可是她愿意。而白楊卻沒有在意她的存在,因為有無數滴露珠依 附在白楊的枝干上,而她只是這萬千中的一滴。白楊在風中肆意搖曳著,狂歡著,小草緊緊地抓著白楊,最后小草還是被重重的摔打在地上。于是小草 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融入了泥土中,卻依舊抬頭仰望著白楊,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白楊依舊狂妄自大,不可一世,可是他不知道自己的根已經開始慢慢 壞掉。小草想告訴他,告訴他:你是那么狂妄,那么自私,那么無知,你知不知道你的根部已經壞掉,腐爛的病菌正一步步一天天侵蝕著你的身體。可 是小草卻極力的勸說自己:“你的一切與我無關”。
但作為旁觀者的我,卻說:“不是與你無關,而是因為你是膽小鬼,有了上一次的傷害,你再也不敢放縱自己去愛身邊的一切,沒有擁有就不會有失去 ”。她害怕再一次受到傷害,“對于一切無所謂的態度”是小草給自己穿上的防彈衣。讓一切順其自然,不去強求得與失,是小草給自己的忠告。 旁觀者的我把所有的都看在眼底。就在小草被白楊摔打在地上的那一刻,小草依然是仰望著白楊的,她在看白楊的笑話么?在看著白楊一天天的腐爛壞 死么?不,這不是她想要的,看著白楊,她的心是痛的,撕心裂肺的疼,不能吼叫痛哭,一切只有自己默默承受。小草生命中的酸甜苦辣皆源于白楊。
就這樣無聲無息的看著白楊吧,因為她不擁有白楊,就不會失去白楊,亦就不會有以前那種失去的痛。 旁觀者的我終于忍不住了。對著小草大吼道:“不要再說一切與你無關,既然與你無關,你就不該因為白楊的一舉一動而感受到酸甜苦辣。你是個膽小 鬼,受了一次傷害就不敢再放縱自己去全心全意大膽無畏的愛他了么?問問自己的心吧?問問真的與你無關么?真心的回答自己! 小草沉默了,捫心自問。“是的,我是膽小鬼,我是一個渴求有一個他小心呵護我,愛護我的`膽小鬼,可我也沒有忘記當初自己破土而出的那一種喜悅 ,興奮。沒有忘記擁抱白楊那一刻的甜蜜,快樂。
不知道在什么時候我迷失了自己,找不到了前進的方向,我怎么可以忘記前進的方向”。小草清醒了 ,她努力地超越著身邊的鶯鶯燕燕,超越著自己,不去依附于任何事物,獨立而自我。有一天白楊終于注意到了身邊那棵茂盛翠綠充滿活力,盡管存在 于萬千棵草叢中卻依舊獨立自我的小草。他對小草紳士的微笑打招呼。小草坦然的回應著。 那年秋天白楊樹的葉子隨風飄落,葉子蓋滿小草全身,小草抵御著寒冷的冬季。 來年春天,白楊再也沒有變綠,小草依舊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好挺拔的白楊樹,正好是做木材的好材料啊”一個樵夫自言道。白楊被樵夫砍掉帶走了,此刻小草低頭俯視著楊樹根部。 “你的一切與我息息相關,我不再是膽小鬼”。 突然一滴水珠滑落在白楊根部。 我笑了……
人生感悟故事11
一處人煙稀少的荒村小院里住著一對母女,多年來一直貧困潦倒的母親很怕遭竊,因此總是一到傍晚就在門把上連鎖幾道鎖。為此,女兒總是與母親吵架,她厭惡一到夏天就塵土飛揚的農村,不喜歡母親用如此多道鎖把家鎖住——就如同艱辛的生活封存了花季的青春一樣。
某次,由于芝麻大的小事,任性的女兒跟一直特別疼愛自己的母親大吵了一架。半夜時分,還在負氣的她決定離家出走,去自己一直就很喜愛的大城市。
她付諸了行動,但花光了身上僅有的錢,她在壞人的引誘和威脅下墮落了,過著糜爛不堪的`生活。
很多年以后,她青春不在,無計生存之下,只得靠著政府的救濟度過困苦的生活。某天,當她又慵懶地排隊等候政府的免費午餐時,猛然發現墻上尋人啟事中的照片特別像小時候的自己。她奔過去一看,果然是自己,旁邊則是蒼老的媽媽的畫像,最下面則是媽媽歪歪扭扭的親筆字:“媽媽依然愛著你,無論你怎樣……回來吧,我的女兒。”剎那間她哭泣不止。
當她急急忙忙趕到家后,已是凌晨兩點鐘,她不想打擾已經睡熟的母親,于是便決定在門口坐到第二天天亮。沒想到身體剛倚上門,門竟然開了,夜里兩點鐘,家里的門居然沒有鎖!“難道,難道家里進了賊不成?”她深感詫異,馬上推門而入。
“誰呀?”母親那溫柔而又蒼老的聲音馬上傳入耳中,然后又突然換成了驚喜的語氣,“是你嗎?孩子?是你回來了嗎?”
“媽……媽……”女兒哭泣不止地回復著母親。
“孩子,媽媽終于等到了你!你知道嗎?自從你走后,我從未鎖過家里的門,我怕你好不容易回來的時候,由于門鎖著而再次離開。要是那樣的話,我可能就再也見不到你了。”媽媽用力擁抱著女兒說。
對于每個人來說,父母的愛之門都會永遠毫無保留地為你打開,無論我們怎樣變化,甚至反過來傷害了他們,他們仍然無怨無悔地愛著我們。世人、朋友、愛人等等皆有可能忘記我們、拋棄我們,唯有父母之愛陪伴著我們一生。
人生感悟故事12
每個人都可有自由自在的人生,都可活出一番大境界。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一樣是用眼睛看得見的,比如花草樹木、山川河流、日月星光;還有一樣是眼睛看不見的,比如思想、智慧、情緒,需要用心才能覺察。
袁枚在《隨園詩話》里提到楊萬里的話:“從來天分低拙之人,好談格調,而不解風趣,何也?格調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風趣專寫性靈,非天才不辦。”能把去年的月光溫到今年才下酒,這是需要幾分性情和天分的。
其實,人之最大的不自由,是心靈的不自由。如果心靈沒有達到自由的境界,身到何處,也是不自由。可怕的是看不透生活,可悲的是在失敗中不能自拔。而一個智者,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豁達的人不問未來。一個智慧的人,活在自己自由自在的心境里。“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人生一場,有幾人懂你?又有幾人知心?二三莫逆友,三五知心人,已是一生福分。
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煩惱是用自己的過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無奈的往事摧殘自己;憂慮是用虛擬的風險驚嚇自己;孤獨是用自制的牢房禁錮自己;自卑是用別人的長處詆毀自己。
做事講究的是“事來心應”“事去心止”。“事來”,不論是好事還是壞事,都應從容應對。“事去”,只要事情做過了,不論好壞都已過去,不管高興或悲傷都已無益,就應做到“心止”。
當我們有了這樣的心境,我們的人生,就是自由自在的了。
人生感悟故事13
有一位雕塑佛像的工匠,他的手藝遠近聞名。他為一座佛寺雕刻了一尊佛像,佛像落成的時候,附近幾里的人都跑來觀禮,人人都為那座佛像的莊嚴偉大而贊嘆不已。
只有一個穿著臟衣服的小孩,一邊挖鼻孔,一邊說:“這佛像雕得不好!”
眾人都回頭看著孩子,孩子換了一邊鼻孔挖著,說:“真的雕得不好!”
大家就奇怪地問他:“為什么雕得不好?”
小孩子說:“這佛像的手指太粗、鼻孔太細,這樣就沒辦法挖鼻孔了。”
眾人紛紛斥責孩子:“小孩子懂什么,佛又不是孩子,怎么會挖鼻孔?”“佛的鼻子怎么會癢?”
當大家議論完了,卻發現雕佛像的.工匠不見了,原來他聽到了孩子的話,感到太羞愧了,連廟里的工錢也沒有拿。那逃走的工匠后來發奮圖強,終于成為閩南一帶雕佛像的大師。
由于佛離開我們太久了,我們往往把佛神化,而忘記佛也是由人做起的,如果佛連自己的鼻孔都挖不到,還談什么普度眾生呢?
可惜的是,現在大部分工匠造的佛,都是挖不到自己的鼻孔的。
人生感悟故事14
曾經協助豐臣秀吉統一全日本的大將軍黑田孝高,他善于用水作戰,曾用水攻陷了久攻不下的高松城,因此在日本歷史上有“如水”的別號,他曾寫過“水五則”:
一、自己活動,并能推動別人的,是水。
二、經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
三、遇到障礙物’時,能發揮百倍力量的,是水。
四、以自己的清潔洗凈他人的污濁,有客清納濁的寬大度量的,是水。
五、汪洋大海,能蒸發為云,變成雨、雪,或化而為霧,又或凝結成一面如晶瑩明鏡的.冰,不論其變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這“水五則”,也就是“水的五德”,是值得參究的,我們每天要用很多的水,有沒有想過水是什么?要怎樣來做水的學習呢?
要學習水,我們要做能推動別人的、常探求自己方向的、以百倍力量通過障礙的、有容清納濁度量的、永不失本性的人。
要學習水,先要如水一樣清凈、無礙才行。
人生感悟故事15
人生四部曲:改變、適應、包容、放棄,環境也好、現狀也好、工作也好、人也好、婚姻也好,這句話的四個原則基本都適用。
能干的人會選擇改變,讓不喜歡變得喜歡。懶惰的人會選擇適應,不愿費力打掃那就享受臟亂。懦弱的人選擇回避,可是眼不見心還是煩的。勇敢的人說,我放棄,一了百了。
一、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這一切。
托爾斯泰說:“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觀望者,一種是行動者。大多數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有人想改變自己。”
要改變現狀,就得先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成就都是從觀念開始的,一連串失敗,也都是從錯誤的觀念開始的。
柏拉圖告訴他的弟子說他能夠移山,弟子們于是紛紛請教方法,柏拉圖笑道:很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不禁啞然。
世界上根本沒有什么移山之術,惟一能夠移動山的秘訣就是:山若不過來我便過去。同樣的道理,人不能改變環境,那么就改變自己。
我們也不能夠回到過去,但我們可以改變未來。改變未來就要從改變現在開始,現在一點一滴的改變,都將對我們的未來造成影響。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不斷修正的現在,雖然誰也不可能最終成為完美,但我們都在向著自己心中的完美努力。
二、適應是一種接受,一種挑戰。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的一生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適應的過程。
適應的問題無時不在,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我們的生命歷程中。當生活中的變故出現時,當失敗和挫折出現,當厄運和災禍降臨;我們必須學會的是冷靜勇敢的面對,學會適應。
適應是一種接受。由于我們習慣于依戀安逸,當客觀現實發生變化時,我們便不愿走出昨天,直面現實接受變化。
我們要生活下去,就必須接受生活中種種不愿接受的變化。接受,就是在心理上認同,情感上容納;接受,就是走出“懷舊”情結,及早消除負面情緒,面向未來,重振旗鼓,重新上路。
適應也是一種磨煉和洗禮、一種鳳凰涅盤的焙烤。適應必然會經歷痛苦,但是適應過后我們卻可以得到寶貴的閱歷,一種平實和圓潤的高度。其實我們明白,適應是人生別無選擇的課題,與其被動適應,不如主動適應。
正是在不斷的適應中,我們咀嚼了酸甜苦辣,遍嘗了人生百味,飽覽了人生風景,體驗了成功喜悅,從而充實了人生的內涵,豐富了生命的色彩。
三、回避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本事。
聰明的夫妻們回避了“忠”與“不忠實”的家庭中的最敏感的問題,給彼此留下了足夠的個人空間,使夫妻感情幸福而穩定;
朋友之間也因為回避了一些無傷大雅的性格習性,讓朋友之情總是保持了一份簡單的快樂;
聰明的領導回避了下屬之間需要回避的一些矛盾,堅持“視而不見”有時也能保持公司氛圍的平衡與活力……
所以,回避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本事。現實中誰掌握不了它,誰就會迷惑、心累、不會生活和工作;懂得了它,你會過的很輕松。要學會回避沒有別的辦法,就是苦心領悟人生,領悟到一定時間自然就得來了。
生活就是如此,懂得回避,這是人生的藝術。人與人、人與社會隨時都會有可能。
四、放棄是一種智慧,一種美麗。
人生就是選擇,而放棄正是一門選擇的藝術,是人生的必修課。沒有勇敢的放棄,就沒有輝煌的'選擇。與其苦苦掙扎,拼得頭破血流,不如瀟灑地揮手,勇敢地選擇放棄。歌德說:“生命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為了生存而放棄生存。”
放棄是一種智慧。“明者遠見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只有學會放棄,才能使自己更寬容、更睿智。放棄不是噩夢方醒,不是六月飛雪,也不是優柔寡斷,更不是偃旗息鼓,而是一種拾階而上的從容、閑庭信步的淡然。
放棄是一種靈性的覺醒,是一種慧根的顯現,一如放鳥返林、放魚入水。人生是艱難的航行,絕不會一帆風順。當必須放棄時,就果斷地放棄吧。
放得下,才能走得遠!有所放棄,才能有所追求。什么也不愿放棄的人,反而會失去最珍貴的東西。放棄時髦,是為了追求更前衛的特立獨行;放棄熱鬧,是為了追求更豐富的心靈盛宴。
智者曰: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放棄難言的負荷,方能解開心靈的枷鎖;放棄滿腹的牢騷,方能蘊蓄不倦的威力;放棄纖巧的詭辯,方能擁有深邃的思想;放棄虛偽的矯飾,方能贏得真摯的友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窗外云卷云舒”,如果說這種境界,是我們常人難以企及的,那我們就學會放棄吧,放棄同樣也是另一種美麗。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適應環境,去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改換環境上面,這實在是徒勞無益的。
【人生感悟故事】相關文章:
人生勵志的故事及感悟02-21
人生的自助餐人生感悟故事01-06
爸爸的愛故事 爸爸的愛人生感悟故事02-16
人生感悟故事(通用20篇)07-28
關于感悟人生哲理的勵志故事02-21
秦檜的人生故事02-02
人生的陷阱勵志故事01-02
火爆朋友圈的人生短篇小故事及感悟08-13
勵志故事小故事及感悟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