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化險為夷的歇后語
化險為夷,使危險的情況變成平安。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描寫化險為夷的歇后語,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化險為夷”:
(一)解 釋
1、字解釋
險:危險,艱難險阻;夷:平坦、平安。從險境中化成平安,比喻轉危為安。
夷有三種含意:(1)平坦,平安;(2)破壞建筑物(使之成為平地)例:夷為平地;(3)滅掉,殺盡,例:夷族。 其中,在化險為夷中,這個夷字為第一解,既化險境為平安。
2、詞解釋
化險為夷,使危險的情況變成平安。
(二)出 處
唐·韓云卿《平蠻頌序》:“變氛沴為陽煦,化險阻為夷途。”
清·曾樸《孽海花》第二十七回:“以后還望中堂忍辱負重,化險為夷。”
(三)語 法
兼語式;作謂語、定語;指危險的處境變成平安
(四)示 例
除夕遇險的一幕,自然又回憶起來,但我們這一次是了,雖然費了一些周折。(郭沫若《革命春秋·南昌之一夜》)1990年《商丘地區建筑志》:“袁家山又稱呂祖廟,是明朝兵部尚書袁可立為紀念他渡江時化險為夷而建成。”
(五)正反詞匯
1、近義詞
轉危為安 逢兇化吉 絕處逢生 虎口脫險 有驚無險 轉敗為功 轉敗為勝 起死回生
2、反義詞
火上澆油 弄巧成拙 雪上加霜 危如累卵
“諸葛亮大擺空城計”:
(一)有關“空城計”的歇后語
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空城計退敵-----反敗為勝
諸葛亮唱空城計-----急辦法
民間最有名的空城計故事取自小說《三國演義》,作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沖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計,意指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虛而示虛的疑兵之計,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多用于己弱而敵強的情況。歷史上也確有一些運用此計成功的例子,如張守圭守瓜州等。但切忌多次使用。
(二)作為成語的`“空城計”
解釋 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高明策略。比喻掩蓋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對方迷惑或后退,有時也有貶義
用法 作賓語;指欺騙對手。
實例 你不能老是用“空城計”;這“空城計”也有失手的時候。
英文 presenting a bold front to conceal a weak defence 。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5回:“‘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手搖羽扇,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
引證 在敵眾我寡情況下,缺乏兵備而故意示人以不設兵備,造成敵方錯覺,從而驚退敵軍之事,史書多有記載。但不限于守城。 明羅貫中據郭沖《條諸葛亮五事》(按系民間傳說)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其情節為 街亭 失守, 司馬懿 大軍直逼 西城 ,諸葛亮無兵御敵,卻大開城門,并在城樓撫琴, 司馬懿 疑有埋伏,遂退兵。后以“空城計”泛指掩飾自己力量空虛、迷惑對方的策略。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七:“大堂上面那里有甚么機關槍呢?比 諸葛亮 的‘空城計’還要空得厲害的,是老卒殘兵的影子都不見一個。”茅盾《子夜》十六:“ 周仲偉 像‘空城計’里的諸葛亮似的笑退了那八個代表。
(三)作為典故的“空城計”
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后,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于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后,笑著說:“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里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后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后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么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里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首先提出諸葛亮的空城計的是南北朝一個叫做郭沖的人,后被羅貫中引用。
郭沖三事曰:亮屯于陽平,遣魏延諸軍并兵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逼,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軍北趣山。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候邏還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為恨。
【有關化險為夷的歇后語】相關文章:
有關閻王的歇后語02-19
有關曹操的歇后語02-18
有關嘲笑的歇后語02-17
有關獅子的歇后語02-12
有關害怕的歇后語11-26
有關仙女的歇后語11-14
有關蝴蝶的歇后語11-10
有關云的歇后語08-23
有關蠶豆的歇后語08-21
有關廁所的歇后語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