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下《奶奶的白發》教后反思
《奶奶的白發》教后反思一
《奶奶的白發》這篇課文通過奶奶和“我”的對話,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奶奶為一家人操勞一輩子,無怨無悔,這樣的奶奶我們生活中比比皆是。特別是我們這里的孩子,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是爺爺奶奶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們對奶奶的感情也格外深厚。所以在教學中,理解奶奶說的這句話:“這白發,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我讓學生聯系生活,說說奶奶是如何為我們操勞的,孩子們說了很多,他們能從這一件件事情中,感受到奶奶的頭發為了我們一家人慢慢的變白了。這時候,我再請學生談談我“低下了頭,沒有吭聲。”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學生都很愿意表達,從他們的回答中,我知道他們已經懂得了不讓奶奶操心,要孝敬奶奶。最后我讓他們把心愿化作實際的行動,回去為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寫下來。我希望這不是一次的作業,而能成為孩子們的一種習慣,貫穿于生活中的每一天。
《奶奶的白發》教后反思二
語文課堂應和社會生活相融,每個人每天都存在于生活之中,在生活中成長,在生活中完善。學習也是生活的一個部分,離開生活的學習活動是孤立的`,不易被人接受。就如我們的課堂教學一樣,如果教師不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大多數孩子肯定不會去關注,因為對于一些常見的事情,孩子們往往是無視的。如果不去關注生活細節,孩子們肯定無法體會到奶奶照顧家人,為家人而操心的辛勞,更別說去體會“這白發,一半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這句話的含義了。老師即使在課上費心講解奶奶如何如何地辛苦,但在孩子們的心理上,還是會因為沒有留心而把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忽視,也不會去好好體會和思考,所以很難獲得真情實感,那樣的課堂勞動是費力、費心又費時,而且教學效果也不理想。課堂上,我讓孩子們回想平時奶奶在家做過的事情,慢慢引導到操心上來,讓孩子們自己到生活中去感受,去思考,去發現,那就可以把老師上課時空洞的講解填補了。而且,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讓語文課堂走向生活語文,讓語文學習生活化,用生活常識來為語文課堂做鋪墊,這種做法恰恰符合了兒童的認知規律。事實也證明了:課堂上,我沒有過多地講解,孩子們已經能理解 “白發”的意義了,這樣的教學省力、省心又省時。由此讓我認識了,充分挖掘我們的課程資源,必須讓課程與生活密切“鏈接”,課程只有以生活為基礎,才更容易引起共鳴,才能融合兒童對知識的接受,讓孩子的理解能力更趨于完美,讓生活融入我們的語文課堂。關注生活,把生活與學習有機結合,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結果。正如我今天的課堂不就證實了這一點嗎。
《奶奶的白發》教后反思三
《奶奶的白發》一文緊緊圍繞“奶奶的白發”展開故事情節,表現了老一輩人為后輩所付出的勞苦、艱辛,也表露了小輩對長輩的尊敬、關心,洋溢著一股濃濃的親情。
教學時,我問孩子們:“在預習過程中,你產生了哪些疑問?”孩子們七嘴八舌,問了很多。但問的最多的兩個問題是“這白發一半是是你爸爸給的,一半是你給的。”“聽了奶奶的話,我低下頭,沒有吭聲。”這兩句話不太理解。所以教學本課時,我主要抓住這兩個問題進行教學。第一個問題學生們通過討論很快知道奶奶的白發是自然規律。教學第二個問題時,我引導學生理清前因后果,回顧課文,由黑發、白發的差異帶出了奶奶為兩代人“操心”,又由“我”的情態點示了不吭聲的內涵,體會“難受”、“難過”的心理,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通過引導學生由人及己發散思維,課文中的“我”理解了自己因為淘氣讓奶奶操心以致早生白發,我們自己呢?這就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聯想起讓奶奶操心的種種事情,這時我因勢利導,回到讓奶奶白發變黑的心愿,對學生無疑是一種不著痕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