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一冊《北風和小魚》課后反思
《北風和小魚》課后反思一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北風和小魚》是一篇精彩的童話寓言故事,在讀準生字、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我主要采用“讀、悟、演、再讀”的步驟進行教學。
一、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讀中感悟。
畫面是引領兒童入境生情,增強內心體驗的有效手段。在引領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我運用多媒體出示相應的畫面,并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調來描述這個畫面。這樣做是比較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識及心理特點的,能有效地激發兒童的讀書興趣,幫助學生感受和理解課文。例如為使孩子們體會到北風“氣極了”,引導他們觀察多媒體畫面,說一說從哪兒可以看出北風“氣極了”。有的學生說:“他的眼睛瞪得圓圓的。”有的學生說:“他的臉都氣得發青了。”有的學生說:“他吹的氣更大了,把大雪吹來,河面都結冰了。”……直觀形象、具體生動的畫面使學生感同身受,讀起書來更倍加用情。
二、發揮想像,進行角色表演。
讓兒童扮演文中的角色是誘發其閱讀興趣的有效手段。兒童通過角色置換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這樣,語言文字不再是枯燥的符號,而是具體豐富的形象。他們從中能看到一幅幅生動的畫面。為了指導學生讀好第二、三自然段中北風和小魚的對話,我先請學生做北風,學一學北風“哈哈”的笑聲,做一做北風得意的樣子,讀出北風驕傲得意的語氣,再請學生做小魚,做一做小魚“就不怕”的樣子,讀出小魚的勇敢。在此基礎上,同桌合作,一個演北風,一個演小魚,加上自己想像的動作表演對話。之后,我拿出了“北風”頭飾,分別請幾位學生上臺表演北風,其余學生站起來演小魚,學生們興致盎然,讀得入情入味,演得惟妙惟肖,把對課文的理解表現得淋漓盡致,充分感受到了讀書的情趣。
三、發揮評價作用,激發學生“讀”、“演”的興趣。
給兒童提供平等、溫馨的人文閱讀環境,對他們傾注更多的關懷和鼓勵,可引領兒童走進一個自信的閱讀空間。“你吹得這陣北風好厲害啊!”“敢和老師比一比誰讀得好嗎?”“我們看出了你這條小魚真的.是很勇敢。”……老師的愛心、激勵和信任拉近了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活躍著兒童的情緒,給予了學生一種向上的力量,使讀書成為孩子的一種精神享受,是他們的興趣所在。
整篇課文教學,沒有老師瑣碎的講解,圍繞“讀”,學生已經透徹地理解了課文,所以,我覺得自己這堂課是比較成功的。今后,圍繞這種教學方法,我將繼續努力探索,爭取取得更大的成功。
《北風和小魚》課后反思二
《北風和小魚》一則寓言故事,是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材,在《北風和小魚》第一課時教學中,我采用品詞、品句、品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結合自己生活經驗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有所側重地理解一些重點詞句。讓學生通過 “呼呼地吹”感悟北風的大和寒冷;通過“得意”感悟北風的盛氣凌人;隨著學生對一些重點詞句理解的加深,再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課文所描繪的圖象,在他們腦海里就逐漸清晰起來,這時朗讀便水到渠成,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反過來又促使學生感悟,獲得思想啟迪。如解釋"得意"一詞的意思時,我沒有把字典上的意思告訴學生,而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理解,我先引導學生讀“北風得意地說:哈哈,大家都怕我!”的句子,再讓學生聯系生活中自己得意的時候會怎么做,加上動作表示自己的心情。然后再用這樣的動作加上讀讀北風說的話,這時學生自己邊讀邊用動作、表情來表現“得意”,通過這樣的方法引導全班學生理解“得意”,學生的知識習得過程得到了最佳實現。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言語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語文教師的課堂語言尤其舉足輕重。在教學過程中我不太注重使用趣味性的語言,說話語速比較快,不符合小學一年級孩子的思維特點,教學過程中學生聽起來比較吃力,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跟不上教學,學生反應比較慢。
一年級的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課堂中要使用一些獎勵機制,利用鼓勵能滿足學生情感上的需求,使孩子們課堂上的精神生活更積極,更充實,更持久地激發和保持小學生的這種興趣。這個獎勵可以是口頭表揚,也可以是獎勵貼花小星星等等。在教學過程中忽略的學生的情感需要,非常吝嗇對學生的表揚,沒有能很好保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
【小學語文第一冊《北風和小魚》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第一冊《北風和小魚》教后反思06-23
《北風和小魚》語文教后反思01-30
北風和小魚的語文教學反思03-14
小學語文《北風和小魚》說課稿03-13
蘇教版語文第一冊《北風和小魚》說課稿06-05
語文課文《北風和小魚》教學反思02-11
小學語文第一冊《江南》課后反思?06-28
北風和小魚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