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教學設計「精品」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的兩個生字“浮、萍”。
3、理解詩句的內容,現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村孩子的質樸、純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學重點:
①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三、教學難點:
①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真的純真與快樂,與古詩意境產生共鳴。
②品味古詩語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跡”等詞語感受詩人煉字之妙。
四、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讓學生把課堂中或課外學到的而且會背的古詩背給同學們聽,大家一起分享。
2、導入: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新的古詩。這就是《池上》。﹙板書課題﹚
3、簡介作者
詩歌的作者是白居易,號香山居士,他是我國唐代有名詩人。他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二﹚、初讀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學。
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懂大意。
看一看—-觀察課本插圖,圖文對照,揣摩詩意。
說一說——用自己的話說詩句大意、詩句之美。
寫一寫——寫出詩意美的感受。
2、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
⑴解字詞
撐: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進。
艇:比較輕便的船。詩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隱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葉子扁平,橢圓形或倒卵形,表面綠色,背面紫紅色,葉子的下面生須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詩句
⑶明大意
小娃娃撐著小船,偷偷采了白蓮蓬回來賞玩。他還不懂得該怎樣去隱藏自己不被人發現,那小船輕輕劃過,蕩開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條清清楚楚的水路。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要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中理解、通過讀來感悟詩的意境。
(三)、品讀感悟,欣賞詩美。
1、讀詩
⑴學生練讀。
⑵評價指點:朗讀要歡快,抒情,要讀出小娃的調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讀
2、說詩
⑴提出問題。
讀了這首詩,你的感受和體驗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學習成果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嗎?
⑵學生練說。
⑶教師引導指點。
①“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等。
②詩歌描寫了一位天真機靈、調皮可愛的小娃形象,通過他的動作、細節,表現了純真美好的童趣。
3、寫感受
⑴提出問題。
寫下自己對詩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體會。一兩句也行/
⑵交流評價。
設計理念: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活動中,我以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形式,讓學生在讀中產生獨特體驗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闡述自己的見解。讀、說、想、寫貫穿整個環節。
(四)、讀背體會,總結全詩。
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背誦,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古詩的美。
設計理念:古詩要能熟讀成誦。
(五)、布置作業。
1、背誦《池上》,并默寫。
2、用自己的話把詩的大意寫出來。
3、發揮想象力,為《池上》配上一副畫。
板書設計:偷采白蓮回
池上 童真、童趣
不解浮萍開
白居易《池上》的前世今生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疑點:
1池上:我看過《池上》的flash,覺得里面有一個顯著的問題,flash的畫面是一片江南煙水的湖面,但是詩的題目明明是“池上”,什么是池,自然是小小的一片水域。這樣一個細節大家都沒有注意。
2小娃:“娃”在《辭海》里有三種解釋:未成年的小女孩;美女,如李娃、泛指兒童,如娃娃。在唐詩中很少有單獨指稱的“娃”代表不做性別區分的兒童。我傾向于把“小娃”理解為小女孩。
3白蓮:這個毫無疑問,白蓮與紅蓮相對,是指的蓮花而不是蓮蓬。
4藏蹤跡:為什么要藏蹤跡,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蓮花在古代是遍生于水澤之中,并沒有人管理,所以說像理解偷西瓜一樣理解偷蓮花是說不通的。但是在詩歌之中采蓮者卻往往是藏蹤跡的,那是因為從南朝時候開始,采蓮就成為一種風俗,因為“蓮”音同于“憐”,“藕”音同于“偶”,“絲”音同于“思”,所以采蓮與男女歡愛聯系在一起,而女孩子既渴求愛情,又難免羞澀,所以才會藏蹤跡。那么“不解藏蹤跡”或許只有在“小娃”指稱“小女孩”時,才說得通。小女孩情竇未開,卻學少女的樣子偷采白蓮,只有貪玩之心,并無羞澀之狀,一片嬌癡的小兒女樣貌躍然眼前。還有一種可能,那就要談到“池”了,池在洛陽東南,白居易私宅之中,而白蓮乃是從蘇州刺史任上帶回的進貢之物,所以名貴異常,要么就是因此而需要偷采。但若是此種解釋,便當大失風雅了。
學術八卦之白居易“池上”及“白蓮”考:
學術手段之一其實就是八卦,而八卦的目的則是為了證明以上所說并非虛構。
白居易有《池上篇》,序中說:“都城風土水木之勝,在東南偏。東南之勝,在履道里,里之勝在西北隅。西闬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樂天退老之地,地方十七畝,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島樹橋道間之……樂天罷杭州刺史時,得天竺石一,華亭鶴二以歸,始作西平橋,開環池路;罷蘇州刺史時,得太湖石、白蓮、折腰菱、青板航以歸,又作中高橋,通三島徑……每至池風春,池月秋,水香蓮開之旦,露清鶴唳之夕,拂楊石,舉陳酒,援崔琴,彈姜秋思,頹然自適,不知其他……
那么蘇州刺史任上的白蓮從何而來呢?
白居易在江州司馬任上就有《東林寺白蓮》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白日發光彩,清炎散芳馨。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我憐塵垢眼,見此瓊瑤英。乃知紅蓮花,虛得清靜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結才成。夜深眾僧寢,獨起繞池行。欲收一顆子,寄向長安城。彈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
東林寺白蓮是不是白居易洛陽家池中的白蓮呢?這無從查考。但可以確定的是,白居易家池中的白蓮乃是從吳地遷移的.。它與白居易題詠的白蓮、白菊花、白牡丹一樣,都取清靜絕塵之意。
《六年重題白蓮》和《感白蓮花》都仔細講了白蓮花的來歷。
《六年重題白蓮》
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本是吳州貢進藕,今為伊水寄生蓮。移根到此三千里,結子今經六七年。不獨池中花故舊,兼乘舊日采花船。
《感白蓮花》
白白芙蓉花,本生吳江濆。不與紅者雜,色類自區分。誰移爾至此,姑蘇百使君。初來苦憔悴,久乃芳氤氳。月月葉換葉,年年根生根。陳根與故葉,銷化成泥塵。化者日已遠,來者日復新。一為池中物,永別江南春。忽想西涼州,中有天寶民。埋歿漢父祖,孳生胡子孫。已忘鄉土戀,豈念君親恩。生人尚復爾,草木何足云。
詠家池白蓮之詩,在白居易集中有約十首。根據以上的描述,我們可以想象白蓮池的景象了。一個三至四畝的池塘,在白居易洛陽家宅之中,其中半種紅蓮,半種白蓮。而蓮池為白居易退養之后談僧論道修身養性之所,而我們這篇名為《池上》的詩乃是《池上二絕》之二。那么《池上二絕》之一是什么呢?是“山僧對棋坐,局上竹陰清。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組詩一般由多首相關聯的詩組成。各首詩之間在主題或意趣上相似相成。以此看來,《池上》的第一首寫的是山僧對弈,松陰清冷,時聞下子之聲,是靜中有動。第二首寫的是白蓮花開,小娃偷采,蓮隨船動的動中之靜。本已是小娃小艇,如此細小之物,卻能使“浮萍一道開”可見原本池水之靜止,園林之岑寂,寫法正與“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相似。兩首詩一動一靜,一正一反,寫的是退隱塵囂之外的林園清趣。
弈棋的已知是山僧。采蓮的又是誰呢?這個問題無法論證,只能猜想。但就算是猜想也得有風可捕,有影可捉。幸好白居易還有這樣一首詩《看采蓮》“小桃閑上小蓮船,半采紅蓮半白蓮。不似江南惡風浪,芙蓉池在臥床前”。小桃是女僮的名字,這個臥床前的芙蓉池,也即是《池上》之池。小小三四畝之池,未必艇船交錯,想此小蓮船也就是小艇罷了。我們雖不能說“小娃”實指“小桃”,但也不妨通過這首詩里透露的信息,遙想一下《池上》的意境呢。
看到這里,大家也許會說:“原來學術八卦就是深文羅織之術”,世上池塘無數、蓮花無數、小娃也無數,憑什么這首詩的池上在洛陽,那首詩的池上就不能在吳江?我只能說,在對《白居易全集》作了相當于篩沙子的笨功夫之后,我發現,無論從詩歌寫作的時間、上下文、以及內容來看,那個《池上》就是洛陽家宅的池上,而且白居易所有名為《池上xx》的詩,寫的都是同一個地方,那個山僧呢,也就住在池邊的一間屋子里。所以,很抱歉,《池上》寫的的確不是洪湖,也不是微山湖,那些從鐵道游擊隊、洪湖赤衛隊來的蓮花叢中偷偷泛舟,或者如偷西瓜一般偷蓮花的經驗的確不適合這里。而那個小娃,也就不可能是鄉村湖上的野孩子,小小年紀就會劃船鳧水。那采白蓮的意蘊,一定是與某種愛美的心愿與年少的嬌癡有關。白居易的《吾雛》詩寫女兒阿羅“學母畫眉樣,效吾吟詠聲”,小小七齡已知自好,卻不懂嬌羞,與“采白蓮”而不知“藏蹤跡”也是一樣的。
那么,如果學術八卦不是深文羅織之術,是不是膠柱鼓瑟之術呢?現代文論早就呼喚作者隱退、作者死了。似乎作者說什么沒關系,關鍵的是讀者讀出了什么。如果用更形象的話表述,就是說,白居易那個洛陽東南的池塘里發生的事情和我們有什么關系,讀者需要一首詩,能夠喚起我們普遍的經驗和內心的感動。所以,讀者為什么不能把小池想象為微山湖或者洪湖?為什么不能把小娃理解為小兵張嘎那樣頑皮的野孩子。
當然可以。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我們要讀詩,而不是讀交通守則,那是因為有些東西,我們的眼睛看不見,要讓詩人替我們看,有些東西,我們的心靈感受不到,要讓詩人的心靈替我們感受。微山湖和洪湖的荷花我們知道了,可是我們不知道還有屈原的荷花、白居易的荷花、漢樂府里的荷花,那都是不一樣的。如果貿然宣告作者死了,只以自己的經驗來理解文本,讀再多的詩也不能擴充我們的視野,不能靈敏我們的感覺,不能提升我們的靈魂。讓作者退到幕后,駕駛自己的想象在詩歌的情境里遨游,那是第二步的事情。如果你的經驗中原本只有微山湖的接天蓮葉和鄉野頑童,在讀懂了《池上》之后,接天蓮葉也可以擷取一角,植于洛城小池之中,鄉野頑童之間也不妨偶爾有嬌癡小女學人采蓮,惹人愛憐。
忠實地還原作者的經驗,體驗作者的感受,才能夠捕捉到詩歌誕生的那個瞬間。詩人生命中的靈光一閃借此得以傳達。詩人是以直觀體驗駕馭詩藝的,因此,我們也只有在體驗的基礎上才能夠談論有關詩藝的話題。白居易寫得最多的詩,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新樂府(如《賣炭翁》),而是通俗淺切的“白體”或“樂天體”,在當時,從長安到江西三千里間,販夫走卒和僧徒婦女無不傳唱。但是《池上》哪怕放在“白體”中也有其特殊性,它不但通俗淺切,而且饒有一種活潑的意趣。這一意趣是如何通過詩藝傳達出來的呢?
第一句“小娃撐小艇”就奠定了一種活潑的基調。古詩講求凝練,很少有一詩中一個字使用兩次,更不要說是在一句之中,而五言絕句總共二十個字,居然肯把首句拿出來重復,何況小艇的意思不是沒有其他詞語可以代替的,比如蓮舟,蟻舟。白居易為什么要這樣寫呢?一來,這是民歌、童謠的風格,民歌和童謠就是要不斷重復,比如“魚戲蓮葉中,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南……”。二來,小娃撐小艇,這句話似乎是一個小小的蹺蹺板,兩邊份量相當,一邊是小娃,一邊是小艇,以“撐”字的爆破音為中點,舌尖輕輕一躍,兩邊就跳動起來了。三來,“娃”和“舟”可能真的很小,但是作者極言其小,更多的是因為帶了一分憐愛,就像大人說“小孩子”可能這個孩子已經二十歲了,孩子說“小貓貓”,這個貓早就是老貓了。前文提到的《看采蓮》里面說“小桃閑上小蓮船,半采紅蓮半白蓮”,恰恰與這句一樣,也是模仿了民歌的風格,只因為是七言,而首句中間位置的是“閑上”兩字,所以聲調和意趣都變活潑為閑緩,“半采紅蓮半白蓮”是一個復沓,更增加了余歌再三的意味。從聲調上看,這已經是一支幽閑端雅的少女之歌。而“小娃撐小艇”以民歌的格調,蹺蹺板式的音節,兒童學舌般的“小小”重復,織成了活潑輕巧的幼女之歌。
“偷采白蓮回”,寫的如此簡單,如果說有什么可以挖掘的,乃在“偷”字和“回”字上。一來,采蓮回,而不是采蓮之后越墻而去,只能說明采蓮乃在自家之中,自家之中而謂“偷采”,大概這個“偷”就不能理解為“盜”,而要理解為“悄”。小女孩趁大人不注意,偷偷的下池采蓮花,她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目中只有蓮葉、只有蓮花,早就忘卻了周圍的事情,當然也就不會注意她的舉動正在被大人看到。《池上》之一寫的“映竹無人見”是高僧修得的忘我,“偷采白蓮回”卻是兒童未諳世事時,天生的忘我。在白居易看來,這二者是可以等量齊觀的。如果我們再問一個無聊的問題,為什么她采的不是紅蓮而是白蓮,我想這里有一個無趣的答案,因為“白”是入聲字,是仄聲,要是紅蓮,格律就不對了。而白蓮恰巧更有一種純潔的象征,所以我們也可以生發以為,幼女的忘我出于童真,幼女的自好也出于天然,這都是值得贊賞,并且值得我們終生所求的東西。女孩因為年幼,所以離道未遠,道家要求“歸于嬰孩”,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啊。
“未解藏蹤跡”這一句話很有意思,它至少存在兩個層次。第一,知道藏蹤跡是應該的;第二,不知道藏蹤跡是可愛的。如果大人說:“你怎么天黑了不知道回來”,這句話預設的前提是“別人知道天黑了要回來”,所以“未解藏蹤跡”的前提是“別人知道要藏蹤跡”,采蓮要藏蹤跡,是因為采蓮的少女美麗羞澀,雖然私心希望美麗能為人得見,卻又因羞澀而不敢拋頭露面。所以越女采蓮秋水畔,也只能窄袖輕羅“微露雙金釧”,“芙蓉向臉兩邊開”的少女也只能“亂入湖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而哪怕芳心亂如藕絲,也只能“低頭弄蓮子”。古人認為情竇初開的少女應該是這樣嬌羞的。但是這個“小娃”是“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濃朱衍丹唇,黃吻爛漫赤”的幼女,她學化妝也好,學采蓮也罷,這些少女所為之事本身蘊涵的愛情追求和自身完美的希望在她是沒有的,她不知嬌羞,當然“未解藏蹤跡”,但是在一個大人的眼里,幼女的模仿之中,蘊含了她走向成熟的旅程。這旅程是不可避免,不可阻止的,因此這童真的嬌癡才顯得那么可愛可貴。
最后一句“浮萍一道開”很有意思。雖然我們才走過十五個字,但是詩人的內心已經經過了無窮的感慨。他用一個空鏡頭結尾,便留下了無比開闊的意境。試想“浮萍一道開”變成“浮萍隨舟開”,你會有什么感覺呢?會不會覺得有一點逼仄,有一點質實而少余味?“小娃撐小艇”是民歌的風格,它與民歌的手法一樣,生動又具體,但是詩歌需要一點煙水蒼茫,所以詩人最后回到文人詩的傳統,以虛景沖淡了質拙,以靜謐升華了活潑。詩人只帶我們去觀看一個片斷,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敘事是不完整的,但是詩人想告訴我們,那種打動了他,并被他認為可以寫出來打動更多人的東西,并不藏在事件之中,而藏在姿態之中。小艇歸來,池面的浮萍才讓開一道水跡,這是何等岑寂的森森庭院,而這道水跡又會在不久之后重新合攏,那小女孩的愛美之心,嬌癡之狀,和走向成熟的旅程沒有留下一絲蹤跡。一切都在靜謐之中。那個孩子不曾察覺老人的觀看,她沉浸在自己的喜悅和想象之中,那個老人也不曾打攪這孩子的想象。那是多么厚實的寂靜啊,穿透歲月, 橫亙于童年和老年之間。最后,沒入煙水,沒入暮色,唯有寂靜覆蓋大地。
【《池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古詩《池上》優質教學設計08-06
古詩池上的教學實錄02-23
池上06-07
一年級下《池上》教學設計04-06
《池上》語文教學反思01-09
小學古詩《池上》教學反思?04-06
《池上》《小兒垂釣》教學片段04-08
改寫:池上07-28
改寫《池上》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