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長久》精彩教學案例
課前隨想
月亮總給人以和藹可親的感覺,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的臉。要不然。中國歷代詩人又怎么會去歌頌這著迷的月亮?什么'澄江涵皓月,水影若浮天','孤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這是一位學生的習作,一次偶讀,讓我感慨頗深,以至牽情于月,想到中秋之至,本班住校的孩子們在外鄉讀書,如本文作者蘇軾身處同境,琢磨著,我應該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愉快的中秋佳節.
教學設想
中秋節的前夜,我發給他們每人一塊月餅,那天晚上我們坐在操場上吃著月餅,徜徉在月色下,切實地感懷著這輪明月...... 課上,準備首先以歌曲《但原人長久》開課,引出“每逢佳節倍思親”,在引導到中秋佳節,回憶佳節中的度過的情景,體會甜美的親情溫暖。由此引入“獨在異鄉為異客”的蘇軾,介紹蘇軾以及其家人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我誦讀這首詞。學生讀課文,而后,默讀中找到蘇軾情感變化的詞,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然后分塊教學,指導朗讀。 在體會埋怨的原由時,我想引入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最后在理解詞句思想時,我還想引入秦觀的《鵲橋仙》“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以及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詩詞。最后我再和學生在音樂的渲染下,齊讀,齊唱《水調歌頭》將古詩情韻推向高超。
教學過程
上課前播放FLASH歌曲<但愿人長久>,渲染氣氛。
融情入境----望月
1、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里讓我們繼續學習“引讀”課題:《但愿人長久》 2、今天是什么特別的日子?你希望和家人怎樣度過這個傳統佳節?(洋溢著幸福、甜蜜……)(生盡情說,當學生說到賞月時,我趁勢出示皓月圖片:(師: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我也準備好好欣賞這輪皎潔的圓月。) 3、課件出示:蘇軾賞月圖 + 凄涼的二胡曲過渡:千年以前,同在這一輪明月下,文學家蘇軾被貶職,派往密州做官,長年漂泊他鄉,不能與親人團聚,望著這一輪皎潔的明月,思念起自己的弟弟蘇轍“才上心頭,卻下眉頭”,于是他揮毫,作下了這幾句膾炙人口的詞: [教師動情的敘述與課件中的情境圖相結合,讓學生投入地進入了課文的情境中,這為學生后面的情感投入鋪設了橋梁,只有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動心、悟文] 4、課件在原來的圖+音樂上打出:詞 音樂繼續播放。 5、自己輕聲讀讀、誰愿意讀?誰還想讀? 6、蘇軾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出這首詞的?師:情到深處意更濃,這首詞就是作者思念弟弟的真情外溢。 [真實的情境創設激發了孩子們的情感,情感的閘門由此而開]
境中溢情---- 埋月
1、如果你用心讀第二、三兩段,相信你一定能體會到什么。 (人們的高興與蘇軾的心緒不寧對比;他們的感情深厚,<手足情深、行影不離、一起……一起、整天>;七年、屈指算來)抓這些詞來品讀。將詞放進句子里讀讀。體會體會) [生活如泉源,課堂上生成那智慧的火花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為使學生能與古人產生情感共鳴,我請有與親人分別經驗的孩子談談他的親身感受,然后將7年換成3000個日日夜夜,通過時間這一概念,增強了對孩子們的情感沖擊。而后再回首自己中秋的快樂,體會蘇軾的孤獨。再補充蘇軾被貶后在牢中寫下的詩,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兄弟情深。這樣多角度的體驗,使學生能感同身受。] 過渡: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2、課件出示:月亮掛在窗前圖 + 凄涼的二胡音樂過渡:月亮漸漸西沉,它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床前。蘇軾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此情此景,就像李白在《靜夜思》中所說的,(引誦已學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他眼睜睜地看著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來: 3、課件出示并引讀:“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么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4、誰來埋怨月亮?指導讀。你平時是怎樣埋怨別人的?帶著這種感受再讀。再請一位小詩人上臺站在屏幕(窗前)埋怨讀。 [借助畫面,將學生帶進“臨窗而立,望月懷古”的境界,融入自己已有的生活積累,在讀中悟,在悟中讀,用心,動情去讀書,去領悟語言文字的魅力到內在情感的真切流露] 5、為什么埋怨?(花好月圓,人不圓此時,離別之苦、思念之情使他心潮起伏。一起再次用朗讀體會埋怨的心情 6、“……” 省略號說明什么?他還會對月亮說什么呢? [課堂是學生的,就該讓他們把所想所知說出來,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自然地抒發,“牽一發而動全身”] 過渡:詩人有太多的思念和太多的惆悵了 過渡:他后來是否一直在埋怨?
情動辭發----吟月
1、 他又想到了什么?指名讀 2、課件出示:文“世上本來就是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兒有隱也有現、有圓也有缺一樣,哪里會有十全十美呢!” 讀讀這一段,讓你想到了什么? 3、你的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甚至讓你感到悲傷的事情嗎?有快樂、幸福的時刻嗎?來說說。 [激活學生的生活儲備,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使文本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彼此聯系,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更加濃厚。] 4、小結:是啊。有痛苦悲哀的時候,也有幸福快樂的時刻,“喜怒哀樂”哪里會十全十美呢? 也就是說:課件對應出示,詞:并引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過渡:蘇軾僅用“悲歡離合”四個字概括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再讀。 [進一步概括、凝練,“濃縮便是精華”,引領學生進入詩詞的境界] 5、是啊,世上的事情都是這樣既然事實如此,離別在所難免,那就不必悲傷了,將思念之情藏在心底,一同欣賞這良宵美景吧! 6、想到這些,一種美好的感情縈繞在他的心間。 課件出示:文:并引讀“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正所謂:課件出示:詞:并引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7、讀,讓我們也帶著這種美好的感情齊讀這幾句詞。 舒緩的音樂(古箏曲)響起。 配樂讀、背誦。 [語文教學不僅只是學習知識、能力,還應該關注學生的人格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詩人蘇軾對待生活的開闊的胸襟,讓學生在學語文的同時學會了誠然地面對生活,這當是教育的題中之意。] 8、再讀:輕輕抬起頭,對著這輪皎潔的明月,帶著你的'理解,你的感受,可以讀讀詞,可以讀那一段話,當然,也可以對月亮說說心里話。 [再次感悟、再次營造開放的學習氛圍,提供多樣化的交流形式,不僅能夠滿足個性化表達的需要,而且能夠促進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互動,使他們敞開心扉、直抒胸臆]
以月牽情----品月
1、這幾句詞里,有兩句被人們千古傳誦,并且表達了美好的祝愿。猜!是哪兩句? 2、送!我送給同學們和你們的家人,祝你們中秋節快樂。特別要把這份祝福送個兩位遠離家鄉到這里來求學的住校生。想對他們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在今天這中秋佳節,月圓之季,還有許多人因為生活、工作等原因,漂泊他鄉。不能與親人團聚,你想把這份美好的祝愿送給誰? 師引導(解放軍叔叔、海外學子、臺灣同胞……) [感情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激情的話語中洋溢著思念,柔情在孩子們心中蕩漾] 4、還有兩句也表達了這個意思:“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5、“嬋娟”指的是什么? 古往今來,月亮一直是美好、團圓的象征,也是人們相思的寄托。明月觸發了許多文人墨客的情懷,你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詞嗎? 6、課件出示:詩中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7、這首詞就是蘇軾在通過望月亮,埋怨月亮,吟誦月亮而寫下了這首詞。其實,我們今天學的只是其中的幾句經典的名句,完整的應該是這樣的。 課件出示,《水調歌頭》 吟誦 8、人們不僅喜愛吟誦這首詞,還喜歡吟唱它。想唱嗎? 課件出示歌曲《但愿人長久》。生欣賞,有興趣的同學跟唱。 三、作業: 摘錄詩中月并背一背附:板書: 但愿人長久 望月 怨月 吟月
[反思]
一直都很欣賞蘇軾。喜歡他那猶如東北大漢敲鐵板的豪邁詞風,更喜歡他豁達超然的初事態度。愛讀他《赤壁懷古》中那句“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似乎見到一個性情中人正大步向我走來。而在這首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我似乎窺到了俠骨柔情的文豪內心中最柔軟的一塊,似乎感受到蘇軾超然中卻洋溢著的婉約柔情。 學生正是通過情境的渲染,對文本的吟誦、品味,與蘊含在語言當中作者的情感碰撞、交流、共鳴,獲得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此時,文本不再游離于他們生命之外,而是他們精神的花園,不斷綻放出絢麗的創新之花;學生的閱讀視野與文本視野一次次地融合,他們欣賞著也在創造著,將潛在文本轉化為現實文本,帶著自己的感情讀進去,把作者的感情讀出來,以己之心參與作者的創造,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
創設情境 撥動情弦 放飛情感。
【《但愿人長久》精彩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但愿人長久》教學案例及反思03-23
《三亞落日》精彩教學案例03-04
但愿人長久教學設計11-25
但愿人長久教學反思11-15
《但愿人長久》教學反思07-18
課文《但愿人長久》教學反思03-14
《但愿人長久》的語文教學反思01-15
但愿人長久語文教學反思02-03
《但愿人長久》語文教學反思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