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槐鄉五月》教學反思
《槐鄉五月》教學反思一
槐鄉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優美抒情的語言,描繪了槐鄉五月洋槐花盛開的動人景象,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課文第一段,描繪了五月的槐鄉到處盛開著洋槐花,婀娜多姿、香氣醉人的美好景象。第二段,寫被香氣熏醉的孩子們盡情地享受槐花飯的香甜,設想中走進槐鄉的小朋友一定會聞香沉醉,受到熱情接待的情景,第三段敘寫孩子們用槐花裝點自己,表達他們對槐花的喜愛之情。最后一節總寫五月是槐花瓢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作者巧妙地將槐花與孩子融為一體,既贊美槐花,又贊美人。
語文教學中讀書是必不可少,所以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不同形式的讀書方式,如:個別讀、齊讀、自由讀、表演讀、男女生分角色讀,力求讓學生通過朗讀來感受槐鄉的花美、人美以及文章的語言美。通過這次教學更讓我明白了讀書不只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技巧,要著重激發學生的情感,要不然讀書就是徒然的。所以今后在朗讀指導上我還要不斷努力,不斷學習。
一篇美文如果深挖進去的話會挖出很多內容,但課堂時間有限所以我抓住了幾個中心句,即“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族姑娘披散在肩頭上的小辮兒。”讓學生體會這種對稱句式的妙用濃化了情境氛圍,如同詩的意境疊加。這里,“遠”“近”對稱,用景語渲染了洋槐開花“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的情境。“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情為心聲,體會這種夸張性的贊美,不但不感到唐突、張揚,反而覺得熨貼、自然。最后通過“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讓學生通過贊嘆的朗讀把由衷的贊美之情一下子宣泄出來,體會作者贊的對,頌的準,讓全文的美好意蘊達到了新的價值層面。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了許多的不足,除了自己預設的內容順利講完之外,在課堂調控上、關注學生上和問題引導上都存在不足之處。像最后想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槐鄉的花美人美”但最終還是沒能引導學生說出。另外,在整個教學中給與學生的評價少之又少,今后要多多注意,注意關注每一位學生,及時給與他們不同的評價。
《槐鄉五月》教學反思二
槐鄉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優美抒情的語言,描繪了槐鄉五月洋槐花盛開的動人景象,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課文第一段,描繪了槐鄉五月到處盛開著洋槐花的美好景象。第二段,設想中走進槐鄉的小朋友定會聞香沉醉,受到熱情接待的情景,第三段敘寫孩子們用槐花裝點自己。最后一節總寫五月是槐花瓢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作者巧妙地將槐花與孩子融為一體,既贊美槐花,又贊美人。
一、讀中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中,我抓住槐花的香和槐鄉孩子的熱情好客為主線,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感悟,充分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并且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如教學清香、醇香、濃香這三個詞語時,我問學生能否交換詞語順序,并讓學生體會,有的學生認為是聞的先后順序不同,有的認為聞的香味濃烈與否,在學生的'感情朗讀中,學生體會出課文的表達之美。
二、自主探究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主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讀讀,品品,悟悟,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在朗讀、品悟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如“‘啪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這句,我啟發學生啪啪啪是誰的聲音?(孩子們的腳步聲)孩子們干什么去呀?(采摘槐花)孩子們可真……(勤勞)這句話中,你還體會到什么?(孩子們真快樂!孩子們多高興!)讓學生學會自讀自悟,使學生學會發現問題,體悟感情,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評價激勵
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不僅是平等的交流,教師的評價也應充滿著對學生的激勵。上課伊始,我請學生朗讀一句話,那位學生已是感情豐富,顯然已經進入上課情境中了,當我請她的同桌再讀時,他(后來聽說他的語文成績并不理想)卻一個詞一個詞的讀,我及時的幫助了他,讓他愉快地讀完了整句話,他高興地坐下,整堂課很投入,很專注,相信這堂課,他也肯定收獲頗多。教師的一句話,一個表情,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作用。
教學也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前半部分花的時間稍微多了點,在引導學生體會槐花為什么這么多時,還應有效借助多媒體,設計更為合理些。
《槐鄉五月》教學反思三
■“語文味”從文中來
《槐鄉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優美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槐鄉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整篇課文展現了槐花盛開的美麗,香氣的迷人,槐鄉孩子的勤勞能干、熱情好客和淳樸可愛。
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五月的槐鄉到處盛開著槐花,婀娜多姿,香氣醉人。第二自然段寫被香氣熏醉的孩子們盡情享受槐花飯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寫孩子們用槐花裝扮自己,表示他們對槐花的喜愛之情。第四自然段總寫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文中有幾個詞語“白茫茫、喜盈盈、甜絲絲、白生生、傻乎乎、香噴噴”這些詞語為這篇文章增色不少。類似于這樣的詞語,課文中還有,如“山山洼洼、坡坡崗崗、大大咧咧、清亮清亮”。這些都可算作“疊詞”。語言疊詞的運用更使文章開拓了意境,充實了內容,又加強了文學作品的音樂性和感染力。
文中有兩處句子對仗工整,讀起來瑯瑯上口。“小密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孩子們跑來了,藍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前一句:采走—釀出,香的粉—甜的蜜;后一句:藍兒-心里,挎—裝,白生生-喜盈盈,槐花—滿足,句式是多么的工整,真可謂詩一樣的語言。
文中還巧用了擬聲詞,使文章的語言更富形象性。如“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啪啪啪……”。“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語言,“啪啪啪”是孩子們奔跑的腳步聲。“拂石坐來衣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這是一種間接描寫。什么吸引蜜蜂?當然是花香。“啪啪啪”,孩子們的腳步聲是不是讓你感受到了一種喜悅?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槐鄉五月的花和孩子,產生了令人信服的藝術效果。這樣流水一樣的行文,詩一樣的語言,對稱句式的錯落有致,讀起來瑯瑯上口,《槐鄉五月》是值得學生誦讀的好文章。素潔高雅,恬淡雋永,意境美妙,如同一首田園詩,《槐鄉五月》是值得學生背誦積累的好教材。
語文課堂要有濃濃的“語文味”,“語文味”從何處來?首先要緊扣文本內容,使教學不游離于文本之外,引導學生在課文中走幾個來回。
■“語文味”從讀中來
閱讀閱讀,當然離不開讀。但是不能死讀,呆讀,要讀得有層次,有方法,有實效。“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引領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理解這句話的含義,是本文的重點。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以讀解文,以情促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自主感悟。
“請大家細細地閱讀課文,想一想,你是否也有與作者同樣的感受,同樣覺得五月真是槐花飄香的季節?”帶著這樣的問題,學生認真地閱讀了課文,體會到了槐鄉五月遍地花開,美麗的花,甜甜的香,清香、醇香、濃香的槐花飯,小姑娘戴著槐花四處留香……真可謂處處有槐花,時時聞花香。在自主朗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不失時機地展示了擬寫的對聯——“遍地槐花遮望眼,漫天花香迎賓朋”,學生讀來抑揚頓挫,似有親臨之感,并從中感受到了槐鄉的美麗與好客。
課文除了介紹了槐鄉獨特的風韻外,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槐鄉濃厚的槐花文化。在引導學生體會“五月,是槐鄉孩子的季節”一句的含義時,教師可以以游客的身份導入課文,并以一問統領全篇:“走進槐鄉,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之后,學生將自己在朗讀中發現的最有意思的鏡頭作了交流:游客被香氣熏醉了,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槐鄉孩子在花開的時候興奮地采花做飯;槐鄉孩子熱情好客地拉小伙伴到家里吃槐花飯;槐鄉小姑娘將槐花戴在頭上在香海中飄來飄去;槐鄉小小子大大咧咧地生吃槐花……這一個個有趣的畫面,在一聲一聲朗讀中攝入我們的眼簾。
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嗡嗡嗡,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啪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我們可以把這段文字的格式一變,就成了這樣一首優美,精致的小詩:
嗡嗡嗡,
嗡嗡嗡,
小蜜蜂飛來了,
采走了香的粉,
釀出了甜的蜜。
啪啪啪,
啪啪啪,
孩子們跑來了,
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
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
這種用詩的語言來朗讀課文的好方法,使學生通過視覺、聽覺加深對課文的感悟,通過誦讀把作品中流動著的作者的情感表達出來。這種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使課堂多了一些聲情并茂的誦讀,多了一些陶冶情性的快樂,更多了一些帶有學生獨特個性色彩的讀書風格。“語文味”從何處來?“讀”是一個取之不竭的源泉,“其意皆若出于吾口,其情皆若出于吾心”。
■“語文味”從品中來
《槐鄉五月》描繪了五月槐鄉的“景美、人美”。開得滿山遍野的槐花、浸在香海中的槐鄉、生長在槐鄉的淳樸的孩子,對于都市的孩子是多么遙遠,能夠在腦海中再現作者描繪的畫面、感受到字里行間蘊含的情意,是課文教學的難點。
“槐鄉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教師可以啟發孩子將“山山洼洼、坡坡崗崗”轉化為“房前房后、田邊路旁、小河岸、校園里”的親切畫面,讓“香海”中的一切歷歷在目。
“中午,桌上就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飯,清香、醇香、濃香……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這一段中帶有“香”字的詞語有六個:香噴噴、清香、醇香、濃香、香氣撲鼻、香海。從這六個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讓孩子反復吟誦,仔細揣摩。緊扣詞語“清香”“醇香”“濃香”,從“清、香、濃”中我們能夠感悟到香氣越來越濃。指導讀好這三個詞語,讀出香氣濃郁的程度,同時讓學生讀懂省略號的含義。再緊扣“香氣撲鼻”“浸在香海中”的“浸”感受槐花香味之濃烈。濃得不但我們鼻子能夠聞得到,好像身體能夠觸摸到,眼睛能夠看得到。四處的樹,滿眼的花,人浸在香海里,香氣浸入每個人的心里。五月的槐鄉,真是槐花飄香的季節。
“槐鄉的小姑娘變得更俊俏了,她們的衣襟上別著槐花,發辮上戴著槐花,她們飄到哪里,哪里就會有一陣清香。”小姑娘很漂亮,她們衣襟上別著槐花,發辮上戴著槐花,像小仙女一樣,步子輕輕的,活潑可愛,所以說“飄到哪里,哪里就會有一陣清香”。“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一個“飄”字中蘊藏著槐鄉孩子的“樂”,這是何等精妙,因此教師設疑,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不遺余力地感悟、品味這個“牽一發動全身”的字眼。
語文學習離不開語言文字的訓練,離不開對字詞的品味、推敲。“引”而勿“牽”;“放”而勿“縱”,孩子在邊讀邊想,邊讀邊想象、邊讀邊欣賞,邊讀邊品味的過程中,就能聞到文字散發出來的陣陣槐花香,那是一種濃濃的“語文味”。
■“語文味”從練中來
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都重要,我看更要著重訓練。什么叫訓練呢?就是要使學生學的東西變成題目自己的東西。譬如學一個字,要他們認得,不忘記,用得恰當,就要訓練。語文方面許多項目都要經過不斷練習,鍥而不舍,養成習慣,才能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葉圣陶《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槐鄉五月》中的訓練點很多。
當學生欣賞完課文中描寫的槐花“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族姑娘披散在肩頭上的小辮兒。”“像玉雕的圓球、像維吾爾族姑娘的小辮兒”這是作者眼中的槐花,其實每個孩子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槐花”。引導他們觀察槐花開放的遠景和特寫鏡頭,并讓他們學著作者的樣子說說:有的槐花(),有的槐花像()。孩子們有的說像一只美麗的玉鐲,有的說像大雪覆蓋的柳條,有的說像一只只玉蝴蝶,有的說像冰刻的小鈴鐺……孩子充滿詩意的想像,是對槐花之美的再創造,是對課文文字的進一步理解和提升,是學生個性的展露。
“不喜桃花三月艷,但愛五月遮天槐”。槐花飽了我們的口福,填了我們的肚子,香了我們的村子,更甜了我們的生活。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槐鄉、喜愛槐鄉,在課的結束部分,我們可以讓孩子們一起策劃一個槐花節?教師可以給孩子們提出一些建議,比如:寫一份邀請書——五月請到槐鄉來;為槐花節形象大使槐花仙子設計服裝并介紹你設計的服裝;為槐花節提供一份槐花美食套餐;設計歡迎標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創新。這就要求教師放寬自己的視野,搞活自己的教學,大膽地走出去,帶領學生到跟廣闊的空間中去學習語文。當孩子們對槐鄉的美景流連往返,為槐鄉鄉村風情所陶醉時,筆者設計了“課外延伸、讀寫結合”這一環節,這個創意使語文由單科走向了綜合,由課內走向了課外,鞏固和提升了課文內容,培養了語文綜合能力。“語文味”從哪里來,就是從這些點點滴滴的訓練中來。
■“語文味”從講中來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似乎談講色變。可是于丹說論語,易中天品三國,都離不開一個“講”字。百家講壇,語文味濃不濃?所以,我一直以為課堂上的“語文味”首先要源于教師“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文化思想底蘊。
于漪、錢夢龍、王菘舟等名家的語文課,盡管教學風格各異,但他們本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有著較為深厚的中國文化思想底蘊;鑄練了極富個性的教學藝術語言。因此,聽他們的課總能感受到一種濃濃的語文味,真正做到了“講者得心應手,聽者如醉如癡”。而現實中的普通語文教師要達到這一境界,必須學會提高工作效率,適當抽離日常繁忙的教學事務,品讀時文名篇,砥礪思想,積淀底蘊,與時俱進。惟其如此,課堂教學才會突破教參的束縛,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如果教學流于淺層面,缺乏個性,沒有內涵及深度,就會使學生學無所思,學無所得,更不用說去思考、去探究了。
其次,語文味源于教師足以激發學生情感與美感的個性化語言。我們知道,不管語文課堂教學如何改革,語文課永遠姓“語”,語文課永遠是教師、學生和課文作者借助語言文字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擁有扎實、深厚的語言功底,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品味作品語言”。《槐鄉五月》是一篇美文,美文要美讀,美文要美教,這就要求老師的教學語言要美,才能和文本的語言相得益彰。
當然,教師的語言功底、文學素養絕非一日之功,所謂“功夫在詩外”,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積累,才會在課堂上厚積博發,我們的語文課也才會真的“語文味”十足。
【三年級下冊《槐鄉五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槐鄉五月》語文教學反思01-21
蘇教版語文《槐鄉五月》的教學反思01-19
《槐鄉五月》的語文教學反思01-19
槐鄉五月語文教學反思01-30
《槐鄉五月》教學反思三篇04-16
三年級下冊《槐鄉五月》教學反思匯編04-27
三年級下冊《槐鄉五月》教學教案03-25
《槐鄉五月》語文教學反思3篇03-11
語文《槐鄉的孩子》教學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