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優秀教學案例
【教材簡析】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一篇記敘文,講述的是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誕生的經過,是一個科學故事。文中寫了一名叫雷奈克的醫生一次偶然的發現,從中受到啟示,通過反復的試驗,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告訴我們只要平時善于觀察,肯動腦筋,就能有所發現、有所創造的道理。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雷奈克醫生看到病人痛苦的死去,便整日思索如何及早發現人體內因疾病出現的異常變化。第二自然段寫雷奈克從兩個孩子玩蹺蹺板的游戲中得到啟示,用小木棍聽到了病人的心跳和內臟的聲音。第三自然段寫雷奈克靠著這種小木棍為病人診斷。第四自然段寫雷奈克在實踐中不斷改進,終于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課文的語言平實、淺顯、流暢,從雷奈克在生活中發現難題,萌發解決難題的構思,到偶然的發現,最后通過反復的實驗終于獲得成果,敘述得有條有理、層次清晰。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默讀課文,能說說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
4.通過閱讀課文內容,懂得任何發明都離不開觀察與實踐,我們應該從小養成愛觀察、肯動腦的習慣。
【教學策略】
1、質疑中激趣導學。
“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皮亞杰說過: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所教的東西要能引起兒童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進他們的發展。確實,我們的教學理應順應孩子的需求與發展規律。教學伊始,通過出示的“聽診器”實物引出課題,學生自然想知道有關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內容,就會對所學的課文產生興趣,帶著解疑的愿望去閱讀,就提高了讀書、學習的.針對性。
3、閱讀對話中有效訓練。
在感悟課文的同時,語文教學決不能忽略語文能力和思辯能力的訓練,能力的培養不能空穴來風,找準生發點訓練,則能收到多種功效。在指導“如果……就……”造句時,抓住文中句子——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出示四句寫有“如果……就……”圍繞課文內容的填空,進行環環相扣地推理造句,既培養了思維能力,又進行了說話訓練。講述發明聽診器的過程也分兩個層次,先是初讀后的匯報,再是游戲體驗后的加入想象后的創造性的描述,能使認識更為深刻。
【教學過程設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弄清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的形狀。
1.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邊讀邊思上面提出的問題。
2.檢查朗讀(采用輪讀的方式),根據朗讀的情況適時正音、正句,思:是誰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的?
3.交流:
⑴是誰發明的?(板書:雷奈克,指讀、齊讀正音)
⑵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是怎樣的?你能否畫一張簡圖來介紹?
①指名板畫,其余學生自畫。
②以書本內容為依據,討論是否正確,并指名介紹聽診器的形狀。(正形:喇叭狀)
4.小結:能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認真閱讀的結果。
●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文,目的比較明確,能提高讀書的效率。同時,以一個問題的解決為例,讓學生明白,只要認真讀書,就一定能解決問題,增強了學習的信心。三年級的學生,感性認識還占上風,通過讀一讀,畫一畫,再介紹的方式,對第一個聽診器的外形有了了解,同時,也進一步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
三、讀第一部分,弄清起因。
1.指讀,思考原因。
2.討論:
出示:一個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內臟運動就會出現異常。
⑴理解:異常。
⑵用“如果……就……”練說話。
①如果內臟運動出現了異常,就—————————————————————。
②如果能及早發現人體內的這些變化,就—————————————————。
③如果能及時診斷,就—————————————————————————。
④如果能治療肺結核病,————————————————————————。
3.齊讀第一自然段。
●語文教學中也要增強思辨能力的培養,此環節中,抓住一重點句為生發點,讓學生環環相扣地推理,領會了上下文之間的聯系,既培養了思維能力,又進行了說話訓練,收到了“一石二鳥”之功效。
四、讀第二部分,弄清發明的經過。
1.自讀,思發明的經過。
2.交流,用自己的話說說。(小組討論,大堂交流、評議。)
3.同桌配合做游戲:一生用手指輕劃桌子,一生用耳朵緊貼課桌聽,親身感受。
4.用“果然”說剛才的游戲。
5.引讀第2-4節,并適時啟發想象:[雷奈克試了試,聲音果然沿著木板傳了過來。(想象:這時,他會想:——————)他高興極了,————-。他把小木棍的一頭————,另一頭——————。啊!——————(指導讀出驚喜。)(想象:這時,雷奈克————————)就這樣,————,然后————。以后,雷奈克又發現——————。于是,他————————,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6.復述發明的經過。
●體驗是少年兒童通過親身經歷和實踐活動獲得真實感受的過程,這種伴隨著豐富的情感活動的內心體驗是形成認識、轉化為行為的基礎。而且,體驗后,人的認識將更加深刻。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做游戲,得到體驗,對聽診器的可行性有了感受,也對雷奈克的高興有了感悟。此時,用“果然”造句,就水到渠成了。而引讀想象,則加深了對雷奈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實踐,致力于醫學研究精神的體會。兩次講述發明的經過,第一次側重于講清經過的梗概,第二次,則側重于創造性的復述,有了質的飛躍。
五、再讀,感悟雷奈克的精神,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用喜歡的方式再次讀文,說說讀了課文,你想說些什么?
2.交流,體會、學習雷奈克愛觀察,肯動腦,愛百姓,愛事業的精神。
3.小結:任何的發明創造都不是偶然的,都需要不懈地觀察與研究。小朋友只要勤于觀察、研究,就會有收獲。
●由部分再回歸到整體,讓學生再次走進課文,通過“想說些什么?”這個開放性的問題的交流,能使學生對雷奈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實踐、致力于醫學研究的精神有更清晰、更深刻的感悟,激發了立志向雷奈克學習的愿望,情感得以升華。
六、作業:
1.抄寫詞語。
2.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把雷奈克發明聽診器的經過講給父母聽,請他們評分。
4.搜集、閱讀科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
●這四個作業的設計有基礎,有深層,有書面,有口頭,形式多樣,能從聽、說、讀、寫諸方面考慮,達到鞏固、擴充的目的。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優秀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讀后感三則04-10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課后反思2篇06-29
小學三年級《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教學設計04-07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讀后感200字范文04-15
《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課堂實錄(觀摩課)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