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版七年級下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學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教版七年級下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下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學反思 1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學生見過紀念碑卻不一定有比較深的印象,為了幫助學生很好地學習這篇說明文,本人做了一下嘗試,教完本文后,有如下幾點感想。
一、預習的必要性。
課前先讓學生查找資料和圖片,在形象感知上先對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和了解。結合查找的文字資料,為很好地理解碑文內容作了充分的準備。課堂證明,預習之后在教學時確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圖表的'合理使用。
為了幫助學生能直觀形象地了解說明順序的使用,除了在書本上讓學生劃出標志性的詞句,我還特地制作了一張表格,畫了一幅紀念碑方位的簡圖,然后讓學生結合書上標志性的詞句,填圖,學生根據提示,很快填好圖表,然后我按方位順序依次參觀給學生看,并請一個同學在旁邊扮演導游,做一個簡要的講解。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和我一起親身感受了參觀的過程,也對什么是空間順序有了形象的了解,并且更好地掌握了紀念碑的浮雕內容。
三、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運用
說明方法雖然以前也曾接觸過,但往往學生在考試的時候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所以這節課上,我先帶著大家回顧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哪些,它們有哪些作用。然后先讓學生找出一個說明方法,由我示范分析其作用,讓學生從我的示范分析中尋找分析要點。學生掌握要點后,我再讓學生在書上劃出使用說明方法的語句,并嘗試批注分析其作用。最后課堂交流,點評并補充糾錯。幾個學生下來,就發現這樣做是很有效的,學生既掌握了方法,還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課后,我布置了一個作業,讓學生介紹某個物品,使用兩個說明方法,并在語句后做一個說明方法的分析。這樣就又鍛煉了學生的筆頭表達能力。
七年級下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學反思 2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一篇說明文,而學生學習說明文往往會覺得枯燥無味。怎樣讓說明文教學的課堂活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這是我設計這節課的初衷。我覺得這節課有得也有失:
1、形象導入,帶來視覺震撼。
上課伊始,放映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視頻,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通過視覺上的震撼來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對文章內容及說明順序有整體的認識。
2、合作交流,感悟碑文含義。
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的含義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先讓學生找資料,由課外引入課內,幫助學生理解,然后讓學生小組交流,在交流中深化理解,領悟內涵。并且在精講環節中通過圖表,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運用。層層鋪墊、步步設伏,學生跳一跳就可摘到果子。
3、創設情景,熏陶思想情操。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進行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優秀篇目,在多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對“十幅浮雕”的介紹是課文說明的重點,讓學生充當革命史跡的講解員,既讓學生了解中國革命所經歷的艱苦歷程,又能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虎門銷煙”、“金田起義”、“武昌起義”、“五四運動”、“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游擊戰”、“勝利渡長江”等歷史畫卷中革命先烈沖鋒陷陣、拋頭顱、灑熱血的壯烈場景能學生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啊!進而更加激發了他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4、顧此失彼,知識點滲透少。
這一課,是初一學生正式接觸的第一篇說明文,整節課教師只注重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對說明文知識技能的接觸較少,課堂上教師可適當加入說明方法和語言的訓練,讓學生在理解內容的同時習得方法技能。
七年級下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學反思 3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本課主要采用了視頻、音頻、圖片讓學生多角度的感受革命先烈的犧牲精神,體會今天幸福生活生活的來之不易。本人做了一下嘗試:
一、創設情境和圖片感知導入課文
教師課前描述:“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有著5000年的輝煌歷史,但是在近代,我們的祖國經歷了一段屈辱的歲月,無數的仁人志士,踏上了救國救民之路,他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段歷史,一起緬懷革命先烈。”同時出示人民英雄紀念碑圖片讓學生感知它的'巍峨雄偉和壯觀。
二、視頻音頻的合理使用。
為了幫助學生能直觀形象地了解說明順序的使用,除了在書本上讓學生劃出標志性的詞句,我還特地制作了一段視頻,全方位介紹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學生更加形象直觀的感知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和碑身的浮雕,然后讓學生聽課文朗讀音頻,讓學生畫出體現作者行蹤的詞語,并找出作者的觀察點。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和我一起親身感受了參觀的過程,也對什么是空間順序有了形象的了解,并且更好地掌握了紀念碑的浮雕內容。
三、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運用
說明方法雖然以前也曾接觸過,但往往學生在考試的時候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所以這節課上,我先帶著大家回顧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哪些,它們有哪些作用。然后出示三道練習題讓學生說出每道題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并指出體現出紀念碑的哪個特征。學生掌握要點后,我再讓學生在書上劃出使用說明方法的語句,并嘗試批注分析其作用。
七年級下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學反思 4
一、本文是說明文,寫法上很有特色。它在按空間方位的順序介紹事物的同時,又運用了時間順序,使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二、大碑座上10幅浮雕的介紹,涉及的歷史知識廣,初一學生尚未系統學過,如何把握講解分寸,這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三、運用課本第一頁插圖“人民英雄紀念碑”作為直觀教具
四、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帶著目標進行自主學習,老師盡量少講,讓更多時間給學生自讀、討論、測評。
五、引導:我備課時的想法是:按“找——寫——說——測”這樣的線索進行教學。本來第一個問題“說明的順序”是比較容易的,但學生卻沒法較好的解答。按以往習慣是老師先提示,后提問。象說明的順序,先讓學生找出表示時間、地點的.詞語,接著再提問“按什么順序進行說明”,這樣學生回答會很順利。但這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約束,學習過程會產生一種依賴的心理,會造成學生的思維只限于老師設計的套路,自我探究的習慣和精神就會因此而受到限制。所以在那天的課堂上我沒有提示,而是先讓學生自己查找后回答。
教學反思:
說明文中以說明為主,如同記敘文以記敘為主,議論文以議論為主一樣,但同時也不排除其他表達方式,常常是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同時兼用其他。本文則是以說明為主,兼用了記敘的表達方式。例如文中對行蹤的記敘:“我從東長安街向天安門廣場走去,未進入廣場就望見紀念碑。”“我越過廣場,踏著橘黃色花崗石石道,徐徐走到紀念碑臺階前,從近處仔細瞻仰紀念碑。”等等,直到離開紀念碑,把事情的整個經過交代得一清二楚。再如介紹10幅浮雕時,將每幅浮雕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的人、時、地、事等記敘因素交代明白。總之,在說明文中運用記敘,增強了文章生動性和形象性。
這點我沒有讓學生充分的思考。
【七年級下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07-15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6-09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3
語文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教學反思03-30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8-05
七年級語文下冊《黃河頌》教學反思04-21
【熱門】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03-10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通用20篇)07-08
七年級語文下冊《黃河頌》教學反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