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是中國現代詩人徐志摩的詩作,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此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徐志摩《再別康橋》,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再別康橋》【中文版】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再別康橋》【英文版】
Goodbye Again, Cambridge!
I leave softly, gently,
Exactly as I came.
I wave to the western sky,
Telling it goodbye softly, gently.
The golden willow at the river edge
Is the setting suns bride.
Her quivering reflection
Stays fixed in my mind.
Green grass on the bank
Dances on a watery floor
In bright reflection.
I wish myself a bit of waterweed
Vibrating to the ripple.
Of the River Cam.
That creek in the shade of the great elms
Is not a creek but a shattered rainbow,
Printed on the water
And inlaid with duckweed,
It is my lost dream.
Hunting a dream?
Wielding a long punting pole
I get my boat into green water,
Into still greener grass.
In a flood of starlight
On a river of silver and diamond
I sing to my hearts content.
But now, no, I cannot sing
With farewell in my heart.
Farewells must be quiet, mute,
Even the summer insects are silent,
Knowing I am leaving.
The Cambridge night is soundless.
I leave quietly
As I came quietly.
I am leaving
Withouttaking so much
As absp; piece of cloud.
But with a quick jerk of my sleave
I wave goodbye.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旅歐的歸國途中。時間是1928年11月6日,地點是中國海。但他這次重游康橋的時間,卻是在7月底的一個夏天。他是在英國哲學家伯特蘭·羅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誰也沒通知,就在個晴朗的下午,一個人懷著砰砰直跳的激動心情,悄悄地到康橋來找他的英國朋友的。所謂“康橋”,現在通譯“劍橋”,即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是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因徐志摩年輕時曾在此讀書、生活過,結識過許多英國朋友,故對此常懷有一股特殊的感情。遺憾的是,因他事先沒有聯系好,他所熟悉的英國朋友一個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橋,在那里靜靜地等待著他。于是,他一個人就在他七八年前曾經生活過的每一塊地方、每一個角落,靜靜地散起步來,那過去的一幕幕生活圖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現。由于他當時比較忙,又趕著到達廷頓莊去會見另一位英國朋友,故未把這次感情的活動記錄下來。直到他乘船離開馬賽的歸國途中,面對洶涌的大海和遼闊的天空,才展紙執筆,記下了這次重返康橋的切身感受。
作品賞析
《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通常的說法是,此詩是徐志摩因物而發抒寫了再別康橋時的依戀之情。總的說來,其抒發的情感有三: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理想幻滅后的感傷之情。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第一節詩中所謂的輕輕的來和走,正說明了詩人只身悄悄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情景。最后的“西天的云彩”,為后面的描寫布下了一筆絢麗的色彩,整個景色都是在夕陽映照下的景物。所以這節詩為整首詩定下了一個基調。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心頭蕩漾。”第二節詩實際上只是寫岸邊柳樹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但詩人卻寫得那樣鮮明,那樣甜蜜,那樣美麗而且浸透了詩人無限歡喜和眷戀的感情。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條水草。”第三節詩實際上只是寫康河里的水草。“招搖”二字,生動地寫出了康橋對詩人的歡迎態度,而“甘心”二字,也正寫出了他對康橋的永久的戀情。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第四節詩中所謂的“榆蔭下的一潭”,即是指拜倫潭,那里榆蔭蔽日,是一個非常清涼的地方,詩人過去讀書時常在那里乘涼,遐想。那里明明是一潭清泉,但詩人偏說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和漂浮在潭水上的水藻相雜在一起,沉淀在潭水的深處,就如同彩虹似的夢一般。因為第四節寫到了夢,于是詩人在第五節中很自然地轉到了尋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第五節詩是詩人對往昔生活的回憶、留戀。他在康橋生活了兩年。他那時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實的,對明天懷著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輝”來比喻那時的生活,帶有象征的意味。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離別的笙蕭,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第六節詩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現了徐志摩對康橋的情感,集中表現了離別的惆悵。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第七節詩中“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夢,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帶走,因此再別康橋不是和他母校告別,而是和給他一生帶來最大變化的康橋文化的告別,是再別康橋理想。
這首詩籠罩著一種寂靜的氛圍。繪幽靜之景色,狀寧謐之心境。在詩的末尾,詩人想象自己撐一支長篙,向遠方草色深處漫游,迎著和風,沐譽星輝,真是連缺乏音樂靈感的人也會禁不住放聲歌唱,可是詩中的思路隨即逆轉:“但我不能放歌”,詩境依舊復歸和沉浸于寂然。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更是特意將“笙舞”和“悄悄”、“夏蟲”和“沉默”這無法調合的事物連接起來,意在表明詩人離情的不可遏制,而“沉默是今晚的康橋”一句,則將詩人靜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極致。
詩人選擇的意象新穎而獨特,氛圍清新而優美。詩中的情感,似“云”飄逸,似“柳”柔細,似“水”清瑩。那云彩、金柳、青荇、波光、星輝都因情感而著色,因情感而美好。康河曾見證過徐志摩的一段美好時光,是他永遠的精神依戀之鄉。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浸染著情感,情景交融,才可能表現出“志摩式”的灑脫與無奈。
此詩四行一節,每一節詩行的排列兩兩錯落有致,每句的字數基本為六七字(間夾八字句),于參差變化中見整齊;每節押韻,逐節換韻,追求音節的波動和旋律感。此外,音節上也輕盈柔美,“輕輕”“悄悄”等迭字的反復運用,不僅增強了詩歌輕盈的節奏,而且故意將那般熱烈的情緒壓在詩的內層,讓自己去領會。首節和尾節句式相似,遙相呼應,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作者簡介
徐志摩(1897—1931),中國現代詩人、散文家。浙江海寧人。名章垿,初字槱森,后改字志摩。曾流行歐美,先后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劍橋大學攻讀政治、經濟,獲碩士學位。1921年開始寫詩。1922年回國后歷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夏大學、中央大學等校教授,并參與主編《詩刊》《新月》等文學期刊。1931年因飛機失事去世。是“新月派”代表詩人。詩風纖濃委婉,大都詠嘆愛情與夢幻,在藝術形式上對新詩的發展有重要影響。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小說集《輪盤》等。
名家評價
福建師范大學教授孫紹振:這里出現了一個理解這首詩的關鍵性的矛盾:既是美好的,值得大聲歌唱的,但是,又是不能唱的:“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因為,這是個人獨享的。這雄辯地表明了這是詩人的默默的回味,自我陶醉,自我欣賞。這種自我欣賞,有個重大的特點,是秘密的,不能和任何人共享的。連夏蟲都為他這種秘密的美好的記憶而沉默了。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他的輕輕、悄悄,不是為了驚動校園,而是相反,他強調的是,校園的一切都是為了成全他悄悄地回憶自己的秘密。“悄悄是別離的笙簫”,這種悄悄的,獨享也是美好的,充滿詩意的,無聲是一種美妙的、幸福的音樂。(《再談“還原”分析方法——以〈再別康橋〉為例》)
清華大學教授藍棣之:“不帶走一片云彩”,一方面是說詩人的灑脫,他不是見美好的東西就要據為己有的人,另一方面,是說一片云彩也不要帶走,讓康橋這個夢繞魂牽的感情世界以最完整的面貌保存下來,讓昔日的夢,昔日的感情完好無缺。(林志浩主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講》下冊)
湖北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謝克強:這首使詩人獲得巨大聲譽的詩作,就其思想內容而言,的確沒有什么重要的東西,只不過是表達了一種極平常極普通的離情和那種微波似的輕煙似的別緒,并無什么深刻的思想意義。(《〈再別康橋〉的詩意美》)
四川師范大學詩學研究所所長曹萬生:徐志摩《再別康橋》美得蝕骨:意境諧融,音韻圓潤,情感斷腸,情與境諧到極致,離情濃得化不開。(《復調交響:愛與自由的離情——再讀〈再別康橋〉》)
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霍秀全:《再別康橋》就是徐志摩一生追求“愛,自由,美”的理想的具體反映。詩中理想主義的情感表白是分為兩個層次的,一是對往昔劍橋留學生活的回憶,二是對當年愛情挫折的追述。(《理想主義的深情告白——漫說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徐志摩《再別康橋》】相關文章:
徐志摩《再別康橋》賞析06-30
徐志摩:《再別康橋》原文及其賞析07-11
《再別康橋》徐志摩說課稿(通用13篇)11-30
徐志摩的語錄09-26
徐志摩名言02-24
徐志摩詩句03-04
徐志摩語錄11-14
徐志摩最經典語錄 徐志摩經典情話短句03-03
徐志摩語錄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