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優質課《秋頌》課堂實錄(通用5篇)
實錄就是按照真實情況,把實際情況記錄或錄制下來。也是編年體的一種,一般以皇帝的謚號或廟號為書名,也有以王朝命名。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優質課《秋頌》課堂實錄,歡迎閱讀。
優質課《秋頌》課堂實錄 1
師:(師生問好)同學們,看題目《秋頌》,大家來看“秋”,這是一個名詞,一個極大的名詞,孩子們想一想,就時間來說,它占去了一年四季當中四分之一,而在秋的時間里又有無限空間。天地萬物,蕓蕓眾生,從哪寫起呢?一個不到一千字的短文要寫盡秋的風采,那就要看它的開篇,孩子們和我一起看,羅蘭是怎么表達的?拿起書來。
師:(范讀)“秋的美,美在一份明澈”。我們分角色朗讀,董老師讀第一句,女孩子讀第二句,男孩讀第三句,我讀的是這一句“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女孩子們讀—
生:(女生讀)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風神像秋。
師:有人的眸子像秋,男孩子要讀下一句。
師:(領讀)“秋的美,美在一份明澈”,女孩子們讀——
生:(女齊讀)有人的眸子像秋。
生:(男齊讀)有人的風神像秋。
師:讀的真好啊,“明澈”一詞先過去,我想問問大家什么是眸子?就是眼睛啊,眼睛像秋,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呢?有一個成語,說一個人盼望著,盼望著,因此都望穿了雙眼,他怎么表達?
生:望穿秋水。
師:說得真好,大點聲。
生:(聲音稍大)望穿秋水。
師:好,一起來,還有沒有會的?望穿秋水,眼睛用什么來代表?大家說說。
生:(齊答)忘穿——秋水。
師:真好,這就是開篇,這樣的開篇簡潔,簡潔的像詞中的小令,簡潔的像詩中的五言絕句,清代大學問家劉熙載說過這么一句話:
屏顯:
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
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木寫之。
秋之精神寫不出,以 寫之。
(清·劉熙載)
師:能不能讀懂劉熙載的這句話的含義,懂的可以舉手,如果沒能很好的理解,可以全班齊讀,邊讀邊想,山之精神寫不出——
生:(齊讀)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木寫之。
師:好,先到這兒,那讀懂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了嗎?什么叫山之精神寫不出呢?
生:第一句,寫山的精神不能直接寫出來,就用它的一個代表“煙霞”來寫它。
師:非常棒,還加了一個詞,要用它的一個代表,那第二句呢?請你邊讀邊翻譯。
生:山之精神寫不出,寫的是春天的精神如果寫不出,就用“草木”來代表。
師:春天的時候萬物復蘇,草木蔥蘢,楊柳依依,當然可以寫出春天的精神風采。今天羅蘭的這個小品文,小的散文,就叫秋頌,它是用什么來寫秋的精神?又是如何譜寫秋之頌歌的呢?
生:思考狀。
師:好,同學們要速讀,我先做個例子,孩子們和我一起來看一個自然段,大家看,應該填什么?秋之精神寫不出,以什么寫之。
生:秋樹。
師:是說秋天的樹嗎?什么樣的表達說楓樹襯寫之?
生:默默思考狀。
師:僅僅是楓樹,仍然不能涵蓋秋的精神,我說了秋的精神那么深厚那么遼遠,那么復雜,那么高遠,那么勾動我們的心弦。僅僅是秋樹,不足以寫盡它的精神,那么同學們速讀文章,告訴老師,秋之精神寫不出,以楓樹寫之,此外還有什么?回憶一下,讀一讀,畫一畫。
生:邊讀邊畫。
師:好了,差不多了,劉熙載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木寫之。董老師讀了這段文字,說秋之精神,以楓樹寫之,大家讀。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日寫之。
師:真棒,還有嗎?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院寫之。(聽起來,秋院讀得像秋月)
師:以秋院寫之,在文章中哪個自然段落,可以再想一想,有印象嗎?
生:第六自然段。
師:說得真好,你讀的也棒,董老師聽錯了,以為是月亮的月,原來是以秋院寫之,真好,下一個同學你說說。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閑云寫之。
師:以閑云寫之,真的是非常美的意境,秋之精神寫不出,以——
生:以秋風寫之。
師:以秋風寫之,還有嗎?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水寫之。
師:太棒了,你呢?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野鶴寫之。
師:好,還有沒有呢?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山寫之。
師:以秋山寫之,好,還有嗎?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淡泊寫之。
師:淡泊寫之,還有沒有其他的遺漏的閱讀?
生:沉思沉默。
師:好,一年四季,四季之間,參差映襯,于是形成了四季之美,寫秋頌的時候,作者羅蘭是否要繞過四季當中的其他的三個季節?孩子們說說看。
生:沒有,后面寫了它飽經了春之蓬勃,與夏之繁盛。
師:好的,你造個句子。秋之精神寫不出,以______寫之。
屏顯:
秋之精神寫不出,以——寫之。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春夏寫之。
師:非常好。開篇就這么講,孩子們,這就是自然,我們老祖宗在講天人合一,誰能翻譯一下“天”,天是什么?
生:天就是自然。
師:你真棒,天就是自然,那么秋天是自然,又不全是,于是寫秋頌的時候,作者羅蘭是否也寫到了人呢?
生:寫到了。
師:你把這個句子再整理一下。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人寫之。
師:這就是文脈,就是這樣的,全班一塊說,秋之精神寫不出,以人寫之。
生:(輕聲讀)秋之精神寫不出,以人寫之。
師:拿起麥克來,因為在座的老師特別喜歡你們的朗誦,你們的朗誦多么動人,有這么一句話:人籟不如地籟,地籟不如天籟,天籟便是那青春之聲,便是那童音,大點聲,咱一起來讀。
屏顯:
楓樹 秋林 秋 日 秋院 秋云
秋
秋風 秋水 閑云野鶴 人 春夏
秋之精神寫不出,以 寫之。
生:(大聲讀)秋之精神寫不出,以楓樹寫之。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林寫之。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日寫之。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院寫之。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云寫之。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風寫之。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水寫之。秋之精神寫不出,以閑云野鶴寫之。秋之精神寫不出,以人寫之。秋之精神寫不出,以春夏寫之。
師:真的好聽。這就是一曲秋的頌歌——《秋頌》,羅蘭是臺灣著名女作家,她有深厚的國學底蘊的,她是一個畫家,她的文中有中國傳統文化的那份簡練,含蓄,蘊藉。我們先來賞析第一部分,秋之精神寫不出,以楓樹寫之,是如何寫之的呢?我想請個孩子讀一讀。
生:(女孩讀)第三段:代表秋天的楓樹之美,并不僅在那經霜的素紅,而更在那臨風的颯爽。
第四段:當葉子逐漸蕭疏,秋林顯出了它們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點綴的灑脫與不在意俗世繁華的孤傲。
第五段:最動人的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襯托著天邊加深的暮色。晚風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那是一種十分艷麗的凄楚之美,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醉紅所懾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師:讀的真有幾分秋的颯爽,我覺得有一句,最難斷句,但是她成功突圍,就這句:“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她讀得非常好,有個讀音讀不準,大家聽出來了嗎?
生:懾shè。
師:你給她糾正一下,哪個字讀得不準?
生: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醉紅所懾she住。
師:懾shè,讀四聲,懾讀的時候,特別有技巧,應該凸顯這個字,所懾住,你知道懾是什么意思嗎?
生:懾讓人感到震驚。
師:真懂得猜漢字,中國的漢字都是有聲音有表情的,但是我們要解風情,你是一個解漢字風情之人,真了不起,它用盡了色彩,簡直就是在畫畫,它對于色彩的那種感知,簡直就是一位偉大的畫家的高度,蘇軾東坡先生說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是哪個朝代的?
生:唐代。
師:好的詩歌,一定有畫的色彩,一定有畫的構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好的詩,好的文學一定有什么元素?
生:詩意的元素。
師:你真會說,如歌如泣,如詩如畫,好的色彩啊,這一段不是寫秋的色彩嗎?浸染秋日,侵染楓樹的顏色,秋日的色彩,一個“紅”字,我們說詞語的單調,往往就是情感的'單調,我們僅知一個“紅”色,那么百媚千紅的世界對于我們來說就不存在了。那么紅色在這里,羅蘭用紅的幾種顏色來撰寫的?
屏顯:
秋林 (日) 色彩
素紅 酡紅 醉紅
生:酡紅。
師:這個字都認識,真棒,還有嗎?
生:素紅。
師:平卷舌分的真好。
生:醉紅。
師:太棒了,這就是色彩,僅僅一個紅色,就這樣深深淺淺,就這樣百媚千紅,最后是醉紅,猜猜看,用你的語言來解釋素紅是一種什么樣的紅?
生:(思考片刻)素雅的紅。
師:這個詞太典雅,風雅頌中的雅,都讓你用上了。
生:酡紅是一種很深很漂亮的紅。
師:你為什么能看出它的漂亮?
生:因為紅色是熱情的。
師:紅是熱情的,那酡為什么那么漂亮?看字形,酡是什么偏旁?
生:酉。
師:酉和什么有關系?
生:和時間有關系。
師:酉和時間有關系,你這么有感覺,那是釀造的過程,是漫長的過程,是歲月的沉淀和淘洗,你認為什么是醉紅呢?
生:我認為是一種比較深沉鮮艷的紅。
師:深沉鮮艷的紅,簡直就是沉醉,你已經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色彩當中去理解了,掌握的真好,理解的真棒。中國的詩歌,詩如畫,哪位詩人最擅長用色彩?
生:抬頭狀。
師:這個人被稱為詩鬼,鬼斧神工,不僅擅長寫明鑒,而且還有鬼才,這個人是誰呀?
生:李賀。
師:是的。李賀最愿用色彩,李賀的詩被稱為“百衲衣”,從字面上想,百衲衣,所有的顏色都在上面,繽紛的李賀陶醉在他的色彩之中,色彩即思想,都融化在其中,都在色彩中。這個世界上有哪些紅哪些綠?經常說紅男綠女,女孩子開始讀紅,男孩子讀綠,女孩子先開始讀上面的紅。
屏顯:
笑紅 冷紅 愁紅 老紅
寒綠 頹綠 絲綠 凝綠 靜綠
生:(女齊讀)笑紅、冷紅、愁紅、老紅
師:讀得真有感覺,綠有什么樣的綠呢?李賀說,寒綠、頹綠、絲綠 、凝綠 、靜綠。我是從李賀的詩中摘出來的,全班男孩子讀綠。
生:(男孩齊讀)寒綠、頹綠、絲綠 、凝綠 、靜綠。
師: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的繽紛啊,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微妙,絕不是簡單的紅,也絕不是簡單的綠,紅綠交響碰撞了我們這個民族文化的根,一條文化的河。在寫每一段時,羅蘭說:秋之精神寫不出,楓樹寫之等,但每一段絕不重復自己,在秋日這一節當中,她主要是在色彩上突圍,在色彩上匠心獨運。寫了這樣的素紅,這樣的酡紅,最后是酩酊大醉了的什么紅?
生:醉紅。
師:有人說,第一個把女人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是蠢蠢材。一個大作家,他絕不會在各個章節當中重復自己,他會各有側重,這樣才多緯多元,這樣才美的絢爛,美的自信,美的有個性。給你幾分鐘時間,任選一段,進行鑒賞,董老師有個要求,在鑒賞之前,要大聲讀一遍,然后說好在哪里?它用了什么手法?
生:大聲讀。
師:哪位同學想好了,你可以任選一段說,選哪一段,你這樣說:“我覺得它好,因為——”把書端起來,對書要有敬畏,書在神在。
生:(讀)秋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卻是澹泊的季節。它飽經了春之蓬勃與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贊美、被寵愛為榮。它把一切的贊美與寵愛都隔離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個閑閑的、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師:你認為這段寫的好在哪里呀?秋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卻是澹泊的季節,這句有沒有修辭格?
生:有排比吧?
師:你完全可以用自信的肯定句來回答,有排比的,那排比句好在哪?是很有氣勢,排山倒海,十分強烈,充滿激情,這已經是結尾了,當然要呼之欲出,熱烈奔放,我認為你讀得特別好,實際上,你已經理解了一部分,再看,還有別的感受嗎?
生:學生站起來,沉默。
師:請坐,再給大家一兩分鐘的時間,再想一下,哪一段你最喜歡?為什么這么喜歡它呢?
生:安靜思考。
師:這個同學,你有沒有喜歡的段落?
生:(讀第七段)最耐尋味的秋日天宇的閑云。那么淡淡然,悄悄遠離塵間,對俗世悲歡擾攘,不再有動于衷。
師:這里面有很難的字:擾攘。司馬遷在《史記 貨殖列傳》中有這么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你這語感非常強烈,前后構成對句,你為什么喜歡這句?
生:因為這段寫出了秋日的淡泊明麗。
師:淡泊明麗,這段的描寫對象是什么?
生:云。
師:給云一個修飾詞,什么云?
生:閑云。
師:為寫閑云,它用的是什么樣的語言?你再讀一讀。
生:它是淡淡然,悠悠然,悄悄遠離塵間。
師:恩,淡淡然,悠悠然,這叫什么?這叫疊詞,疊詞是漢語中特有的現象,大家知道,李清照有一首詞叫《聲聲慢》,開篇是這樣的——
生:(背誦)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師:基本上做到了過目不忘,是過耳不忘,疊詞,好在哪兒?剛才我們讀出來的時候有一種音樂美,音韻美,平平仄仄的美麗是我們漢語獨有的現象,因為漢語是單音詞,大家學英語,英語是不是單音詞?漢語多美呀,怎么能寫出云卷云舒,用什么寫,大家一起回答。
生:疊詞。
師:用色彩寫秋日,秋林,用疊詞寫那云卷云舒,這個女孩子真的很有語感。語感真的強,再看看,你喜歡哪段,可以讀讀。
生:(讀第十段)“閑云野鶴”是秋的題目,只有秋日明凈的天宇間,那一抹白云,當得起一個“閑”字野鶴的美,澹如秋水,遠如秋山,無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飄瀟,當得起一個“逸”字。“閑”與“逸”,正是秋的本色。
師:為什么喜歡?
生:這引用了一個成語。
師:引用了一個成語,成語應該是中國文化最小的載體之一,這么多的成語,濃縮了太多的文化與情懷,這個詞叫什么?
生:閑云野鶴。
師:他把閑云野鶴這個成語,贈予了秋,化腐朽為神奇,同時四兩撥千斤,因為它是濃縮的。你選的哪一段呀?孩子。
生:(讀第八段)秋天的風不帶一點修飾,是最純凈的風。那么爽利地輕輕掠過園林,對蕭蕭落葉不必有所眷顧——季節就是季節,代謝就是代謝,生死就是生死,悲歡就是悲歡。無需參與,不必留連。
師:很好,為什么喜歡?
生:因為這句寫出了秋的爽利,
師:超級好的語感,用最簡潔的短句,刪繁就簡,跟秋天的樹一樣簡潔的句式來表達它的情懷,學會表達,這是一種發現,繼續。
生:(讀第六段)有一位畫家畫過一幅霜染楓林的《秋院》。高高的楓樹,靜靜掩住一園幽寂,樹后重門深掩,看不盡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嘗過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畫里,問那深掩的重門,看其中有多少灰塵,封存著多少生活的足跡。
師:為什么喜歡?
生:這里寫出了秋院的幽寂。
師:秋院是真實的存在的嗎?
生:不是,是他想的,一個畫家畫的一幅秋院。
師:善于發現,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虛實實。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這就是中國畫,當你寫秋頌的時候,都是眼前的景,畢竟少了一份空靈,于是,作者羅蘭宕開筆墨,寫一幅畫,畫中的秋院,又是那樣精微,哪三個形容詞寫盡了秋院的寂寥,我看誰讀得細?
生:幽寂,寂寥,清寂。
師:太棒了,抓詞的能力真強,幽寂。第二個詞是什么?
生:寂寥。
師:寂寥是無人的秋院,無盡的寂寞,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它來自詞帝后主的詞中,來自中國傳統士大夫之美,還有一個詞?
生:清寂。
師:清寂更是無人的落寞,三個詞的疊加,寫盡了秋院典型的美。你還喜歡哪一段?每一段都各有不同,這才是美,這才是創造,這才是個性。沒有個性就沒有文學作品,也就沒有所謂的文學作品的解讀,哪位同學說一說?
生:(讀第九段):秋水和風一樣的明澈。“點秋江,白鷺沙鷗”,就畫出了這份明澈。沒有什么可憂心、可緊張、可執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塵不染。
師:這里邊有很多很難讀的,并不是現代文的,這叫什么手法?
生:引用。
師:引用詩句,借詩意解詩境,于是散文已濡染上了詩與詞的意境,誰來讀:“點秋江,白鷺沙鷗,”讀完翻譯一下。
生:(讀)點秋江,白鷺沙鷗。
師:再來一遍,翻譯什么叫點秋江?
生:(再讀)點秋江,白鷺沙鷗。點秋江就是點綴秋天的江面。
師:點綴秋天江面的是白鷺和沙鷗,翻譯的真好。這就是一幅中國畫,以少勝多,浩淼的江面只有白沙鷗“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真的很美,各個不同的美,就這樣共同完成了一曲秋頌,大家來看——
屏顯:
代表秋天的……最動人的是……
曾有…… 最耐尋味……
秋天的…… 秋天和風一樣……
“閑云野鶴”是秋的題目……
也有某些人……
選擇一個角度和事物來續寫羅蘭的《秋頌》
師:聽好,這是羅蘭的秋頌,不是劉禹錫詩豪的秋頌,詩豪的秋頌是一種豪邁的情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不是這樣的,這是羅蘭的,看看自己的筆濡染了多少文雅。
屏顯:
說說羅蘭
(生默默地寫)
師:因為時間關系,我們變成口頭作文吧,你選什么景物什么方法,你想選什么來寫?
生:我像選秋草。
師:非常棒,用什么手法?
生:用描寫再用比喻。
師:你選什么來寫呢?
生:我選秋天的落葉。
師:真細微,你是詩人,具有詩心。你用什么手法?
生:我用比喻。
師:還是用比喻
生:我寫秋月。
師:這是民族的月亮和秋真的很匹配。秋天很美,不同的詩人筆下的秋天也絕不相同,大家看這是劉大白的一首詩。
屏顯:
秋晚的江上
劉大白
歸巢的鳥兒,
盡管是倦了,
還馱著斜陽回去。
雙翅一翻
把斜陽掉在江上,
頭白的蘆葦,
也妝成一瞬的紅顏了。
生:讀《秋晚的江上》這首詩。
師:有一個詞:盡管。劉大白寫秋天選擇了鳥,再看還有什么?還有斜陽,蘆葦,真的很有情調,大家看這是楊萬里的《秋山》南宋的一個詩人,他寫秋天野特別有趣,你讀讀。
屏顯:秋 山
楊萬里
烏臼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猩紅。
小楓一夜偷天灑,卻倩孤松掩醉客。
師:我讀一遍這首詩,烏桕樹居然把自身的色彩弄錯了,自己整了一身黑,小楓偷了天酒,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天地間萬物有靈,秋天就這樣的美好,這是中國詩人,再看看濟慈的《秋頌》
秋 頌
濟慈
霧氣洋溢,果實圓熟的秋。
你和成熟的太陽成為友伴。
你的密謀用累累的珠球。
綴滿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
使屋前的的老樹背負著蘋果。
讓熟味透進果實的心中。
使葫蘆長大,鼓起了榛子殼
好塞進甜核,又為了蜜蜂,
一次一次開放過遲的花朵。
使它們以為日子將永遠暖和。
因為夏季早填滿它的粘巢。
生:男女生讀
師:來自英國的詩人濟慈在他的《秋天》里,絕不會秋高氣爽,也絕不會像羅蘭筆下的秋天那么明澈,是濕潤的海洋般的成熟的秋。
下課,同學們再見。
【評析】詩意讓課堂如此美麗——董一菲《秋頌》課例評析
【機構】山東新泰福田實驗學校
【作者】公維桂
公維桂,山東省新泰市福田實驗學校,中共黨員,第二屆語參杯百佳語文教師,山東省遠程研修優秀學員,泰山教學新星,新泰市優秀知識分子,新泰市課程資源先進個人,泰安市一師一優課一等獎,新泰市優質課一等獎,新泰市課程資源優質課一等獎,泰安市執教作文公開課,新泰市優秀教師博客一等獎,全國名師董一菲工作室成員。2015年5月,在安徽鳳臺四中舉行的“共生作文”教學研討會上執教展示課《雪落春泥細無聲》。文章散見于《中學語文教學參考》《學語文》《語文知識》《青年教師》《荊州教育晚報》等。
秋
王海鷺 - 秋
詩意讓課堂如此美麗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審美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語文教師應當承載起放飛詩意與美麗的重任,我們的語文課堂應該是流淌著詩情余韻的海洋。”《秋頌》是董一菲老師在蘇州吳江實驗初級中學執教的公開課,課堂所呈現出來的設計構思之美、點評語言之美和文本解讀之美,充分體現了董一菲老師詩意語文的特點與境界。
構思設計之美
《秋頌》屬于羅蘭“小語體”散文,短小精悍,文筆清新雋永,意境優美,不管是結構方式還是話語表現,都充滿了情感的張力和濃郁的詩意,是一個典型的詩意文本。開掘文本秘妙,無疑能為詩意語文注入活水。
散文形散,學生能不能領悟情感,如何將這份詩意傳達給陌生的學生,在課堂構思技巧上,董老師獨具匠心。
董老師以一個“秋”字領起開篇,“秋是一個名詞,一個極大的名詞,占去了一年中的四分之一,天地萬物,蕓蕓眾生,從哪寫起。”一個“秋”字,脫俗大氣,干凈利索,簡約之美、不落俗套的導入一下子把學生的視線引向文章的開頭,極好地激發起學生對課文《秋頌》學習的興趣。接著選取開頭第一句:“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切入,讓男女生分句朗誦,是為熱身,學生一下就投進了秋天的懷抱,走進散文化的天地。董老師四兩撥千斤的智慧,讓人暗自稱好。
審美意象的組構是抵達詩性散文的重要環節,意象對初中生來說比較抽象,文中寫景之多,如何找到一個突破口,董老師化繁為簡,拋給學生一個支架,用一句引用撬起全篇,以劉熙載的詩句“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木寫之”,為例來尋找描寫對象,引導學生填寫“秋之精神寫不出,以——寫之”,巧妙解決了意象問題。學生興趣頓生,紛紛說出,秋日,秋院,秋林,秋云,秋山等意象,秋的面貌就這樣在形式散亂的文字間漸漸清晰起來。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日寫之。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院寫之。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閑云寫之。
師:以閑云寫之,真的是非常美的意境,秋之精神寫不出,以——
生:以秋風寫之。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水寫之。
師:太棒了,你呢?
生:秋之精神寫不出,以秋山寫之。
董老師這樣的設計構思,剝去贅余,乃是塑造秋之形體的雕塑家,于無形無痕中串起通篇的思路。在秋的形象站立起來后,她引導學生觀賞秋林和秋日之色彩:“作者描寫秋天,都用了哪些色彩?”學生自由讀課文,得出“素紅”“酡紅”“醉紅”答案,最后引述“色彩達人”李賀的諸多描寫色彩的詞語,讓學生領略色彩的神奇,如此設計,富有詩情畫意。
語言點評之美
聽董老師的課,就是一種美的享受,美在她那宛若江南女子般清麗婉約的聲音,富有詩意的點評上:
董老師的點評常用極富詩意的長句、噴薄泉涌般的鋪陳,創設一種唯美的意境,引領學生進入詩意的境界,讓學生深受感染,繼而激活思維,產生出個性化的頓悟來,例如:
師:秋院是真實的存在的嗎?是他看見的嗎?
生:不是,是他想的,一個畫家畫的一幅秋院。
師:善于發現,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虛實實,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羚羊掛角,無跡可求,這就是中國畫,當你寫秋頌的時候,都是眼前的景,畢竟少了一份空靈,于是,作者羅蘭宕開筆墨,寫一幅畫,畫中的秋院,又是那樣精微,精細的形容詞來刻畫,哪三個形容詞寫盡了秋院的寂寥,我看誰讀的細?
生:幽寂,寂寥,清寂。
師:太棒了,抓詞的能力真強,幽寂。第二個詞是什么?
生:寂寥。
師:寂寥是無人的秋院,無盡的寂寞,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它來自詞帝后主的詞中,來自中國傳統士大夫之美。
董老師用“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比喻秋的意境超脫玄妙,她的語言是指引,是點撥,是贊美,點評語言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她在引導學生思考好的文學具備什么要素時,她說:如歌如泣,如詩如畫,好的色彩啊,這一段不是寫秋的色彩嗎?浸染秋日,侵染楓樹的顏色,秋日的色彩,一個“紅”字,我們說詞語的單調,往往就是情感的單調,我們僅知一個“紅”色,那么百媚千紅的世界對于我們來說就不存在了,羅蘭用紅的幾種顏色來撰寫的?
屏顯:
秋林 (日) 色彩
素紅 酡紅 醉紅
董老師把學生帶進了詩情畫意的秋色里,每一處思考都不是機械的回答問題,而是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力求做到教師語言與作品語言的完美融合。也正是這種詩意的點評語言,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她所營造的課堂氛圍之中。
董老師擅用詩意唯美的鼓勵語言:“老師特別喜歡你們的朗誦,你們的朗誦多么動人,有這么一句話,人籟不如地籟,地籟不如天籟,天籟便是那青春之聲,便是那童音,大點聲,咱一起來讀。”師生朗朗的讀書聲,便是世間最動聽的天籟之音。
詩意語文如此美麗,詩意與語文交織著,語文與詩意融合著。董教師用詩化的語言點明了學生發言中最閃光的部分,睿智的點評極富有詩意,但同時給人的感覺卻是這么真實,這就讓學生在詩意氛圍的點染與創設之中被感化、被牽引,瞬間產生出頓悟。這種導而勿牽的詩意語言,再一次顯示了董老師她那詩意語文的無窮力量與無盡魅力。
文本解讀之美
董一菲擅長用詩意的語言解讀文本,精講知識,力求做到教師語言與作品語言的完美融合,課堂上,董老師古典詩詞信手拈來,讓人不得不佩服她深厚的國學功底,在鑒賞秋的秋的特點時,董老師以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讓學生體會疊詞平平仄仄的美:
師:為了寫閑云,它用的是什么樣的語言?大家都一起看,它是什么呀?你再讀一讀。
生:它是淡淡然,悠悠然,悄悄遠離塵間
師:恩,淡淡然,悠悠然,這叫什么?這叫疊詞,疊詞是漢語中特有的現象。大家知道李清照是不是有一首詞叫《聲聲慢》,開篇有沒有會背誦的?我起個頭: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一起來背誦,開始----
生:(背誦)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師:基本上做到了過目不忘,不,是過耳不忘。疊詞,好在哪兒?剛才我們讀出來的時候有一種音樂美,音韻美,平平仄仄的美麗是我們漢語獨有的現象。
在講到疊詞時,董老師將聯想的觸角迅速伸向我國婉約詞人李清照的《聲聲慢》,董老師認為學生的人文素養很大一部分來自這神秘厚重千變萬化的方塊字中,參透了漢字也就參透了中國文化。
董一菲老師不滿足于學究式的訓詁般的漢語教學,她通過推敲文字來詩意地解讀文本,她讓鮮活的漢字跳躍在學生的生命里,用博大精深的文化去撞擊學生的心扉。漢字的大部分是形聲字,它那魔方般的組合令人著迷,要在教學中凸顯這種美。
師:紅是熱情的,那“酡”為什么那么漂亮?看字形,“酡”是什么偏旁?
生:酉。
師:“酉”和什么有關系?
生:和時間有關系。
師:“酉”和時間有關系,你這么有感覺,那是釀造的過程,是漫長的過程,是歲月的沉淀和淘洗,你認為什么是醉紅呢?
生:我認為是一種比較深沉鮮艷的紅。
師:深沉鮮艷的紅,簡直就是沉醉,你已經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色彩當中去理解了,掌握的真好,理解的真棒。
董老師抓住酡的字的形旁講析,酉和時間有關系,那是釀造的過程,是漫長的過程,是歲月的沉淀和淘洗,讓學生體會到了漢字表意之美。
董老師的漢字教學呈現出大量的知識信息,滲透了濃郁的中國文化色彩。她以蘇軾的“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引領學生體味秋的畫境,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濡染了中國傳統文化,境界因之提升。
師:讀得真有幾分秋的颯爽,我覺得有一句最難斷句,但是她成功突圍,就這句:“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她讀得非常好,有個讀音讀不準,大家聽出來了嗎?
生:懾she。
師:你給她糾正一下,哪個字讀的不準?
生: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醉紅所懾she住。
師:懾she讀四聲,讀“懾”的時候,特別有技巧,應該凸顯這個字,所懾住,你知道懾是什么意思嗎?
生:懾讓人感到震驚。
師:真懂得猜漢字!中國的漢字都是有聲音有表情的,但是我們要解風情,你是一個解漢字風情之人,真了不起,它用盡了色彩,簡直就是在畫畫,它對于色彩的那種感知,簡直就是一位偉大的畫家的高度,蘇軾東坡先生說王維,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一番番師生課堂語言對話后,學生在獲取漢字知識的同時,受到了中國文化的浸潤,相信學生會熱愛上由方塊漢字構成的博大精深之中國文化的。
文字的詩意美,被董老師激發出來,學生體會到了造字之美,而這種變化的美麗是意味深長的。如果我們的漢字教學還停留在因形義的表層解讀,我們的漢字教學重復著抄寫默寫,這將是漢字和中國文化的悲哀,語文教師應洋洋灑灑,行云流水,信手拈來。董老師有淵博的文化知識,更有一種博大的情懷,在她的語文課上,引領學生把語文當作了一種文化來膜拜,發展母語,使母語成為更有魅力的文化。
語文教學是美的教學,體現的是教學之美,語文課堂是詩意的課堂。讓語文課堂的詩請畫意化作翩翩飛舞的蝴蝶,在語文的廣闊天地里自由地飛翔,也如余映潮老師所說:“讀起來,讓我們的心情激蕩;說起來,讓我們發現閃光;思起來,讓我們神采飛揚。”語文,這只靈動的蝴蝶,愿她停留在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的窗口。
優質課《秋頌》課堂實錄 2
一、課前熱身(導入話題)
師:秋天是一年中最舒適的一個季節,它清新涼爽;同時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它色彩豐富;更是一個值得期盼的季節,它碩果累累滿枝頭;它還是一個多情多思的季節,常常勾起人的情思。它的確是一個值得歌頌的季節。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不少詩篇謳歌秋天,人們贊美秋天的成熟、豐收。請同學們打開記憶的閘門,搜索一下大腦中儲存的有關秋天的詩詞。然后來競說秋詩秋詞,看誰記得多。
課堂預設:學生說到的可能大多是以前學過的詩詞。
例如:王維的《山居秋暝》、劉禹錫的《秋詞二首》、白居易的《暮江吟》、杜牧的《山行》、馬致遠的《秋思》等。
(此環節主要將學生課前準備的素材展示出來,并選取有代表性的詩詞寫在黑板上,讓他們對秋天有一個感性認識。為下一步走進秋天、了解秋天作準備。)
二、吟詠古詩,拜訪秋天
此環節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在吟詠聲中走進秋天、領略秋天,從而悟出贊美秋天的方法。
引導學生分析所詠詩詞是如何描寫秋天的,主要運用了什么方法,抒發了詩人什么思想感情?請推薦該詩的同學進行分析。
為了分析簡潔明了,突出重點,告訴學生按以下句式表達:(詩人)通過描寫秋天的——,抒發了的情感。
經過分析,學生一定能明白名家都是通過描寫秋天具體的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感情的抒發又與所寫景物的特點及作者當時的處境、生活環境和心情有關。啟發學生分析所舉的詩詞是描繪了怎樣的秋景,抒發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主要明確以下要點:
詩人杜牧通過楓林的一片火紅,看到了秋天的勃勃生機,看到了秋天山林呈現的熱烈,詩人唱出了春不如秋,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贊美之歌。
自居易則給我們描寫了深秋時節,夕陽映在江中的美麗畫面,詩中意境優美,格調清新,那夜晚露水的晶瑩剔透和新月似銀弓的美麗呈現在眼前,表現了作者出任仕途中的愉快心情。
王維的《山居秋暝》則為我們描繪了山間秋雨過后的清新景象。
劉禹錫筆下畫出了秋天晴朗天空下白鶴凌空飛舞的奇景,從詩中讀出了作者樂觀向上的豪邁情懷。
馬致遠的《秋思》則是另一種風格的詩,寫出了一個天涯游子的悲傷之情,因而在作者眼里樹是枯的,藤是老的,連烏鴉都是昏的,一切皆籠上了一層凄涼的氣氛。
分析小結:原來,這些作者都是借具體景物的描寫來抒發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人生的一些感悟。詩人筆下的秋天皆因眼中之景和心中之情的不同而不同。其景與情是交融在一起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如果同學們找到自己喜歡的現代詩也可用同樣的方法進行分析。)
三、觀察聯想,禮贊秋天
此環節主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打開思路,激活思維,啟發聯想和想象。并在討論中解決歌頌秋天的什么,怎么歌頌的問題。
師:同學們已從古詩詞中得到不少啟發,下面我們來觀察眼前的秋天,每個同學選取一兩個方面,來禮贊秋天。
(學生自愿組合討論,教師匯集討論交流結果。)
預設情況:可寫自然的風、雨、日、月、霜等;可寫花草樹木中的典型物,如菊花、楓葉、青松等;可以寫動物的變化,如秋蟲四起,陣雁高飛;可以寫秋天收獲的情景;也可以通過對比,來寫秋天與其他季節的不同,抒發對秋天的獨特感情;也可以由自然的秋天聯想到人生的秋天,即生命的成熟,或人生耕耘后的收獲,或人生的衰老;可由秋菊聯想到高潔的人品,可由秋風秋雨觸發離別相思之苦;還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寫心中的秋天美景或理想中的秋天;還可以借助《夏天的旋律》和《夏之絕句》兩文從聲音即聽覺的角度來寫秋天;還可以從色彩方面來寫秋天;還可以用擬人的方法來寫秋天,把秋天當作人來寫,更親切可愛……總之,秋天可寫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寫作的方法也是靈活多樣的。可根據自己對秋天的獨特感受和情感體驗具體安排。(此環節鼓勵學生將自己所想到的寫下來,三言兩語都行,為下一個環節作準備。)
四、錘煉語言,創作秋詩
經過前面兩個環節的訓練,學生心中有了寫秋的具體內容,也掌握了一些贊美秋天的方法。因而此環節的重點是訓練如何用詩的形式來寫秋。具體分三步進行:
第一,引導學生明確詩歌應有哪些形式上的`要求。大致擬定以下幾點:
①詩要分節分行寫,每一節大致4—一6句,句式上比較整齊,每行的字數大致相近。
②詩的語言凝練,還講究押韻。現代詩可以靈活一些,用韻大致相近即可,這樣誦讀起來瑯瑯上口。
③詩是言志的,因而一定要在詩中抒發詩人的情感,建議初寫者將感情直抒出來。
④為了使詩歌內容豐富多彩,往往需要運用聯想和想象兩種思維方法。其中聯想主要有相似聯想和對比聯想。而想象則是在頭腦中加工創造出新形象的方法。
第二,應該說每一個創新都自簡單的模仿始。因而此環節的第二步就安排一次仿寫。教師準備幾個不同的材料進行仿寫,每個仿寫的要求和目的不同,并讓學生抽簽選擇仿寫的材料。具體如下:
①改變寫春之詩的個別字,將其變成一首寫秋的詩。意在學習詩歌分節分行的結構和錘煉詩的語言。
母親/每當我想給您一陣春風/您笑一笑之后/給我整個春天。
②給出一首寫秋詩的前半部分,要學生續寫后半部分,主要練習詩歌的情感表達。(學習運用擬人等手法來抒情)
秋天/像一個穿著金色裙的仙女/她那輕飄的衣袖/拂去了太陽的焦熱/將明亮和清爽撒給大地/她用寬大的衣衫擋著風寒/捧起沉甸甸的果實/奉獻給人間/人們都愛……(續寫)
③仿照第一節詩另選物象描繪秋天美的畫面,重點訓練詩歌如何表現畫意,即寫出詩歌美的意境。一枚落葉輕輕飄下/似一只金色的小船/滿載秋天的回憶/飄近厚厚的書冊/一抹淡淡的初霜/叫心靈懂得了珍惜
④仿照句式寫一首四季詩。意在訓練聯想和想象能力。
如果說,春天是一個花枝招展的姑娘;那么,夏天是;秋天是;冬天是。
(在實踐中運用各種方法創作詩歌,讓學生在理論指導下尋找感性體驗。因此在訓練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情感體驗,充分肯定學生。)
優質課《秋頌》課堂實錄 3
一、新課導入: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也是一個滿載希望的季節,所以自古至今,秋是很多文人贊頌的對象,不僅中國如此,外國也如此,那么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首由英國著名的詩人濟慈寫的贊頌秋天的詩。
二、作者介紹:濟慈,英國詩人。
三、課文主題解讀:
面對果實累累,豐收在望的秋天,作者有感而發,抒寫了一曲對秋天的贊美之歌。體現的.對秋天的無盡贊美之情。
四、詩歌導讀:
1、請同學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歌。
2、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朗讀比賽。
3、仔細體會詩歌的主要內容,了解詩歌的大意。
豐收與成熟 繁忙與喜悅
果實累累 糧倉奔忙
果枝彎彎 田溝酣睡
果仁清甜 田中拾穗
好花常開 等待果汁
4、詩歌重難點解析:
(1)本文的重點是體會作者對秋天的贊美之情。我們知道散文是非常個性化的東西,帶有主觀色彩。因此要著重通過讀來品味語言文字。通過教師范讀,學生朗讀來體會這篇文章所包含的感情。
(2)樸素的語言文字飽含著對秋天的深深贊美之情。
5、寫法簡析:
(1)總分的結構方式。文章第一節用概括性的語言點明秋天是一個成熟與結果的季節,而后又從果實、果枝、果仁、好花四個方面分別寫了秋天是一個果實累累的季節。
(2)擬人的修辭手法。第二節用第二人稱------你,以擬人的手法描寫了一個充滿繁忙,心懷喜悅的秋天,顯得親切自然而又真實。
五、課堂鞏固訓練
優質課《秋頌》課堂實錄 4
一、激趣導入
師:在文人墨客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但是秋天也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臺灣女作家羅蘭描繪的秋天,感受一下別樣的秋天,別樣的人。(板書課題)
二、初讀積累
1.重點字
眸子(móu)颯爽(sà)秀逸(yì)酡紅(tuó)攝住(sha)寂寥(liáo)澹澹然(dàn)
2.詞語
眸子:本指瞳仁,泛指眼睛。風神:風采神態。秀逸:清秀而飄逸。
酡紅:是紅色的一種,一般用來指代飲酒后臉上泛現的紅色。浸染:逐漸沾染。
凝結:指氣體因為壓力增加或溫度降低變成液體,或者液體遇冷變成固體,如荷葉上凝結的露珠、雪花的凝結等。后也用來表示心血等的集聚。
蕭疏:冷清、稀疏。
孤傲:性情高傲,和他人和不來。幽寂:幽雅寂靜。寂寥:寂寞空曠。清寂:安靜、寂靜。
耐人尋味:耐:禁得起;尋味:探索體味。意味深長,值得人仔細體會琢磨。擾攘:吵鬧混亂的暴動、紛亂
掠:輕輕地擦過或拂過。
一塵不染:佛教指排除欲念,不被六塵玷污。后用以形容清靜、純潔。也形容為人清廉,不沾染壞習氣。
眷顧:眷念,思念。
淡泊:一是對于名利淡漠,不看重;二是家道清貧;三是恬淡寡欲。
蓬勃:形容事物繁榮茂盛,及朝氣蓬勃、蓬勃向上的事業。
3.作者簡介
羅蘭,原名靳佩芬,1919年出生于河北省寧河縣,臺灣作家。作品除《羅蘭小語》外,還包括散文、小說、游記、詩歌、詩論等。2003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終身成就獎”。《羅蘭小語》曾經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青年熱衷的“勵志書”。由于它充滿關愛,充滿對人生哲理的思索和概括,因而不僅廣受臺灣青少年的喜愛,而且經過歲月沉淀之后,又在大陸青少年中掀起一股熱潮。由于出生于中國傳統的書香世家。她的作品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的底蘊,含蓄、雋永;洋溢著中國式的哲思,睿智、通達;體現著作家對現代社會的深層思考,深刻、清醒。
三、研讀文章,體悟情感
(一)秋天是一幅畫——發現美
作者認為:秋天的美,美在明澈。文中作者是怎樣用生花的妙筆來為我們描繪這幅巨大的立體畫卷的,給你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
(學生互動,共同解答)
明確:秋林:颯爽、灑脫;秋日:凄楚之美;秋院:幽寂;秋云:淡淡、悠悠;秋風:純凈、爽利;秋水:明澈。
(二)秋天是一首歌——誦讀美
秋天的景物在作者的妙筆下如此生輝,讓我們用自己動聽的聲音來演繹她。(點讀課文、美讀課文、師生共同品讀句子。)
鑒賞一:“最耐人尋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閑云”,句子中的“閑”字能否刪掉?
鑒賞二:“它把一切的贊美與寵愛都隔離在清清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個閑閑的、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這句中,為什么作者要把“秋”字單提出來,而與前面的內容用逗號隔開?
(三)秋天是一首詩——感悟美
1、秋天是含蓄的,秋天是深沉的,秋天給人以收獲,你認為羅蘭的散文《秋頌》,給你帶來了哪些美的享受呢?
(生分小組討論,然后匯報結果。)
明確:我們探究的是這篇文章的語言美。首先,表現在運用多種修辭方法,使語言生動、形象。如擬人句“當葉子逐漸蕭疏,秋林顯出了它們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點綴得灑脫與不在意俗世繁華的孤傲。”比喻句“野鶴的美,澹如秋水,遠如秋山。”排比句“秋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卻也是淡泊的季節。”(教師同時板書:比喻、排比、擬人)
作者在詞語的運用上多用疊詞,如“高高的”、“靜靜”、“淡淡然”、“悠悠然”、“喬遷”、“閑閑的”、“遠遠的”。這些詞語口語化,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我們探究的是這篇文章的情感美。作者用飽含感情的筆調抓住秋日的楓葉、秋日的閑云、純凈的秋風、明澈的秋水來盡情歌頌、贊美秋,讓讀者身臨其境,受到美的陶冶、感化。
2、作者正是寓秋于內在美,從而贊頌了它淡遠閑靜的品格。本文作者只寫了秋,贊頌了秋嗎?
(學生先思考,然后交流。)
明確:不是,還寫了人。歌頌了具有內在美的人,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與秋的形象交相融合,形成了這優美的意境。
3、這篇散文描繪了作者心中的`美景,一景一物都浸潤著作者的感情和思緒。請你從文中找出一例加以說明。
明確:“秋天的風不帶一點修飾,是最純凈的風。那么爽利地輕輕掠過園林,對蕭蕭落葉不必有所眷戀——季節就是季節,代謝就是代謝,生死就是生死,悲歡就是悲歡。無需參與,不必流連。”這里雖然表面寫秋風,但字字句句都沁潤著作者的感情和思緒,潤藏著作
者對生死對悲歡的一種淡然的感情,表現出作者對人生和事態看得通透,不因落花流水,秋去春來而憂心,可以看出作者的灑脫。
4、教師小結:文章清新、雋永的語言,詩化的句式,給人以行云流水之感;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秋的形象具體可感。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寫作中也能加以借鑒,用以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四、拓展思考
作者在寫到秋風卷落葉時,說到”季節就是季節,代謝就是代謝,生死就是生死,悲歡就是悲歡“,從中我們體會到作者怎樣的胸懷?對你做人有何啟迪?
明確:作者羨慕秋的“灑脫”和“不加修飾”,向往這樣的人生態度(或正視客觀規律,坦然面對人生的生死悲歡)。“啟迪”必須由文章內容生發而來,不可天馬行空,不著邊際。示例:為人處事不可過分計較,不妨灑脫一些,自然會感到生活的美好。
五、總結
本文作者通過對秋景的描述,作者以飄逸灑脫的筆觸,既寫秋又頌人,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極度喜愛之情,更深刻地體會到這是作者對生活的態度、對人生的感悟、對“為而不爭”的至高人生境界的追求。文章語言清新、雋永,給人以行云流水之感。
六、布置作業
1.完成書后練習。
2.閱讀羅蘭的作品集。
優質課《秋頌》課堂實錄 5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同學們,你們積累了那些有關秋天的詩文,能不能說給同學和老師聽,讓大家共享你的積累成果。
臺灣女作家羅蘭筆下的秋更是超凡脫俗,別具一格,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走進羅蘭秋的世界,踏訪羅蘭詩一般的內心世界。背誦、評價描寫秋天的詩文。開闊視野,感受秋的多種意境,激發學習興趣。明確目標
出示學習目標一名學生朗讀學習目標,其他學生聆聽、理解明確學習目的及學習重點。拜訪羅蘭
播放幻燈片學生朗讀、識記記憶、積累文學常識,了解羅蘭生平,為理解文章作鋪墊。分析題目
題目應該怎樣解釋呢?
學生解釋題目,預測文章內容滲透預測讀書法。初讀課文
播放音樂《秋天的懷念》
默讀課文
勾畫生字新詞勾畫作者所描繪的`秋天的景物。積累字詞,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描繪秋景
播放幻燈片,出示問題;
再讀課文,用你認為準確、生動的詞語描述文中所描繪的景物。例如:文中描繪了秀逸、灑脫、孤傲的秋林
自讀課文,組織語言,準備表述。
學生自由表述培養學生閱讀時抓住關鍵信息的能力,增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暢談感受
播放幻燈片,明確要求:
從文中勾畫出你最欣賞的語句或景物,以自己的方式,表達理解與感悟。(提示:可結合自身經歷、見聞進行解讀,可結合所用修辭進行賞析,可借助詩詞名句或其他優美語句進行描繪,可借助繪畫、歌唱、朗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悟,也可講述你認為與秋的意境或秋的風骨相關、相似的人、事、景……)再讀課文,進行思考、聯想、想象、繪畫、朗讀等活動,為班內暢談感受作準備。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暢談自己的感悟與理解。
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能做自己能做的事,都有展示自我、進行表達的機會,有發現,有進步,有提高;從不同角度把握文章中心,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表達能力,從興趣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動力。把握主旨
根據你的感悟與理解,概括描述作者筆下的秋,可采用這樣的句式進行表達:
秋是,因為秋有
因為秋有
因為秋有
教師總結:
學生同桌之間進行討論交流,組織語言,準備概括。
自由表達強化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質疑問難
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在文中的作用。互相質疑,共同解答查漏補缺,同時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善于質疑的習慣。
【優質課《秋頌》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秋頌的作文05-30
秋頌小學作文09-19
秋頌的作文6篇06-06
秋頌---羅蘭作文(精選23篇)08-12
秋頌的作文優選【13篇】01-07
《雷雨節選》優質課堂實錄(精選7篇)04-24
秋頌的作文[錦集13篇]11-13
優質課《蒹葭》課堂實錄(通用10篇)04-17
秋頌作文550字(通用25篇)09-11
頌秋作文500字(通用86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