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年級上冊《鄭人買履》課堂實錄
師:這節課咱們一同來學習一篇文言文的寓言故事--《鄭人買履》(板書)。
師:“鄭人買履”是一個--什么語?
眾生:成語。
師:我們曾學過很多成語。你能想到哪些呢?現在請同學們在自己位置上,大聲把想到的成語說出來:伸手指計數,一分鐘時間,看看誰說得快,說得多。誰的嘴沒張,那就說明他在偷懶喲!
(學生在自己座位上大聲地說成語,用手指計數。老師巡視,對不認真講說的學生提醒。)
師:說五個以上的請舉手,說十個以上的請舉手。同學們都很棒,大家平時要多做這些詞語接龍的練習,增強自己提取詞語的能力,使自己在寫作時詞匯更豐富。誰知道鄭人買履這個成語的意義?誰查過字典?
一學生(回答字典上的意思):諷諭那些只相信教條,不顧客觀實際的人。
師:為什么這個成語是諷刺那些只相信教條的人?這個成語的來歷是什么,有個什么樣的故事?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鄭人買履》這一課。
評:1、這篇課文題目是成語,利用此情此境來復習成語,就教學方法來說,是隨機教學。就教學效果來說,又是無為教學。用比賽的方式,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不自覺地投入,表面看是比賽說成語,實際是成語運用的練習。只有能隨時隨地地提取,才能得心應手地運用。
2、教學方法來說,運用了誨。告訴學生記住的東西要常運用。學法是說和習。
3、課堂教學剛開始的組織教學非常重要,應該讓學生很快地投入到學習情境中。運用說往往是課堂組織教學最有效的手段。這樣可以使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很快進入學習狀態。老師此時一定要巡視,促使每一個學生行動起來。
(出示大屏幕:教學目標)
師:有的放矢才能射中目標。學習這一課,我們要學什么?請看屏幕上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1、掌握7個字詞:生字“履”和“遂”;多義字“置”和“之”;通假字“坐”和“反”;多音多義字“度”。2、會背會講課文。3、會做課后題。4、懂得兩個道理:不能死搬教條;不能不相信自己。5、知道寓言是怎樣寫的。
(生自讀)
師:要想完成這些目標,主要靠大家自己學習。請看自學指導。
(出示大屏幕:自學指導)
我們先學習第一個目標,掌握兩個生字:履和遂。請同學們伸出手來和老師一起寫“履”和“遂”。
師:“履”是半包圍結構。半框“尸”和身體有關,履是什么意思?
眾生:鞋。
師:鞋是穿在腳上的,與身體有關嗎?
眾生:有。
師:穿上鞋就可以--
眾生:走路!
師:對,穿上鞋是為了能更好地行走,因此要有行旁,什么--?
眾生:雙人旁。
師:雙人旁也叫行旁,和行走有關系的字,大多都有彳旁。穿上鞋行走就是一步一步地重復,因此再加個“復”字。
師:學字我們要會組詞,學詞我們要會造句,學句我們要會成篇。“學”必須“習”,才算“學習”。“履”可以組哪些詞?
眾生:履行諾言,履帶車,履歷表,還有“削足適履”。
師(板書削足適履):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生:把腳削短,去適應小鞋。
師:不簡單。怎么知道的?
生:《灰姑娘》中有,灰姑娘的姐姐削足適履。
師:課文里還有一個生字--“遂”,這個字怎樣幫助我們記憶。它是什么字和什么字組成?
學生:追逐的'“逐”和一個倒八。
師:我們把倒八看成一個倒人,追上這個人,把他放倒了。于是就抓住了他。“遂”是什么意思呢?
生:于是,就。
師(做抓住了的手勢):“于是,就”追上抓住了那個壞人,放倒在地。終于遂心如意了。同學們記住了嗎?再畫一畫這兩個生字,講一講他們的意思,怎樣才能記住。
(學生畫記履遂,嘴里說著)
評:老師上課的目的不是再把知識給學生重復一遍,而是幫助學生記憶,使學生當堂記住學會,并及時地運用。
教法:喻。
師:現在我們來學習課文。聽老師先讀一遍課文,注意老師的斷句和個別詞的讀音。
(老師范讀課文)
師:注意“度”的不同讀音。請同學們快速地讀課文,給大家三分鐘時間,盡可能地快讀,能讀多少遍讀多少遍。
(學生快速地讀課文)
師:時間到。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請同學們對照課下注釋,看自己能否翻譯,能不能理解課文。自己要大聲地說出來,也可以同桌互譯。有問題可以互相交流。
(學生緊張自學,老師巡視,主要是看那些學生沒有投入,給以及時的提醒。)
師:時間到,停!(請一名學生朗誦。)
師:“寧信度”的“寧”應該是“ning ”第四聲。請你再把這一句讀一遍。
(學生讀這一句)
評:教學方式:個別教學。學生站起來,一定要讓學生帶著成就感坐下,不要讓別的同學來糾正其錯誤,保護學生的自尊,使每一個學生都愿意站起來回答問題。
教法:教--老師示范讀課文。
學法:習--模仿練習。
師:讀得非常好,請你找一名同學把你讀的這個文言故事用白話給大家講一講。
一生:從前,有個鄭國人……
師:“已得履”的“得”怎么講?是“買到”嗎?
一生:不是,因為他還沒買到。應翻譯為“找到”或“拿到”。
師:同學們翻譯得是不是和他一樣好?
眾生:是。
師:請同學們自己在座位上翻譯一遍。
(學生在座位上大聲講說)
評:學法:說。讓每個學生都有講說的機會。提問單個學生,只是為了檢測學生的對錯,或給學生一個示范。
師:老師要檢測一下你們掌握的怎么樣。出示“課堂訓練一”,你能不能馬上說出答案?同桌兩個互相說答案。
停。請同學總結這篇文言文中,“置”“之”都有兩種意思,分別是--
生一:“置”在“有且置履者”中當“購買”講:在“置之其坐”中當“放”講。
生二:“之”在“置之其坐”中指“量好的尺碼。”而在“至之市”中當“往,去”講。
師:相同的字在不同句子環境中,意思就不一樣。就像我們在不同的場合身份不一樣。比方說我們在家里是兒子、女兒;到學校身份就是--
眾生:學生。
師:我們在不同場合身份不一樣,且叫的可能也不一樣。在家里父母可能叫我們小名,而到了學校,同學老師都叫官名,叫的不一樣,實際還是我們這個人。漢字也同樣,不但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樣,有時叫的也不一樣。哪個字?
眾生:度。讀duó時,當“量長短”講;讀dù 時,當“量的尺碼”講。
師:這叫多音字。這些字不光穿著打扮--音變了,而且身份--意思也變了,大家以后可要注意辨別喲!
評:教法:喻。多音多義字是漢字學習中的難點。用孩子們熟悉的生活打比方,把理性的知識感性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加強記憶。
師:古漢字語是不光有一字多義的,一字多音的,而且還有一類特殊的字--通假字。找一找這篇文章里有哪些?
生一:坐同座。
生二:反同返。
師:把這兩個字都記幾遍。
(學生說記)
師:默寫的時候,可千萬別寫錯喲。我再考考大家。“至之市而忘操之”怎么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