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七上《繁星》教學案例
一、設計意圖:
《繁星》是由著名作家巴金寫的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課文圍繞看繁星,依次寫了“從前”“三年前” “如今”三個片段,表達了作者酷愛星天的深切感受。課文按照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描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抒發了“我”由此產生的熱愛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享受。
由于是名家名篇,課文中有不少句子的內涵比較深刻,小學生理解起來顯然是有很大困難的,例如課文在寫作上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由實到虛,虛實結合。作者描寫的對象,一是眼前的景物,二是由眼前的景物產生的聯想和想像,二者緊密聯系,反映了作者種種感受的真切和精妙。那么作者三次看繁星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受,以及對于這些感受的理解,這些都是難點。其次文中的語言知識點也很多,許多描寫都運用了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方法。如將“我”的眼睛模糊時所見的無數星星搖搖欲墜的情景,比作“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十分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又如將天上那許多認識的星星當成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能走近“我”,同“我”交談的朋友來寫,將“我”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產生無窮的遐想。再如運用排比,依次從觸覺、聽覺和幻覺的角度描寫海上之夜令“我”產生的種種美感。它們由表及里,由淺入深,一氣呵成,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靜謐和奇妙,能使讀者受到強烈的感染。
針對我班學生的特點,要把教學重點放在朗讀指導上,通過多形式的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不應把課上成文學分析課。這堂課上朗讀教學固然很到位,對詞句理解的指導也達到了一些效果,但由于我對每個教學環節,對每個知識點設計講解得都很細,學生往往跟著老師的指揮轉,課堂變成了老師的課堂,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
互聽課后,組內的老師給我提出了一些建議,我也進一步反思了教學中的現象,對教案又作了較大的調整和修改。我針對教材的特點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以學生質疑為主,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第一節由教師帶領學生學,學后歸納出五步學習方法,第二節由學生嘗試學,進一步鞏固學習方法,第三節由學生自主學,老師逐步放手。
二、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是在這堂課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原本教師細小瑣碎的講解,被學生的提問所代替,在學生交流討論的基礎上,我再作適當的點撥指導,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令我感到欣喜的是,本堂課中,學生的質疑基本上抓住了課文中一些主要的語言知識點,甚至還提出一些原本我在備課中沒有想到的語言點,且大部分能通過討論予以解決,學生學得主動,印象更深刻。
不足之處一是自身對于這種教學方法的駕馭能力還不夠,學習方法的歸納總結應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邊學邊歸納,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效能還有待進一步落實、提高,而老師長期有序的指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的質疑提問,應進行有效的梳理歸類,使教師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益。二是自身對于這種教學方法的語言文學功底還不夠,學生的質疑問難是在課堂中隨時生成的,教師可以在事先備課中預設一部分,但很難完全預設,它需要教師在生成發生時隨機應變,隨時運用教學機智來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這堂課中,我雖然基本上解決了學生提出的問題,但有些問題還不夠深入,我想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和文化底蘊,加之對教材的深入細致的鉆研挖掘,這種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應該說,這堂課還是給我留下了太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反觀以往我的教學風格,對于那些有豐富媒體可以輔助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教材比較擅長,而執教這些蘊意深刻,文筆優美的名家名篇則嘗試較少,確實是對教師語言功底的真正考驗。我相信通過這次教學定會給我今后的教學工作帶來有益的促進和提高。
【七上《繁星》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蘇教版七上《繁星》教學反思05-26
蘇教版七上《刻舟求劍》教學案例03-04
蘇教版七上《偉人細胞》教學案例03-05
巴金《繁星》教學案例(精選5篇)03-30
巴金《繁星》課文原文(蘇教版七上)03-27
蘇教版七上《安恩和奶牛》教學案例05-02
蘇教版七上《次北固山下》教學案例05-17
蘇教版九上《故鄉》教學案例03-05
蘇教版九上《鄉愁》教學案例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