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木塔》原文及譯文
本文記敘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實釘”來加強了結構整體性,解決了木塔不穩定的問題,說明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在建筑理論和技術方面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梵天寺木塔》原文及譯文,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
錢氏據兩浙時,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兩三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匠師云:“未布瓦,上輕,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匠師如其言,塔遂定。蓋釘板上下彌束,六幕相聯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動。人皆伏其精練。
【譯文】
錢氏王朝統治兩浙時,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兩三層,錢帥登上木塔,嫌它晃動。工匠師傅說:“木塔上沒有鋪瓦片,上面輕,所以才這樣。”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鋪排在塔上,但是木塔還像當初一樣晃動。沒有辦法時,匠師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見喻皓的妻子,拿金釵送給她,要她向喻皓打聽木塔晃動的原因。喻皓笑著說:“這很容易啊,只要逐層鋪好木板,用釘子釘牢,就不會晃動了。”工匠師傅遵照他的話(去辦),塔身就穩定了。因為釘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緊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連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樓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撐,(塔)當然不會晃動。人們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詞解】
(0)錢氏:指五代時吳越國君錢氏。錢镠于公元895年建國,至其孫錢弘歸降宋朝。吳越國境包括今江蘇、浙江、福建部分地區。兩浙:即兩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蘇東南部地區。
(1)據:統治,割據。
(2)于:在。
(3)方:才。
(4)級:層 。
(5)之:指正在建造的木塔。
(6)患:嫌,擔心(蘇教版上的課本注釋中有這兩種意思,根據語境,應該是“嫌”的'意思)。
(7)其:這個。
(8)匠:工匠。
(9)師:師傅。
(10)云:說。
(11)布:鋪。
(12)故:所以。
(13)如此:這樣。
(14)乃:當“于是,就”講。
(15)初:從前,當初。
(16)密:秘密。
(17)使:派。
(18)之:的。
(19)貽:贈給(yí)。
(20)以:用。
(21)之:的。
(22)此:這,指塔動之因。
(23)易:容易。
(24)耳:語氣助詞,啊。
(25)但:只。
(26)訖:完畢(qì)。
(27)實:使……結實,使動用法(詞類活用)。
(28)釘:用釘子釘(同上)。
(29)之:木板。
(30)如:遵照。
(31)塔:塔身。
(32) 遂:于是,就。
(33)蓋:因為。
(34)彌束:緊密約束。彌:緊密。
(35)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個方位。
(36)胠篋:打開的箱子。胠篋,音qūqiè。胠:從旁邊打開,打開。
(37)履:走,踩踏。
(38)伏:同“服”,佩服。
(39)相:相互。
(40)持:支撐。
(41)皆:都。
作者簡介
沈括沈括,字存中,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他出身于官宦之家,仁宗嘉佑年間中進士,任揚州司理參軍。后又被推薦到京師昭文館,負責編校書籍。神宗時,他積極參與王安石變法,多次被委以重任,曾提舉司天監,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等,亦曾出使遼國,談判邊界劃分問題。后知延州(治所在今陜西延安),因他人兵敗受牽連,坐貶。晚年居潤州(今江蘇鎮江)筑夢溪園閑居。這期間,據其科學實踐與平生見聞,著成本書。沈括學識淵博,成就卓著,在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藥以及水利、軍事、文學、音樂等許多領域都有精湛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他一生撰書多種,據《宋史·藝文志》載,其著述有22種155卷,但據《夢溪筆談》和宋代諸家書目,此外尚有18種。現在尚存的只有《夢溪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長興集》殘存本19卷和《蘇沈良方》中的一部分沈括醫方,其他均已失傳。
【《梵天寺木塔》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初一上冊《梵天寺木塔》教學案例05-16
七年級上冊《梵天寺木塔》教學反思06-22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梵天寺木塔》教學反思05-31
《題花山寺壁》原文及譯文10-08
《寄崇梵僧》唐詩原文及注釋07-05
《刻舟求劍》原文及譯文03-27
《歲暮》原文及譯文10-09
野望原文譯文及注釋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