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生活中,許多人都對一些經典的文言文非常熟悉吧?文言文是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到文言文的精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文言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原文
蘇軾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一
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作于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為作者醉后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
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系的范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愿、無限熱愛。
上片表現詞人由超塵出世到熱愛人生的思想活動,側重寫天上。開篇“明月幾時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意,通過向青天發問,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廣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以下數句,筆勢夭矯迴折,跌宕多彩。它說明作者在“出世”與“入世”,亦即“退”與“進”、“仕”與“隱”之間抉擇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態。以上寫詩人把酒問月,是對明月產生的疑問、進行的探索,氣勢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幾句,寫詞人對月宮仙境產生的向往和疑慮,寄寓著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寫詞人的入世思想戰勝了出世思想,表現了詞人執著人生、熱愛人間的感情。
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表現詞人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解釋,側重寫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實寫月光照人間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兩句,承“照無眠”而下,筆致淋漓頓挫,表面上是惱月照人,增人“月圓人不圓”的悵恨,骨子里是本抱懷人心事,借見月而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懷念之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寫詞人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釋,表明作者由于受莊子和佛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灑脫、曠達的襟懷,齊龐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為社會現象的人間悲怨、不平,同月之陰晴圓缺這些自然現象相提并論,視為一體,求得安慰。結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轉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包括自己的兄弟),發出深摯的慰問和祝愿,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詞的下片,筆法大開大合,筆力雄健渾厚,高度概括了人間天上、世事自然中錯綜復雜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飽含感情。
這首詞是蘇軾哲理詞的代表作。詞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永恒的宇宙和復雜多變的人類社會兩者的綜合理解與認識,是作者的世界觀通過對月和對人的觀察所做的一個以局部足以概括整體的小小總結。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薄宦海浮沉,在皓月當空、孤高曠遠的意境氛圍中,滲入濃厚的哲學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達到了人與宇宙、自然與社會的高度契合。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二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贊譽和喜歡。是獨具特色,膾炙人口的傳世詞篇。一七零六年蘇軾貶官密州,時年四十一歲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時值中秋佳節,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內心頗感憂郁,情緒低沉,有感而發寫了這首詞。其立意,構思,奇逸飄妙,以超現實的遙想,以虛無飄渺的幻想世界,表現非常現實而具體的人之常情。在這里,詞人通過對月宮仙境的想象,在一種極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現自己的思想矛盾與波折,人生體驗與認識。這種表現不僅超凡脫俗,也構成了本篇的浪漫主義色調和超曠飄逸的風格。
上片一開始“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兩句是從李白的《把酒問月》中“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脫化而來的。“舉著酒杯詢問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時有的”?此句充分顯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隱藏著內心對人生的痛惜和傷悲。接下來兩句:“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是問的內容,把對于明月的贊美與向往之情更推進了一層。從明月誕生的時候起到現在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宮里今晚是一個什么日子。詩人想象那一定是一個好日子,所以月才這樣圓、這樣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著說:“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他想乘風回到月宮,又怕那里的凄涼,受不住那兒的寒冷,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這里表達了詞人“出世”與“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風歸去”說明詞人對世間不滿,“歸”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來住在月宮里只是暫住人間罷了。一“欲”一“恐”顯露了詞人千思萬慮的思想矛盾。真可謂“奇逸之筆”。“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與上緊密相接,寫詞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隨人舞動,天上雖有瓊樓玉宇也難比人間的幸福美好。這里由脫塵入圣一下子轉為喜歡人間生活,起伏跌宕,寫的出神入化。
詞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宮里去,脫離曾讓他無限煩惱的人間,但是詞人終究是現實的,對人生是熱愛的,因此,親手抹去了這種虛無的畫景。
下片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轉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轉過朱紅的樓閣,低低地穿過雕花的門窗,找著屋里失眠的人。“無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為不能和親人團圓而感到憂傷,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么遺憾的事啊!于是詩人埋怨明月說:“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明月您總不該有什么怨恨吧,為什么老是在人們離別的時候才圓呢?這是埋怨明月故意與人為難,給人增添憂愁,卻又含蓄地表達了對于不幸分離的人們的同情。詞人思想是豁達的,他需要自我解脫,所以他一質問的語氣發泄佳節思親的情感。接著,詩人把筆鋒一轉,說出了一番寬慰的話來為明月開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世間總有悲、歡、離、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陰、晴、圓、缺一樣,這些自古以來都是難以周全圓滿的。此句流露出了詞人悟透人生的灑脫和曠達的性格,也是對人生無奈的一種感嘆,這里以大開大合之筆從人生寫到自然,將各種生活加以提煉和概括,包含了無數的痛苦、歡樂的人生經驗。結束句“但愿人長九,千里共嬋娟。”只希望人們能夠永遠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賞天上的明月。這里是對遠方親人的懷念,也是一種祝福。
全詞情感放縱奔騰,跌宕有致,結構嚴謹,脈絡分明,情景交融,緊緊圍繞“月”字展開,忽上忽小,一會離塵,一會入世,語句精練自然,顯示了詞人高超的語言能力及浪漫灑脫超逸的詞風。
這首《水調歌頭》歷來都受到人們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認為這是寫中秋最好的一首詞,此說是一點也不過分的。這首詞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尋味。它的意境光闊,胸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向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一種美好的享受。
附上:《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雜文
那天晚上月光迷蒙,霧氣籠罩著整個校園。教學樓里的燈光如航線上的燈塔,忽閃忽滅的光芒刺不透晚上的濃霧,學生們都在安靜地上著自習。
她的座位是靠窗的,在緊張地筆尖劃過紙面的聲音中,她的面容顯得格外安詳。我不止一次停下筆歪頭看她,隔著我桌旁的《蘇東坡詞選》,她那恬靜的面容和精致的五官是那么迷人而又美好,她那眼神里不止是溫和靈動,還有一片怎么也望不到盡頭的風景。
她停下筆,或許是累了。在安靜的教室里她似乎厭倦了這種平淡,玩味似的,她拿起喝水用的玻璃瓶,舉過頭頂,她把玻璃瓶貼近眼睛,像醫生觀察病人一樣觀察著玻璃散射的光線。我看見她的眼神里不再空洞,那微隆的鼻子調皮一般粘著瓶子,她動動嘴巴,玻璃瓶也隨之晃動,光線散射的角度開始偏斜,彩虹的光芒在她的眼里突然出現。我知道,我理解這種光芒,那是一種石子沉入靜靜的湖面時欣喜和對不平凡的沖動。
可能是累了,她把玻璃瓶放下,對著窗外發呆。斜著身子只襯托出她美麗的背影。她用兩只手托著頭,大大的金絲眼鏡把她的書生意氣表現的淋漓盡致,她看著窗外的濃霧,看著窗外點點的燈光,過往的車輛和呼嘯的風聲在那一刻仿佛靜止,這如畫一般的景色因為人而顯得格外生動。
片刻,她轉過頭來,還是用手托著頭,還是撅著嘴巴,她的眼神里散發出新的光芒,我甚至能看到她微微翹起的嘴巴和那玩世不恭的笑容。
她拿起筆,輕輕地敲著玻璃瓶,屋子里傳來清脆的鈴聲。婉轉悠揚,余音裊裊,她沒有注意到自己發出了多大的聲音,她只是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的喜悅和激動,我第一次在她的眼神里沒有發現迷茫,取而代之的是那種深深的渴望。
她一定是個音樂天才,屋子里飄揚的歌聲擊破了窗外濃濃的霧,星光閃閃能夠灑在教學樓旁的湖面上,我聽出她敲的旋律是蘇軾的《水調歌頭》,玻璃與筆相碰,發出像竹鈴般清脆的聲響,這種如天籟般的聲音,隨著旋律一下一下叩擊著我的靈魂。
屋子突然安靜了,我發現所有的人都停下來聽著她彈奏,在這種緊張而又激烈的高中壓力下,很難有人用心去彈奏這樣的歌聲。
我很氣憤,我像吃醋般坐立不安,我希望那首曲子她只為我彈奏,我希望所有無關的人不要去聽,不要去玷污這天籟之音,我希望只有我們兩個人的靈魂能相互碰撞,我希望她輕輕一轉身,能夠看到我擺在桌子最前面的《水調歌頭》。
我希望看她滿目笑容,她也確實陶醉其中,一曲終了,她停下來,望著我們,回頭間看到了那本《水調歌頭》,我看到她眼神里輕微的晃動,眉目里稍微急促而又不失寧靜。她站起來,望著窗外,在茫茫的霧中,她仿佛看到了月亮,看到了月亮上的自己。
她起身,對著窗外的湖面縱深一躍。在全屋子人的驚訝聲中,我飛快地向窗口奔去,至少在她剛開始望著窗外時我就發現了她的躁動,至少在玩弄玻璃瓶時我就發現她眼神里帶著解脫后的安詳,至少在她轉頭環顧四周時我就發現了她對世界的不舍和留戀,也至少在她停筆時,我就下定了決心要和她一起跳下去。
窗外就是湖水,我跟上了她的步伐,在湖水中靜靜地下沉,我抱著她那接近昏迷的身軀,抱著她在湖里享受靈魂的寧靜。
我知道,她一定是熱愛生活的,只不過,霧太大了,她以為湖面就是云,她以為出去就是月,她以為起舞弄清影,高處不勝寒。
作者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蘇東坡”。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詞人、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也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被公認文學藝術造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清新豪健,善用比喻夸張,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對后代很有影響;書法名列“蘇、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
楊萬里(1127-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的詩人。奸相當國時,他曾家居十五年不出,一生力主抗金,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楊詩以構思新巧,語言通俗明暢而自成一家。在當時稱為“楊誠齋體”。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者僅為其中一部分。亦能文,部分詩文關心時政,反映民間疾苦,較為真切。著有《誠齋集》。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相關文章: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原文及賞析07-27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01-13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原文及賞析03-13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詞作賞析11-22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07-25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教學設計05-26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原文及翻譯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