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掃路人》課后反思三篇
《天游峰的掃路人》是蘇教版六下語文第15課課文。下面是關于《天游峰的掃路人》課后反思三篇的內容,歡迎閱讀!
《天游峰的掃路人》課后反思第一篇
《天游峰的掃路人》這篇課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自己在登天游峰的所見、所聞、所感,刻畫了一位質樸而充滿自信的老人形象。我在備課時,想著重引導學生從具體的語言材料朗讀品味中,感受天游峰“高”和“險”的特點、感知描寫方法,體會老人的自信、豁達、開朗的生活態度。
在教學中,我試圖通過:老人是一個怎樣的人,為什么讓作家章武那么敬佩?這一問題貫穿始終,并抓住老人的外貌、動作、語言以及工作環境,并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來體會。力爭讓學生的情感和課文產生共鳴,最后,還要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
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留下不少缺憾,還有不少遺漏的環節。例如:
(1)教室教學不夠投入,教學語言渲染力不夠,所以,很多學生也沒能融入到課文中去。
(2)對自己所設計的問題放不開,總是擔心時間不夠用,所以,造成了學生學習的個性沒有凸顯出來,例如,在老人和作者對話的朗讀上。
(3)對最后寫的訓練要求范圍太廣,學生既要抓住語言、動作,又要抓住外貌、心里,所以,難度就比較大,應該讓學生選擇自己需要的方面來寫,這樣更利于學生的寫作的發揮。
《天游峰的掃路人》課后反思第二篇
《天游峰的`掃路人》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刻畫了一位質樸而充滿自信的在天游峰掃路老人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掃路老人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和自信、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的贊美。課文語言優美,描寫細膩,特別是對人物的外貌、語言描寫十分細致。
本次是進行第一課時的教學,首先談話揭題,詢問學生看到課題有什么疑問,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接著,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孩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同時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不理解的詞語可以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來揣摩。
等孩子們完成第一遍閱讀,我出示了本課生字,指名讀。接下來請孩子們自己說說有哪些字的發音和寫法是要特別注意的。教師相機引導提醒孩子們注意一些容易讀錯寫錯的字。
在第一課時中體會“武夷山第一險峰的險和高”的教學也尤為重要,因此在教學的第三個環節,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用筆畫出描寫天游峰的語句。引導學生抓住文中“像一根銀絲”、“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上山九百多級,下山九百多級,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級。”
等詞句邊朗讀,邊想象一根銀絲在云霧中飄飄悠悠的險和一千八百多臺階的高。同時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最后練習朗讀,讀出巍峨險峻的天游峰的高大陡峭美,為后面理解老人掃山路的艱辛作好鋪墊。
本次教學存在著很多缺陷。一、生字詞教學不夠扎實。我覺得生字詞教學方式略顯單調了一些,難免讓孩子們感覺枯燥乏味,將詞語理解和字音字形教學放在一起,不利于孩子們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如果可以將對詞語的理解放在課文教學中進行,可能會更好點。二、文章朗讀不夠。教學中,只安排了兩次朗讀,分別是整體感知初讀課文時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和再讀課文時的默讀。只有反復讀文章才能體會文章的內涵,體會到天游峰的險峻,為第二課時體會老人的偉大和艱辛做好鋪墊。
《天游峰的掃路人》課后反思第三篇
我上完了《天游峰的掃路人》,心里思緒萬千。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寫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刻畫了一位質樸而充滿自信的老人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老人自信、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的贊美。課文語言優美,描寫細膩,特別是對人物的外貌、語言描寫十分細致。教學時,我抓住天游峰的高與險的特點,讓學生體會老人掃路的辛苦;通過三次對話描寫,讓學生朗讀品位,體會人物的特點和精神。
一、與天游峰對話——感受天游峰的高與險。
環境描寫可以展示人物所生活的特殊背景,烘托出人物具有的可貴品質。體會“武夷山第一險峰的險峻”的教學也尤為重要,第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讀讀課文,圍繞“天游峰在哪兒,它是什么樣的”用筆畫出有關語句。讀讀這些句子,想想天游峰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深入討論,引導學生抓住文中“像一根銀絲”、“風一吹就能斷掉似的”、“層層疊疊”、“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卻步”等詞句邊朗讀,邊想象天游峰的高而險,最后出示課件,學生看圖片,進行有感情朗讀,讀出巍峨險峻的天游峰的陡峭美,為后面理解老人掃山路的艱辛作好鋪墊。
二、與掃路人對話——感受老人的自信與豁達。
我與掃路人對話描寫特別細致,表現了老人自信、開朗、豁達的性格,這是教學的重難點。我讓學生走進文本研讀,認真自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并在有感受的地方寫上批注,引導學生通過老人樸素的話語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然后針對“這是一個怎樣的掃路人”這個話題展開討論,學生通過讀讀、畫畫、議議,各抒己見,從中感受這是一個開朗、豁達、熱愛生活的老人。當學生感受不到位時,我適時點撥;當學生理解出現偏差時,我順勢引導,從而正確處理好主體與主導的關系,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三、與作者對話——感受作者的寫作手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整堂課上,我適時進行寫法的指導,當學生交流到老人外貌的描寫,如 “瘦削”“黝黑”“慈善”“炯炯有神”等詞語中感受到這是一位身體健朗、和善可親的老人時,告訴學生,作者刻畫人物,外貌描寫也是一中手段。當學生在談到老人工作辛苦的時候,又引出了天游峰的兩段景物描寫,我又適時點撥,告訴學生這就是側面烘托,對表現人物形象有烘托作用。
總的來說,整堂課發揮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課堂效率有效性得到了保證。
【《天游峰的掃路人》課后反思】相關文章:
《天游峰的掃路人》說課稿03-20
《天游峰的掃路人》語文教學反思01-21
《天游峰的掃路人》的語文教學反思01-15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反思?精編04-25
《天游峰的掃路人》續寫11-14
天游峰的掃路人教學設計04-23
天游峰的掃路人語文教學反思01-15
《天游峰的掃路人 》教學案例+教學反思03-05
有關讀天游峰的掃路人有感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