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拜師》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以及反思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研讀重點詞句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教導有方和莫泊桑的虛心好學、勤學苦練。
3.在閱讀中習得良好的寫作方法,樹立良好的寫作觀;明白仔細觀察、刻苦練筆、用心揣摩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的重點:抓住課文的關鍵詞句感受莫泊桑的虛心好學、勤學苦練和福樓拜的循循善誘、教導有方。
2、教學的難點:學習福樓拜是如何指導莫泊桑的,從三次不同層次的指導中,明白仔細觀察、刻苦練筆、用心揣摩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揭題。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1課,生讀課題。
2.鞏固詞語。我們先來聽寫幾個詞語。
(1)簡陋、(提醒:提筆就是練字時。)烙印、課文中形容莫泊桑學習寫作勤奮而不知疲倦的一個詞語。這是一個四字詞語,形容福樓拜說話干脆,不繞彎子。
(2)背投展示。(生評價。都對了嗎?寫得怎樣?)
注意“陋”這個字,還記得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嗎?
(生:左窄右寬。豎折緊緊托住丙,但又不和丙相連。 )
(3)對照批改自己寫的,寫錯的或覺得自己寫得不好看的就在旁邊再寫一個。
3.回顧內容。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能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生: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莫泊桑為了能夠寫出好作品,拜福樓拜為師,三次登門去向福樓拜請教,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終于寫出不少有世界影響的名著。)
(評: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
4.師:上節課我們還抓住人物的對話(板書:對話)學習了莫泊桑第一次登門求教的內容,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運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文。
二、學習“二次拜訪”,感悟“仔細觀察”。
師:我們先來學習莫泊桑的二次登門求教。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由讀讀課文的6、7自然段,反復咀嚼人物對話,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圈畫出關鍵詞句,也可以簡要寫寫自己的閱讀感受。
師:誰來和大家分享你的收獲。
預設:
第6自然段:
1、生:我從“真的站在家門口”“看了一天”讀出他很勤奮好學。
2、生:我從“一進門就說”感受到莫泊桑急于向老師求教的心理。(讀出你的感受。)多么虛心好學的莫泊桑啊!板書:虛心好學
師:“一進門就說”迫不及待。誰再讀。
第7自然段:
(一)生:我感受到福樓拜說話的時候語氣很強烈。
師:怎么感受到的?
生:我從“三個不”還有一連串的問感受到的。(是的,標點符號也說話呢。)
師: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老師?
(他要求嚴格,望生成龍! 讀出你的感受。)
師:評一評,他讀得怎樣?
生:好。不好。“滔滔不絕”你再來讀。
(評:福樓拜真是恨不得把自己生平所學一下子都教給學生啊!)
(二)生:我讀懂了福樓拜為了讓莫泊桑懂得怎樣仔細觀察,列舉了馬車的例子。
我覺得他教學有方。板書:教導有方
師: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生:他不是僅僅講道理,而是以馬車為例,具體指導可以從哪些方面觀察,這樣學生一聽就懂。
師:那你懂得了如何觀察了嗎?
生:觀察不同外形、不同天氣下馬車的不同,不僅用眼睛看,還要用耳朵聽。(師點:要運用多種感官)
生:還要注意一些細節,與之相關的事物。
師:瞧。我們也讀懂了。福樓拜果然教學有方。
誰來讀出你的感受。(評:你把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帶到了我們面前。)
(三)生:我也感受到福樓拜教學有方。他沒有直接告訴福樓拜這些不同,而是用了一連串的問。
(如果學生發現不了。)
師:那,你聽——如果福樓拜這樣說。老師讓學生聽改為陳述句的句子,比較一下,這樣說好不好?
生:他想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領悟。這樣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師點:看樣子,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效果是不一樣的。)
師:誰再來讀一讀。
評:這一連串的問發人深思。
這滔滔不絕的發問一次又一次地叩擊著莫泊桑的心靈。!
這一個接一個的問題,都在莫泊桑的腦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三、對比學習“三次拜訪”,感悟“用心揣摩”。
師:“從此,——”引讀第8自然段。
那么,這一次福樓拜又會給莫泊桑哪些指導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9自然段,用心揣摩福樓拜的第三次指導與第二次指導有哪些不一樣?再想想為什么會不一樣。
把你的發現和同桌交流交流。(師: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我們交換一下,一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
(一)生:我發現兩次指導,態度不同。前一次有些嚴厲,這次有贊賞的意思。
師:具體說出你的發現。我從“微笑”一詞讀出福樓拜看到莫泊桑的進步,心里很高興。
生:那你來讀讀這句話。
評:我聽出了大師對弟子的肯定、贊揚。
師:還有誰也讀懂了這句話?
生:我讀懂了“才氣是堅持寫作的結果”意思是說,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成功。
生:就像我們學習寫作也是這樣,開始不會寫,堅持練習,寫作水平也漸漸提高了。(評:你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理解,真會學習!)
生:有許多作家,像夏洛蒂·勃朗特就是靠堅持走向成功的。(評:你聯系我們學過的知識談體會,真好!
師:“才氣是堅持寫作的結果。”這是大師對弟子更高的期望。誰再來讀。
(評:真是語重心長!)
師:在學生感到困惑的時候指點迷津,在學生取得進步的時候諄諄告誡,福樓拜不愧是教導有方的好老師!齊讀。
(二)生:我們發現,這兩次福樓拜指導的內容也不一樣。第二次是指導他怎樣仔細觀察。這一次指導莫泊桑發現特點,并把它們寫下來。
師:你覺得福樓拜對莫泊桑寫作的指導——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
出示第九自然段的相關內容。
師:你給大家讀第一段話,再邀請一位同學讀第二段話。
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福樓拜的這兩段話各圍繞一個中心意思說的,找出這樣的句子。
師:指名讀兩段話的中心句。
師:福樓拜師怎樣告訴弟子這些道理的。(舉例子)
師:如果你也和莫泊桑一起在聆聽大師的教誨,你會明白什么?
生:我明白了我們觀察的時候要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不能人云亦云。
生:我明白了在寫作的時候要用畫家的那種手法把人物的特征寫出來。
生:……
師:福樓拜不愧是大師,再高深的寫作技巧經過他這一番深入淺出的講解,連我們也明白了。(誰再來讀一讀,帶領我們一起感受大師的語言魅力。)
師:“畫家的那種手法”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師:想不想看看福樓拜這位文學大師是怎樣運用畫家的手法寫人的?
出示:他的名篇《包法利夫人》第一部第一節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認真聽,猜猜這段文字寫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他的頭發順著前額剪齊,像鄉下教堂里的歌童,看起來又懂事,又不自在。他的肩膀雖然不算寬,可是那件黑紐綠呢小外衣一定穿得太緊,袖口繃開了線縫的地方,露出了曬紅的手腕,一看就知道是卷起袖子干慣了活的。淺黃色的長褲子給背帶吊得太高,露出了穿藍襪子的小腿。腳上穿了一雙不常擦油的釘鞋。
——福樓拜《包法利夫人》
師:你能猜出這個人的身份嗎?從哪兒猜出來的?
你猜得很準。他描寫的正是一位鄉下孩子。出示前面一段文字。
師:你看,福樓拜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抓住人物與眾不同的地方,把這個人物寫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這就是畫家的手法。
師:老師這里也帶來了一幅圖。 出示:人物肖像
師:這是曾經感動許多中國人的一幅油畫,題目叫《父親》,刻畫了一位含辛茹苦的農民形象。仔細觀察,你能學著用畫家的手法來描摹這位老人嗎?你會抓住哪些特點說呢?醞釀一下。
學生交流。
評:孩子們,不經意間,我們也學會了畫家的手法,把這種手法運用到我們寫作中,我們的作文會更精彩!
(三)生:我們還發現第二次指導用的是一組問句,語氣比較強烈,這一次就緩和多了。(你真了不起!你發現了人物說話的語氣不同。再想想為什么不同。同桌可以補充。)
小結:如果細細的比較,我們也許還能發現福樓拜兩次指導的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教學有方。
四:感悟成就,拓展延伸。
師: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莫泊桑更加勤奮努力——
出示:引讀第10自然段。
出示作家卡片。指名讀。
小結:莫泊桑成就的取得離不開老師的教導有方,也離不開自己的虛心好學,當一個好學的學生遇上一位善教的老師,就成就了文學史上一段佳話——莫泊桑拜師。
課后推薦同學們讀一讀《莫泊桑的短篇小說集》,感受大師的語言魅力。
板書:
21 莫 泊 桑 拜 師
虛心好學 教導有方 對話
教學反思:
初讀《莫泊桑拜師》這篇課文,覺得課文語言平實、通俗易懂。細細品讀,發現這又是一篇不尋常的課文。首先,這篇課文安排在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的第七單元,這一單元的四篇課文無一例外地寫到老師,師恩難忘是單元主題。《莫泊桑拜師》刻畫了兩個人物形象,福樓拜循循善誘、教導有方,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兩個人物,福樓拜又是刻畫的重點,因為文章花了大量的篇幅具體寫他對莫泊桑寫作的悉心指導。所以,帶領學生抓住人物對話感悟人物形象是這一課要完成的目標。其次,這篇文章又向學生傳遞了寶貴的寫作知識和技能。福樓拜對莫泊桑的三次指導,也是在指導我們的學生如何寫作。仔細觀察是基礎,發現特點是提高,寫出特點才是關鍵。福樓拜對莫泊桑的指導循序漸進,在讀懂福樓拜的三次不同層次的指導中,學生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習得了寫作的技巧。教學中,我嘗試以第一條線索為主線,重點品讀福樓拜的品質,次要體會莫泊桑的品質,并巧妙地將寫作的技巧滲透其中,達到了兩者的有機統一。
一、讓學生自主解讀課文。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本節課,我和學生重點研讀的是莫泊桑的二三兩次拜訪的內容。學習第二次拜訪時,我提出的要求是:“自由讀讀課文的6、7自然段,反復咀嚼人物對話,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圈畫出關鍵詞句,也可以簡要寫寫自己的閱讀感受。”在學生讀有所悟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談自己的閱讀體會。而學習莫泊桑第三次拜訪的內容,則讓學生“默讀課文9自然段,用心揣摩福樓拜的第三次指導與第二次指導有哪些不一樣,再想想為什么會不一樣。”這樣的問題設計有利于學生整體關照課文,在比較中深化對人物形象的認識。
整節課中,我們聽到的更多是學生的聲音,教師只是在聆聽,在引導,在啟迪,在帶領學生向青草更青處漫溯。真正實現了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師在于引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
二、兩線并推,突破重難點。
所謂“言為心聲”,本課主要通過人物的語言來刻畫人物形象的。福樓拜的三次指導,說話的語氣不盡相同,第一次他直言不諱地指出莫泊桑功夫不夠,第二次則是通過一連串的追問引發莫泊桑的思考。這連續的發問,充分展現了福樓拜的熱情和才華,親切之中有嚴厲,嚴厲之中蘊真情。第三次,語氣平和了許多,這個時候,他看到弟子的進步,他感到一絲欣慰,但他又不失時機地對弟子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舉例子講道理,深入淺出地闡述了將作品寫出特色的關鍵,回應了莫泊桑開始求教的問題。三次指導,一次比一次深入,循序漸進,每次指導又都在莫泊桑處于憤悱之時,我們不得不驚嘆大師的教育智慧,而福樓拜的循循善誘,教導有方也是這樣一步步地印入學生的心靈的。在感悟人物形象的同時,我又帶領學生設身體驗,“怎樣才能做到細致觀察,你明白了嗎?”“如果你也和莫泊桑一起聆聽大師的教誨,你又明白了什么呢?”學生自然而然地道出了從福樓拜指導習作的話中得到的啟示。
莫泊桑第二次請教是本課時教學的難點所在。如何進行細致的、有效的觀察是現在的孩子所欠缺的,這里一連串的問話也體現了福樓拜本身的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青年一代的悉心指導。在幫助學生理解“怎么會沒有什么好寫的呢?這一主題時,我設計了三個層次:首先是讀文中的問句說一說自己有哪些發現、哪些疑問,這是引導學生根據文本內容引發思考;然后引導學生再讀思考,你還能懂得什么?這是對文本內容的一個挖掘,教會學生學會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真正的意圖,讓學生明白學會觀察、不斷積累是寫作的必由之路,同時進一步了解福樓拜的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第三步再次通過不同句式的比較,讓學生體會語言形式的奧秘。采用問的形式,更能激發莫泊桑的思考,給他留下的印象也會更深刻。
關于文中“畫家的那種手法”的理解,我沒有止步于學生對其字面意思的了解,而是適時拓展了福樓拜作品中這種手法的運用,并試著讓學生用畫家的手法去描摹人物,使得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現實的依托。
感悟人物形象,學習寫作技巧,兩條線索,一主一副,有機融合。
三、拓展閱讀,為孩子的生命奠基。
一堂語文課,留給學生的不應該僅僅是學習了一篇課文。我們還應該帶領學生走向更廣闊的語文天地,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習慣,為孩子的生命奠基。在這一課第一課時的教學中,由于學生沒有預習,當我問他們知不知道福樓拜和莫泊桑時,孩子們只是搖頭。的確,對于閱讀面相對比較窄的小學生來說,又有多少人知道這兩位外國作家呢!為了讓他們增進對兩位作家的了解,我簡要介紹了他們的作品和兩人的關系,然后我給孩子們講了《項鏈》這個故事,孩子們聽得非常專心,講到結尾處,我停下了,讓孩子猜一猜當羅瓦賽太太遇到當初借她項鏈的女友時,女友會說什么。班里有個聰明的女生一下子猜出了故事的結局,我看到其他同學聽到這個結果時瞪大了眼睛。我對孩子們說,老師只是簡要地講述了故事的情節,如果你去讀這個故事,你會感覺更震撼。課堂結尾處,當學生通過作家卡片了解了莫泊桑的成就后,我順勢向學生推薦閱讀《莫泊桑短篇小說集》。我想,當孩子們真正走進莫泊桑的小說世界,這些經典一定會對孩子們產生深遠的影響。即使孩子們現在不會找來這本書讀,但因為我們的介紹,或許他會在以后的某個時刻想起這本書,那也是我們所期望的。
教學是門充滿遺憾的藝術。盡管教案經歷了一次次的推翻,一次次的重建,但實施下來,課堂中還是有不少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讓學生談對“才氣是堅持寫作的結果”的理解,以及從福樓拜的話中明白了什么,沒有讓學生充分地去談,有淺嘗輒止的感覺。出示福樓拜名篇《包法利夫人》的片段,讓學生去揣摩描寫的是什么樣的人,在聽之前,如果能把要求提出來,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這段文字,效果肯定不一樣。
“教無止境”,這些遺憾會促使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努力地尋找教學的最佳點,在小學語文的教研之路上,不斷前行!
【《莫泊桑拜師》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以及反思】相關文章:
《莫泊桑拜師》教學設計第二課時04-05
《莫泊桑拜師》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03-28
《莫泊桑拜師》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25
莫泊桑拜師教學反思11-23
莫泊桑拜師教學設計03-18
《莫泊桑拜師》的教學反思范文04-26
《莫泊桑拜師》教學設計匯編04-05
《莫泊桑拜師 》教學實錄(第二課時)03-07
《莫泊桑拜師》第二課時教學實錄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