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1
《孔子游春》生動地描述了孔子帶弟子到泗水河畔游賞,巧借河水誘導弟子的故事,表現了孔子對學生的關愛及師生之間真摯的情誼。課文把孔子帶弟子們游賞與他對弟子的循循善誘交融在一起作為重點進行描述,巧妙地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描寫出春天到來時的美景,又以水為話題,敘事明理,內涵豐富、厚重。在本次的公開教學中,我嘗試了教學此課。現反思如下:
成功之處:
1. 課文描寫春景的文字,想象豐富,色彩絢麗,讀來讓人感到溫暖與陶醉。學生在自由朗讀以后,我只是問:“讀了這段文字,你有怎樣的感覺?”學生的發言是令人滿意的。文字其實是有溫度,有色彩,有聲音,有感情,有思想的。學生說出自己對文字的感覺,然后讀出這種感覺。大自然就是人類的母親,應讀得輕柔、深情,仿佛嬰兒躺在母親的懷抱。而這樣的文字,應該深深地印在我們的心中,就像我們不能忘記母親。
2.“論水”這部分內容是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積極啟發,熱情激勵,體現了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如讓學生自讀,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方面讀讀,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體會。而在具體交流中,又引導學生緊扣“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其中一個方面,談談讀懂了什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抓住聯系生活經驗等方法去理解文本,發展思維。引導學生在讀中比較,讀中感悟,讀中體味語言文字,讀中感悟做人要做個真君子。
3. 積累是為了運用!運用有時是最好的感悟。所謂:看花容易繡花難,事非親歷不知難。我在課堂拓展延伸階段,環環相扣,從“關于水的名言”,到“談論志向的古文”,到“對孔子的評價”,再到“搜集孔子的名言讀讀”,都體現了積累是為了運用,這個過程展示了生命與生命的立體對話,既給了學生豐厚自身精神的重要平臺,又創設了精神交流的.橋梁,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統一,學生對孔子的認識逐漸豐滿起來,對孔子的情感也逐漸濃烈起來。
不足之處:
1. 時間安排欠妥。在教學中,我由于擔心學生在學習孔子論水那段話時有一定的難度,便安排了大量時間進行自學、探究、討論與點撥。學生確實也做到了深入理解課文中語言文字的內涵,但卻因此而延誤了下一個段落的教學。究其原因是自己對教材的把握及對學生的把握不夠充分。
2. 沒能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在整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學生不是很多,沒能形成寬松、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甚至有部分學生停滯不動,完全沒有了思維。這與老師的引導有很大的關系,需要自己在今后的教學中關注全體學生,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 教學的深度不夠。孔子的精神與品行不僅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而且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譽,因此不是一節課就可以講解清楚的。雖然我在第一課時上已經對學生進行了介紹,在本節課上也通過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及分析文中孔子與學生的言行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去了解孔子,走近孔子,但是仍讓我感覺到有些膚淺。這讓我深深地意識到,必須加強自身的修養,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素質,才有可能有效地影響到學生。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2
王崧舟老師推崇詩意語文,他的課堂語言像靈泉一般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語文味十足。《孔子游春》課堂容量非常大,有從課文內容演變而成的詩歌練習,有課堂檢測的練習,還有對于“水”的古詩句的引用以及司馬遷對孔子的詩文評價。王崧舟老師的課堂不只局限于對課文的學習,他還善于旁征博引,不漏痕跡的擴大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的`思想自由飛翔。大師的教學風彩,文化底蘊是我遠遠不及的;匯報本課時我用的自己班剛剛步入四年級十幾天的學因此我把課堂容量減少許多。降低了教學難度。
新課一開始,一個簡簡單單的問題,既串起了課文的脈胳,又讓課文所描繪的圖景在孩子們的心中鮮亮起來。然后通過一段極富感染力的引語,讓孩子們在讀中張開了心靈的翅膀。
孔子關于水的論斷教材中短短91個字,卻充滿哲理,發人深思,更重要的是,它飽含著孔子對水的一往情深。引導學生潛入到文字當中,讀懂孔子的“情”,領會孔子的“愛”,是重中之重。為了降低理解的難度,設計中通過“有情義”一句指導學法,然后讓學生自讀感悟。在深入文本之后,又通過練寫、改變人稱朗讀等方法帶領學生走出文本,給他們一個更寬的視野,再次從整體上把握這段話的內涵。通過這樣的回環往復,一唱三嘆,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材料的學習中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形成聽說讀寫的能力。同時,也把“真君子”的形象牢牢印刻在學生的記憶中,為下一步教學的展開提供了平臺。
由對水的“情”自然過渡到對“人”的情,在對孔子這片深情的感悟中,體會孔子的智慧,感受到孔子的“善施教化”。同時更是弟子們深深的感悟。
從讀書開始,以讀書結束,照應開頭,支撐課堂的整體架構,同時,讓學生在動情的朗讀中進一步感悟師生之間的融融情意。感悟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3
《孔子游春》這篇課文描述了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帶著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動一課,表現了孔子對弟子的關心,洋溢著師生間濃濃的情誼。
其中,孔子論水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誠如學生所說:水就是水,真有那么多特點?就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來講,要由平常的水中悟出“水是真君子”的道理的確不容易。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來理解這段文字,理解這段文字中蘊含的`深刻內涵呢?我試著從“緊密聯系學生的知識與生活經驗”著手:對“水有德行”的理解,學生抓住了“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來談,因此,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聯想《長江之歌》及上文對泗水河的描述,從而來理解“水滋潤萬物”,萬物生長都離不開水,但水卻無所求的精神,點明這便是“水”德行的一個方面:無私奉獻。然后順勢引導,水的德行是不是僅僅這一個方面呢?讓學 生結合“奔流不息”聯想到水的“頑強、堅持不懈”的品格。由于這些內容都是學生以前習得的,它已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概念,當這些舊知與課文內容相關聯時,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文中的“新知”:原來,“水有德行”并不空洞,就是從水中悟出的它的“無私奉獻”“堅持不懈”的品行啊!抽象的知識變得 具體形象,思維的閘門打開了!接下來理解水有情義、有志向及善施教化便“水到渠成”了。像理解“水有情義”時,學生聯系到《山谷中的謎底》,從中感悟水 “順勢而行”——處世要講究策略,有時得適當退讓、彎曲的道理;理解“水有志向”時,學生聯想到了“水滴石穿”、《煙臺的海》等文,感悟到“水的韌性”; 而理解“水善施教化”時,學生就是從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來談的,人們用水淘米、洗衣等等,理解它“蕩滌污垢”的含義——用它的品行來影響熏陶他人,得到做人 的啟示,這不就是水的“善施教化”嗎?通過聯想、推想、思考、分析,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特點,在學生頭腦逐漸清晰,而且具體可感。由此,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真君子”,“真君子”會具備哪些特點?什么樣的人才是“真君子”。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4
浪漫的泗水春景讓人賞心悅目,孔子的心情卻不平靜,浩蕩的泗水撩起他飛揚的情思,在弟子們疑惑的目光里,在他們好奇的探詢下,便有了孔子這一段充滿智慧和靈性的宏論。
閱讀教學要體現人文性。孔子帶弟子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孔子的這一課,對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在能夠,盡量放大這一自然段本身具有的人文教育的功能,能夠在師生對話中,體悟到水是“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通過引導學生“識水”到“寫水”,水的品性如股股甘泉流進師生的心田,使我們的身心得到了陶冶,精神得到了升華。
閱讀教學要體現語文的工具性。要引導學生借助語言理解內容,同時要看看這樣的內容是怎樣借助語言表達的。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非常注重啟發式教育。因此,他在論水時,不是先說水具有怎樣的品性,而是先說水在自然中的一些生存狀態,然后再說水“好像有德行”“ 好像有情義”“ 好像有志向”“ 好像善施教化”,其思想的精華、獨特的教育方法在語言的運用上就表現出來了。學生通過對比閱讀,可以充分領悟巧用語言和精妙表達的無窮魅力。
課堂上我先請學生朗讀孔子的話,然后請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引出了對“真君子”的討論,學生都明白了“君子”是我國古代對人格高尚的人的尊稱。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具備了“君子”的品性;從學生的發言來看,他們對孔子“論水”的'理解是深刻的,也是靈活的,比如學生說到“水”的無私奉獻、外柔內剛、勇往直前的特點,還有學生說“水”就像一位“圣人”,善良、和順、溫柔,善于引導人改正身上的缺點等等。至此,學生都領會到,孔子“論水”,其實是在思索人生的哲理啊!“假如你就是孔子的學生,此時,你的心中在想什么?”對人生哲理的醒悟、對孔子的頂禮膜拜、對人生理想的心馳神往都從學生的心底里流淌出來。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5
《孔子游春》這一課生動描寫了孔子帶領弟子趁著春天大好時光到風光秀麗的泗水河邊游玩觀賞的情景,展示了孔子巧借河水誘導弟子明理的豐富學識和大家風范,表現了孔子和學生間的真摯情誼。本文自然段比較多,比較散,教學時我主要抓住描寫春天美景的第二自然段和孔子與弟子論水的第八自然段展開。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邊讀邊想象泗水河畔美麗的春景。從兩個層次引導學生:一是體會景色美;二是體會語言美:疊詞、比喻、排比的運用。最后,引導學生用同樣的句式來描寫“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開始拋下這個問題以為學生想象不出,可學生說得卻非常得好,如有同學說“盛開的鮮花是她燦爛的笑容。”“流淌的小溪是她甘甜的乳汁。”“飄浮的白云是她潔白的.裙子”“輕輕的薄霧是她神秘的面紗”等。學生們的回答讓我吃驚,他們的想象力竟然這么好!看來,學生都是有很大的潛能的,有很大智慧的,關鍵是看教師能不能深入地進行挖掘引導。
教學第八自然段時,我讓學生思考:這一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為什么說水是真君子?他們之間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引導學生抓住“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來理解這段話的意思。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孔子為什么要引導弟子觀水呢?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很快便領悟到:孔子以“司空見慣”的流水為喻,引導弟子如何做人。由此不難看出孔子是一位充滿智慧、和藹可親、對弟子循循善誘的老師。于是,我趁熱打鐵,說:“孔子其實在要求我們每個人努力做個真君子,那么,你們愿意做真君子嗎?為什么?”學生們各抒己見,王欣說:“我愿意,因為君子有志向,我也想做個志向高遠的人。”高興詩說:“我也愿意,因為君子心胸寬廣。”陳小萌說:“我也愿意,因為君子有情有義,我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學生們都在表達自己做君子的愿望。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6
在教學《孔子游春》一文時,我又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教師進行認真地文本解讀,進行充分的預設,是有效教學的前提。
其實,在幾千年前,我們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是這么做的,我們可以從《孔子游春》一課中感悟到。
春天到了,孔子為什么選擇到泗水去游玩而不是別的地方?課文第一自然段有這樣的介紹——春天到了,孔子聽說泗水正漲春潮,便帶著弟子們到泗水河邊游玩。后面還有顏回的一句話:說孔子“遇水必觀,其中一定有道理。”
所以,結合這兩處,我們可以引領學生感悟孔子和學生談水不是偶然生成的,而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并且孔子自己對“水”早就有了深刻的感悟,有了多元的、獨特的解讀——“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孔子“從司空見慣的流水中”,“竟能看出如此深奧的道理”,那是因為孔子這一代宗師已和“水”這一文本進行了充分的對話,這就是與學生對話或者引領學生與學生對話的前提。因此,我們不難得到這樣的啟示——文本解讀是對話的前提,教師課前備課,首先和文本對話,只有把握好教材,充分地進行預設,才能引導學生交流對話。
所以,在教學“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春風是她甜蜜的絮語……”一段時,我是這樣展開教學的:
1、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個句子,你有哪些發現?
2、組織交流:
(1)、學生發現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大自然比作偉大的母親。
(2)、這段話用了“總——分”的構段方式,圍繞“大自然像一位偉大的母親”來展開具體敘述。
(3)這段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教師追問:真的?說說你的理由。)因為排比的修辭手法剛剛在上一練習中出現,不妨加以鞏固。(然而學生紛紛再次讀這段話,說明理由:這段連用了四個結構相似的句子(教師:四個,好,排比句只要滿三個就行。但結構真相似嗎?說說這是怎樣的結構?)它們都是:“什么的什么是她什么的什么”。
(引領學生自己去發現句子的結構及句子所采用的修辭手法,往往比教師直接“教”來得更有積極性,記憶也更深刻,并且為下面句式的背誦和仿寫做了有力的鋪墊,我們何樂而不為?)
3、請同學們再讀讀這段文字,說說這段話的哪些地方讓我們體會到大自然像母親的?
(1)組織讀書、交流,著力引導賞析比喻句之間的相似點(形似、情似之處)
(如:廣袤的大地——寬廣的胸懷,它們都是博大的,這是形似之處;它們都包容著一切,這是神似之處。)
(2)那為什么說大自然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到底偉大在哪里?(感受大自然的無私奉獻)
(這一環節的教學,其實是引領學生和文本充分對話,理解文本的一個過程,只有層層深入地教,利用課堂交教給學生理解、感悟的方法,提供感悟的空間,學生的感悟能力才能真正得以訓練和有效的提升。)
4、再讀讀課文,你覺得大自然還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1)、美麗的母親——飄逸的`長發(感受長發飄逸的美)、明亮的眸子
讓學生體會詞語的表達效果。把“飄逸”和“飄動”比,學生發現,“飄逸”是迎風飄飛,飄得那么的美,而“飄動”則是飄得很笨拙,沒有那種美感。
把“眸子”和“眼睛”比,學生發現,“眸子”是“眼珠”的意思,是“眼睛”中最有神采的部位,寫出了“大自然”這位母親的亮麗。
(2)、慈祥的母親——甜蜜的絮語(把“絮語”和“話語”比,學生發現“絮語”更能表達“大自然”這位母親的慈祥。母親在我們耳邊輕輕地叮嚀)
(這樣辨別,不但讓學生學習了用詞造句的準確,更是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5、引領學生在體會句子特點、感受自然美麗的基礎上積累背誦,就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
(不要讓課后的背誦成為學生課外的沉重負擔,我們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引領學生積累詞語,掌握句型的特點,以化解背誦的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背誦積累。)
6、這句話的最后一個省略號,告訴我們,這位偉大的母親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贊頌的地方,讓我們仿照這樣的句式,也用詩一般的語言贊美她吧。
(1)、展開想象,練習說話,自己試著寫一兩句。
(2)、組內交流,引領評析:
(3)、拓展交流:
(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彎彎的月亮是她親切的微笑,閃爍的星星是她耀眼的首飾,絢麗的晚霞是她羞怯的紅暈,蒙蒙的細雨是她幸福的淚水,縹緲的白霧是她神秘的面紗,連綿的山峰是她健美的臂膀,滔滔的長江是她流動的血液,清澈的泉水是她甘甜的乳汁,芬芳的花香是她青春的氣息,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美麗的花朵是她精美的衣邊,翠綠的草地是她華麗的披風,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呼嘯的海濤是她嘹亮的歌聲,滾滾的春雷是她前進的腳步……)
(一些優美的句段在引領積累的基礎上,我們教師可提供引領遷移運用的場所,這既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又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和鞏固,讓教學和作業真正找到有效的聯結點。)
由此,我不由想到:“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成生命的涌動。”(葉瀾語)而激活語言文字的最佳途徑就是讓學生入情入境,在情境中動情。可這一切,都需要教師有深刻的思考,這樣才能引領學生的思維;需要教師有多元解讀,這樣才能關注學生的多元感悟;而教師自身對文本的解讀有著怎樣的高度,就會引領學生登上怎樣的高度。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7
妙扣一詞,事半功倍,寥寥數語,便將學生引進課文,讓學生運用朗讀的常識解讀課文,感悟語感,形成積淀。
一、閱讀第一節,通過教師三個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學會把“長句讀短”,后顧課題“孔子游春”,以名曉文章貴“簡明、精要”,不得繞圈丟陣。
二、感受第二節,以“泗水春景美啊!”為題,用美的姿態、美的聲音讀出春景的美,把“美景讀美”!這樣,水到渠成地拎出“比喻”、“擬人”、“排比”等句式的滲透訓練,再施以師生多形式地讀、背競賽,語感上口,語意進心,語段入腦。
三、學習“孔子論水”段時,我備課時注意了孔子“很不平靜”、“動情”、“意味深長”等一系列描寫心情、表情、語言的詞語,可在教學推進時,我卻意外地發現“沉思”這個詞的妙處,讓學生抓住“沉思”想“孔子可能在沉思什么呢?”學生有的說:“他可能在想這水到底有什么內涵?”有的說:“他可能在想這水有四性,人能有幾人具備水這品性?”有的說:“他可能在想水是真君子啊!”有的說:“我的學生有幾個能具有水這個真君子的品行呢?”有的說:“我怎樣教才能讓我的學生成為真君子呢?”
真沒想到,冗長且零散的幾段話通過“沉思”一詞渾然一體地凝聚起來;本應費口勞舌地“講、讀、悟、說”的教學程序則被這“沉思”一詞簡潔明快地濃縮起來。真有“妙扣一詞,事半功倍”之效果啊。
四、討論“師生論志”段時,由于前面“論水”鋪墊得厚實到位,對子路的“率直”有情義、顏回的`溫文爾雅“歌言志”的理解就很深入透徹,孔子老師的用意、師生的情意、泗水的春意也就穿過紙面,蕩漾于文外了。最后施以“同學們情緒高昂,有滿腔的話語想表達,就讓我們拿起多情的筆來傾吐我們心中想要說的內容吧!”
“沙沙”的練筆聲似汩汩清泉在流淌,更似濃濃的情意在“滴答”:
李昕原:琴聲、歌聲、歡笑聲,聲聲入耳;春情、水情、師生情,情情溫馨。
韓夢:我覺得我們應該學顏回那樣做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那些有了一點點不足為奇的成績就四處張揚的人,是干不成什么大事的!
葉楚月:課題“孔子游春”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孔子帶著弟子們出去游玩,而當我們仔細閱讀課文時就感覺到孔子十分會教學,他不僅教弟子們求真知,而且教弟子們做真人。他以水為喻,讓弟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真不愧是個大教育家。
反思:現在有不少閱讀課都上成了“文化民俗課”、“地理常識課”、“戲劇表演課”、“風光旅游課”……語文課該回歸他的本真本位了。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8
《孔子游春》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寫了孔子帶領他的弟子一起到泗水河邊游玩,孔子借河水來教育他的弟子們做人的道理,表達了孔子師生之間的真摯情感,同時也說明了孔子是一個善于教育弟子的名師。
我在本課的教學實現了由教會知識向教會學習、由內容分析向品味運用語言文字的轉變。
1.目標設定都能夠著眼語用,充分發掘文本中獨特的語言文字訓練點、實踐點。如對課文第2、8自然段的學習,挖掘出表達方法的妙密—聯想。
2.文本理解從“提問題”走向“學語言”,關注表達,把文本還給學生,引領學生在與文本直接對話的過程中去發現、感悟、運用語言文字,揣摩文章之法,文章之道。孔子論水是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就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來講,要由平常的水中悟出“水是真君子”的道理的.確不容易。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來理解這段文字,理解這段文字中蘊含的深刻內涵呢?在學生自學第8自然段時,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可以聯系自己對水的認識、也可以聯系別人對水的評價,如成語、名言、詩句等來體會。學生通過聯想、推想、思考、分析,水“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特點,在學生頭腦逐漸清晰,而且具體可感。由此,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真君子”。課堂上,教學第8自然段,針對水的四個特點,我設計了仿寫練習:水-------(看到的),她好像---------(想到的)。巧妙引導學生
運用聯想的表達方法寫話。通過寫話,不斷豐厚學生對“水”、對“真君子”的認識、理解。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9
這一課生動描寫了孔子帶領弟子趁著春天大好時光到風光秀麗的泗水河邊游玩觀賞的情景,展示了孔子巧借河水誘導弟子明理的豐富學識和大家風范,表現了孔子和學生間的真摯情誼。本文的自然段較多,教學時重點抓住“春天美景”“孔子論水”“談志向”這三個問題學習課文,認識孔子。
課文多處描寫大自然美景是為感悟孔子像母親一樣給弟子們帶來春天般的溫暖做鋪墊,為此,我讓學生學完第二自然段后繼續在文中找找還有哪些描寫大自然美景的語句,然后讀好這些語句并拋出疑問:作者為什么寫這么多春天的美景?
如此設計,學生不僅能以放松的心態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中,和孔子的弟子們一起聆聽老師的`教誨,而且能潛移默化地將孔子和春天聯系在一起,為下文深入地認識孔子做好鋪墊。在教學第八自然段“論水”時,我先讓學生思考這段文字:這一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為什么說水是真君子?他們之間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引導學生抓住“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采用小組合作然后班上匯報交流的方式來理解這段話的內涵。進而引導學生思考:孔子為什么要引導弟子觀水呢?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很快便領悟到:孔子以“司空見慣”的流水為喻,引導弟子如何做人。由此不難看出孔子是一位充滿智慧、和藹可親、對弟子循循善誘的老師。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10
《孔子游春》這篇課文,按照汪玉蘭老師所學祝禧“文化語文”這一視角的說法而言,里面充滿著儒家文化。雖然我對小學語文教學里面是否承載得下重重的“文化”有些質疑,但是這并不影響我在教學中滲透一點“文化”。
在介紹孔子時,我先對學生們說:孔子很了不起,他可是我們老師的老師啊!接下來,讓學生讀一讀課前準備的關于孔子的資料,大家開始走近孔子。
由于本文共有19個自然段,相對于小學課本中大多數課文來說,應該算是一篇“長文”了。在布置預習時,我就要求學生多讀幾遍。
《孔子游春》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詞語相當多,需要花點兒時間讀讀,理解理解。還是要分清側重點,因為有一些詞語以前已經接觸過了,這節課只需多讀一讀就行了。“善施教化、溫文爾雅”這兩個詞,成了這節課上詞語教學的重點。
接著,我和學生一起來理清課文的條理,列出各部分的小標題來:泗水春景——孔子論水——師生言志。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第2自然段。先自由地讀一讀,說一說欣賞如此美景之后的感受。學生們有的說,這是世外桃源,人間仙境。有的說,到了泗水河畔,即使有一些煩惱,也會忘得一干二凈。有的說,來到這里,就會感到神清氣爽。我說:“很美,但這篇課文寫大自然的美有些與眾不同。你們看看這兒運用了什么寫法?”大家一下子說出這一節運用了連比的寫法。我讀起了“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讓學生展開想象,在腦海中畫出大自然母親的形象:神圣、美麗、溫柔。之后,指導學生讀出對母親的贊美和熱愛來。
讀過之后,我要學生補充省略號,把大自然母親的形象描繪得更清楚一些。學生們思考比較自由,如:碧綠的柳條是她頭上的.學生們思考比較自由,如:碧綠的柳條是她頭上的發夾,閃爍的星星是她迷人的耳環,天邊的月牙是她潔白的牙齒,鮮艷的花瓣是她柔嫩的嘴唇,陣陣花香是她甜美的氣息,天上的彩虹是她美麗的笑容,潔白的云朵是她高雅的衣裙,綿綿的春雨是她辛勤的汗水,滾滾的江水是她沸騰的血液,滾滾的春雷是她熾熱的心跳……在同學們的描繪中,大自然是一位多么神圣多么美麗的母親啊!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11
《孔子游春》這一課生動描寫了孔子帶領弟子趁著春天大好時光到風光秀麗的泗水河邊游玩觀賞的情景,展示了孔子巧借河水誘導弟子明理的豐富學識和大家風范,表現了孔子和學生間的真摯情誼。本文自然段比較多,比較散,教學時我主要抓住孔子與弟子論水的第八自然段展開,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論水既是全文的重點,也是難點。通過這一段的學習,對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因此,教學中我盡量放大這一自然段的人文教育功能。在學生圍繞“為什么說水是真君子?”潛心品讀、披文入情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將文本與已有知識如:名言、警句、古詩、成語以及學過的課文結合起來,與生活積累結合起來,與入情入境的誦讀結合起來,放大學生視野。另外,水的君子風范并不局限于文本中四點,如何讓學生認識到這一點,我適時抓住省略號巧設補白訓練,讓學生做一回孔子贊一贊心目中的水,如“有的說水在潔凈了他人的同時卻污穢了自己,可見他多么舍己為人!有的說滴水能穿石,可見水有恒心有毅力!還有的同學說水是特別謙虛的,有的說它胸懷很寬廣……”孩子們的回答正好是對孔子未說完的話的補充。在贊水的同時,水的品行如汩汩甘泉流進了學生的心田。
為了讓君子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我沒有讓學生的探究腳步駐足在論水上,而是進一步引導學生從師生言志中尋找君子,鏈接生活,適時播放感動中國人物圖片資料彰顯君子風范,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他們從內心體驗到君子不是“轟轟烈烈”的代名詞,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他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善良、正直、富有愛心,都可以成為君子。我們說,情動而辭發,此時再讓學生談談對君子的認識,談談自己的志向,氺到渠成,如“有的說我要當一名醫生,為人們消除病魔。有的說:我要當一名教師,像孔子一樣,傳道授業。……”這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
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很容易便能領悟到:孔子以“司空見慣”的流水為喻,引導弟子如何做人。由此不難看出孔子是一位充滿智慧、和藹可親、對弟子循循善誘的老師。于是,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寫一寫想對孔子說的話,既拓展了學生思維,升華了孔子智慧,同時也是對全文的細細重溫,達到了回讀全文的目的。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 12
《孔子游春》是蘇教版語文第十二冊的一篇游記。它生動地描繪了孔子帶領弟子們到泗水河畔游賞,巧借泗水實施教育的故事。課文把孔子帶弟子們游賞與他對弟子的循循善誘交融在一起作為重點進行描述。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句名言出自孔子的《論語》。在“游賞泗水”時,孔子沒有直接告訴弟子應該向泗水學習做人的道理,而是出自肺腑地贊嘆“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聽了孔子的宏論,弟子們大為驚訝并深受啟發,于是子路悟到應該“有福同享”,顏回悟到應該做‘不為自己表功的人”。他們都悟到了也要做一名“真君子”。孔子不留痕跡的教學藝術可謂出神入化。
“親其師、信其道。”和諧、融洽、友善的師生關系會使課堂充滿魅力。《孔子游春》最后一句寫道: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濃了。這“更濃”的“春意”,這是師生的和諧默契和教與學都達到一種人生價值高度所帶來的快樂。孔子妥善處理和弟子間的關系,首先,是真誠的期待和關注。孔子希望弟子們“學有所成”,不失時機(“聽說”后便去游玩)、挖空心思(遇水必觀,動情地望著河水沉思)地利用課程資源教育弟子,可謂用心良苦;其次,是坦誠的對話交流。對話交流既是語言的交流,也是情感的交流,更是人生觀、價值觀的交流和碰撞。在游玩過程中,師生之間流動著相互吸引的“情感場”,孔子“贊許的眼光”、“看著他們”、“微微地點頭”……孔子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體悟,展示自己在精神上收獲,都使得師生之間情感和諧,成為知音;最后,是平等的`與生同樂。孔子與弟子共同陶醉于迷人的春景中,弟子圍著老師,老師彈琴,弟子唱歌;弟子彈琴,老師傾聽,然后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教師和學生融洽地聚集在一起,教師快樂著學生的快樂,并盡情地表露自己的快樂。教師成為學生中的一員,角色的同化才能帶來行為上的親切、隨和及自然,才能帶來心理和情感上的零距離,才能產生“春意更濃”的共鳴。
【六年級語文下冊《孔子游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孔子游春》教學設計(精選15篇)03-21
六年級語文教案孔子游春04-07
《孔子游春》教學設計(通用12篇)11-07
《孔子游春》課文的原文07-06
語文孔子和學生的教學反思04-22
語文孔子和學生教學反思04-22
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13
《孔子游春》課文原文閱讀03-12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