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上冊《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后反思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后反思之一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陳忠實的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文章描寫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樹,并對其進行了大膽的猜測與想象,贊美了這株柳樹強大的生命力。
課堂上,我以“這是一株神奇的柳樹”為主線貫穿全文,把教學的重點定為通過對文本的讀、思、議、悟,體會這棵高原柳樹的神奇。為此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層層漸進。
一、圖文對照,感知困境中的柳樹
1、一幅廣袤無垠的青海高原圖片創設學習情境,學生自由讀讀課文3-5自然段,想一想并說一說,這株柳樹是極其平常的柳樹,為什么它生長在青海高原上就使得它神奇。
2、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分三個層次體會柳樹的神奇:
第一層是圖文對照,想象青海高原環境的惡劣,能長出一株唯一的柳樹,這是神奇的,然后體會“哦”的一聲的想法和情感;
第二層是圖(稍遠)文對照,想象這株柳樹的生長環境比其它地方更惡劣,卻還能長出這樣的柳樹,這是神奇的,并通過反復讀反問句提升學生的情感;
第三層是 通過圖(近影)說柳樹的神奇,通過文字想柳樹的神奇,通過朗讀感悟柳樹的神奇,然后通過討論“這株柳樹好像在向我們訴說著什么”來體會柳樹的生命偉力和作者的情感。
我先讓學生品讀3、4小節,找出關鍵的詞句,體會青海高原的環境的惡劣。再加以圖片展示,在視覺上讓學生再次感受青海高原那高寒干旱的環境,充分讓學生體會到環境的艱難,為下文理解柳樹在這里生長的不容易,做好鋪墊。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后反思之二
走進鶴濤小學的課堂之前,我總是憂心沖沖:我執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很難讀透的文章,再加上我在課堂設計中的幾個開放環節,假如孩子配合不好,那么我的課堂一定不會精彩。十分感謝鶴濤小學的老師和孩子們,他們為本次活動作了充分的準備,課文讀得如此流暢而有激情,課堂上表現得如此積極而又大方,讓我的課堂增色不少。
在十位高段語文的參賽選手中,只有我一個是男教師。這讓我既感到慶幸又深感壓力的存在。慶幸的是性別差異能在課堂上產生不同的效果,給評委以新鮮感;感到壓力的是我如何在課堂上體現男教師的教學風格,我以為:男教師的課堂應該是簡約生動的,扎實有效的。
回首我的課堂,自我感覺還是比較成功的。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一、圍繞教學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四個: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通過資料補充、想象描寫等途徑,進一步感知青海柳的外形特征,感悟青海柳身處逆境時所表現出的頑強精神。3.初步體會作者運用襯托、想象等手法,塑造青海柳英雄形象的寫法。4.繼續培養邊讀邊想、圈畫批注等閱讀習慣。
其中,我把“給每個孩子種兩株柳:一株是有著奇特外形的柳樹,種在孩子的.腦海中;一株是有著頑強精神的柳樹,種進孩子的心中。”作為本節課教學的重點。課后,我請了兩個學生進行了詢問:現在,你覺得這株柳樹在哪里?學生答:在青海高原,在我的腦海中,在我的心中……他們的回答說明本課的主要目標達到了。是的,為了把這株有著頑強精神的柳樹,種進孩子的心中,課堂上我作了精心的安排。在教師的引領下反復讀好課題;寫柳樹外形的第五小節的三次呈現和朗讀……意在喚起學生的形象思維,在腦海中加深這株柳樹的印象。抓住神奇和奇跡,使其成為課堂的主線索;寫柳樹精神的第九小節的兩次呈現,再加上朗讀和感悟;對青海高原上惡劣環境的想象和柳樹抗爭的寫話……意在喚起學生的深度思維,在柳樹身上學到頑強的精神。
當然,我能明顯地感受到,教學目標中的第3點課堂上還做得不夠,假如能在課末再作個點撥和交代,會使學生在文章的表達方式上有更大的收益。
二、師生生命在場,形成了和諧課堂
賽課嗎,評委主要看的還是教師。因此,我從課堂的一開始就努力使自己激動起來,把自己的四十分鐘的全部生命投入課堂。自我感覺在課始的十分鐘,我的投入還做得不夠,可能使缺乏大賽的經驗,總擔心后面的教學環節是否流暢。當我看到學生精彩的表現,看到評委老師的親切笑容之后,我的心中寬慰了許多,后半課的自我投入程度有了明顯的改觀。
正如港閘區的教研員在評課時所說的,我的課堂也呈現出師生和諧相處的狀態。我以為這個良好的狀態主要歸功于學生,是他們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預習,是他們在課堂上的深入思考,是他們經歷過多次公開課而形成的老練的課堂表現……使得陌生的我在他們的心目中不再陌生,怎么想的就怎么說,想說就積極地說,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架起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橋梁,成就了和諧的課堂。
課后,傾聽了王愛華老師對十節課的點評,我感到我的課堂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一是綜合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還不夠強,特別是對學生回答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還不能敏銳地捕捉和糾正,記得在傾聽學生的寫話時感覺到有幾個詞語表達得不夠恰當,但還是沒有及時給予糾正。二是課文的朗讀指導還不夠得法,如何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少講朗讀技法,注重情感投入,還需要我進一步去探索和實踐。
在教學設計和試教的過程中,得到了沈榮老師的傾力指導。教學內容的不斷調整和精簡的過程,引發了我對“語文課堂到底教什么”的思考。在十位參賽選手提前一天的調試課件過程中,不止一人談到:當拿到執教課文的時候,一下子全懵了,不知道怎么設計這一堂課的教學。其實,這個現象就是教師對“語文課堂到底教什么”的不明確性。語文教師拿到一篇課文,首先要思考的是課堂上到底教什么。假如這個問題不夠明確,那么一定會陷入一籌莫展,束手無策的境地。那么,“教什么”到底應該怎樣來確定?由誰來確定呢?必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一是課程標準提出的高段教學目標,二是教材本身的特點,三是語言文字需要訓練的內容,四是學生的學情。其中最難的是把握好教材本身的特點,在試教的過程中,沈榮老師不斷地指導我反復地研讀教材,既搞明白文章在寫什么,又搞清楚文章是怎么寫的,還揣摩文章為什么要這樣寫。最后終于從紛亂的思緒中理出了教學的重點內容。整堂課的教學緊緊圍繞著柳樹外形的再現和柳樹精神的探究展開,使課堂教學重點突出,效果明顯。
看來,研讀教材,準確把握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作出恰當的取舍,是高年級語文教師的一項至關重要的基本功,在這方面,吾將不懈求索。
【六年級上冊《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后反思】相關文章: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后反思兩篇06-16
青海高原一株柳11-14
讀《青海高原一株柳》后感01-25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學反思三則06-06
《青海高原一株柳》說課稿03-02
《青海高原一株柳》語文教學反思07-28
《青海高原一株柳》語文教學反思01-11
學《青海高原一株柳》有感04-27
讀《青海高原一株柳》有感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