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十一冊《姥姥的剪紙》教后反思
《姥姥的剪紙》教后反思之一
《姥姥的剪紙》這是一篇情感濃厚的文章,文章回憶了姥姥不僅剪紙的技藝高超,而且樂善好施,左鄰右舍都喜歡張貼姥姥的剪紙。姥姥非常疼愛“我”,為“我”剪了很多老牛和兔子。文章的字里行間都洋溢著濃濃的祖孫親情。在教學時,我主要圍繞著兩個方面來展開的:
1、閱讀文本,體會姥姥剪紙技藝高超。
在教學這一部分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姥姥的剪紙技術,我先讓學生閱讀文本,說說姥姥的剪紙受歡迎嗎?學生們只要略微閱讀課文之后,就能很快知道答案,接著讓學生在文章中找找那些地方體現了姥姥的剪紙受歡迎?學生們可以從鄰居們贊美姥姥的語言,以及對待姥姥的剪紙這兩個方面體會,當然這也是比較明顯的地方。比較困難的地方,學生們可能會遺漏,我及時提醒學生:姥姥的剪紙技術高超使她的剪紙深受鄰居們的喜愛,還有其他原因讓鄰居們非常喜愛她剪紙的原因嗎?這樣一提醒,學生們自然就想到了姥姥的樂于助人使得人們對她的剪紙是愛不釋手。
2、聯系實際,體會濃濃的祖孫親情。
對文章中濃濃的祖孫情也是學習的一個重點。文章在表現這一情感時主要是通過姥姥為“我”剪老牛和兔子圖體現的。為了讓學生體會姥姥對“我”的疼愛,我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夏天時,你的姥姥為了不讓你去游泳,她會怎么做呢?學生們各抒己見,學生們將自己的實際體驗和文本中的故事相聯系后,就能自然地體會到文中姥姥對“我“的疼愛。最后,再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一遍遍地朗讀體會姥姥對“我”的疼愛。
對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最后又安排了一個小練筆,讓學生們謝謝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謝謝他們對自己的疼愛!
《姥姥的剪紙》教后反思之二
《姥姥的剪紙》為我們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她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作者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整篇課文語言優美,情感飽滿。
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是張菊燕老師上的。她為了校際交流反復試上,反復磨課。現把參與磨課的一些反思記錄下來。
“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如何讓學生在語文課上去感受姥姥對“我”的深情以及姥姥與“我”相處時濃濃的'親情呢?在教學中,張老師緊緊抓住“剪紙”這條線索,帶領學生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心情感世界。把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二段為第一部分,先是讓學生找描寫剪紙的語句,感受姥姥剪紙的技藝高超,在感官上有一個形象的了解。接著,以“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為中心句,思辯姥姥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練的,結果怎樣,進一步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學生通過朗讀以及重點詞句的理解,對姥姥高超的剪紙非常佩服,我們能從他們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到這一點。
課堂片斷:
師:“刁難”是什么意思?
生:故意為難別人。
師:文中的刁難是指——
生:一天,我用雙手死死捂住姥姥的雙眼,讓她摸黑剪窗花。這就是一次“刁難”。
師:挑剔
生:在細節中過分的找毛病。
師:耍賴
生:使用無賴的手段、抵賴。
師:調皮蛋
生:頑皮
師:為什么文中用這些詞語?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反襯了姥姥剪紙的技藝嫻熟……
對于以上四個詞語的理解,光理解詞語是浮于淺表的,老師應該深入地引導學生“體會其表達的效果”。課文是“姥姥的剪紙“,作者著力描寫的主要對象自然是姥姥。可作者為什么要花上較多的筆墨,用上“刁難”、“挑剔”、“耍賴”、“調皮蛋”等詞語,來表現“我”的頑皮、淘氣甚至于近乎無賴呢?張老師切入時機,引導學生理解這里運用的是反襯手法,目的還是表現出姥姥的剪紙技藝,“我”的“刁難”、“挑剔”、“耍賴”,有力的證明“我”是個“調皮蛋”,而“我”越是調皮搗蛋,越是能夠顯示出姥姥的心靈手巧。其高超的剪紙技藝,非同尋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令人由衷贊嘆。另外,“我”的“調皮蛋”形象地表現了“姥姥”的溫順、敦厚和慈祥。這樣的教學設計,既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又滲透了學法指導。
【十一冊《姥姥的剪紙》教后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03-10
《姥姥的剪紙》課后反思匯編06-28
小學語文十一冊《大自然的文字 》教后反思06-19
《姥姥的剪紙》語文教學反思01-16
姥姥的剪紙語文教學反思01-21
姥姥的剪紙教學反思(通用10篇)03-26
小學語文第一冊《北風和小魚》教后反思06-23
仿寫《姥姥的剪紙》——姥姥的繡花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