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上冊《安塞腰鼓》教學反思
《安塞腰鼓》教學反思第一篇
《安塞腰鼓》是劉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這篇課文文質兼美,語言激情澎湃,鏗鏘有力,思想內涵豐厚,特別是其中一些寫意的語句,含義深刻,發人深思。
但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要透徹理解文本的全部內涵,還有相當大的難度。根據學生實際,我確立本課主要解決三個問題,即:1、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2、品味課文語言的氣勢、節奏與激情。3、掌握“三讀”式散文閱讀賞析方法。
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個人對新課標的理解為指導思想。新課標認為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我的理解是這揭示了閱讀教學的本質屬性——對話性。圍繞這一屬性,教學過程中要突出五個注重,即注重情境創設,為對話營造氛圍;注重朗讀感知,為對話夯實基礎;注重內外勾連,為對話豐富內涵;注重個性化閱讀體驗,這是對話能否有效高質的重要條件;重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這是對話活動的重要目的。這節課,抓住課文的關鍵句“好一個安塞腰鼓!”設定話題。師生圍繞一個“好”字,生發出三個子話題展開對話交流:“好鼓”,側重于對安塞腰鼓藝術形象的感知;“好文”,側重于對課文優美語言的品味;“好創意”,側重于創設特定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對話交流的目的在于達成新課標倡導的三維教學目標。學生能充分感受到安塞腰鼓表演中的那股“勁”,體驗到它所宣泄的生命的力量,潛移默化之間養成積極面對生活的情感態度和生命在于奮力搏擊的價值觀念。識別排比句,為其劃分類型,品讀排比句及意味深長的語句,體味其中的氣勢、節奏和激情,學生在朗讀感知的同時,語文知識得以落實,閱讀技能得以培養。由初讀感知,到品讀美句,再到解讀難句,逐步深入的“三讀”,既是教學內容呈現的過程,也教給了學生品讀賞析美文的基本步驟及方法。
當然,課堂上也出現了教者目標預期與學生實際發展水平相差較大的情況,師生之間個性化閱讀體驗的交流落實得不夠理想。如果時間允許,我將讓學生交流一下他們從課文中讀到的體驗,這最能檢驗課堂對話的效果。二是在學生作品評點這個環節上還能做得更好:教師的評點由于是即興的,不見得準確、全面、到位;也應適當讓學生參與評價,進行生間互評;點評結束后,應對學生創意情況作一小結,從總體上肯定成績,指出不足,這樣會更加有利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此外,這節課還有其他一些不足。這些不足啟示我:(1)學生的原有知識、情感體驗是其構建、探究、生成新知的基礎。要上好一節課,首先要親近學生,了解學生,研究學生。(2)課堂教學實踐是開展教研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平時工作要進一步強化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更多投身教學實踐,更加關注學生的學,更多研究學生認知規律和學習活動組織策略,努力促進學生的自我建構與自主發展。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成功,才是教學最大的成功。
《安塞腰鼓》教學反思第二篇
《安塞腰鼓》一文,歌頌了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歌頌陽剛之美。文章條理十分清晰,語句優美,用詞也十分精練。上課時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1. 抓住“好一個安塞腰鼓!”這一條貫穿全文的主線,以 它為引子展開教學。
每一層都以“安塞腰鼓好在什么地方”這個問題引領學生切入文本,并最終都回歸到這個點子,體會安塞腰鼓的藝術魅力。課的終結處再回歸到這個點上,讓學生滿懷深情地贊嘆到“好一個安塞腰鼓”。
2. 抓住重點段、重點句引領學生細細品味。
引領學生通過朗讀品詞析句,感悟文意。首先,是第七段重點抓了“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這一排比、比喻句,引領學生品味語言的精妙,體會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其次是第八段中引領學生提挈三對意思相對的詞語(即冰冷--燥熱; 恬靜--飛濺;困倦--亢奮)來體會這樣火烈的場面使人們心心舞動了起來。再次是第十八段重點,抓了“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從“紅豆角”和“老南瓜”中體會到現實雖然是困苦的,但黃土地的人們并不痛苦,他們有信心憑著自己的雙手改變貧窮,去創造美好的未來。讓學生通過整體朗讀去領悟高原人民頑強樂觀、堅韌不拔的精神,深化安塞腰鼓的內在意蘊。
遺憾的是朗讀指導還不夠充分,如對重音、語調的指導只停留于示范,而沒有具體指導。對主題的探究還不夠,沒有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更深入的探究。在品味語句這個教學環節,本應是很出彩的環節,但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加以追問,而平淡了不少。如學生在談理由時,講他喜歡這個句子是因為這個句子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老師沒有追問排比這種修辭手法有什么特點,有什么作用。這樣課堂就顯得淺薄,缺少深度。
《安塞腰鼓》教學反思第三篇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頌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通過描寫安塞腰鼓這樣一種舞蹈藝術來寫人,表現黃土高原人民粗獷、豪放的性格,表現高原人民活躍、旺盛的生命力,表現高原人民與貧困的生活頑強搏擊,夢想、追求美好未來的精神。
教學這篇課文,我有這樣幾方面的思考:
1.抓住“好一個安塞腰鼓!”這一條貫穿全文的主線,以它為引子層層展開四個方面的'教學,每一層都以“安塞腰鼓好在什么地方”這個問題引領學生切入文本,并最終都回歸到這個點上,以 “好一個安塞腰鼓!”引導學生提煉、歸納每一層的要義,體會安塞腰鼓的藝術魅力。突出、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抓住重點段、重點句引領學生細細品味。文章從四個方面寫安塞腰鼓的特點,其中一、三兩個方面是重點,所以我是濃墨重彩,引領學生品詞析句、朗讀感悟。第6自然段重點抓了“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這一排比、比喻句,引領學生從詞語到詞組到句子層層豐富地品味語言的精妙,體會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其次是“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這一句,引領學生提挈三對反義詞(冰冷--燥熱;恬靜--飛濺;困倦--亢奮)來體會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3.以讀為主。這篇文章的語言非常獨特,文章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方法,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感情強烈。所以我整堂課都是緊貼文本,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有個人讀、齊讀,有疊加讀、開火車讀,有男女生分讀和男女生接讀,等等,最精彩的是讀第6自然段的排比句時讓學生疊加讀,很有氣勢。通過讀,讓學生感知語言的精彩,感悟語言的含義和語言背后的深意,感受語言的魅力。
綜觀整堂課,自己激情地演繹著《安塞腰鼓》的教學,全身心地投入在教學中,安塞腰鼓已進入了我的心中,在心中隆隆作響。學生激情地朗讀著、深刻地解讀著文本,想必安塞腰鼓也已經敲響在他們心上。略有幾個細小的地方沒有我期待的那樣出彩,但整堂課燃燒著安塞腰鼓和《安塞腰鼓》的激情!
【六年級上冊《安塞腰鼓》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安塞腰鼓教學反思11-16
語文《安塞腰鼓》教學反思04-21
六年級語文上冊《安塞腰鼓》教學反思02-05
《安塞腰鼓》語文教學反思03-28
《安塞腰鼓》課堂反思04-04
《安塞腰鼓》教學反思(通用8篇)11-19
《安塞腰鼓》教學反思(通用5篇)03-22
《安塞腰鼓》教學案例(帶反思)04-03
《安塞腰鼓》教后反思精選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