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上《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課時任務:
1.檢查預習情況,讀通通順課文。
2.結合“坍塌”、“震撼”理解課文4-8小節,結合語言文字感受危急關頭那“最后的姿勢”。
一、導入新課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每個中國人都難以忘卻。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侵襲了巴蜀大地。這是一場相當于400多顆原子彈能量的汶川地震,我國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數以萬計的同胞頃刻間面臨著生與死的抉擇。今天,我們一起認識災難中的一位老師,他的名字叫--譚千秋。(指讀)
二、交流預習情況
昨天,同學們已經利用學案預習了第六課,咱們先交流一下,誰來讀讀詞語?
1.洗漱吱吱聲廢墟搖晃坍塌震撼深凹詮釋
2.在這些生字中,你覺得哪些生字的字形要提醒大家注意?
漱(右邊不是反文旁)釋(左下部分是“米”字)凹(寫一個)
3.請同學讀讀這篇課文。
4.再次讀完文章,你能用這三個詞語概括主要內容嗎?
三、結合詞義講讀課文
(一)坍塌
1. 理解詞義板:坍塌
2. 課文中哪些語句描寫了坍塌的情景?請你快速瀏覽4-7小節并勾畫下來。
出示:
忽然,課桌搖晃起來!整棟樓房都搖晃起來!地震!
樓房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并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
地動山搖。碎裂的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下來,樓房坍塌了。
這些都是地震時的環境描寫,這樣的.環境描寫是一個整體,把這三段話連起來讀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3.我們不愿觸碰那些畫面,記憶卻已刻骨銘心。(播放視頻)
大災無情,讓我們一起再讀讀這段描寫。
4.在教學樓即將坍塌這生死攸關的瞬間,譚老師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
出示:他意識到情況不妙,來不及多想,就大聲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
你感受到了什么?
譚老師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
譚老師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四個學生。
小聲讀讀這段話,哪個詞語你最有感觸?
他用雙手撐起的是什么?
撐起了存活的希望,撐起了避難的港灣,撐起了愛的大傘,撐起了對責任的擔當。
5.齊讀
在教學樓即將坍塌的瞬間,譚老師選擇了生命中最后的姿勢:張開雙臂,護住學生!
過渡:剛才,我們循著坍塌走進了驚心動魄的一刻,走進了最后的姿勢。2008年5月12日那一天,山崩地裂,家園變色;2008年5月13日那一晚,凄風苦雨,震撼人心。
(二)震撼
1. 人們被什么震撼了?你能在文章第8小節找到描述的畫面嗎?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后腦被樓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
畫面中哪些詞語讓你觸目驚心?放開聲音讀讀看。
面對災難,面對死神,譚老師在用血肉之軀與之抗衡)
齊讀
小結:此情此景,怎能不震撼著每個人的內心。然而,更震撼人心的,還有廢墟下譚老師的聲聲鼓勵,那成了人們記憶深處的絕響。
2.人物對話補充
不知過了多久,同學們聽到了譚老師的聲音:“不要哭,不要喊,要堅強,要保存體力!”聽了譚老師的鼓勵,學生們不再哭喊了。
“不要害怕,一定要冷靜,沉住氣等待救援。堅持,只要堅持就有希望!”譚老師鼓勵著學生們,但不久大家發現他的聲音越來越微弱。原來,譚老師的右臂被一塊水泥板砸得血肉模糊,后腦也被重重地擊中。
譚千秋的血一滴一滴落在學生身上,幾個孩子嚇哭了:“譚老師,您受傷了吧?”為了安慰學生,譚老師說:“沒事,只是手被劃了,沒關系。記住,你們一定要互相鼓勵,一定要堅持!永遠不要放棄! ”
就這樣,譚老師每隔一段時間,便鼓勵學生堅持下去,不要放棄。直到……
是什么,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
譚老師的身體,譚老師的愛與責任
是他鼓勵學生們燃起生活的勇氣
對孩子的愛已經融進了他的血液里
3.讓我們再讀讀這段話。齊讀
愛與責任筑就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張開雙臂,護住學生!
四、設疑
這最后的姿勢詮釋了什么?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六上《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第一課時】相關文章: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第一課時」04-06
六上語文《最后的姿勢》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5-29
《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3-02
《最后的姿勢》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5-25
《最后的姿勢》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06-20
《最后的姿勢》教學反思精選05-24
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03-15
蘇教版六上《6、最后的姿勢》課文內容04-02
《最后的姿勢》第一課時教案兩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