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19課《錢學森》課文原文
《錢學森》一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19課。本文主要寫了錢學森身在美國,心系祖國,最后通過努力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蘇教版六年級上冊19課《錢學森》課文原文,歡迎閱讀!
1955年10月1日清晨,廣闊無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輪正劈波斬浪駛往香港。一位四十來歲的中年人,邁著穩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陣陣海風不時掠過他那寬大的前額。眺望著水天一色的遠方,他屈指一算,已經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么希望腳下不是輪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艙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
錢學森193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隨后赴美留學,師從美國著名空氣動力學教授馮·卡門,成為馮·卡門教授最得意的學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當時,錢學森享受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在隆隆的禮炮聲中誕生了。這一年的中秋之夜,錢學森和十幾位中國留學生一起歡度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他們一邊賞月,一邊傾訴思鄉情懷。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這新中國誕生后的第一個中秋節,他們談論著祖國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興奮。
此刻,錢學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發強烈起來:早日回到祖國去,用自己的專長為祖國建設服務。他向留學生們袒露了心跡。留學生中有人勸道:“祖國剛解放,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現在回去搞科學研究,只怕有困難。”錢學森誠懇地說:“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聽說錢學森準備回國,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將領說:“錢學森無論到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決不能讓他離開美國!”
然而,錢學森回國的決心一刻也沒有動搖過,經過五年的漫長歲月,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終于踏上了歸國的航程。
錢學森回國后,為我國運載火箭、導彈的研制和發射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
教材分析
“無論到哪里,他都抵得上五個師。”這是當年美國的海軍次長對一位華人下的評語,他不是別人,正是本文的主人公――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錢學森。優厚的待遇、先進的科研條件甚至生命的威脅都沒能阻止錢學森回國的決心,本文講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本文的一些寫作特點
1.線索清楚,脈絡分明。
課文是按照一明一暗兩條線索組織材料的。明線是時間順序,作者從錢學森1935年留學美國到1955年回歸祖國這段經歷。暗線是貫穿全文的錢學森眷戀祖國的深情,文中錢學森的兩句話是全文的關鍵句。抓住這兩根線索,就理清了課文的結構層次和情感變化。
2.選材精當,有詳有略。
錢學森感人的事跡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但作者緊緊扣住他對祖國執著的愛來為這一中心選材。組織材料又注意有詳有略、詳略得當。其中不乏精彩的鏡頭,使人物形象顯得比較生動,增強了感染力。
后記:
我把課堂定位在實實在在。由于文章并不是很長,所以我打算用一課時把課文結束掉,只叫學生利用晨讀的時間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導入、檢查朗讀以及課件的制作都盡量做到簡潔有效。
一、由興趣點導入
因為是在自己班上課,所以課堂從初始的“認知”開始,出示了“炸藥之父”“雜交水稻之父”的相關知識,給今天的偉大人物做了一個鋪墊——“導彈之父”錢學森。接著,用一段飽含深情的語言開始了課文的學習:“一個沒有偉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悲的,一個有了偉大人物而不去景仰的民族更是可悲的。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個值得大家景仰的偉大人物——錢學森”。一番擲地有聲的導語將大家的目光聚焦在課題上,也為整堂課的情感埋下了一個伏筆。
二、簡潔樸素的環節
《錢學森》這篇課文,原打算從出示第一小節:1955年10月1日清晨,廣闊無垠的太平洋上……而是火箭的艙壁啊!開始教學。因為這一段話寫得很美,運用了很多的成語,而且這樣的開頭又十分地吸引人,覺得應該讓學生好好地體會體會。然后再引入第二小節對錢學森的介紹,學習錢學森說的話“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能為人民多做點事。”接著用一句過渡語帶到3、4小節。最后,品味美國海軍將領的話,理解歸國不易……
后來,仔細琢磨,第一小節并不是文章的重點,不應該花那么多的時間去講授,一些知識點可以巧妙地穿插在課后的填空練習中。文章中很多內容學生讀了也就都懂了,不用一一去點一點。于是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
1、結合課前預習情況,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結合課后練習填空。
2,默讀體會。因為在后面的教學中重點是抓住錢學森說的兩次話來教學的,其他地方照顧得就比較少,所以我想設計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有再一次熟悉課文的機會,同時把課文中一些非重點也一帶而過。
1、學習錢學森的兩句話。
《錢學森》一文是一首凈化學生靈魂的贊美詩,是一曲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的交響樂!在上這篇課文時,我主要是引導學生對錢學森所說的兩段話的反復朗讀,感受他的愛國之心,因此,我抓住:“美國享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跟在馮卡門身邊的前途無量和“錢學森堅決要求回國。”作對比,使學生體會錢學森堅決要求回國意志的堅定。
學生自讀自悟,畫出最能表現錢學森的語言描寫的句字,朗讀品味,暢談感悟。根據學生的交流匯報,相機引導,主要抓住以下幾點進行點撥:
交流語句之一:“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首先通過交流,讓學生從錢學森在美國富裕的生活、優越的條件與他話語的聯系中產生困惑。我巧妙地設計了一組關聯詞的說話訓練:選取一組關聯詞,請結合課文內容,體會錢學森是怎樣想的?這一環節是想通過交際情境促進角色轉換,引領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促使學生的情感與錢學森的情感產生共鳴共振。這時,學生再來讀這一段話,使學生更加深切地體會到錢學森的殷殷赤子情。
交流語句之二:“我們日夜盼望著的,就是祖國能夠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天終于來到了。祖國現在是很窮,但需要我們大家——祖國的兒女們共同去創造。我們是應當回去的。”
要求學生用心讀,反復讀,好好感悟。抓住“應當”一詞知道錢學森把回國看成是一種責任一種職責。這里有設計了第二個說話訓練:如果你也是那些留學生中的一員,你會支持錢學森的決定嗎?你認為他回國值不值得?這個問題的創設,不僅是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更能體現出錢學森這一顆拳拳報國之心的強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在教學時,我努力使錢學森的愛國情結與孩子們生活中的愛國情結融為一體;在討論中使學生了解到錢學森能夠放棄優厚的待遇堅決回國的崇高的愛國情結,學生的愛國情結覺醒,愛國熱情迸發!
課上完了,聽著孩子們一句句因感動而激情的語言,看著孩子們一張張因敬佩而嚴肅的小臉,我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靜。錢學森離我們的生活很遠遠,但是現在,孩子們一個個被錢學森強烈的愛國情懷所感動。
【六年級上冊19課《錢學森》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六年級上冊語文《窮人》課文原文01-17
六年級上冊宇宙生命之謎課文原文10-10
六年級上冊夏天里的成長課文原文10-26
高二語文上冊《老人與海》課文原文07-18
九年級上冊《孤獨之旅》課文原文08-01
《臺階》課文原文01-15
《雷雨》課文原文01-15
白鷺課文原文07-20
荷花課文原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