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案例匯編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案例一
古文學習向來是令學生厭煩、老師頭疼的一個問題。面對佶屈聱牙,生澀難懂的文言文,學生既沒興趣又沒耐心,課堂氣氛死氣沉沉,令人昏昏欲睡,老師一個人獨角戲難唱,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但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一脈傳承,古典文史知識的學習研究,又必然需要沉浸于前人抒寫的典籍之中,無法繞開幾千年的精華沉淀而一步邁入相對膚淺浮躁的白話世界。
初中階段已經接觸了一些簡單古詩詞和文言文,進入初二自然提高學習要求了,需要我們帶領學生深入接觸古文學習,既為今后攻關作好實力積累,更為他們將來的深造作好鋪墊。因此,如何師生同樂學好古文,成了當務之急。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在日常古文教學中我積極實踐,嘗試能在前人的基礎上開拓出一片輕松愉快的學習天空。《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的教學談談對于古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1、學生主動學習,引進競爭機制:
我們習慣了把備課中的所有知識點傾倒給學生,尤其是古文,認為學生水平不夠,只要能聽、記下來就可以了。本身學習內容深奧艱澀,加上被動學習,剝奪主動權這是許多學生厭惡古文學習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特別是古文學習。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的字詞翻譯等基礎知識,全部讓學生自己解決,老師只在知識點歸納和文章思想內容上給予引導。首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預習,要求必須完成轉注任務。這一條我班學生已經養成習慣,我只要適當監督檢查就是。為了提高預習效率增強預習效果,在學生自主學習前,我會告訴學生預習完要求若干位同學上黑板完成重點字詞的注音注釋,要求脫離書本,挑戰自己的記憶力。這常常成為課堂的第一個興奮點,好多學生自告奮勇的上臺,然后還是由學生評改。或者用更明顯的競爭機制,讓各小組互相挑戰,那就更熱鬧了,為了難倒對方,學生會把書本和教參吃透,充分討論充分自主學習。老師只要注意提醒學生提問時不可進行無意義的挑釁和刁難,專挑怪、難、偏的提問,那將會影響該組的最終成績。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的教學中,這種方法效果甚好。
2、創設真實情境,積極參與課堂:
在《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的教學中,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參與課堂,自導自演。在如此真實的情境中,學生既理解了文章內容,又準確把握了人物心理。最主要的是,沒有一個學生感到無聊,無事可做,而且競爭杠桿依舊刺激著學生們的神經,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完了課文。如果在下課鈴響時,師生都情不自禁地說:“這么快?”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
3、多種教學方式,挖掘學生潛能:
古文學習,我們可能已經形成了思維定勢,每堂課按著字音──詞義──句意──段落分層──文章思想內容──寫作方法的套路帶著學生一路小跑,下課時間到了,好,任務完成。至于學生在被老師固定的思路牽了40分鐘后,所得幾何,那就不得而知了。我們固然要形成我們的教學特色,卻也不能拘泥于此,一成不變。不妨多做嘗試,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我們的引導下而不是死拉硬拽下學習古文,是一種風行水上,水到渠成的境界。
在教學《鄒忌諷齊王納諫》時,我讓學生小組競賽,自己表演,開展辯論,查閱資料,圍繞教學任務多樣方式同時展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都有表現機會。好多學生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不再懼怕古文,不再懼怕表現。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案例二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比較難的文言文。在二期課改試驗本時,它是作為高一教材中的課文,后來到二期課改教材修訂時,把它移作初二上的課文。課文篇幅較長,雖然整個故事內容上不是特別難,但是文字疏通是需要花比較大的.力氣的。因此,我課前設想,讓學生在文句疏通上做充分的預習工作。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自習和質疑及交流解疑,然后抽十分鐘時間師生共同解答自主學習時無法解決的疑問,這樣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了充分的熟悉。同時也要求學生課外反復的朗讀課文直至熟練。再這樣的基礎上,花一課時來解讀課文,體會人物說話藝術,感悟類比說理的魅力,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目的】
1、反復朗讀,借助工具書和課文下面的注釋通譯全文。通過師生交流,對文字上的障礙共同解疑。(課前解決)
2、通過反復朗讀人物的語言,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態,從而能把握人物說話時的語氣神情。
3、通過對文章的分析,體會鄒忌的性格和齊王的性格。同時也領悟鄒忌說話的藝術,體會類比說理的作用──委婉。
4、借助文中人物的特點自然滲透情感教育:勇于接受他人的批評,有藝術的委婉指出他人的缺點和錯誤。
【教學重點】
品讀人物語言,把握人物說話時的心態。分析人物語言和行為,把握人物的性格。
【教學難點】
體會和學習類比說理的方法,并能運用它。
【教學流程】
一、教學目標一,利用課外時間學生自主解決。
二、直截了當,切入課題
三、對學生自學能力作個小測試
四、分析課文
1、由解題切入課文分析:
問題1:題目的意思?
問題2:鄒忌由什么想到給齊王進諫?
2、角色朗讀文中人物的對話,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態。
3、分析鄒忌的性格特點,領會鄒忌說話的藝術,感受類比說理的魅力。
4、分析齊王的性格特點。
5、情感教育的滲透:
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說說從鄒忌和齊王身上得到的啟示。
五、作業
1、字詞句的解釋。(練習卷)
2、比較閱讀《召公諫厲王弭謗》
3、練筆:針對班級中的某一不良現象用類比說理的方法提出批評和建議。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我覺得這節課最成功之處,是板書設計比較合理。媒體板書設計和傳統的手寫板書相輔相成。這樣,整堂課所學的知識重點很清楚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有條有理,重點突出又沒有使答案僵化。其次是這節課教學流程應該還是比較合理的,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課前落實文言字詞知識,做得比較扎實,這一點通過檢查得到驗證。再次,針對這樣一篇相對初中生來說,比較難的文言文,采用“難文淺教”的設想,自己覺得還是比較行得通的,抓住初中生應該掌握的幾個知識點和能力點重點落實,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學生學得實在。
失敗之處:最大的失敗,還是我的老毛病,教師教學語言不夠精確精練,有些羅嗦。作為語文教師,總覺得自己的教學語言語文味不濃。在講課過程中,預設的學生活動因為學生的緊張沒有完全的展開。而面對學生的這種狀態沒有非常靈活有效地改變策略來消除學生緊張心理,調節課堂氣氛。在傳授知識過程中,雖然類比說理這種方法我們在前兩篇課文中已經學過,但在這堂課中作為知識重點理應再次復習強調,再次體會類比說理的委婉說理的特點,但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也沒有很冷靜的考慮到這一點,因而沒有處理好,感覺沒有把重點突出的加以落實。在整堂的教學中,師生情感交流還不足,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互動中生存新的知識,這些做的都不夠。教師說的太多,學生說的不夠多。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在這一課中沒有充分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