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九上《林中小溪》評課稿匯編
《林中小溪》評課稿一
聽了王晉霞老師上的《林中小溪》一課,感覺上長文短教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在課堂的有效性方面又有了新的提升。
亮點一 朗讀指導到位,讀的充分,讀的方式多元。
老師問:“看到這個題目你們覺得應該用什么樣的語速讀呢?”有人說快速,有人說舒緩。老師沒有定論,笑著說“那么同學們自己去讀讀課文去感知一下到底應該用什么樣的語速來讀這篇文章?”幾分鐘后,孩子們一致認為應該快速,熱切的去讀,并且找到了相關的語段來佐證自己的理由。從這里打開孩子們誦讀的欲望:指名讀--小組讀--討論讀法--指導范讀--精選自己喜歡的片段有感情讀。
在大家讀得熱火朝天時,老師又拋出了第二個問題:你覺得林中小溪的目標是什么?它在向著目標進發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礙?怎么對待這些障礙的呢?請大家快速跳讀,找出答案,這個問題很快迎刃而解了。
亮點二 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知識遷移巧妙。
大家通過朗讀,一定感受到小溪在林中沖破重重障礙奮然前行,這和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有相似的地方,到底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作者從自然景觀中感悟到怎樣的人生哲理?談談作者是怎樣領悟到這些人生哲理的。請大家小組找出來,在相關的地方作批注,然后小組交流討論。我在巡視的過程發現,學生還找出來文章里其他的事物,他們覺得那些“氣泡”“花蕾”“姬蜂”“黑星黃粉蝶”代表的是貪圖安逸、安于現狀、不求進取的一類,和自信、奮勇前行矢志不移的.小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來這是八年級時學習高爾基的《海燕》中的象征手法,在大家心中留下了烙印。
只要用心抓住契機,只要充分信任學生,一定會收獲多多,喜悅多多。課堂上讀了,找了,品了,悟了,不拘形式精彩紛呈。
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要綜合學生的學情、課文的特點、單元的訓練點等多方面的因素。讓我們的教學設計與生成達到最佳的效果。
《林中小溪》評課稿二
今天聽了王晉霞老師上的《林中小溪》一課,感受頗深,收獲不小。《林中小溪》文章語言充滿詩意,既不乏優美,又蘊含深刻的哲理,很有詩的味道。
王晉霞老師這節課有兩個最大的優點:
1.課堂教學認真細致,扎實有效。
2.有主有次有側重,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第一、從學生的學情以及表現出來的狀態來看,了解課文的大意,掌握分段的技巧,他們是不感興趣的。第二、在上課的引入環節,課堂上就讓同學們談一下閱讀感受,體現閱讀感受的多元性。通過這個環節,同學們對小溪有大概的了解。再把視線轉向文章中其他事物的描寫,由此來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與層次安排。到此感覺對文章的理解還不夠深刻,又讓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去自讀了一遍課文。然后又按照自己預設的教學思路,讓學生讀生字、讀詞語、讀自然段,并概括段意和主要內容。這樣的做法,置學生的需求于不顧,機械地照搬教案,
我們的教學設計不能粗心,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要綜合學生的學情、課文的特點、單元的訓練點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們的教學設計與生成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九上《林中小溪》評課稿】相關文章:
蘇教版九上《2、林中小溪》說課稿05-17
《林中小溪》教學案例(蘇教版九上)03-30
蘇教版九上《2、林中小溪》課文全文04-02
蘇教版九上《林中小溪》優質教學設計05-11
蘇教版九上《林中小溪》練習題06-12
九年級語文上《林中小溪》教案設計08-20
《林中小溪》說課稿08-16
蘇教版九上《鼎湖山聽泉》評課稿06-06
蘇教版六上12課《姥姥的剪紙》評課稿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