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紋》說課稿+教學反思
《斑紋》說課稿
《斑紋》這篇課文出自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五第一專題“科學之光”第二個板塊“奇異的自然”,這個專題的學習方式的文本研習。教材第41頁“寫作指導”中有一段說明:“‘科學之光’專題所收入的全部是說明文。這些文章,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文藝性說明文。是用文藝筆調或形式寫成的說明文。它的寫法頗多,可以調動各種寫作手法,甚至采用故事、童話或寓言的形式,讓讀者覺得活潑有趣,使人們在藝術享受之中接受科學熏陶。如《南州六月荔枝丹》和《斑紋》。”
可見,教材對于《斑紋》的文體定位是文藝性說明文,在學習本文時應體會這種“在藝術享受之中接受科學熏陶”的過程。而且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是“實用類文本的教學內容”,自然而然地就把這篇文章定位為說明文來教學了。
但初讀《斑紋》,卻迷失在周曉楓華美而考究的文字當中。這個專題中,最吸引人、最耐讀的文章應該就是這篇《斑紋》了,這也可以說是選擇這篇文章來執教的原因。但它也是最不像說明文的一篇文章。看著“文藝性說明文”的文體定位,不禁有些疑惑。看了周曉楓的原文之后,更加覺得左右為難:這本是一篇更加豐富綿密的散文啊,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細膩筆調雕琢出來的那些清晰真實的感受,被大幅刪減,成了教材中的這篇課文,少了很多主觀的感觸,主要是以客觀描述為主(特別是蛇這部分),這樣就是說明文了嗎?
想來學生也有類似的感受。批改了學生的預習作業后,他們的初讀感受大致如此:文章的語言很生動,很美;作者寫了這么多斑紋,到底想表達什么;這篇文章是說明文還是散文?這些問題應該是重點要解決的教學內容。
再細讀《斑紋》,這是一篇表現大自然奇異之美的散文,大自然的奇異之美包含許多方面,斑紋是其中之一。在這篇文章里面,周曉楓寫了很多的斑紋,引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斑紋無處不在”。周曉楓的這篇文章寫得很美,首先就在于它呈獻給讀者很多斑紋的美,這些斑紋甚至超出了我們平常的想象;其次是語言美,這篇文章充分展示了周曉楓書面語言的豐贍、華美、考究和綿密;再次是思維美,周曉楓對于大自然有著獨特的思維,她常常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間,發現富于智慧的意義聯系。
而這些自然美、語言美、思維美,我覺得都有一個共同的載體,就是周曉楓獨特的文字。她說自己是個“不可救藥的修辭愛好者”,完美主義使得她難以容忍平淡的表達,對語句有著長久的雕琢耐心。這篇文字所描述的內容、描述的方法、想表達的思想,都是融合在這樣華美的文字里的。
所以執教這篇文章時,我以品味語言為主線,設計了三個活動。在三個活動之前,首先是尋找直接描寫“斑紋”的文字,通過這個環節,主要是對文章進行整體把握,理清作者寫了哪些斑紋、哪幾類斑紋。同時也初步了解作者對斑紋的定義:斑紋起源于對一種簡單圖案的特別嗜好:或直或曲的線條,大小不一的色塊,或者,就是一個普通的圓點,不斷的復制構成驚人的繁復效果。重復,使圖案與圖案之間超越了和的累加,而演變為乘法的關系。
第一個活動,比較閱讀《像山那樣思考》、《鳥啼》、《斑紋》中的幾個語段,分析它們的文體特征和語言特征。《像山那樣思考》、《鳥啼》是我們學過的、也以動物為題材的散文,細讀之后,可以發現它們與《斑紋》的語言還是有區別的,后者在寫到某些動物的生活習性時,語言是比較客觀準確的。通過這個活動主要是想確定《斑紋》作為說明文的文體特征,文章內容也具備一定的科學性,這是不可忽視的。
第二個活動,比較閱讀《奇妙的克隆》、《景泰藍的制作》、《斑紋》中的幾個語段,思考《斑紋》的文字表述有何特點,并結合具體語句說說這樣的表述有何好處。《斑紋》是說明文,但它的語言文字與一般的說明文很不一樣,甚至與同被定位為“文藝性說明文”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也是截然不同的。根據教材41頁對說明文的分類,我選取了另外兩篇學過的'說明文,來使學生理解闡述性說明文、程序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這三者的不同。比較之后,可以進一步深入《斑紋》文本本身,去品味周曉楓詩意的語言。
第三個活動,以周曉楓另一篇文章《它們》中的一句話為例,來研讀她文字中自然與社會的聯系,探究她的言外之意。除了文學性外,周曉楓的文章還有一個明顯的哲理性。而這種哲理性,主要是通過品味那些富有深意的語句,這樣的語句很好找,但句中的深意卻很難準確理解。在探討這些語句哲理意味的過程中,周曉楓寫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應該可以慢慢挖掘出來。
所以在學習本文時,我覺得應該抓住科學、文學、哲學三個關鍵詞,體會欣賞本文知識性、文學性與哲理性的交融。而斑紋,既指那些有形的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由簡單圖案不斷復制而形成的繁復效果圖,又指那些無形但可以感受、體悟到的諸如生命的印記、情感的體驗、生存的狀態等,甚至可以指自然法則,即斑紋是大自然賦予萬物的共同特征,斑紋充分體現了大自然的偉大與智慧。作者始終對斑紋、對大自然懷有一種敬畏的心情。
《斑紋》教學反思
在此次教研組的“實用類文本教學內容選擇與確定”專題性教研活動中,我能夠作為執教者參與此次活動,實是莫大的挑戰。正因為從教不久,對閱讀教學的基本問題、特別是對實用類文本的解讀與教學還缺乏有效的方法與技巧,這次教研活動,更加成為我一次收獲和改進的機會。從確定教學文本《斑紋》、選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到課后教研組對上課過程的集體評議,都讓我發現了很多以前不明確、甚至不自知的問題。在此也感謝教研組的各位老師對教學內容的悉心解讀和對我的耐心指導。
這一堂課有太多值得反思的內容,下面就幾個主要問題,來談談我教后以及聽取各位老師評課意見后的反思。
⑴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確定
①文體的定位
這次教研活動的主題即是“實用類文本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確定”,這個問題應該是首先要解決的。既然是實用類文本的教學,教學進度又剛好是必修五第一專題“科學之光”,按教材所說,這個專題所選課文都是說明文,那么選擇其中的文本進行教學,應該符合“實用類文本”的定義。
在通讀這個專題的幾篇文章后,《斑紋》應該是最吸引眼球的一篇課文,也是最耐讀的,于是選擇了這篇課文進行執教。然而細讀之后,那個先入為主的“實用類文本”的概念與這篇文章的特點引起了我的矛盾:這篇文章到底算不算說明文?而這個矛盾一直貫穿著教學始終,成為我最大的問題。
在初次嘗試著教學這篇文章時,我總是試圖與學生一起去探究這篇文章的問題定位。說它是說明文吧,與我們學過的說明文太不相像;說它是散文吧,它又的確有一定的知識性、科學性。結果是學生沒有明白,我也在這樣的矛盾中左右為難。
正如張丹捷老師所說:你不能左右為難,你得確定一個方向。面面俱到,就是面面不到,本身就有矛盾的問題,越想理清楚,就會越矛盾。而現在想來,明確它的問題,真有那么重要嗎?就像李克剛老師說的:這篇文章本就是傳統文體變異、交叉、融合的結果,作者所寫的物——也就是斑紋本身,就是她寫作的目的。我一味地糾結于用以承載思想的文體,卻忽視了思想本身——這可能也是作為一個年輕老師經常出現的問題:過于重視表達的形式,卻往往忽視真正所要表達的內容。
所以,在這堂課中,我所設計的第一個活動,可以說是無效的、甚至是混亂的,因為到最后,誰也沒有明確的答案。但501班學生勇于質疑、積極探究的精神讓我非常欣喜,雖然在課堂上沒有表現出來,但我覺得這樣的探討過程,其實比老師的一個答案更有價值。
②語言的品味
而后面的兩個活動,其實都是圍繞“品味語言”來進行的。的確,周曉楓的語言文字具有顯著的特色,華美、細膩、綿密,她的語言和她想表達的內容是融合在一起的,不可分離。我本來以為,在品味語言的過程中,作者內心的那種對自然、對社會的深沉思考也可以慢慢被挖掘出來。可現在覺得,在課堂上以“品味語言”為主線,卻缺乏一個明確的、貫穿全文的主題,那么這種語言的賞析過程只能是零散的、混亂的,東打一竿子,西敲一棒子,學生只會尋找那些他自己感興趣的、讀后印象深刻的語句,來說出他自己的感觸。比如第二個活動,我想讓學生去品味周曉楓語言的詩意美,但總有學生會覺得那些哲理性的語句更美。到第三個活動品味哲理性語句時,就有些目的不明了。
而且,脫離文章主題本身的品味語言,似乎總是隔靴搔癢,學生體會出來的結果,只能停留在“這個詞語很美、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意象豐富”等表層的感悟,這樣的體會結果,放之四海而皆準,任何一篇語句精美點的散文都可以這樣教。所以,在這兩個教學活動中,其實也體現了我作為教師對文本解讀的不夠深刻,我對《斑紋》的理解,也始終停留在它語言的華美、思想的哲理性、對自然的敬畏之情等等。而且這樣的理解,也顯得零散而不夠集中,所以才導致我只能從語言這個角度去帶領學生解讀這篇文章。所以,雖然學生在課堂上的解讀與體會比老師的定論重要的多,但如果老師自己沒有深厚的解讀文本的能力和對文本的深刻理解,是很難帶領學生去讀出他們自己的體會的。
③文本的解讀
其實,在備課時,我參考的那些解讀《斑紋》的文章,都對《斑紋》有著很深的理解。比如朱前珍老師的《管中窺“黑”——<斑紋>小句賞析》,從周曉楓的另一篇散文《黑童話》切入,認為《斑紋》也體現了作者“黑童話”的思維特色,用“黑”這個關鍵詞去解讀,就可以讀出一種顛覆、一種嘲諷、一種反思,由此得出,周曉楓的這篇文章帶來的不僅僅是科學知識、更是價值的判斷、道德的反思。還有其他幾位老師的文章,不一一列舉。
在備課的初步階段,這些深刻的解讀文章都帶給我不少啟發,但很多內容我卻無法真正理解,也擔心自己會照搬某位老師的解讀去上課。而一旦確定了自己的教學內容,我也沒有繼續去吸收這些思想。現在上完課之后,卻驚訝地發現,很多之前讀不懂的內容,一下子恍然大悟,很多上課過程中的疑惑,也從中得到了更多的啟發。我想,這也是因為自己曾經沉迷于這篇文章過。所以,對一篇文章的解讀,可以是無窮盡的,一堂好課的出現,是需要不斷磨礪的,這也是我需要不斷激勵自己的。
⑵教學環節的設計
在這堂課中,我主要設計了三個活動,并且讓學生將思考的結果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看似活動意識很好,其實回顧自己的課堂實錄,這三個活動將整篇課文分裂開來,但實際上三個活動的實質意義是一樣的,這使得整堂課的環節有些脫離之感,又有重復之感。這與上文所說的對文本理解不夠有關系,是我應該深入思考的。
而教學環節與環節之間缺乏一定的聯系,也造成了課堂的割裂感。在教學環節的銜接上,我組織的語言表達總感覺不夠自然,有些過于生硬地將學生從上一個環節拉到下一個環節,這與缺乏一個解讀的主題也有關系。
另外,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我引用了很多課外的語句或片段,或引出要講解的內容,或作為比較閱讀的語段,或作為解讀語言的例子,這些引用的語句看似豐富,其實并不是每一個片段都是必要的,為了深入文本,還是僅僅抓住這個文本本身比較好。
⑶課堂上的對話意識
可以說,這是從教以來一直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在課堂上與學生對話。在這堂課中,我作為教師的話語還是顯得強勢了些,一直試圖將學生帶領到我想表達的內容中去,對于學生表現出來的獨特的思想、精彩的表達,我也很少有及時的肯定與贊賞,這會讓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不小的打擊。而如果一味地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又顯得教師沒有主見和立場。有時抓住一個問題與學生展開討論,又會使課堂時間比較緊湊。對于學生天馬行空般的想象和回答,又怎樣聯系到文本本身,聯系得不好,還有扼殺想象之嫌。諸多問題,實在是讓我無所適從。
而歸根到底,課堂上精彩的師生對話,與教師本身深厚的涵養與對文本深刻理解是分不開的。學生總是更樂于和“懂”他們的老師對話,我想,這非一朝一夕之功,卻需要每一堂每一課,都用心地去提高自己。
【《斑紋》說課稿+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天然的斑紋》的教學反思03-31
《斑紋》優質教學設計04-23
《斑紋》優質教學案例04-11
小鹿的斑紋05-26
斑紋的解釋及造句05-05
小斑馬的斑紋02-03
失去斑紋的老虎05-26
如何用斑紋造句02-18
老虎的斑紋的動物故事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