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密歐與朱麗葉》教學反思
《羅密歐與朱麗葉》,說簡單亦簡單,說難亦難,首先它的形式是戲劇,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著名戲劇家莎士比亞的代表作品。作品通過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故事,揭示了青年一代終將戰勝腐朽沒落的封建勢力的社會發展規律。這實際上象征了年輕一代追求愛情,追求幸福自由生活的理想的勝利,也就是人文主義理想的勝利。它的主題涉及到愛情,這對于這一階段的高中生來說,如何處理這個敏感的話題是一個關鍵。
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最初的意圖是想跳出固定思維模式下的框架,給自己一片全新的天地,自由地構建自己的教學模式。經過較充分的準備和學生的積極配合,我較順利地完成了教學目標。當然這種形式的嘗試,整堂課有閃光之處,也有不足之處。
下面是我對自己上《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教學反思:
一、關于教材
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對學生要注意培養創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發展健康個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本課所在單元要求是“閱讀劇本,要品味個性化和富有動作性的戲劇語言,把握尖銳集中的戲劇沖突,認識劇中人物命運,了解人物性格是怎樣在矛盾沖突中得到展現的”。結合本課內容,我確立了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品味作品詩化的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時把握劇作的矛盾沖突,理解作品的主題。
二、關于學生情況
這篇課文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學生,對外國戲劇的接觸是比較少的,對文藝復興時期時代精神的理解也是比較淺的。我們農村中學的學生這種情況尤甚。
三、關于教學方法
針對學生的這些情況,再加上本文是一篇自瀆課文,教師不宜多講。同時課文比較長,我要求學生課前預習,了解整部劇作的內容,重點閱讀課文前半部分,注意體會人物感情。同時播放電影VCD,幫助學生建立感性認識。另外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朗讀、配音,創設情境。
四、關于學習方法
本文是自讀課文,我在教學中與活動課結合起來,指導學生排演課本劇,讓學生真正的動起來。把學生分成四組排練,最后擇優錄用。強烈的競爭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使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來,使各有所長的學生都有讓自己施展才華的機會。讓幾個主要演員走下臺與觀眾見面,談一談自己表演的體會和收獲,讓四個羅密歐、四個朱麗葉互通有無,共同進步。
五、關于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導入新課。
2.交代鑒賞重點,明確學習任務。
3.回放電影片段,請學生配音,創設情境。
4.品味語言,重點體會羅密歐的感情。此環節通過對問題的設置,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引導,并通過形象板書,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突破教學重難點,真正實現課程標準對高中學生的培養目標:“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5.分析劇作的矛盾沖突,理解作品的主題。此環節旨在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在具體教學環節中實踐“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的教育理念。
6.演出課本劇,讓學生真正動起來。
7.總結
8.作業,實現將課內所學的知識向課外遷移,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六、關于板書
簡潔明了,能突出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基本上做到了言簡意賅。
七、成功經驗
總體感覺還行,至少十八般武藝能搬的都搬上去了。時間控制上,其實,我在上之前也擔心時間控制不好,畢竟當時準備時都是很平面的東西,所以想了很多,要是時間多了怎么處理,時間不夠又怎么解決,但實戰時,發現時間差不多剛剛好。
1、圍繞教學重點,借助多媒體技術,選取有意義、有啟發、有深度的VCD影片片段和文字材料,通過觀看和分析討論,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以問題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層次分明,材料豐富,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
3、演出課本劇,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有助于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一堂課成功與否不在于教師傳授了多少知識,而在于學生積極參與的程度如何。
八、不足啟發
文學教育既不是文章教育,也不是語言教學,同大學的文學作品選讀課也不同。中學文學教育重在閱讀文學作品,重在培養審美情感和審美能力,重在文學素質的積累,重在陶冶情操、健全人性。因此,文學教學法也得遵循感受形象——理解形象——想象形象——情感共鳴——評價形象或陶冶情操的路子走,重在形象思維、情感審美、創新意識。可見,文學教育已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深層次的要求。筆者以為,教師應解放思想,拓寬視野,充分認識文學教育的功能與作用,依據文學的基本規律,從人學的高度去欣賞和品味文學作品,注重主體與主導的相互作用,從生活、情感、思想三個維度上去欣賞文學作品,激活主體的多種感覺器官,走多學科交叉滲透之路,從而讓文學教育達到自覺閱讀、自主思考、自由表達、自發創作的理想境界,讓文學教育煥發生命與活力。
1、創新也是教育教學的靈魂。
2、教學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生為本。
3、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4、教師要發揮好主導作用,做好引導工作,成為課堂的一個導游、一個主持人。
5、師生在課堂上不僅要有知識方面的信息傳遞,更應有情感方面的互動。對于學生,我們要耐心地指導他們,真誠地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6、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關心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學生認知矛盾,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新知的興趣,誘發學生情感的孕育。
7、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達到的效果,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設計思路和方法,使課堂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8、由于力求面面俱到,反而削弱了重點。因此,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上,必須去粗取精,講解詳略得當。
9、在教師活動過程中,問題的設置較多地由老師提出,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較少。因此,要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