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言文《逍遙游》教學實錄
(課前老師利用課間時間與學生交流。)
師:上課。(生起立)同學們好。(生齊答“老師好!”)我們已經認識好幾分鐘了。今天我們上的題目是什么?(生答:逍遙游)老師姓什么?(生齊答“肖”)肖培東。你們是什么學校?(生齊答“蕭振”)那么三個“肖”,所有的信息都告訴我們,今天這堂課,屬于我,屬于你們,也屬于我們這個學校。是不是啊?(生齊答“是”)那么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逍遙游一下。
師:在同學們流利的朗讀中,感覺到了你們的預習情況。其實這篇文章呢,是一篇千古名文。清代有位文人胡文英,評價這篇文章說:“善讀者,要須撥開枝葉,方見本根。千古奇文,原只是家常茶飯。”老師想問這樣一個問題:請同學們一起撥開枝葉,找出《逍遙游》的本根之句。你認為在哪里?話筒在哪里?
生1(男):最后一句。
師:讀出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什么叫無己?
生1:沒有自我。
師:無功呢?
生1:沒有功業
師:無名呢?(生1無語)不求聲名。最后一句,同學們說對不對啊?(生齊答“對”)還要不要補充一點呢?(停頓,生沉默)這幾個人通過“無己,無功,無名”做到了逍遙游,那么逍遙游應該是怎么樣的一種狀態呢?我們試著把前面的一句再加進去,來,你再來讀讀看,“若夫”開始。(生讀)有沒有哪個字讀錯的?(生齊答“惡”wū)惡,大家一起來解釋下,什么意思?(生齊答“何”)何,什么。全班同學一起來讀這幾句。“若夫乘天地之正——”一二開始。(師深情地)(生齊讀)
師:這樣的朗讀,就把這個文章的本根之句讀出來了嗎?你覺得自己。你來說說看。
生2(女):可能我們不是莊子本身,理解不到他的心情。
師:這句話說明了初讀者的感受。很真實,真實就是屬于莊子的一個品質,也屬于我們,謝謝,請坐。好同學們,“若夫”,是一個發語詞,讀的時候,在夫的后面可以拖長一下,體現出自己的節奏。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正跟辯什么意思?變化,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這個待怎么理解?(生齊答“依賴”)對,依賴,憑借。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如果把這個句子,換成陳述句,它是這樣一個句子:彼無待也。請同學們把“彼無待也”加進原句,一起來讀。若夫,一二開始。(生齊讀)再來一遍,若夫,用問句,一二開始。(生齊讀)
師:請同學們說說看,用陳述句和反問句,有什么不同?這位同學,你來吧。(生茫然)沒事,你讀讀看。你的緊張源于你對這個句子還沒有完全弄懂和這個句子的正確讀法,來來來,試試看,一緊張,話筒也忘了開了。
生3:彼且惡(è)乎待哉
師:讀è阿?別緊張。(接著師范讀)彼且惡乎待哉!彼無待也。兩個什么味道?一起說。誒,反問的語氣要強——烈得多,是不是啊?強調的語氣。這種人,在游無窮的時空的時候,是不是沒有任何的憑借的?是沒有任何的依賴的。所以他們的游,游得如此的逍遙,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那么,這個反問句,是個什么句式,同學們再來看一下?彼且惡乎待哉,什么句式?(生齊答“賓語前置句”)真聰明,賓語前置句,翻譯的時候,你給大家翻譯一下。剛才已經讀出來了,看看你的翻譯怎么樣。
生3:它還有什么要依賴的呢?
師:它還有什么要依賴的呢?如果要標準地體現賓語前置句的話,可以翻譯成什么阿?
它還要——依賴什么呢?(生齊答)是不是啊?沒關系,你心里懂得了這是一個賓語前置句,而且是個反問句,反問句的語氣就是要強調突出他們的逍遙游的自在的境界,因此讀的時候要上揚還是下沉?(師激動地,生齊答“上揚”)上揚,讀出至人,神人,圣人的那份瀟灑,那份自由自在,那份豪邁,那份無拘無束。因此對你來講,這個讀,必須把它讀好。我們同學一起來試試看。“若夫”一二開始。(示意生3坐下)
師:(生齊讀畢)感覺到還是弱了一點。大家還發現了一個問題,在這個句子里,幾個動詞是不一樣的。乘,什么意思啊?(生齊答順應)御呢?(生齊答駕御)還有游,這些動詞,就應讀出在他們逍遙游時的動感。因此,我們在讀的時候要強化這些動詞。聽懂吧?然后“故曰”的時候,應體現出發出由衷的贊美。是不是啊?再來一遍。若夫——一二開始。(生齊讀)
師:(生齊讀畢)不錯,越來越好啦。好,同學們,這篇文章,在我們寫逍遙游的過程當中,到最后,找到了逍遙游的本根之句。可以看出,莊子的逍遙游,其實就是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活動,是一種無所依賴,絕對自由的精神世界的遨游。因為這個游,在現實生活中能不能找到?(生齊答“找不到”)所以,這就是莊子他的逍遙游之廣。
師:那么,這一篇文章呢,還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莊子的文如天上白云卷舒滅現,無有定形。”(PPT顯示引用語句)相當的復雜,所以阿,盡管我們的同學一眼就看出它的本根之句,但是我想,這其中一定是有所泛泛, 于是老師寫了這一句話:撥開枝葉見其本根,需牽一發而動全身,此為善也。所以在莊子的作品中,找到它的本根需要同學們有一種智慧,有一種敏銳之感。那么接下來請同學們再讀全文,請試著找出能幫助你呈現文章全貌以及內在聯系從而準確理解文章的一個關鍵詞(詞組)。(PPT顯示引用語句)聽懂吧?能幫助你準確地理解文章的一個詞,哪一個詞引起你的注意,哪個詞引起你的興趣,它可能在文章中多次出現,或者說它有一些明顯的暗示作用。好,同學們一起來朗讀一下文章。“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一二開始。(生齊讀)
師:(生齊讀畢)讀錯了一個字。旬之后什么字?有五日還是又五日?這是一個通假字。注意,要幾天以后才回來阿?(生齊答“十五天”)十五天,而后反,反也是一個——通假字。
讀了兩遍了,看看,哪個詞引起你的注意。這位女同學,你來說。(女生翻書猶豫狀)還沒找好,是吧?好,后面的男同學。
生4:文章,也字特別多。
師:也,把文章的主旨,主題,體現在一個語氣詞也身上,是嗎?呵呵,也很多,說明莊子的文章有一種韻味,找得挺好的。
師:同學們再看看,要準確地體現文章的主旨,你覺得哪些詞很重要?沒關系,你找這個也字,輔助你對莊子的理解。旁邊的男同學你來說一下。
生5:翱翔。
師:翱翔,如果說翱翔的話,倒不如把它換成一個字,逍遙游里的哪個字?(生齊答“游”)游,是不是?好,我們看看文章寫了幾種游?
生5:鯤和鵬
師:第一個是鯤和鵬。讀出來,哪一段?(生5讀第一段鯤鵬所在語句)好,這是鯤鵬之游,鯤在水中游,鵬在空中游。這里面的“怒而飛”的怒,什么意思?奮起。讀的時候,你發現沒有?鯤之大,鵬之大,是相當大,不是一般大,所以朗讀的時候,要讀出鯤鵬的雄偉氣勢。全部的男同學,一起來試試看。鯤之大,一二開始。(男生讀)
師:這是第一個鯤鵬之游。還有嗎?我們一起幫他找。還有什么?
生5:螟蛉者。
師:螟蛉者,在哪里?(生5答:第五段)第五段,讀讀看。(生5讀)螟蛉,你知道是什么嗎?我們就把它當成一棵樹。因為后面還有一棵樹,是什么啊?大椿。你認為螟蛉大椿它是怎么游的啊?(生5答時光)說得大聲點,(生5答:歲月)歲月!你是我們班的另一個莊子。太好了,能夠在靜止的事物中看到它的運動,你已經具備了莊子其學無所不推的思維特點。同學們,值得鼓掌。(生鼓掌)
其他非常明顯的游,他只選擇了一個告訴我們,另外他的第二個目光,第二次他的選擇非常深刻。螟蛉大椿,我們覺得,一棵樹是在那里靜止的,但是,它是不是在游?(生齊答“是”)這符合莊子認為的萬物都在游的自然法則的學說。嗯,非常好,老師也夸獎你。而且說出了時光,在那里默默地等候。——還有嗎?越來越有信心了。同學們,多不多啊?既然你說到了鯤鵬,不能遺漏很多東西了,大家一起來說說。(生齊答“蜩與學鳩”)哦,發現大家跳的比較快。蜩與學鳩,也行,找到嗎?第四段。看看它是怎么游的?你也給大家讀讀看,這位男同學。(生5讀“蜩與學鳩笑之曰……”)在讀游的內容時,要不要把這句話加進去?(生5改讀“我決起而飛……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后面這句話也要不要?(生5默然)前面已經找得那么準了,為什么要把多余的句子放進去呢?好,蜩與學鳩的游,從“決起而飛”開始,一二讀。(生齊讀“決起而飛……控于地而已矣。”)大鵬鳥是翻飛九萬里,而小鳥小麻雀是急速而飛,哪個是急速?(生齊答“決起”)而且它們是落在地上的,哪個是落呀?(生齊答“控”)說明它們游的范圍——很小,很小。不錯,還有嗎?還是你來回答,自己的說法自己說。還有沒有游啊?(師轉向眾生,一生答“野馬也”)野馬也,塵埃也,把這個句子完整讀出來。
生6: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師:怎么游啊?(生6默然)那些細小的生物,我們肉眼也看不到的,它們是“以息相吹也”,在空氣中飄飄蕩蕩,是不是啊?好,還有游。(生翻書狀)還有沒有?既然能從生物的運動體找到靜止體,那么能不能走向另外一個世界呢?還有沒有啊?全文一起來找。
師:(對生7)來這位女同學來說說。(生茫然,翻書)還有沒有?不要想,到文章里面去找。還有沒有?太多了,兩位男同學先請坐。哪個同學來說說看。好,這位女同學你來說。搶話筒哦。(師轉向生8)
生8:第三段
師:第三段,舟在水中游,作者有沒有把游的狀態寫出來?沒有,但是應該也是有游的。對吧?和蜩與學鳩差不多的是什么?(生答“斥鴳”)斥鴳很明顯,是不是啊?同學們一起來讀讀看。“騰躍而上”一二開始。(生齊讀“騰躍而上……此亦飛之至也。”)誒(éī),對吧,男同學他自己提出一個“翱翔”,把斥鴳的翱翔給忘記了。這個小麻雀啊,也是在飛,它是在什么地方飛啊?蓬蒿之間。數仞而下,它認為自己已經是飛到極致了。還有沒有啊?請坐(對生8)
師:(對全體學生)我們同學啊,在掌控全文的視野上面,現在是呈現出了一個弱點——狹窄。太多了,前面你們所講的游都是——生物的游,還有沒有游啊?誰啊?(生答“風水”)哦,風、水,還有呢——我極力地等待。太明顯啦,一起來看一看列子,宋榮子,他們人的生活,不也是一種游動嗎?同學們反省一下,自己怎么會這么疏忽呢。一起來讀讀看。“夫列子御風而行”一二開始。(生齊讀)(針對“旬有五日”)旬什么五日?(生齊答“又”)“旬有五日而后反”,泠然善也,飛得美妙不美妙啊?泠然是什么意思啊?(生齊答“輕妙之極”)輕妙之極,御風而行,這不是列子的游嗎?
師:那么,這些游都有一個什么特點?剛才那位同學你再說下去,你說全文通過游字來表現。(生5答“逍遙”)這些都很逍遙啊?是嗎?同學們?為什么這些游都很逍遙?你的思維跟上去。(生5茫然)它們已經無拘無束啦?大鵬鳥已經是無拘無束了?野馬塵埃也是無拘無束了?小麻雀——?有沒有同學來回答一下,說說看,它們的游有什么特點?如果一定要給他們的游找到一個共同點來講——(生9舉手)你來說。
生9:它們的游是不一樣的,有些是“有所待”有些是“無所待”。
師:有些是“有所待”有些是“無所待”,你給大家說說看,哪些是有所待的?
生9:前面一到四,他們認為自己是有所憑借。
師:嗯,大鵬鳥是怎么有所待的?大鵬鳥的飛——
生9:風
師:誒,借風。那句話啊?(生9答“去以六月息者也”)要靠大風,海運,摶扶搖而上。還有呢?野馬塵埃它們依靠什么啊?(生9答“生物以息相吹也”)息什么意思啊?(生9答“氣息”)誒,是一些氣息,如果沒有這些氣息,它們就沒辦法飛起來了,是不是啊?還有嗎?小麻雀它們呢?課文中有沒有寫出它們要依賴什么啊?想想看,大鵬鳥的飛尚且要憑借大風,那小麻雀的飛呢?(生9答“一樣的”)想起了是吧?那你說有無待的,哪些是無待的?(生9答“列子,宋榮子”)他們已經達到無待的程度了?好,你就把宋榮子、列子,尤其是列子的游,讀出來看看。列子“御風而行——”(生9答“也是有所待的”)哦,你現在改過來了,也是有所憑借的。這句話原文中是怎么說的呀?(生9答“此雖免乎行——”)哦,“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誒,文章中這里說的,一切都是有所待的。(師激動地)也就是說不管它是大還是小,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的,有所依賴的。(生9點頭,微笑)誒,它們都沒有達到作者逍遙游的境界,盡管列子御風而行,已經是飛得非常美妙了,但作者還是覺得,它們有所待,因為“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雖然很好,但是它們還是要靠風。因此在夸獎的過程中,還帶有一點點的——(生9答“諷刺”)諷刺嗎?對列子有諷刺嗎?飛得這么美妙,但是還是有一絲絲的——缺憾,遺憾。因此要讀出這種缺憾之美啊。好,同學們一起來讀讀。“夫列子御風而行——”一二讀。(生齊讀)“猶有所待者也”(師抒情地重復一遍)讀的時候一定要認真。來,再來一遍。“此雖免乎行”一二開始。(生讀,有感情地)宋榮子呢?“雖然猶有未樹也。”未樹的東西,可能就是他所待的那些東西。是不是啊?因此,他們都沒有做到逍遙游。
師:這同學呢是用一個“游”字來概括全文的,一個字眼來涵蓋文章,還是不錯的。好,還有沒有第二個說法?我認為哪個詞還可以涵蓋全文的。討論一下,討論幾秒鐘。(生討論,師觀察巡視)好,那個男同學,你來說,聲音響一點。(生10答“無”)哪個無?(生10答“虛無”的無)“虛無”的無,為什么?(生10無語)沒關系,就說你的意思。
生10:文章最后一段來看,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表達了他,在游里面,虛無的狀態。(師肯定學生說得有道理)因為他是道的代表之人,他的思想與虛無,無為的有關,所以——
師:也就是說,前半部分,寫的都是游,而這些游正好是逍遙游的約束,是不是啊?因此要做到逍遙游,就要達到虛無的境界。很深刻,請坐。還有嗎?旁邊男同學再說說。(生11搖頭)這個問題難住大家了。我覺得很多。這篇文章啊,有一個動作很有特點。(生悄聲說“飛”)飛和游一樣,就不再舉例啦。在相互游的過程中,你看我我看你的同時,大家有沒有發現出來?哪一個字?(生答“笑”)誒,笑。笑了很多次,來找找看,第一次笑在哪兒?(生答“蜩與學鳩笑之曰”)蜩與學鳩笑之曰,一起來讀讀好吧。一二開始。(生讀)誒,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這個之,怎么理解?(生答“到”),之,到。“奚以”呢?(生答“為什么”)其實就相當于“以奚”,那么它也是一個——(生答“賓語前置句”)介賓結構的賓語前置句吧。那么我們來看一下。既然是笑,這個時候,蜩與學鳩在笑誰?(生答“大鵬”)笑大鵬鳥,你飛得太累啦,是不是啊?不如我那么瀟灑。這里的笑,我們稱之為,嘲笑,譏笑。而蜩與學鳩在笑的過程中表現出自我那種——(生答“驕傲”)誒,得意洋洋,驕傲。好,那位同學,你讀讀看,蜩與學鳩是怎么笑的。同學們看看,能否讀出感覺來。
師:(生12讀)好這里停一停,說自己飛的狀態的時候,應該是怎么樣的啊?很驕傲地模擬自己飛的形態。因此節奏要稍微輕快一些。是不是啊?還要注意動詞的表達。讀的時候是非常非常得意的。具體表達嘲笑的味道的,是哪個句子上面啊?(生答“奚以九萬里而南為”)誒,這個為,是上面詞啊?(生答“語氣詞”)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此,前半部分,讀得輕快,描述自己飛得快樂,后半部分是嘲笑飛九萬里以上的大鵬鳥。你再來試試看,你給大家讀。(生13讀)拘束哦。而已矣,這個語氣詞是感覺出來那種驕傲,聽懂吧?然后,“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師深情地朗讀)竭力嘲笑。同學們一起來讀讀看。“蜩與學鳩笑之曰”一二,輕快。(生認真地讀)誒,讀出來了。跟蜩與學鳩同樣的,對大鵬鳥發出嘲笑的是誰?(生答“斥鴳”)我覺得這個斥鴳的笑,笑得還要厲害。從哪個句子可以看出來?(生答“彼且奚適也”)彼且奚適也,這句話,又一次重復了一遍,對不對啊,所以,這一句子要把它讀好。彼且奚適也,一樣也是賓語前置句,這個適是什么意思?(生答“到”)到,你要到哪里去啊?也就是說,你那么遠去干什么啊?有什么用啊?好,就把這兩句話連起來,中間飛的部分不要了。一二開始。(生讀“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斥鴳是嘲笑。在這些笑的過程中,你感覺到些什么?話筒在誰那兒,你說吧?這樣一種笑,你感覺到什么?
生14:我感覺到,無知。(師提醒,不要拘束,還有嗎?)自滿,還有鼠目寸光。(師肯定:誒,越來越多了)
師:誒,井底之蛙,以自己短淺的經驗去嘲笑寬闊的世界;以自己的渺小的局限去嘲笑那個無知未盡的世界。所以我們覺得它們是非常的無知與簡陋的。第三次笑,是誰笑?(生答“宋榮子”)“宋榮子猶然笑之”,他笑誰?(生答“知效一官……征一國者”)對,“知效一官……征一國者”這些動詞大家發現沒有,莊子一個都沒有重復,為了表明他的投合,符合,用了四個不同的動詞。好,同學們一起來讀讀看。故夫,一二讀。跟他們相比啊,宋榮子已經做到了大境界,這種笑,可能就是大境界的人對小境界的人的嘲笑。而前面的內容又恰如——誒,蜩與學鳩還有斥鴳,看出來了,從動物的世界走向人的世界,這就說明,這個故事是一則——寓言(生答)其實就是為了表現出生活中人的'不同層次。好,我覺得文章還有一笑,這一笑在文章中沒有出來。誒,你說。
生15:應該莊子對他們的笑。對一些無知的、目光短淺的不知道真正的游的廣闊與無邊,最高境界的游,沒有理解透徹那種人的嘲笑。
師:如此有理的回答,我聽出來了,莊子的笑,是對蜩與學鳩啊之類的無知的人的嘲笑。對宋榮子,也有一種——遺憾的笑。所以莊子在笑所有笑者和被笑者。所有笑的理由其實都忽略了一點:你們都是無所待者。(此處可能是老師口誤,應為:你們都是有所待者。)在這里我們能聽出,莊子瀟灑轉身背后那種笑,笑盡世上所有可笑之人,所有可笑之物。因為它們都是有所待。這一笑,笑出了莊子的瀟灑與自由。
師:那么莊子這一笑還感覺到有一種什么味道?他就能如此逍遙嗎?我們也看到了逍遙游是什么人做的啊?——圣人,神人,至人,莊子能否成為這樣的人呢?(生答“不能”)因此這笑,還含一種苦笑。當我們笑世上所有的時候,我們也成了莊子的可笑之人,而當莊子笑所有的人的時候,突然也想到了,面對更高的逍遙游的境界的時候,莊子面對自己面對社會生活時的無奈的苦笑,誰都無法逃脫,盡管你已經有一種超脫之情。所以一個笑字,又能概括全文。還有沒有?
師:從它出現的頻率看出來,其實我們在回答的過程中已經看出來了。鵬,鳥,列子,宋榮子,從大到小,從壽命長的到壽命短的,其實都是莊子的哪句話啊?(生答“小知不及——”)誒,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因此小大之辯也能概括全文的主旨。無論是大還是小,都是有所待,唯一的區別只不過是什么啊?形體的大小而已。能否對達到逍遙游產生影響啊?不能。因為逍遙游是心在游而非形在游。
師:殊途同歸,我們找到了如此多的字眼。同學們可以看出來,莊子寫這篇逍遙游,里面飽含著許許多多的逍遙游以外的逍遙游。最后一個問題,同學們,除了內容是逍遙游以外,你還能找到其他哪些逍遙游?(下課鈴聲響)
生15:莊子對文章的描寫方式和技巧感染我們到逍遙游的境界。
師:聽懂了沒有?莊子的筆法,逍遙游也。上至天下至地,前至動物,后到人間。忽大忽小。因此他的想象無所不在。所以我們講,筆法技巧逍遙游。有抒情有議論有描寫,莊子給我們設置了許多的逍遙游。還有嗎?(生16答精神境界)精神境界的逍遙游,怎么說?其實也就是思維思想精神在盡情地逍遙游。再把你這句話分成另外一個分支的話,其實也能說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在逍遙游。也許我讀出了莊子的激情,因為他想象一只大鵬鳥,也許我還能讀出莊子的想逍遙而不得的那種無奈。所以主旨的解讀也是逍遙游的。一切一切,我們發現,這篇文章都在說明逍遙游。(PPT)意隨筆至,隨文揮灑;想象豐富,境界開闊;解讀多元,哲理豐富。逍遙游是莊子絕對自由精神的他化形式。這篇文章留下了諸多的逍遙游,而我們對它的解讀也應該是怎樣啊?有自我的逍遙,不同的時候,讀不同的莊子,你就會感覺到不同的哲理,讀同一個莊子,你也能體會到不同的感受,而這些感受全部集中在文章對大鵬鳥的描寫中。因此,這個時候,讀大鵬鳥,請同學們讀出大鵬鳥那種雄偉,那份悲壯,一起來讀一遍。北冥有魚,一二開始。(生讀畢師范讀)剛才同學們提到也字重要,都忘了。把所有的感情都聚集在這一段的朗讀中。一起來。(生讀)
師:所以在無數的地方,都隱藏了逍遙游的概念,文章中其他地方也有逍遙游。同學們的思維很敏銳,眼光也很獨到,這就是你們這堂課學習的一個最大的收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