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琵琶行》教學案例評析
近年來,陸續問世的語文教材中古詩文所占比例明顯提高,古詩文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琵琶行》教學案例評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教授《琵琶行》這篇課文中,我充分研習了文本內容,緊緊圍繞三維目標進行教學設計,收到了較好的課堂效果。下面,筆者結合在《琵琶行》教學中的一些實錄片段,談談在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做法與思考,總結所取得的一些實際效果。
教學實錄片段一:《琵琶行》總體感知
(播放《十面埋伏》曲子)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曲子,誰知道是用什么彈奏的什么曲子?
生:用琵琶彈奏的《十面埋伏》。(絕大多數學生都能答出)
師:很好!可見大家對音樂有一定的鑒賞基礎。據考證,這支曲子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傾力描繪的那支曲子。關于這支曲子,我們過一會再進行鑒賞。我們試想,如果琵琶女最初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調,能不能激起詩人內心強烈的情感呢?比如這樣一支曲子(點擊播放古曲《陽春白雪》片段)。
(學生思考、討論。)
生:不能。江南小調通常所表達的是一種歡快的、流暢的感情。琵琶女晚年孤獨寂寞的情感不可能用歡快的小調來表達。
師:文中有何依據?
生:“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師:那么,僅僅是音樂的旋律就能引起詩人強烈的情感波動嗎?
(提示學生從文章中找出語句,學生思考。)
師:小序中能找到反映詩人受音樂影響而情感波動的句子:“錚錚然有京都聲”。詩人在最需要心靈撫慰的時候,琵琶女適時地出現,以一支表達琵琶女晚年落魄情感的琵琶曲暗合了白居易當時的心情,于是就有了下文共鳴的句子——
師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在“《琵琶行》之整體感知”這一教學片段中,我通過三個連貫的小問題,步步追問,力圖達到“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和感情基調、培養篩選有用信息的能力、提升學生音樂比較欣賞的素養”這三個教學目標。
首先,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和感情基調。我們知道,文本閱讀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能夠整體感知課文,分析作品的脈絡,體會作品的主題思想和作者的感情基調。而要達到這一教學要求,就必須注意作品的整體構思、貫穿線索,以及各個部分之間的關聯與安排。這樣,找到恰當的“切入點”就成為教學的關鍵。在《琵琶行》這篇課文中,這個“切入點”就是作者與琵琶女共同的命運遭遇和同病相憐的處境。至此,我們就會產生一連串的疑問:為何這段樂曲能夠激起作者強烈的共鳴?這支曲子的感情基調是什么?作者的處境如何?如果帶著這些問題再結合文本進行閱讀,了解文章主題與作者感情基調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次,引導學生具備篩選有用信息的能力。閱讀是以準確、具體獲取文章有用信息為目的的思維活動。篩選有用信息是文本閱讀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有用信息不是所有信息,判斷信息是否有用的標準在于我們的閱讀目的。在“《琵琶行》之整體感知”這一閱讀教學過程中,我通過提問“音樂的哀怨體現在文本中的詩句是什么?”、“觸發作者感情波瀾的句子是什么?”、“兩者的結合點在文中的具體詩句是什么?”這三個問題,使學生明確信息的指向性,然后再帶著問題,找出信息源,即分別是“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錚錚然有京都聲”、“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篩選有用信息的核心問題是問題的設計,因此,在問題的設計上,力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循循善誘,循序漸進,逐步培養學生樹立閱讀目標、帶著問題進行閱讀的習慣。當然,有用信息的篩選還需要學生一定的語言基礎,在理解文章字詞的基礎上進行,因此,課前借助工具書進行預習是培養這一能力的前提。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有一處“閑筆”,就是對《十面埋伏》這首曲子的解讀,以及對《陽春白雪》的比較賞析。此處看是“閑筆”,其實完成了語文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即凸顯語文教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這一教學目標強調了語文的人文性,強調的是給學生廣博的文化浸染,內涵比起教學大綱“思想性”目標要豐富得多。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通過賞析《十面埋伏》的曲風,以及對《陽春白雪》的比較賞析,使學生對健康的審美情趣有了不自覺的感悟,在這一音樂賞析的熏陶感染、潛移默化下,學生的價值取向、情感態度必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可見,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意識的緊緊圍繞“知識和能力、 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個三維目標進行教學,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
教學實錄片段二:音樂描寫欣賞(《琵琶行》第二節)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白居易用他的生花妙筆演繹的文學版《十面埋伏》。這一部分從樂曲的調音起始到收撥結束,描繪了演奏的全過程。請同學們結合描寫的具體內容,討論、分析為什么這段音樂描寫如此形象?
(學生進行熱烈討論、分析。)
生:第一樂段兼用比喻和摹聲分寫大弦和小弦,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語”,大小弦錯雜彈奏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三組比喻描寫樂聲從急驟粗重到急促輕細再到紛繁清脆。在第二樂段描寫中時而如花底鶯語,時而如冰下泉流,樂聲由珠玉般清脆響亮轉入婉轉低回、艱澀難通,終至斷續無聲的境界。在第三樂段描寫中,用“銀瓶”“鐵騎”兩個比喻描寫突然發出的雄壯激越的樂聲,用“裂帛”比喻曲調的戛然而止。
師:大家討論分析的很好。那么,我們總結一下運用比喻與摹聲有哪些作用呢?
(學生進行熱烈討論、分析。)
生:大量運用比喻,能夠化抽象無形為形象可感,使音樂可感可知;巧用擬聲詞和疊詞,使音樂描寫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如“鶯”在“花底”,“泉”在“冰下”,“瓶”是“銀瓶”,“騎”是“鐵騎”, “盤”是“玉盤”,以聲喻聲,能夠帶給人視覺的美感,并聯想到音樂的美妙,從而獲得極大的視聽享受。這就把抽象無形的音樂變成了形象可感的實體。
通過以上“《琵琶行》之音樂欣賞”的教學片段,目的重在提高同學們的兩種基本語言技能:分析綜合能力與鑒賞評價能力。這兩種基本能力是高中生在學習語文閱讀中所必須具備的,在現行的高考考試說明中有也有明確的體現。先說分析綜合能力的培養。分析綜合能力是指對指所閱讀信息進行分解剖析和歸納整理,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在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中,沒有直接問“使用了什么表達方式”,也沒有問“使用了什么修辭”,而是提出了帶有分析色彩的問題“為何如此形象”,目的就是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描寫內容,先進行形象感知,再進行理性概括,得出“比喻與摹聲”的答案。問題到此并沒有結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得到結論的基礎上進行再次回歸到具體的描寫上,把“為何如此形象”的問題回答的鞭辟入里,盡善盡美。
再說鑒賞評價能力的培養。我們知道,鑒賞評價能力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在理解、分析和綜合之上的能力要求,在閱讀方面是發展了的能力層級。在分析好樂曲描寫為何形象生動的基礎上,我繼續追問“比喻與摹聲有哪些作用”,這一問題其實涉及到鑒賞和評價能力。在回答這一問題時既要有一定的文學理論知識,又要結合具體的語段進行說明,僅僅回答出作用是不行的。通過具體的分析“鶯”在“花底”,“泉”在“冰下”,“瓶”是“銀瓶”,“騎”是“鐵騎”, “盤”是“玉盤”等具體描繪,充分體現出對鑒賞評價是在分析綜合之上的能力要求這一理論的理解。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設計,既對白居易這段精彩的音樂描寫有了理性的分析和評價,更重要的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遷移出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我想,葉圣陶先生的一句至理名言“教是為了不教”用在此是非常恰當的。是的,只要我們教學方案設計合理,緊緊圍繞著“增強學生語文知識、提高學生基本技能、陶冶學生情操”的教學目標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會得到長足的提升,我們的每節語文課堂就會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就會得到真正的體現,我們的語文教學課程改革也會取得真正的實效。
高二語文《琵琶行并序》賞析
宋人洪邁認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過虛構的情節,抒發他自己的“天涯淪落之恨”(《容齋隨筆》卷七),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虛構的情節既然真實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詩的客觀意義說,它也抒發了“長安故倡”的“天涯淪落之恨”。看不到這一點,同樣有片面性。
詩人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從開頭到“猶抱琵琶半遮面”,寫琵琶女的出場。
首句“潯陽江頭夜送客”,只七個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點(潯陽江頭)、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時間(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紹;再用“楓葉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環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已曲曲傳出。惟其蕭瑟落寞,因而反跌出“舉酒欲飲無管弦”。“無管弦”三字,既與后面的“終歲不聞絲竹聲”相呼應,又為琵琶女的出場和彈奏作鋪墊。因“無管弦”而“醉不成歡慘將別”,鋪墊已十分有力,再用“別時茫茫江浸月”作進一層的環境烘染,就使得“忽聞水上琵琶聲”具有濃烈的空谷足音之感,無怪乎“主人忘歸客不發”,要“尋聲暗問彈者誰”“移船相近邀相見”了。
從“夜送客”之時的“秋蕭瑟”“無管弦”“慘將別”一轉而為“忽聞”“尋聲”“暗問”“移船”,直到“邀相見”,這對于琵琶女的出場來說,已可以說是“千呼萬喚”了。但“邀相見”還不那么容易,又要經歷一個“千呼萬喚”的過程,她才肯“出來”。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聽仙樂一般的琵琶聲,是“直欲攄寫天涯淪落之恨”一樣,她“千呼萬喚始出來”,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淪落之恨”,不便明說,也不愿見人。詩人正是抓住這一點,用“琵琶聲停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寫來表現她的難言之痛的。
下面的一大段,通過描寫琵琶女彈奏的樂曲來揭示她的內心世界。
先用“轉軸撥弦三兩聲”一句寫校弦試音,接著就贊嘆“未成曲調先有情”,突出了一個“情”字。“弦弦掩抑聲聲思”以下六句,總寫“初為《霓裳》后《六幺》”的彈奏過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續續彈”“輕攏慢捻抹復挑”描寫彈奏的神態,更用“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心中無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樂曲所抒發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語言的音韻摹寫音樂的時候,兼用各種生動的比喻以加強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這個疊字詞摹聲,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語”亦然。這還不夠,“嘈嘈切切錯雜彈”,已經再現了“如急雨”“如私語”兩種旋律的交錯出現,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比,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就同時顯露出來,令人眼花繚亂,耳不暇接。旋律繼續變化,出現了先“滑”后“澀”的兩種意境。“間關”之聲,輕快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象“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美。“幽咽”之聲,悲抑哽塞,而這種聲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由“冷澀”到“凝絕”,是一個“聲漸歇”的過程,詩人用“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佳句描繪了余音裊裊、余意無窮的藝術境界,令人拍案叫絕。彈奏至此,滿以為已經結束了。誰知那“幽愁暗恨”在“聲漸歇”的過程中積聚了無窮的力量,無法壓抑,終于如“銀瓶乍破”,水漿奔迸,如“鐵騎突出”,刀槍轟鳴,把“凝絕”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撥一畫,戛然而止。一曲雖終,而回腸蕩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卻并沒有消失。詩人又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的環境描寫作側面烘托,給讀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廣闊空間。
如此繪聲繪色地再現千變萬化的音樂形象,已不能不使我們驚佩作者的藝術才華。但作者的才華還不僅表現在再現音樂形象,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形象的千變萬化,展現了琵琶女起伏回蕩的心潮,為下面的訴說身世作了音樂性的渲染。
正象在“邀相見”之后,省掉了請彈琵琶的細節一樣;在曲終之后,也略去了關于身世的詢問,而用兩個描寫肖像的句子向“自言”過渡:“沉吟”的神態,顯然與詢問有關,這反映了她欲說還休的內心矛盾;“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等一系列動作和表情,則表現了她克服矛盾、一吐為快的心理活動。“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抒情筆調,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譜寫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與“說盡心中無限事”的樂曲互相補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特別生動真實,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過這個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們、藝人們的悲慘命運。面對這個形象,怎能不一灑同情之淚!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運激起的情感波濤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的那個“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實行仁政而遭受打擊,從長安貶到九江,心情很痛苦。當琵琶女第一次彈出哀怨的樂曲、表達心事的時候,就已經撥動了他的心弦,發出了深長的嘆息聲。當琵琶女自訴身世、講到“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的時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鳴:“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同病相憐,同聲相應,忍不住說出了自己的遭遇。
寫琵琶女自訴身世,詳昔而略今;寫自己的遭遇,則壓根兒不提被貶以前的事。這也許是意味著以彼之詳,補此之略吧!比方說,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罷常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的情況和作者被貶以前的情況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處呢?同樣,他被貶以后的處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婦”以后的處境是不是也有某些類似之處呢?看來是有的,要不然,怎么會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
【高中語文《琵琶行》教學案例評析】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必修三:琵琶行教學設計01-17
評析10-08
教學反思案例09-29
及失誤作文評析10-08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03-01
教學課程設計案例模板10-18
《燈下漫筆》課文評析10-28
高中語文教學反思05-09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02-18
高中語文《師說》教學設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