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中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教學反思
《江南的冬景》教學反思一
《江南的冬景》重在培養學生對寫景散文的鑒賞能力,總結一些寫景方法,從而來指導學生的寫作實踐。課堂的結構安排為:找出江南冬景的總特點——鑒賞三幅冬景畫面——總結寫景方法——學生寫作實踐。把課堂分解為塊狀結構,這也是新課程理念的導向。課堂的內容由淺入深,從閱讀到寫作,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把學到的知識指導寫作,就有了針對性。
我在上這堂課時,進程還是比較順利,學生配合得也很好。最重要的就是對時間的安排,要盡可能留多的時間給學生寫作、交流。我留給學生十五分鐘,但是因為部分學生操作比較慢,所以完成情況不一,導致只匆匆地交流了一篇文章。在閱讀鑒賞部分花的時間還是多了一些。根據評課人的意見,反思一下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還是欠缺不少。
1、語文課上要有瑯瑯書聲,學生通過閱讀來加強對課本的感悟,特別是一些優美的散文。郁達夫的這篇文章,恰恰就是很有畫面感的寫景散文。在課堂上欣賞了三幅畫面,我只是讓學生自由朗讀,而沒有實現美讀,這是一種遺憾。
2、對文本整體把握不夠。這堂課我選取了三幅圖景,簡單地鑒賞了一下,然后就讓學生寫作。對文本缺少整體把握。一篇美文本來就是一座美麗的房子,需要我們整體感知,而對作文的指導可以放在另外一堂課,專門用來寫作。也就是把閱讀和寫作分開,閱讀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而寫作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而這堂課過于注重手法的運用,忽視了對美文的品味。一開始,讓學生歸納了江南冬景的特點:可愛和明朗。這兩個中心詞是全文的綱,是貫穿全文的,然后把它貫穿所有的圖景進行鑒賞,最后還是歸結到這個特點上來,那么學生對郁達夫描寫的江南的冬景就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也能從美文中獲得美的感受。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經常思考,如何在整體把握與重點架起橋梁。
3、對情景創設不夠重視。也就是組織學生活動,要讓學生動起來。這是我在平時備課中忽略的,調動學生比較僵硬。所以在備課的時候,要考慮什么時候用到探究,什么時候用到合作,并且要考慮這些是否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創設情境時,應該具有操作性,要讓學生有地方可以下手。比如,示例法,可以選擇一幅圖,我自己示范從景物、景物特征、作者感受、寫景手法這些方面鑒賞,然后讓學生按同樣的方式鑒賞下面兩幅;或者可以讓學生用四個字給這幾幅畫命名;或者可以把寫景的句子打亂,讓學生來排列,因為作者安排景物描寫的時候有內在的順序,這也值得我們學習。
4、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不夠。高一學生其實內心還是比較稚嫩,希望受到鼓勵。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對學生的表現及時評價,給學生成功感,有自信感。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學生能從文中找出詞語來回答問題,可以表揚他,“他能從文中找出詞語來概括,做的很好;有的學生還能談自己的感受,可以評價,“他不僅能找出關鍵詞,而且能加入自己的理解,水平很高”,等等。
5、小結要讓學生有所收獲。到課的最后,往往是匆匆忙忙,會忽略對課的總結。這堂課我也嘗試者進行總結,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到了總結部分,往往就變成了教師自己的事情,學生就在傾聽。我應該要換一種小結的方式,讓學生自己來評價和小結,這也是新課程的理念。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學習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并且也要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反思,才能使自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用新理念武裝的教師。
《江南的冬景》教學反思二
《江南的冬景》重在培養學生對寫景散文的鑒賞能力,總結一些寫景方法,從而來指導學生的寫作實踐。課堂的結構安排為:找出江南冬景的總特點——鑒賞三幅冬景畫面——總結寫景方法——學生寫作實踐。把課堂分解為塊狀結構,這也是新課程理念的導向。課堂的內容由淺入深,從閱讀到寫作,符合學生的接受能力,把學到的知識指導寫作,就有了針對性。
我在上這堂課時,進程還是比較順利,學生配合得也很好。最重要的就是對時間的安排,要盡可能留多的時間給學生寫作、交流。我留給學生十五分鐘,但是因為部分學生操作比較慢,所以完成情況不一,導致只匆匆地交流了一篇文章。在閱讀鑒賞部分花的時間還是多了一些。根據評課人的意見,反思一下自己的課堂教學內容,還是欠缺不少。
1、語文課上要有瑯瑯書聲,學生通過閱讀來加強對課本的感悟,特別是一些優美的散文。郁達夫的這篇文章,恰恰就是很有畫面感的寫景散文。在課堂上欣賞了三幅畫面,我只是讓學生自由朗讀,而沒有實現美讀,這是一種遺憾。
2、對文本整體把握不夠。這堂課我選取了三幅圖景,簡單地鑒賞了一下,然后就讓學生寫作。對文本缺少整體把握。一篇美文本來就是一座美麗的房子,需要我們整體感知,而對作文的指導可以放在另外一堂課,專門用來寫作。也就是把閱讀和寫作分開,閱讀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而寫作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而這堂課過于注重手法的運用,忽視了對美文的品味。一開始,讓學生歸納了江南冬景的特點:可愛和明朗。這兩個中心詞是全文的綱,是貫穿全文的,然后把它貫穿所有的圖景進行鑒賞,最后還是歸結到這個特點上來,那么學生對郁達夫描寫的江南的冬景就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也能從美文中獲得美的感受。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經常思考,如何在整體把握與重點架起橋梁。
3、對情景創設不夠重視。也就是組織學生活動,要讓學生動起來。這是我在平時備課中忽略的,調動學生比較僵硬。所以在備課的時候,要考慮什么時候用到探究,什么時候用到合作,并且要考慮這些是否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創設情境時,應該具有操作性,要讓學生有地方可以下手。比如,示例法,可以選擇一幅圖,我自己示范從景物、景物特征、作者感受、寫景手法這些方面鑒賞,然后讓學生按同樣的方式鑒賞下面兩幅;或者可以讓學生用四個字給這幾幅畫命名;或者可以把寫景的句子打亂,讓學生來排列,因為作者安排景物描寫的時候有內在的順序,這也值得我們學習。
4、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不夠。高一學生其實內心還是比較稚嫩,希望受到鼓勵。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對學生的表現及時評價,給學生成功感,有自信感。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學生能從文中找出詞語來回答問題,可以表揚他,“他能從文中找出詞語來概括,做的很好;有的學生還能談自己的感受,可以評價,“他不僅能找出關鍵詞,而且能加入自己的理解,水平很高”,等等。
5、小結要讓學生有所收獲。到課的最后,往往是匆匆忙忙,會忽略對課的總結。這堂課我也嘗試者進行總結,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主要是到了總結部分,往往就變成了教師自己的事情,學生就在傾聽。我應該要換一種小結的方式,讓學生自己來評價和小結,這也是新課程的理念。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學習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并且也要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反思,才能使自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用新理念武裝的教師。
《江南的冬景》教學反思三
今天嘗試著上了一堂“一三一”樂學模式的`教學課,即課前的10分鐘預習,課堂的30分鐘成果呈現,以及10分鐘的鞏固體驗。常在想什么是“樂學”?學生真的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了嗎?似乎很難去做一個評判。
個人以為,樂學最重要的要提供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他們的才華與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因為所謂的快樂,其實主要還是來自于這種成就感。因此我將自己的課堂定位為個性的飛揚,給予學生充分發言與書寫自我的機會。
所以我從郁達夫的那句話“現代散文的最大特征,是每一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現的個性,比從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入手,去體會文章的個性書寫。課前布置學生一些預習任務,比如文章結構的梳理,使文章的畫面感先呈現出來。然后選中其中的一副畫面進行賞析,可以就句子,詞語,寫作手法跟作家情感等方面進行個性解讀。學生的發言一如既往的精彩,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自己也感受到了快樂。有些學生的品味也做得很細膩。比如對個別詞語的敏感度一再讓我驚嘆。他們能從個別詞語去品味作家的情感,而且解析得很到位。聽課的老師評價道:“沒想到你們班學生的發言如此深刻如此精彩。”我想他們是享受到了這種讀書的樂趣的。常想,其實學生他們的潛力其實是超乎你想象的,關鍵是你是不是相信他們可以給你這樣的驚喜。
有點難的是對文章這種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的語言特點的感悟。一方面這個問題有點難,此外課堂上給予思考的時間有點少的關系。學生感到有些為難,但是有一個學生提到了作者寫雨景時很注重意境的渲染。我就抓住“意境”這個說法讓學生說說你從景色中讀出了哪些意境。以此去感受文章這種詩意的古典之美。這樣就將抽象的內容變為具象,這個教學感悟是學生帶給我的,實在是很感動。
最后學生展示自我風采寫一寫的時候,很多學生就想到了用詩文,用絢麗的色彩去描寫,寫出自我的個性。最大的感受我覺得是大部分學生都參與了其中,都有事情可做,這也正是我想要的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從被動的角色變得更主動點吧。
困惑也是有的,比如高度濃縮的內容如何品味的更深入一些(時間的安排的處理),發言的學生講的很好很熱鬧,那么一直沒發言的學生呢?此外對于這種啟發討論式教學有些學生還不適應,怎么讓他也能享受到這樣的樂趣?這個是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就以此作為自我的一種激勵吧。
【高中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蘇教版必修一《江南的冬景》教學案例04-06
蘇教版必修一《15、江南的冬景》課文04-03
《江南的冬景》教學反思3篇05-28
《江南的冬景》課堂實錄「蘇教版必修一」05-25
《江南的冬景》教學設計11-25
江南的冬景經典散文03-25
高一語文《江南的冬景》教學實錄06-12
蘇教版高一《江南的冬景》教學案例05-12
求《江南的冬景》說課稿!04-21